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悽切,長亭處傍晚時分,獨飲無緒。在這樣一個場景中,任誰都會無語凝噎吧。只是古人會把這種思緒唯美的表達出來,後人再看便會如同置身其中。在如今的年代裡,再也不會有這種表達,只是這種情緒卻依然還在,甚至更加濃烈。
在《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段話「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乾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就像每個人剛出生都會哭一樣,或許這是在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不喜歡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必然生而孤獨。
但是,其後的日子裡懵懂會讓每個人被愛包圍。以至於在某一個時間裡,我們相信並且沉溺於這種感覺。中國人的孤獨感應該是遠高於其他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因為我們不但要求人的陪伴,還想要精神上的共鳴。就像柳永說的這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誰人說」。
如今的快節奏生活,好像天一亮所有人就都不會有孤獨感,因為工作賺錢,這些東西就像是在每個人的肩上按了一種牽引裝置。睜開眼,世界就是明亮的,由不得你去有自己的多愁善感,甚至你要是有一些感性的想法,要是說一句你覺得有些孤獨,那你就是一個喪的人。
喪這個字,好像在現在的生活中就不允許存在。朋友圈裡也都是『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加油,誰都不是弱者。』等等之類的動態。你要是發一句「今天心情太差了,簡直沒有意義」這樣類似的話,那你的評論裡首先將會是來自所有親戚帶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關切,父母甚至要打電話問一下今天發生了什麼。
其實你就是最近心情不是太好,想要發洩一些情緒,說出來就會覺得好很多。但是,這種情緒被認為是不應該的,你要努力生活,你要加油工作賺錢,為什麼要不開心呢?別人怎麼都這麼積極向上樂觀,你怎麼就這麼不抗壓?
一系列的質問,會讓你覺得再也不會說這種喪氣的話了。但是,這種情緒會越來越多。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自己的情緒在積累,生活就是這樣,當你深夜一個人無法入眠的時候貌似只有孤獨會無時無刻的陪著你。你要說的話其實沒有幾個人能說。
感同身受永遠是一個偽命題,沒有人會做到感同身受,只有你自己才會感受到自己。但矛盾的就是我們又需要別人的理解,如果有一個人恰好懂了你的某一個想法,這就是那個百裡挑一的人。在感情中更是如此,男人永遠不可能對女人感同身受,反過來女人也做不到。
但是可以理解,可以做到一個在語言層面上的理解,有時候哪怕只是傾聽我都會認為是理解。因為你心中的千萬種情緒,能與之傾訴的人寥寥無幾。生活太快了,沒人願意聽你在那廢話,而情話不就是廢話嗎。所以,若是有人厚著臉皮又絞盡腦汁地跟你說情話,起碼在這個時刻他是一個願意聽你說話的人。
你想要訴說的話語過去不曾,將來也永遠不會重複,因為生命註定是一條單行道,良辰好景虛設,更與誰人說。倘若運氣好,有人願意聽你廢話,定要好好留住。因為他不是因為你說得多好聽,多有道理,他只是,願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