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想著如果能在腳上加裝彈簧,那跑步多快多省力呢!
而田徑界就曾經有這樣的科技,刀鋒戰士,南非身殘志堅的短跑運動員奧斯卡·皮斯託瑞斯。
穿著獵豹般的假肢,就像兩把彎刀,成為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無腿男人。
顯然,刀鋒假肢對速度的幫助非常大。
刀鋒科技,也成為了「彈簧跑鞋」的重要借鑑。
因為常規的跑鞋,挺多幫我們減震,並沒有讓我們跑得更快還更省力。
直到Adidas 阿迪達斯推出了 Adidas SpringBlade——刀鋒跑鞋,深受 sneaker 們追捧。
它利用了刀鋒的回彈力,做到了「借力打力」,每跑一步就像慢跑一樣輕鬆。
阿迪對它的期望是,普通人穿上也能跑完半個馬拉松!
和阿迪達斯家賴以成名的 Boost 技術不同,「刀鋒」是一種更高科技緯度的結構性減震。
每雙鞋有 16 片透明的半獨立刀片,可以同時滿足超輕量、彈力、減震三種需求。
所以 Adidas SpringBlade 發布以後,就是「刀鋒戰士」的代名詞。
這鞋好不好?好到爆!
這鞋買不買?不買,匯聚了阿迪達斯的科技之力,簡直貴到爆炸!
一雙代購在 1000 元以上,想買都非常難。
說實話這個系列推出以來就超火的,畢竟實現了不少人的童年夢想,滿滿的科技含量,從普通人到運動愛好者都超想試試當「刀鋒戰士」的快感。
不過感謝中國製造的強大,我後來找到了一雙售價不到 1/10 的刀鋒戰士——戰狼世家,擁有原版刀鋒戰士一樣的設計和科技,餘文樂經常曬它最後還當上了代言人。
戰狼世家的刀鋒鞋可不是「一拍腦袋」就做成的。
從 2013 年開始,戰狼團隊就對刀鋒科技深入研究,在 7 年之後,終於推出集刀鋒科技大成的「刀鋒三代」。
和 Adidas 那雙採用相同的科技理念,但在堆料上更為「變態」,鞋底一共布置了 28 塊刀片。
半鏤空設計,光線可以順利穿過,夜晚被燈光照到非常有科幻感。
回彈到了極致!
可以像麵團一樣任意揉捏,一鬆手瞬間恢復原狀。
刀鋒戰士在研發的時候,就考慮過不同人體重差別非常大。
有人擔心自己太胖,會不會刀鋒彈不起來。
放心吧,2 噸多的汽車碾過,照樣彈起,多 100 斤也是小意思。
鞋底的「刀片」其實不是我們生活中的「金屬刀片」,而是高分子聚合物。
它能為腳提供能量反饋。
用人話說就是,當走路時,身體重量壓在路面上,刀片吸收震動,再把刀片彈簧「彎曲存儲」的力向上傳遞。
200 斤的人,有 100 斤的力被吸收反彈,你就像 100 斤的瘦子一樣輕盈,能不省力嗎?
也因為刀鋒科技太「變態」了,所以奧運會等大賽已經禁止選手穿刀鋒鞋了,但在普通人的領域裡,這的確是個神器!
沒親眼見過,沒親腳穿過,你永遠想像不到穿刀鋒跑鞋是種怎樣的神奇感受。
對比我日常超愛穿的帆布鞋,腳跟直直地墜向地面,沒有任何緩衝。
而另一隻穿刀鋒戰士的腳,可以明顯看到「刀片」吸收了大量震動,緩解關節受到的衝擊力。
再來一段 800 米長跑。
看同一個人,穿不同的鞋子,用時和步數會有什麼不同。
穿上刀鋒鞋,瞬間覺得腳步輕盈,最終用了 462 步。
換回帆布鞋,腳掌「拳拳到地」那叫一個痛!
沒有彈性的小黃鞋,最終不出意料,800 米用了 674 步才跑完。
也就是說,刀鋒鞋幫你節省了 210 步,那叫一個輕快省力。
「彈簧人」,彈跳能力必定好了很多。
一躍都快飛出屏幕了。
而普通的布鞋,用盡全力,也才 2 米遠。
奧運會禁止刀鋒科技,不是沒有道理的。
試想想專業運動員穿上這,加成比普通人強太多了。
大夏天的鞋子,一定要透氣,不然連穿 10 分鐘的勇氣都沒有。
戰狼世家在第三代刀鋒鞋上升級了編織面料,透氣性非常好,也能更好貼合不同的腳面。
有多透氣呢,看似密不透風的鞋面,放塊乾冰進去瞬間霧氣四溢。
在鞋內用小電筒照一照,你還能看到光光點點。
天熱時腳上的汗液就可以快速排出,避免掖著成了臭腳。
最開始穿刀鋒時,我就非常擔心:
獨立的刀片們,卡樓梯,卡井蓋豈不是很尷尬。
其實鞋子在設計的時候早就想好了,刀片之間相互交錯,直接踩在樓梯上也不會卡住。
能得到餘文樂的青睞,潮是真的潮。
連阿迪都覺得工藝難度太大的白色款,戰狼世家都給做出來了。
白色的刀鋒戰士,科幻感更為強烈,尤其是夜晚燈光穿過的時候,我都覺得這是一個未來戰士!
白色以外,還有灰、黑、紅三色可選。
在編織的鞋面和刀鋒鞋底配合下,感覺每一個顏色都超有 Feel 的。
匯集了各種黑科技的刀鋒戰士,想來一定不便宜。
但戰狼世家的出現就讓普通人擁有它成了一件不需要太多成本的事。
原價 159,618期間可以領一張 80 元的券,到手 79,這個性價比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比不少帆布鞋還要便宜,要知道刀鋒科技是阿迪花了 6 年時間,試驗無數材料才造出來的黑科技,一出生就被廣大運動愛好者瘋狂追捧。
再說了,餘文樂能看上的鞋,它會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