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76人可能是整個NBA中名字最奇怪的球隊了,別的球隊要麼以動物命名,比如猛龍、雄鹿、灰熊、老鷹等等,要麼以當地歷史文化命名,比如開拓者、掘金、太陽,只有76人是以數字命名。而且有個奇怪的現象,費城76人隊目前沒有人穿76人號球衣。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是76人核心球員,再穿著76號球衣,那得是多大排場啊?
在76人隊史上也曾有人想要嘗試76號球衣,但被管理層拒絕了,那就是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自從ABA和NBA合併之後,J博士就一直效力於76人,算得上一人一城,82-83賽季J博士帶隊獲得了一次NBA總冠軍,這是76人隊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冠軍,即便是這樣的功勳之人,也沒資格穿76號球衣,為什麼呢?
這得從76人的隊名說起了。費城76人的前身是錫拉丘茲民族隊,1963年費城勇士隊搬去了舊金山(就是現在的金州勇士),錫拉丘茲民族隊遷入費城,球隊兩個老闆之間產生分歧,一人覺得應該保留民族隊的名稱,另一人覺得應該改名。據說後來兩位老闆來了場1V1鬥牛,主張改名的那位老闆獲勝,於是才有了費城76人這個名字。
中學歷史書上都學過,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州在費城聯合發布了《獨立宣言》,意味著美國從此宣布獨立,而後來每年的7月4日都是美國獨立紀念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76人的隊名就是為了紀念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考慮到這一層原因,管理層當年不讓歐文穿76號球衣也就不足為奇了。
你J博士再厲害,也只是一個籃球運動員而已,在國家獨立面前算得了什麼?舉個例子,這就好像是跑江湖的人從不敢在身上紋關公一樣,哪怕你是什麼瓢把子、扛把子、總舵主,也不夠資格和關二爺相提並論吧?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降不住」,你的能力無法匹配這個紋身,自然不能輕易嘗試。
後來76人這支球隊幾經轉手,管理層的觀念也慢慢開放,還真有不信邪的人嘗試了76號球衣,史上就僅此1人而已,後來果然「降不住」,自己倒了大黴。
這個人就是被稱作「竹竿兒」的肖恩-布拉德利,來自楊百翰大學的中鋒,1993年榜眼秀。布拉德利覺得自己將會是費城的救星,於是請求身穿76號球衣,新秀賽季他場均10.3分6.2籃板3蓋帽,還說得過去,但只打了49場比賽就因傷報銷。新秀第三年,76人終於忍不住了,只打了12場比賽,布拉德利就被送到籃網。那一年排在布拉德利身後的新秀有哈達威、馬什本等名宿,但76人偏偏選了這麼一位,人家還偏偏要穿76號球衣。
離隊後的布拉德利日子也不好過,他的數據逐年下滑,又被送往達拉斯獨行俠。一個2米29的大中鋒,生涯最後一個賽季只有2.7分2.8籃板,可見布拉德利這位榜眼有多水。中國球迷對布拉德利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他被麥迪騎扣,這記扣籃甚至可以媲美卡特當年在奧運會上的死亡之扣。NBA有很多大中鋒都做過後衛的背景板,但布拉德利這一次無疑是最「瓷實」的。
生涯飽受傷病困擾,被譽為水貨榜眼,還讓比自己矮30釐米的人給騎扣了,你說布拉德利倒黴不?
「紋身不紋睜眼關,睜眼關公殺人間」,這雖然只是民間一種迷信的說法,但其中也有些道理,至少表明了普通人對英雄的敬畏。當年美國為了獨立也有不少英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為一名NBA球員,應該對「76人」這個名字有所敬畏,布拉德利只是一個新秀而已,卻自信滿滿主動申請穿76號球衣,這就叫「降不住」。
76人隊史上有過不少傳奇球星,比如張伯倫、J博士、摩西-馬龍、艾弗森、巴克利等等,但都沒人敢穿76號球衣。現役年輕球員中,西蒙斯與恩比德被稱為「雙帝」,恩比德那麼張揚的性格都不敢穿76號球衣,他也只敢說「我就是那個過程」,可見這些球員心中對於「1776年」還是有所敬畏的。
雖然76人沒有退役76號球衣,但有了布拉德利的前車之鑑,可能後面也沒有人敢輕易嘗試76號球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