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槲蕨生長奇特,倩麗高雅,如何栽培養護?

2021-01-08 宜花得木

蕨類植物|槲蕨生長奇特,倩麗高雅,如何栽培養護?

文:花木君

在南方一些氣候溼潤林蔭茂密的森林裡,在古老高大的樹幹上,或者崖縫巖石上,經常可以看到,生長著一叢叢猶如鳥巢的植物,上部葉片挺拔青翠,下部附著在樹幹上的葉片為棕色鱗片,猶如花朵,和斑駁滄桑的樹皮相互輝映,非常美麗,這就是著名的蕨類植物——槲蕨。

槲蕨(學名:Drynaria roosii Nakaike),是蕨科、槲蕨屬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通常附生巖石上,匍匐生長,或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密被鱗片;鱗片斜升,盾狀著生,具有狹翅的柄,羽狀深裂,邊緣有齒。

葉二型:短而基生的不育葉(營養葉),無柄,或有極端的短柄,形體宛如槲葉或罕為饒鈸形,被毛或鱗片,或光滑,堅硬的幹膜質或硬革質,枯棕色,宿存,全緣,波狀至羽狀分裂,基部心臟形,覆蓋於根狀莖上。能育葉直立,綠色有柄,葉片深羽裂到距葉軸,裂片互生,披針形,葉脈兩面均明顯,網狀,粗而凸起;葉幹後紙質。

孢子囊群著生於葉脈交叉處,圓形或橢圓形,一般著生於葉表面,不具囊群蓋,多無隔絲,混生有大量腺毛;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超半圓形或豆形,單裂縫孢子成熟期10–11月。

硬葉槲蕨

槲蕨屬全屬有16種,我國有9種,分別為團葉槲蕨、川滇槲蕨、毛槲蕨、小槲蕨、石蓮姜槲蕨、櫟葉槲蕨、硬葉槲蕨、槲蕨和秦嶺槲蕨。整體分布較為廣泛,主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向西達西藏,向北到秦嶺。

槲蕨是一種生長奇特的蕨類,屬於附生類,多在古老的樹幹上,因為樹皮斑駁,縫隙較多,便於根狀莖上的根毛攀爬固定。另外槲蕨和其他蕨類喜陰略有不同,槲蕨喜歡光照,往往生長在樹木的高處,原因在於樹下光線較弱,而高處陽光明媚,便於光合作用,因而槲蕨可以算是蕨類中的另類吧。

槲蕨的名字和其葉片有關係,其葉片具有兩種形式,屬於分工合作的關係。一種為營養葉,也叫腐殖葉,葉片形狀頗似槲樹葉,主要是收集輸送養分,同時起到固定作用;另一種是孢子葉,直立羽狀分裂,長得像羽毛,長長地立在空中,又厚又硬,葉片下面長了很多褐色顆粒,那就是用來繁殖的孢子。由於孢子繁殖,因而是蕨類植物,再加上營養也頗似槲葉,因而叫槲蕨。

槲蕨在傳統中,多是作為藥材使用,其根狀莖被稱為「骨碎補」,具有補腎堅骨,活血止痛之功效,常常用來治跌打損傷、腰膝酸痛等症。如今,隨著室內盆栽綠植的流行,蕨類植物的觀賞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槲蕨形狀奇特,青翠美麗,因而非常受植物愛好者喜愛。

槲蕨的栽培,有兩種,一種是南方地區,由於氣候溼潤,因而適宜以模擬原生態方式栽培,只需要用樹皮斑駁的枯木一段,開一條淺槽,或者把槲蕨綁縛其上,保持溼潤通風,槲蕨很快就會紮根生長。

另一種是北方地區,如果沒有溫室大棚,保持高溼度,那麼還是建議用花盆栽培,栽培基質建議用粗泥炭土、椰糠、苔蘚等纖維類基質,一則疏鬆透氣,再則保溼性較強,不至於積水,非常適宜槲蕨生長。也有人用水培,然而因為水質問題,比較難以掌握,因而不建議採用。

用花盆栽培槲蕨,建議淺栽,因為槲蕨屬於淺根系,如果較深的花盆,容易爛根死亡。栽培時,不要把營養葉埋在土中,只需要將營養葉下的根系輕埋,略微固定即可,不可摁捺太嚴實,使得透氣性較差,影響根系呼吸。

