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周的「隔空互懟」,我們終於在今天迎來了中國主播劉欣與Fox主播翠西·裡根(Trish Regan)的「神仙辯論」。
這場辯論還未開始就已經吸引了中外媒體和民眾的關注,大家想看看到底是劉欣能辯贏這場「鴻門宴」,還是翠西更勝一籌。
圖源:推特
全程辯論視頻:
早上7點,劉欣已經坐在演播室的後臺,畫好了一絲不苟的妝容,臉上帶著職業且自信的微笑。
當央視的記者問到開場白決定怎麼介紹,劉欣表示,沒有特別準備,跟著感覺走。
7點52分,劉欣步入演播室。
8點10分,崔西開始在直播節目中開始介紹劉欣和本次的辯論。
北京時間8點26分26秒,中美主播對話正式開始。
劉欣用謙遜不卑不亢的兩句話進行了開場:非常感謝Trish,感謝你給我這次機會,從來沒有想過能和你進行直接對話。
接下來劉欣不到30秒的開場白被Trish至少三次插話。
劉欣說明,自己在節目中闡述的觀點僅僅代表自己的意見,而她歡迎不同的聲音。
劉欣:很高興翠西邀請我參加今晚的辯論。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辯論。我從沒有想過我會有這樣的機會去跟你直接對話,同時也跟美國的普通民眾進行對話。
翠西:你可以評估一下中美兩國在貿易戰中的處境嗎?你認為中美可能會達成某種協議嗎?
劉欣:我並不知道。我也沒有內部消息。我所知道的是中美雙方的上次對話並不成功。我認為雙方都在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我認為中國政府已經很明確的表示了希望美國可以尊重中國談判團隊,不要在外部施加壓力。這樣很有可能會達成一個富有成效的協議。如果美方不尊重對話,那麼可能會造成曠日持久的矛盾。我認為貿易戰不是件好事。
翠西:我也同意。我們現在談一談最重要的問題,中美智慧財產權問題。我們都知道竊取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中國是WTO的成員,FBI有很多證據證明中國從美國竊取了很多機密,涉及金額達到上億美元。
翠西:美國有很多的公司在中國投資辦廠,它們會受到很大的損失,我們談到的問題是上億美元的損失,而不是50美分
劉欣:翠西,我認為你應該詢問美國商人是否願意到中國投資,取得利潤。我認為他們會給出答案。迄今為止據我所知,許多美國公司在中國獲利很好,其中大部人願意繼續在美國進行投資。
現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行為使得這些投資行為變得有些困難,使得中美貿易的前景有些不確定。
不要否認有侵權。有任何版權問題或存在盜版甚至盜竊商業商業機密。我認為那是,需要處理的事情。而且我認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以及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共識,因為如果沒有版權保護,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個人可以變得強大,可以發展自己。所以我認為這是在中國人中非常明確的共識。
有些案例顯示有個人和公司去偷竊。我認為這可能是世界各地的常見做法。然後,美國的公司一直看到對方因侵犯權利而互相侵犯。你不能簡單地說因為這些案件正在發生,美國正在偷竊或中國正在偷竊,所有中國人都在偷竊。基本上這就是我寫這個反駁的原因,因為我認為這種空白陳述真的沒有用。
翠西:這個不僅僅是一個觀點。這是基於多方面的報導,包括世貿組織的證據。我不否認這些我們已知的事實。我們都同意必須基於信任的基礎上和別人做生意。並且你不想讓別人偷竊你花費了數十年的有價值的信息。無論如何,中國在2017年要求科技公司為軍隊和政府工作。所以這不是單單一個公司。這可能是獲得這項技術的一個機會。這是一個細微的差別。但我理解美國市場不歡迎中國進入導致中國感到沮喪。
我認為我們可以這麼想,你有一種方法進入我們的市場,你必須與我們分享你一直在研發的先進的尖端技術。你覺得這樣可行嗎?
劉欣:我認為如果這是基於合作的話,如果這是基於互相學習的話,如果這是基於你付錢使用這些高科技的話,我覺得這絕對可行。為什麼不呢?我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我從美國老師、美國朋友那裡學習英語;我仍然從美國編輯那裡學習新聞。只要合法,我認為這沒錯。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做,讓自己變得更好。
翠西:我認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經濟自由化,重視智慧財產權的。它是由一系列的法律控制的。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彼此之間有那種信任,我們都需要遵守規則,遵守法律。但是我想你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觀點。現在讓我來談談中國。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在什麼時候決定放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向世界銀行借款?
