最後一舞 喬丹有多神?神級紀錄片來了
疫情之下,以喬丹為絕對主角的《最後一舞》引發收視熱潮。 圖/Osports
公牛昔日「三巨頭」紀錄片海報。
喬丹菜鳥賽季(1984-1985)
《最後一舞》第一集對喬丹的新秀賽季做了回顧,NBA官方曬出「飛人」在菜鳥賽季的耀眼成績單。
28.2分
6.5個籃板
5.9次助攻
最佳新秀
NBA全明星
北京時間4月20日,講述「飛人」麥可·喬丹以及公牛王朝故事的紀錄片《最後一舞》正式首播,這部長達10個小時、共有10集的紀錄片,將在5周內播放完畢。該紀錄片遲到了20多年。但是,這並不妨礙《最後一舞》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體育紀錄片。
1991年至1998年,喬丹率領公牛實現8年6冠,其中包括兩個3連冠,沒有人懷疑,他們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但在成功與輝煌的背後,這支王朝球隊同樣存在過許多公開矛盾以及不為人知的裂痕。《最後一舞》以1997-1998賽季的眾多幕後細節為主線,希望外界全面了解喬丹以及公牛王朝的故事。
僅僅是首播的前兩集,該紀錄片就呈現了喬丹嘲諷總經理、向隊友噴垃圾話、怒踢更衣室門口箱子等畫面,同時完全不避諱皮蓬、菲爾·傑克遜與公牛管理層的公開矛盾。
誕生
「湯神」叔叔跟拍 22年後錄像解封
1997年夏天,儘管喬丹已經率領芝加哥公牛實現7年5冠,但對公牛王朝來說,那個夏天註定不太平。球隊管理層一度決定更換時任球隊主帥菲爾·傑克遜,即使公牛老闆最後親自請回「禪師」,但總經理傑裡·克勞斯告訴全隊,傑克遜將在1997-1998賽季結束後離隊。
作為公牛的「二當家」,皮蓬與球隊管理層的矛盾也逐漸公開化。前者要求一份更高薪的合約,且故意沒在休賽期做手術治療傷勢,球隊管理層也開始公開聽取其他球隊對皮蓬的報價。外界輿論普遍認為,1997-1998賽季是公牛王朝也是喬丹效力公牛的最後一個賽季。
就在那樣的大背景下,一位NBA製片人想到,「關於喬丹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我們竟然沒有進行過任何記錄和跟拍。」這位製片人便是現役勇士球星克萊·湯普森的叔叔安迪·湯普森。他將想法告訴NBA娛樂部門的一位負責人、現任NBA總裁蕭華,希望促成對喬丹、芝加哥公牛整個賽季的跟拍權。
安迪·湯普森和NBA娛樂部門先後得到了公牛老闆萊恩斯多夫、主教練傑克遜的同意,並在與喬丹溝通時保證,「如果沒有當事人同意,誰都不能使用這些錄像,這些資料將被保存起來,就連製片人也不能接觸。」喬丹點頭同意後,這次難能可貴的賽季跟拍最終成行。
不過,在喬丹率隊完成第二個3連冠、2001年再度復出甚至成為NBA球隊老闆後,以上錄像都一直處於封存狀態。直至2016年,製片人邁克·託林爭取到與喬丹面對面溝通的機會
「每天走進我辦公室的孩子們都穿著你的球鞋,他們甚至沒有親眼看過你的比賽,見證過你的偉大。現在,是時候把一切都呈現給世界了。」託林的說法最終打動了喬丹,於是1997-1998賽季的眾多幕後影像得以解封,外界也終於有機會完整了解芝加哥王朝的故事。
幕後
1萬小時素材 歐巴馬等106人受訪
從喬丹那裡得到推出紀錄片的許可後,託林很快組建了一個團隊,並邀請到傑森·海希爾擔任導演,由於檔期等眾多問題,傑森·海希爾的團隊於2018年正式開始製作該紀錄片,《最後一舞》終於在兩年多後面世。