日常養護槲蕨,要放置在明亮光照散射光的環境,諸如陽臺窗戶等位置,冬季全日光照,春秋季中午適當遮陰,夏季進入陰涼處養護,避免陽光直射,灼傷葉片。

關於澆水,一般來講,見幹見溼,保持小環境溼潤,而花盆內不積水最佳,可以採取噴霧形式噴施葉片;關於水質,自來水就可以,最好放置兩天以上,另外淘米水最好過濾一下,避免滋生病蟲害。施肥一般在春秋季,可半個月左右一次,用餅肥水或者綠葉肥,注意薄肥勤施,這樣可以使得槲蕨生長繁茂,青翠靚麗。

槲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一般在春季進行,將其根狀莖分切成10釐米左右的小段,每段保留3-5個芽點,3-5片孢子葉,然後進行盆栽或者綁縛固定住,放置在陰溼處養護,不過最好保持較多的葉片,這樣可以提高成活率,一般兩個月可以生成新的營養葉和根狀莖,就說明成活了。

至於孢子播種繁殖,可以用pH為6.5~7.5的泥炭土作為播種基質,保持溫暖涼爽溼潤的環境,可以用薄膜覆蓋保持溼度,生出葉片後移栽。

以上就是關於槲蕨的鑑賞以及栽培養護的一點經驗,最後,我們用唐代詩人許渾的詩作為結尾吧。

《將歸塗口宿鬱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其二)