劉欣:是的,現在一直有人在討論這個問題。我也聽到了關於這個話題非常熱烈的討論,確實有人說中國已經變得如此之大。也有人問你為什麼不承認你已經長大了,就像你在節目裡也說過。中國是強大了,我們都想強大。但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發展中國家。對吧?如果你看看中國的總體規模,中國經濟的總體規模。沒錯,我們是一個大國,但別忘了我們有14億人口。這是美國人口的三倍多。所以如果你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劃分為人均的GDP,我認為它還不到美國的六分之一,甚至不如歐洲一些比較發達的國家。所以你告訴我,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什麼樣的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我們的人均收入非常少,但GDP總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做很多大事,全世界期我們能在世界各地做更多的事情。我們也正在這樣做。我們正在為聯合國事物作出貢獻。我們是世界上對聯合國人類維和任務貢獻最大的國家。我們捐款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必須成長。翠西,下面我們來談談關稅問題。我看過你的一些評論,我很感激你認為中國可以降低一些關稅。我想說的是,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2006年,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平均關稅實際上是9.9%,幾乎是美國徵收關稅的三倍。
這你怎麼看?你怎麼想?我有一個不錯的主意。 你不認為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來自中國的產品會更便宜嗎? 對於在中國的消費者來說,讓來自美國的產品也會更便宜,不是更好。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注意。我認為我們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是你知道你說過要基於規則、基於順序。如果你想改變規則,就必須在雙方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進行。基本上我們談論的關稅不只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稅。我理解如果你降低中美之間的關稅,那歐洲人、日本人、委內瑞拉人都會這樣要求。
所以這很難達成共識。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決定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沒有人拿槍指著他們的頭,這完全是各國根據自身利益作出的決定。
翠西:就像規則將會改變規則。但同樣,它必須是多國的和多邊的影響。是的,你可以回顧看1974年的貿易協定,第3-1章,有一條規則允許美國利用關稅來嘗試影響中國的行為。所以你們是否竊取了我們的智慧財產權?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回歸到第一個問題。這是一種信任的問題。而且我聽說你們在進行強制技術轉讓。我認為,一些美國公司可能犯了一些錯誤,他們忽視了短期內可能不得不放棄的東西。
劉欣:不,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強制技術轉讓可能是原因之一呢?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換種方式說,我想說的是知識轉移,但不知怎的,你就換了種說法。
翠西:我想說的是,你知道,你們的經濟體系很有趣,因為,我們是資本主義體系,對吧?但這是國家控制的。跟我們談談這個吧。你如何定義它?
劉欣: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義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社會主義。基本上你知道,讓市場成為我們想要的市場經濟,但是有一些中國特色。一些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作用可能越來越小。但是你們每個人都認為中國的經濟是穩定發展的且一切都是國家控制的。一切都很穩定。但讓我告訴你這不是真實的情況!如果你看一下數據,比如80%的中國員工受僱於私營企業。中國80%的出口是由私營企業完成的,而私營企業生產了這些產品。大約65%的技術創新是由私營企業完成的。而且這是一些影響我們生活最大的公司,例如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或者一些5g技術公司,它們是私營公司。所以,我們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國家控制的,國家運行不是這樣的。我們實際上是相當混合和多樣化的。我們讓它充滿活力,實際上我們國家也非常非常開放。
翠西:好吧,我想你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我認為,你知道,作為一個自由貿易的人,我認為這是我們要追求的方向。嗯,謝謝你。
北京時間8點43分,劉欣和翠西的「辯論結束」。
沒想到與劉欣的連線結束後,翠西來了個馬後炮,間接的來了個評論。
她引用劉欣對專利問題的回答,偷換概念,試圖引導讓觀眾認為,劉欣承認了中國參與了知識技術的偷竊。
此後,翠西還邀請了michael pillsbury,點評這次跨洋辯論。
Pillsbury稱,他能感受到中美兩方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共贏,達到零關稅的共同目標。
對於這場辯論網友的評論是:
「哈哈哈哈,翠西完全輸了和劉欣的辯論」
「這根本不是一個辯論。翠西一直在問問題。劉欣巧妙的回答後,翠西就問下一個,也沒有評論...可笑...是誰在讀提詞器啊~」
雙方主播的實力和背景對比,劉欣拿到過世界英語演講冠軍,美國主播拿到過…選美冠軍
早前在Fox黃金時間播出的
一則新聞評論中,
主持人Regan一再強調
美國是中美貿易關係的「受害者」,
美國在她口中成了
被中國「腹黑」的傻瓜。
不僅如此,
她多次使用「steal(偷竊)」一詞,
將一份未經確認的
美國智慧財產權遭盜竊的損失估值報告
悉數扣在中國身上;
而且,這個6000億美元的估值
是綜合全球而言。
事後,CGTN的劉欣隔空
有理有據地反駁了對方的謬論:
作為一個官方媒體人,
不僅在節目中頻繁宣洩個人情緒和
指責性言論,
更引用虛假信息誤導大眾。
中美主播隔空互懟!FOX下戰書,CGTN劉欣爽快應約!
一條一條,皆有據可尋,
短短幾分鐘的言論,
且不論字正腔圓的英語發音,
詞句中的不卑不亢與不急不躁,
就已是中國的氣度。
而隨後,Regan回復了,
在自己的節目中用了
整整11分鐘喊話。
這次,她對於劉欣指出的
不實言論避而不談,
卻將用了一句極其個人化的語言:
their newest target,me!
Yeah, me!(他們的最新目標,我!)
