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集團CEO陳春花:為什麼只有20%員工高績效

2021-02-14 物流風向標

陳春花:60%的員工績效去哪了?

2015-06-13 訂閱 ► 華夏基石e洞察 華夏基石e洞察

微信號 chnstonewx

功能介紹 這是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的官方微信自媒體,管理專家彭劍鋒、包政、吳春波、陳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們努力提供最具原創性、思想性和實踐意義的管理文章;我們深度剖析最佳實戰管理案例;我們零距離互動答疑解惑企業各種管理問題,提供諮詢解決之道。

作者:陳春花(中國著名管理學家,教授)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編者的話

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儘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請認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著這樣的普遍現象——

有5%~10%的公司員工,一上班就是來挑毛病、和你對著幹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慣,所有的決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會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有15%~20%的員工,他做出的東西就是不合格;

有20%的員工是蒙著做事,做得對與錯,他都不知道為什麼;

只有20%的員工的工作,是高績效的。

也就是說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儘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這是我10年間對200家企業跟蹤研究的發現。十數年來,正是這些問題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續迷戀、關注管理——

為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

為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了無效的、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中?

影響人們工作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人員為什麼會流動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組織並沒有讓他們發揮作用?

我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都是源於管理觀。我願意就我所提倡的管理觀與大家進行交流,並圍繞著大家所熟知的重要管理命題(現象)展開:

管理觀一: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現象一:功勞與苦勞

現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勞」是對績效沒有幫助的。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人有了「苦勞」之後,就會覺得已經很對得起公司了。其實我們也會接受這些看法,很多公司還是以苦勞為考量標準。這說明對管理的觀念還是沒有認識清楚。講苦勞是對管理上的第一浪費。

現象二:能力和態度

(現場測試:分歧開始在這裡產生。絕大部分人認為態度比能力重要。給出的理由是:有能力無態度,對績效無用;能力強態度不對,會產生副作用;應該先端正態度,再發揮能力等)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直接產生績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態度。誰產生績效,誰就最重要。當態度轉化為能力,才有用。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業,你公司活得好的員工是誰?是不是能幹的人累死,不幹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幹的人總是態度不那麼好,不能幹的人總是很討好。那麼你的管理就一定出問題了,你考核的是態度多,還是能力多?如果你50%的內容都是在考核態度,那你的公司能幹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這意味著如果有機會,他就會流走。這是對管理的第二大浪費。

現象三:才幹和品德

(現場測試:大家的誤解加深,普遍認為品德差、能力強的人,破壞力極大,堅決不能啟用。)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戰時才能評價,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去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是好還是壞,管理不能把賭注押在這裡,而恰恰應該去設法解決它:管理要承擔的責任就是沒有機會讓人去犯錯誤,讓品德轉化為才幹,創造績效。所以學管理,要看經濟學和組織行為學。

兩點重要補充:何時「德」比「才」重要?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兩個時間點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時;一是在提拔時。

招聘時:德比才重要,是因為一個人大學畢業後,社會修煉基本完成、品格塑造也基本定型。這裡的所說的「德」,是指社會的基本公德,如正向思維、樂觀向上等。另有對公司價值理念的認同、團隊與責任承擔等。所以重要崗位面試很重要。

在提拔時,德比才重要,因為管理中有一個重要的能級原理(彼得原理)——人一定能提拔到他不能勝任的崗位之後不再提拔。通俗講就是:高位的人都不勝任。這個時候「德」就會發揮作用——因為信任度高而被擁戴,得以發揮團隊的力量、群體的力量制勝或解決問題。所以高管任命一定要是品格高尚的人。

管理觀二:等邊分配法則:管理是一種分配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樣東西分成等邊三角形:即權力、責任、利益三角對等。幾乎所有管理出問題,都是因為三者的不對等。管理實際上是一種分配,需要特別提請注意的是,這裡分配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權力。我們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分配權力。必須明確,權力分配的依據不是崗位,而是責任。

比如:如果完成績效的責任分公司的責任最大,那麼權力最大的就應該是分公司經理。但是現實中常常不是這樣。我建議大家做兩個重要觀察:

公司的總經理經常給誰開會?參加會議的人就是權力最大的人。他是經常給總部職能部門的人,如人力資源經理、財務經理開會?還是經常和分公司經理、一線經理開會?和總經理經常開會的人最有權做決定,只不過這個決定是通過總經理部署下去。

公司頭銜的設計,是一線人員的稱謂高,還是公司職能部門的稱謂高?稱謂具有象徵意義,權力常常在崗位的稱謂中就分配了。

你會發現,總經理的會議室裡多是職能部門的人,而二線職能部門負責人的稱謂都比分公司、一線崗位的稱謂高。你又如何讓一個人力資源總監去為一個小小的一線經理服務?彼此見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態就立刻拉開了。這樣的分配就不是基於責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管理觀三: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

這是我一直堅持的觀點,也是談得最多的話題。其中含有兩個重要的認識:

