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法考時,今天是2020年法考首日,上午考試結束後,「法考」、「今年法考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便「喜提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法考報考規模有怎樣的變化?疫情之下如何確保考試順利和疫情防控「雙達標」?從法考首日情況來看,今年考題難度、重點、熱點又呈現怎樣的趨勢?
記者採訪了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教授張進德和瑞達法考行政法名師徐金桂。
滬報考人數創新高
最大72歲最小僅18
記者從上海市司法局獲悉,今年,上海考區報考人數又創新高,有近3萬人報名參考,與去年相比增長幅度超過20%,外省市戶籍考生佔比超過半數,其中有75名為港澳臺籍考生,考生中年齡最大72歲,最小18歲。而據司法部,今年法考在全國30個省(區、市)和香港、澳門地區共設置296個考區、566個考點。第一批次考試應考人員為36.3萬餘人,第二批次考試應考人員為32.7萬餘人,報名人數多,同比去年增長16.8%,創歷史新高。
法考也頗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勢」。為什麼今年報考人數如此之多?張進德認為主要有兩點因素:「新法考改革,使得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考察群體範圍更廣,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含金量更高。而今年頒布的《民法典》,標誌著我國的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眾對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徐金桂同樣表示「報名人數的增加其實是法考改革成果的呈現。法考與司考不同,不僅面向司法機關從業人員,同樣面向立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例如說從事行政處罰、行政複議、行政裁決等工作的公務員同樣需要參加考試。」
疫情下的法考:
帶著口罩考試、異常症狀考生仍可參考
考試節奏緊張,而人員聚集也給疫情防控帶來挑戰。
網友反饋:「2020法考。一次測體溫進考場帶著口罩的考試。」
考試時間恰逢秋冬交替,如何確保考試順利和疫情防控「雙達標」?
上海將法考組織實施工作納入全市疫情聯防聯控體系,將多部門聯動機制擴容升級,市衛健委作為重要支持部門納入其中,形成市司法局牽頭,市衛健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網信辦、通信管理局、市經信委(無線電管理局)、市國家保密局、市消防救援總隊、市大數據中心、市電力公司等12家單位共同協作,按照各自責任分工制定方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為本次法考保駕護航。
在疫情防控方面,上海專門制定了《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上海考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從健全工作機制、落實保障措施、全流程防控管理和做好應急處置預案等四個方面明確要求,努力做到精細化、無死角。
對考生而言,上海要求全體考生和工作人員提前14天自行開展健康監測;考試當天,上述人員須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以及綠色「隨申碼」並在體溫測試合格後方可進入考點考場。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考生仍然可以正常參加考試。上海專門設置了一個應急發熱考點,供開考前出現異常症狀的考生登記後參考;在每個考點都至少設置了一個應急發熱考場,供考試過程中出現異常症狀的考生繼續參考,並做出可以根據異常考生不同情況相應給予「補時」的人性化安排。對應急考場的使用規定,更是全面考慮了座次安排、考生間隔、過程監護、120對接以及考生相關物品消殺等諸多細節。
此外,為確保應急處置預案有效、管用,在開考前一天,上海專門組織了一場「全時空應急演練」,模擬了從考生入場到考試結束的全過程,對考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嘔吐、發熱、機器故障等各種突發狀況進行情景模擬,以檢驗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受疫情影響,今年法考客觀題考試比去年推遲2個月進行。對考生而言,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鬆口氣。
「備考的效果可能不一定完全跟備考時間成正比。」,張進德表示:「考生的複習時間更加充分了,但戰線拉長以後,考生則會非常疲憊。」而徐金桂同樣擔心:「往年,在客觀題考完以後,考生往往具有相對較寬鬆的主觀題複習時間,一般為40天左右,而今年僅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如果等客觀題成績公布後再準備主觀題,恐怕是來不及的。所以建議大家在客觀題考完後馬上著手主觀題的複習備考,實現客觀主觀無縫對接,反客為主。」
法考首日上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c位出道」
命題出現新趨勢
上午考試尚未結束,「法考」、「今年法考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便「喜提熱搜」。
無論是剛邁出考場的考生,還是明日赴戰的「勇士」都開始了新一輪「吐槽」。
給認罪認罰道歉!給他安排上!行政法C位出道
只要我來考試了,就是戰勝自己了,分不分數的不重要,全靠自我輸出
法考神奇就神奇在,你能在考場上看到挺著孕肚來的,坐輪椅來的,門口打完一套太極進考場的,體會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深刻內涵。
人家靠的是實力,我靠的是樸素的價值觀,今天要把樸素的價值觀貫徹到底。
我有預感會再考一年……
今年法考難度如何?張進德表示,今年考試難度與前兩年法考難度基本持平。
張進德表示,就本日上午卷一的考察內容來看,法考命題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趨勢。「雖然卷一併不考民法,但是仍將民法典結合法理學、司法制度進行命題。此外,在理論法學科目中,法律職業道德考察比重加大。」
在上午的考試中,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題比重「逆襲」,考生紛紛表示「c位出道」。「這其實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徐金桂說道:「法考改革以後,考生中大量包括從事行政複議、行政處罰、行政裁決等行政執法工作的人員,必然要在考察內容中增加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題量。」
根據司法部規定,本次法考客觀題考試共分為兩個批次,明天還將進行第二批次考試。而在11月28日,將進行主觀題考試,本次客觀題考試通過的考生和2019年度客觀題考試合格但未參加主觀題考試或者主觀題考試未通過的考生,都可以報名參加今年的主觀題考試。
「今天是開考首日,但對明天考試同學而言是備考最後一天,考生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節奏,了解今天的考試方向、熱點、重點,針對性地做準備。」張進德建議。
徐金桂同樣表示:「今天的考試已經暴露出很多考查趨勢,比如行政法題量的增加,注重對活生生現實案例的考查等,而明天第二批次的考試中考題重點趨勢與今日是相似的。」他表示,對於明天考試的同學,應放鬆心態,從容面對,不要受外界負面幹擾。法考內容總是難以充分複習,但考生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犯技術性的錯誤。「無論上午考得怎麼樣,忘記它,不要受到負面影響,堅持到最後!」
作者 | 謝錢錢 陳穎婷
圖片源自上海市司法局、微博評論
編輯 | 劉家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