而我,僅僅是一個American girl。
這番言論,
明明白白地向大眾哭訴:
他們竟然對我一個普普通通的
美國女性進行人身攻擊。
下了節目後,
Regan又在其個人推特上
與劉欣約辯,
劉欣很快回應,
霸氣又不失禮貌地
應下戰書。
值得一提的是,
不論是節目直播中,
還是推特上,
劉欣言語中的穩重大氣
滿是天朝風範。
鏗鏘有力的措辭,
不容詆毀的語氣,
字字大方得體不失偏頗。
練就這般理性又優雅的氣勢,
卻也不是劉欣一日促成。
所謂水滴石穿,
非一朝一夕之功。
看她的履歷,
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的模板:
妥妥地一路從小優秀到大。
俗話說,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這話用在劉欣身上最貼切不過。
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的劉欣,
沒請過家教,沒上過補習班,
憑著滿腔熱愛,
天天和大7歲的姐姐
蹲守在電視前等自己心心念念的
英文學習節目開播。
1993年,劉欣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了南京大學英語專業。
而在這之前,
擺她面前的是
保送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機會。
一個人有了目標,
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放棄名校保送,
憑自己努力做喜歡的事,
這才是人生意義。
在大學裡的劉欣,
待在自習室的時間屈指可數,
她知道,練習一門外語,
說出口才是最有力的突破。
人才濟濟的南大校園裡,
只要有外語活動的地方,
就有劉欣的身影。
各種話劇演出、英文歌唱,
身邊的人都知道,
要找劉欣,
不在排練廳,
就在英語角。
大二時,擔任英語話劇
《鞋匠的老婆》女主角,
穩重的颱風,
標準流利又飽含情感的臺詞,
收穫了一票迷弟迷妹。
上課時,她總是最積極的那個,
每每老師要結束話題,
她總會長篇大論的補充。
她從不害怕犯錯,
只怕自己沒有機會。
因為,只有摔跤了才知道如何走路。
也正是這般無所畏懼,
她才敢在1996年的首屆英語比賽
第一個勇敢地舉手「我要去」,
才能在那一屆全國各地
出類拔萃的大學生中
穩穩地拿下了第一個冠軍。
更在隨後的5月
去倫敦參加的世界英語聯合會
舉辦的世界公眾演講比賽中
再次奪冠。
連評委都說,
她(劉欣)一上臺,
就被她的穩重大氣吸引,
這對於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
實在難能可貴。
而那時的劉欣,
說不緊張是假的。
從全國的舞臺到全世界,
她一遍遍地告訴自己,
我能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自己一定有別人沒有的優點。
榮耀加身,
劉欣卻從未驕傲一分,
她深信,沒有人是
生而知之,不學而能。
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
從南大畢業後,
她隨即進入了
央視海外中心英語新聞欄目。
這時的英語頻道,
和這個剛出校園的大學生一樣:
都在摸索。
小小的辦公室,
幾個新人擠在
沒有窗戶的角落,
就這麼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節目。
看起來光鮮的工作,
背後的努力卻如在戰場一樣,
一刻不曾鬆懈。
少有人能相信,
為了自己的熱愛,
這個年輕的姑娘
在十年裡,未曾看過一部電影。
做編譯,她要查閱大量的
文獻和時事資料;
做記者,她會第一時間
衝到前線;
做主播,她在熒幕下
儲備的稿子早就不計其數。
有人曾經說過她,
「從未見過你這樣拼的記者」。
她卻笑著搖搖頭,
既然到了這個崗位,
那就做該做的事情,
事業無窮年。
這個拼命三娘並沒有埋頭工作,
2002年,她只身前往
法國學習法語,
半年後取得了
法語高級資歷證書。
再次回到臺裡,
她的光環又加一層,
而肩上的重擔愈加沉重,
身上的榮譽也越來越多,
她依然不驕不躁,穩步前行。
聲名鵲起時,
她卻放下主播光環,
選擇去做一名駐外新聞記者。
那時,與她同臺競爭的
不乏BBC、CNN的前僱員。
在西方世界裡,
她熟悉的一切傳播方式
遭到了「顛覆式」的衝擊。
仍舊是第一時間衝去採訪,
卻遭到了「很粗暴的對待」,
她至今仍記得,「當時打得我很疼」。
一個曾經被捧著的美女主播,
在異國他鄉被這般對待,
又有幾人能接受。
她咬著牙堅持,
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就要做出讓他贊同的事!
靠著「總在現場」的行動力,
她幾乎從零開始打開
中國傳媒在日內瓦的影響力。
她的人生中,
一直被三個字母支撐著:I, G, O.
也就是innovation(創新),
grit(堅毅),orientation(人生規劃)。
她清楚自己的目標,
而再遙遠的目標,
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
再看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辯論,
且不論誰輸誰贏,
只在新聞人的專業上,
劉欣就已經贏了。
擺事實講道理,
不是靠嗓門大或語速快達到的。
這個世上,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沒有人會一生走運。
有胸有成竹的儲備,才敢出發,
有了夢想,儲備的一切才有所用,
有了激情,夢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資料來源:微博@劉欣CGTN,
澎湃新聞:《中國外宣旗艦媒體成長記:
一位英文女主播20年蛻變》
視頻來源:北極光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