第一,管理做什麼,必須由經營決定;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經營水平。

為什麼管理做什麼要由經營確定?在一個公司中,「經營」是選擇對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對。邏輯關係非常明顯。比如通常情況下,薄利多銷經營,對應規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價錢一分貨經營,對應品質和品牌管理;服務化經營對應流程管理;定製化經營對應柔性化管理等。

為什麼管理不能大於經營?因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能力大於經營能力的話,那常常意味著虧損。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進、人才很優秀,但就是經營不景氣的原因。雖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觀有問題。

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優秀的人是在做經營,還是在做管理?你開內部會議多,還是開外部會議多?如果你的高管團隊每一次都是開內部會議,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屬,那麼你的管理就大過了經營。這就是傑克·韋爾奇為什麼說: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開內部會議,下午不重要的時間見客戶;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見客戶;下午儘量少的時間開內部會議。從時間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經營大,還是管理大。

來源:春暖花開 轉載自華夏基石e觀察 編輯晨陽

物流風向標尊重作者著作權,每篇文章都註明作者和來源,尊重原載網站與作者。如發現內容網絡來源和作者不詳者,請及時與小編聯繫,其版權歸屬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小編,我們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願共同創建尊重知識版權的良好網絡生態環境

1.媒體溝通 :編輯郵箱:178107929@qq.com,加小編微信1781079295聯繫。

2.商務合作:負責企業報導,廣告合作,會務組織 微信號fqy-2008

相關焦點

  • 陳春花:疫情下5個改變讓員工幫你走出危機
    陳春花第一次從老師轉變為一家大公司的操盤人,是在2003年,她受創始人之邀到山東六和上任不久,就遇上了非典疫情。山東六和是一家民營畜牧業集團,主要業務以飼料生產為主,員工有1.3萬人。她記得當時道路不通,很多農村也都封閉,這就導致原材料供應的中斷。此外,公司最重要的出口業務也受到了嚴重波及。
  • 陳春花:獎金的作用越來越弱了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作者| 陳春花(北大國發院教授 )來源 | 春暖花開很多人認為,漲工資一定會帶來員工的滿足感,激勵員工取得更高的工作績效,但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告訴我們,結果可能並不如預期的那樣。
  • 陳春花:提高整體力是管理中永恆的主題之一
    擁有整體力的企業,才煥發出能量以及卓越的績效近20 年來,中國企業的經理人在不斷學習著各種規則與新理論,尤其是到了21世紀的開初,人們開始接受更多新的觀點。相信戴明還是信仰德魯克?師從日本,還是師從美國德國?我們也常常在現實中看到管理理論水土不服、無法落地的狀況,企業家和管理者在實踐中免不了會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緊急滅火救援的無奈選擇。
  • 陳春花:別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才發現組織柔性化能力不夠
    2020年11月28日,在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上,陳春花教授發表題為「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柔性」的精彩演講,探討了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怎樣能夠讓組織具有柔性並取得績效。以下為演講全文精編。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意識到,環境的不確定性成為了常態。在此期間,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一些企業反而因為疫情擁有了新的發展可能性和新的機會。這些企業有一個共性的特徵:組織柔性化能力強。
  • 陳春花:2019,企業怎麼幹?
    11月5日,在「第27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著名管理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正和島島鄰陳春花做出如上論斷。在陳春花看來,我們今天所遇到的最大挑戰,其實就是持續的不確定性,針對持續變化的環境,管理者要及時蛻變和進化,在戰略上,讓自己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以下為陳春花教授在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的演講摘編。
  • 陳春花:人為什麼要工作?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導讀:所謂激勵,是在個人需要和組織目標整合的基礎上,形成強烈實現目標的意願,並促使其付出努力行為的整個過程一個人的工作績效由很多因素影響,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激勵。只有人的需要潛能被發揮出來,人才會創造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激勵非常重要。管理者都清楚,激勵在組織管理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是個體行為研究的核心內容,激勵與員工的工作行為、工作業績和個人的滿意程度有著直接相關的關係。接下來的一個月,「春暖花開」將奉上關於「激勵」的精編文章,供讀者們學習與思考。
  • 陳春花:打造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
    本次大會邀請了數位化時代理論創新引領者陳春花、天圖資本CEO馮衛東等來自管理界、投資界、餐飲界、設計界、大數據各個領域的20位超強導師,深入探討了「品牌進化」的相關議題。大會組織了大咖獨立演講、高峰對話、白皮書發布、中國餐飲「紅鷹獎」頒獎盛典、品牌展覽等多個特色環節,吸引了眾多知名餐企品牌創始人、投資人、產業鏈專業人士、行業專家及1000餘位餐飲精英參會。