【唐】許渾

春尋採藥翁,歸路宿禪宮。

雲起客眠處,月殘僧定中。

藤花深洞水,槲葉滿山風。

清境不能住,朝朝慚遠公。

2020-2-18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家庭蕨類盆栽植物的養護和注意事項
    想要在家裡養好蕨類植物,怎麼養護?怎麼擺放?一起來看看吧。
  • 【室內綠植】家庭蕨類植物養護和介紹詳解
    (1)吊籃栽培有些蕨類植物如巢蕨、槲蕨、崖薑蕨、鹿角蕨和腎蕨等,採用吊籃種植可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金屬絲製作吊籃應用最廣,在籃的底部和周邊鋪上苔蘚或棕櫚皮,以便吊籃能夠裝足夠植物生長的培養土,此培養土要求更好的通透性和較輕的重量。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蕨類植物在志留紀晚期(4.2億年前)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距今4-3.6億年前)、石炭紀(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繁盛。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遷,如今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而我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
  • 呈現原汁原味,還原熱帶風情,美到令人窒息的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沒有鮮豔的花朵,也沒有華麗的葉片,但千姿百態的葉型,奇特的葉姿,無不透露著原始的質樸和風韻。因此蕨類植物在觀賞植物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著巨大的栽培潛力。需定時澆水噴霧以保持水分供應,另外,栽培基質表面覆蓋一層苔也能起到減少蒸發的作用。吊籃植物一般只施用液肥。2) 容器內栽培: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製成的容器相當於小溫室,能創造高溼度,可用來裁培喜潮溼而在乾燥條件下不能生存的種類,如水蕨、水韭等。特別適用於那些生長弱,但具有極高觀賞價值的珍奇、小型喜溼蕨類的栽培,如鐵線蕨等,不適合栽植大型蕨類的小苗。栽培基質可用盆栽的混合基質。
  • 漲姿勢丨綠在冬日——220多種蕨類植物迎來生長旺季
    松葉蕨還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陸生高等植物。蕨類植物是一類古老的高等植物,現在全世界有12000多種,寧波也有220多種,野外幾乎隨處可見它們的蹤影。蕨類植物即使在冬天也是常綠的,而一部分蕨類植物會在秋天長出新葉,即使在寒冷的季節,也能充分享受冬季的陽光。
  • 蕨類植物|鳳尾蕨的鑑賞與栽培
    蕨類植物|鳳尾蕨的鑑賞與栽培養護花木君
  • 食蟲植物|捕蠅草的鑑賞與栽培養護
    食蟲植物|捕蠅草的鑑賞與栽培養護文:花木君如今花卉市場品種繁多,琳琅滿目,眾彩紛呈,其中有一類植物,形態奇特,造型奇怪,更為神奇的是在眾多的食蟲植物當中,豬籠草和捕蠅草是最為常見的,也是非常受市場歡迎的觀賞植物。其中豬籠草全屬有170種,園藝品種超過一千餘種,而我國僅僅有1種分布,產自海南和廣東,其他皆為引進品種。而捕蠅草屬於單種屬植物,僅僅有1種,原產美國卡羅萊納州,現在銷售的多為栽培變種。
  • 認識蕨類植物
    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我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將蕨類植物搬進家,多變的葉形,精巧的葉面,加上滿分的空氣淨化功能,蕨類植物已經變成時下最流行的觀葉植物。
  • 蕨類植物的養殖方法
    隨著時代的變遷,蕨類植物由於能夠滿足當今人們那種返樸歸真、接近自然的需求而倍受歡迎。室內擺上幾盆蕨類植物,環境會顯得饒有情趣,綠意頗濃。  蕨類植物對溫度的要求因原產地的不同而有異。產於熱帶的,生長適溫為21℃至27℃,冬季要求12℃至15℃,若氣溫低於10℃,生長停止。原產溫帶或亞熱帶的,生長適溫為16℃至21℃,冬季最低可耐7 ℃。
  • 蕨類植物——鳥巢蕨
    冬春花卉:風信子、瓜葉菊、長壽花、蝴蝶蘭、君子蘭、報春花、百合、雛菊、蟹爪蘭、水仙花、豬籠草室內觀葉植物:綠蘿、吊蘭、文竹、大葉傘、鵝掌柴、金錢樹、紅掌、白掌、豆瓣綠、合果芋、朱蕉、夏威夷椰子、魚尾葵、散尾葵、富貴竹、棕竹、幸福樹、滴水觀音、喜林芋、馬蹄蓮、竹芋、粗肋草、發財樹、虎尾蘭、牡丹吊蘭
  • 【栽培】綠玉樹(光棍樹)的生長習性與養護要點
    成年的光棍樹可達2米至6米(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但幼時植株小巧,種植在小花盆裡,可長時間保持小巧的姿態,由於莖幹禿淨、光滑,是形態較為奇特的室內觀莖植物。 另外光棍樹的白色乳汁有劇毒,已被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觀賞或栽培時應格外小心,不要做會傷害光棍樹的事,以免接觸到光棍樹的汁液,皮膚接觸可引起紅疹和水泡,誤食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 光棍樹的生長習性及養護要點 光棍樹原產東非和南非,由於那裡的氣候炎熱、乾旱缺雨,蒸發量十分大。
  • 蕨類植物的種類以及植物特點
    【導讀】蕨類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匍匐生長或橫走,葉蕨類植物的葉多從根狀莖上長出,蕨類植物根據功能可分為孢子葉和營養葉兩種
  • 植物認知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起源與分類蕨類植物(Fern)也叫羊齒植物。在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都很高大,是煤形成的重要原材料。
  • 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起源與分類蕨類植物(Fern)也叫羊齒植物。在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都很高大,是煤形成的重要原材料。
  • 最喜歡的蕨類植物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
    世界蕨類植物品種繁多,大多為草本植物,木本蕨類比較少見,諸如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之稱的桫欏,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Sm),是烏毛蕨科、蘇鐵蕨屬大型土生草本植物。為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物種,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臺灣、雲南、貴州等地區,常生長在海拔450-1700米的向陽山坡。
  • 四明山深藏奇特溫帶蕨類植物 曾是恐龍的主食
    最近,寧波植物專家林海倫在四明山區的一處山洞,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溫帶植物——過山蕨。
  • 低調了億萬年的蕨類植物,如今成了花藝界的混搭實力派
    枝葉青翠的蕨類植物,形態奇特優雅。多變的葉型,精巧的葉面,已經使蕨類植物在花藝應用中獨樹一幟。
  • 寧波:220多種蕨類植物冬日裡迎來旺盛生長季
    然而,在山谷中或巖壁上的一些蕨類植物,卻精神飽滿,愈加蒼翠,迎來旺盛的生長季。據市林業部門最新調查顯示,寧波境內共有蕨類植物39科、220多種。其中,松葉蕨、中華水韭和心臟葉瓶爾小草,這三種為3億年前的「活化石」。松葉蕨還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陸生高等植物。
  • 蕨類植物——翠雲草
    冬春花卉:風信子、瓜葉菊、長壽花、蝴蝶蘭、君子蘭、報春花、百合、雛菊、蟹爪蘭、水仙花、豬籠草室內觀葉植物:綠蘿、吊蘭、文竹、大葉傘、鵝掌柴、金錢樹、紅掌、白掌、豆瓣綠、合果芋、朱蕉、夏威夷椰子、魚尾葵、散尾葵、富貴竹、棕竹、幸福樹、滴水觀音、喜林芋、馬蹄蓮、竹芋、粗肋草、發財樹、虎尾蘭、牡丹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