安迪·湯普森團隊在1997-1998賽季跟拍的500個小時影像資料解封,這成為紀錄片最重要的參考。此外,海希爾的團隊總計整理搜集了超過1萬個小時的素材。過去兩年多,共有106位相關人員接受了採訪,其中喬丹本人就接受了3場漫長的採訪。
在紀錄片中,皮蓬、羅德曼、科爾等喬丹效力公牛時期的隊友紛紛亮相,公牛老闆萊恩斯多夫以及部分管理層人員、跟隊記者均現身說法,拉裡·伯德、「魔術師」詹森、詹姆斯·沃西、尤因、託馬斯等NBA名宿均有出境,就連歐巴馬、柯林頓等政要也受邀出鏡。
談及喬丹加盟公牛後的盛況,歐巴馬說:「當喬丹剛到芝加哥時,我沒錢買公牛的球票,就算是當時打折的球票,我也買不起。芝加哥突然迎來了一位體育界的大人物,並且讓芝加哥在體育界打響名號,使得全城的人團結起來。」
1985-1986賽季季後賽首輪第二場,面對擁有拉裡·伯德、麥克海爾、帕裡什等名人堂球員的凱爾特人,喬丹砍下NBA歷史上季後賽最高分63分。時隔多年談起那場比賽,拉裡·伯德感嘆,「喬丹在季後賽的表演實在不可思議,那不是麥可·喬丹在打球,而是上帝穿著喬丹的球衣在打球。」
據報導,通過超過1萬小時的素材製作成10小時的紀錄片非常困難,導演海希爾透露,製作一部時長1小時的紀錄片需要花費1年,而他的團隊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最後一舞》的製作,效率是正常情況下的5倍。
《最後一舞》原計劃於2020年6月首映,ESPN甚至計劃在紐約舉行紅毯首映禮,並邀請1997-1998賽季公牛全體球員參加,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ESPN決定將首播計劃提前,經過海希爾團隊的緊張製作,《最後一舞》如期在當地順利首播。
基調
毫不避諱裂痕 喬丹嘲諷克勞斯
「進入1997-1998賽季,芝加哥公牛已在此前7年內5獲NBA總冠軍,但正當他們追求第二個3連冠時,公牛王朝的未來卻不明朗。」這是整部紀錄片的開場語,從前兩集的播出內容看,《最後一舞》確實在圍繞公牛王朝的最後一季,用珍貴的高清幕後素材,以別樣的角度講述喬丹和公牛王朝的故事。
《最後一舞》首播前,喬丹在接受採訪時給所有人打預防針,這部紀錄片呈現的並不全是美好的東西,有些片段可能會讓他的形象看起來不太友好。
事實確實如此,在整部紀錄片中,喬丹對當年公牛內部出現的問題知無不言。比如在喬丹生涯第二個賽季,由於出現嚴重傷病,即便後來復出,管理層為了不讓球隊打進季後賽、獲得高順位選秀權,以威脅主帥帥位的方式限制喬丹的上場時間,這讓後者非常不滿。
部分跟拍的1997-1998賽季敏感鏡頭也幾乎沒有任何刪減。喬丹多次嘲諷時任總經理克勞斯的身高,在訓練中衝著隊友噴垃圾話,比賽輸球後踢翻了更衣室門口的箱子;球隊戰績不佳時,主帥傑克遜怒摔更衣室大門;皮蓬與管理層矛盾公開化,甚至在大巴上羞辱克勞斯。
《最後一舞》的名字便是來自那個動蕩的1997-1998賽季。
時任公牛總經理克勞斯告訴傑克遜,1997-1998賽季是他執教公牛的最後一年。傑克遜會在每個賽季開始前給球隊定一個主題,王朝最後一季開始前,公牛召開第一次隊內會議,所有隊員拿到一本球隊手冊,頭版印著的一行字便是最後一舞。
撰文/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