  • 陳春花:企業凝聚力的四個來源
    1「共同願景」將員工連接在一起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其存在的目標與理想,正是這些目標和理想,把企業的員工聯結在一起。這些目標和理想,就是「共同願景」。2讓員工更有主人翁意識我們只有把員工看成是公司的成員,員工才能真正成為公司的成員。因此,員工的參與便成了形成企業凝聚力的基本要求。也因此,應該和員工一同來討論企業的發展目標,一同來探討管理的體制,一同來實施經營的策略,一同來找尋解決企業所遇到難題的方案,一同來分享公司的成果。
  • 陳春花:什麼是正確的管理觀?
    文:陳春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新媒體編輯:胸懷天下在中國企業多年的管理實踐中,一直沒有人關注管理觀。人們討論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研究企業的管理哲學,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整理清楚什麼是管理觀。如何看待管理?管理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就是管理觀的問題。
  • 俘獲老闆和員工芳心的「幸福績效」緣何火爆培博會?
    (原標題:俘獲老闆和員工芳心的「幸福績效」緣何火爆培博會?)這家企業極具預見性地提早布局,完成了內部自運行績效體系的創建,先後在營銷系統、項目部門和人力、行政、財務等職能部門成功實施,逐步迭代升級。隨著「幸福績效」在內部穩步推進,集團業績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這家企業就是天九共享集團。「幸福績效」為何有如此奇效?
  • 陳春花:管理到底是什麼?
    管理科學中的所有構成部分都是規律的總結,比如:營銷管理中的「4P」,財務管理中的「現金流」,生產管理中的「作業流程」,供應鏈管理中的「成本、品質、交貨」,戰略管理中的「高差異、低成本、專門化」等等都是管理的規律,管理學就是探討這些規律的。在管理的規律中,我認為有這樣幾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第二,在管理體系中人與人並不平等;第三,管理不談對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 績效考核的重要性:為什麼以及如何影響員工績效
    基於勝任力的評估可幫助您評估和指導受訪者和現任員工專注於自己的優勢,並幫助他們解決劣勢。績效評估是評估員工在您企業中的運作方式並為他們提供改善績效所需的指導的一種好方法。作為一名經理,能力評估可以作為您採訪新兵或指導現有員工以增加其在勞動力中的價值時使用的強大工具。
  • 學學阿里、京東、新希望六和,這些激勵員工的方法老闆必備!
    馬雲說:「我們的產品是我們的員工,因為我們的員工強大了,我們的產品自然會強大。」劉強東說:「京東要讓兄弟們活得有尊嚴,過好日子。」陳春花說:「花80%的精力招人,幹嘛不花80%的經歷培養人?」阿里、京東、新希望六和都是業界內赫赫有名的企業,它們如何激烈和管理員工也有自己的一套,借它們的案例,給正在創業的老闆們一些啟發。馬雲:加入阿里你會很倒黴,很受委屈2016年3月9日,馬雲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報告廳裡為800餘名入職一年以內的阿里新員工上了一堂名為「百阿必修課」的公開大課。
  • 陳春花:打造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能力(深度長文)
    1)從管控到賦能  從管控到賦能,就是說我們需要激發員工。  做得最好的餐飲企業海底撈,在餐飲行業具有如此高的市值和美譽度以及成長性。我們可以從各個角度理解海底撈這個企業,但有一個角度是我們所有人都要好好學習的,就是它怎麼為每個員工賦能。
  • 國家發展研究院陳春花教授:數位化如何影響組織管理?
    在整個數位化進程當中為什麼挑戰比較大?沒有在數位化的時候,我們通常習慣於先把什麼轉型做完之後再用什麼支撐,但是數位化來了之後,戰略、組織、技術轉型需要同步進行,而並行的時候覆雜程度非常高,其中最大的難度在於組織轉型當中我們遇到的挑戰到底是什麼。」12月7日,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在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的「私享課」上表示。
  • 六個方面看績效管理
    在日常的績效諮詢中我們發現每一家醫院對績效諮詢結果的期望都有不一樣的地方。相同的要求是都希望績效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霍爾斯烏蒙智庫中心以為績效管理固然是要激勵員工,但卻不能只是激勵了員工。我們追求的是六贏績效管理。
  • 陳春花直播分享:有效的管理者並不關心自己是否正確,而是如何服務...
    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導讀:4月25日晚,陳春花教授在「全球木蘭論壇暨2020中國商界木蘭年會」雲直播上做了精彩報告,和大家分享在整個數位化的進程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訓練和必須關注的話題
  • 華為任正非說:「績效不合格的員工必須辭退!」大家怎麼看待?
    後來老闆漸漸發現,公司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因為公司員工待得太舒服了,基本沒有人離職,而他們的工資卻是逐年增長的。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已經有部分員工變成了低績效員工,理論上應該被淘汰,只是因為老闆心軟而沒有付諸行動,所以只能看著公司運營成本一天天的增加。什麼是低績效員工?
  • 華為員工吐槽:都是華五碩,減去績效*12,年終獎少到懷疑人生
    說白了,就是要牽著員工的鼻子走,用年終獎控制員工。這樣的公司格局太小,也肯定留不住人。願意主動的老闆,才是有大格局的,才是真正的贏家。在職場,幾乎每家網際網路企業的HR都會在招聘的時候告訴你,我們工資高、福利好。當然,除了工資之外,很多求職者都還是比較看重福利待遇、年終獎的。
  • 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四、績效管理規定第二章 員工績效考評內容第四條 員工績效考評原則員工績效考評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即:考評的內容、時間、標準和程序公開;按照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人事記錄,對員工的綜合業績進行客觀公正的考評;考評評分差距適當、實事求是的公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