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馬拉松

2021-02-14 慢跑長跑晨跑馬拉松@跑步吧

留美期間開始跑步

馬英九喜歡跑步,這一點眾所周知。1950年7月13日出生於香港、翌年隨父母遷居臺北的「小馬哥」,是從1975年開始跑步的。

當時25歲的馬英九人在美國,正處在兩大人生節點之間:此前一年,他拿到中國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哈佛大學攻讀法律;此後一年,他獲頒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並與大學同窗周美青結婚。

馬英九是如何開始跑步的?咱們來聽聽他的自述:

「我從小就相當喜愛運動,從小學時的『跳雙槓』、初中的遊泳,到高中、大學的足球,到壯年以後的長跑,一直沒有間斷。但我所從事的運動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跑步吧,『長跑人生觀』也成為我經常受邀演講的題目。

「其實跑步原本並不是我非常擅長的運動,記得我高二的時候,第一次參加臺灣山嶽協會舉辦的50公裡越野,當時很外行地穿著長袖長褲跑,結果跑到20公裡就嚴重抽筋。有計劃地跑步,則是我大學畢業之後的事。

「我當兵時因為打排球扭傷右膝,導致軟骨裂開。這個傷一直沒有好,後來到美國留學的時候,就接受手術把軟骨拿掉。這類手術在那個時候相當普通,許多美式足球的選手也動過這類手術,但現在的醫學比那時候又進步許多,已經不需要這樣處理了。手術之後,醫師囑咐我以跑步來復健。這一跑就從1975年跑到現在……」

據說他跑步還有家族健康方面的原因:祖父60歲時死於中風,父親也有高血壓,而跑步有助於預防這兩種疾病。自那時起,馬英九開始痴迷跑步。

每天晨跑3公裡

有報導說,從1975年到2007年,馬英九「跑量超過1萬5千公裡,時間超過3千小時」;在全球很多城市,他都能找出最合適的跑步路線。他甚至曾在零下30度的美國密西根湖畔跑步。

筆者對前面兩個數字不無懷疑:32年跑1.5萬公裡,年均不過469公裡左右,日均約1.3公裡,似乎算不上對跑步「痴迷」。而平均速度僅每小時5公裡,則根本是走路的速度。

不過,無論這些數字是否準確,馬英九愛跑步都是公認的事實。1981年修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回臺灣挺進政壇(從蔣經國的英文口譯員做起)之後,他雖然公務纏身,但總能擠出時間跑步。

馬英九習慣每天早上慢跑(據幕僚透露,他每天跑3公裡),參加過大大小小數百次長跑比賽,包括民間舉辦的摩天大樓爬樓梯登高賽事。擔任臺北市長期間,他還推廣「全市減重100噸贅肉」活動。

馬英九也喜歡遊泳。當臺北市長時,每周至少遊泳三次,每次1000米,也是在早上六七點。每天睡前,他還要做200個仰臥起坐。他也經常做伏地挺身,最多能連做120個。據名嘴趙少康回憶,一次他和馬英九坐飛機去美國,馬英九就在飛機過道上練「伏地起身」。

2008年總統競選期間,馬英九展開「青春鐵馬向前行」行動,10天內騎單車環島,行程670多公裡,途經全臺70個鄉鎮。

2009年,臺軍方開始實行被媒體稱為「亞洲最嚴」的體能測試標準:男性軍校畢業生必須在14分鐘內跑完3000米;2分鐘的仰臥起坐滿分80個,及格43個;2分鐘的伏地挺身滿分71個,及格51下。

新標準引來臺軍官兵怨聲載道,有後勤官兵甚至說:乾脆退伍算了。但當時已經59歲的馬英九卻說,這還不夠嚴。

當選領導人之後,馬英九一度仍堅持外出晨跑,「國安局」只得給他配備6名警衛隨行。後來有人勸他:「你現在和當法務部長(1993至1996年)不一樣了,如果法務部長被幹掉了,再找一個就好;如果你被幹掉了,臺灣要重新選舉,多麻煩啊!」

馬英九於是只好改在官邸內的廣場慢跑。

「路跑市長」

說了半天,馬英九跑步的成績到底如何?以下是筆者搜索到的相關媒體報導,按時間順序:

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相當於每公裡配速4分33秒——很快了(當時他47歲半)。

2001年11月4日,51歲的馬市長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以1小時56分跑完19.6公裡(奇怪的距離),獲得第597名。

雖然跑得不算快(5:55的配速),但鑑於比賽前一天還赴臺中助選,連夜趕回臺北後只睡不到3小時就直接參賽,馬英九對自己的表現相當滿意,說感覺棒極了,整個人好像要飛起來。

2004年,馬英九再次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這次他參加的是9公裡組,最後以51分鐘完賽(配速5:40)。

賽前馬英九沒忘了強調自己的政績:他上任前,臺北市每年舉辦的體育活動只有35項,而現在有912項,足足多了26倍!

在這位「路跑市長」的號召下,當天有8萬人參加臺北馬拉松,創賽會規模紀錄。市政府共有5名官員參賽,也創下新高。

2005年12月18日,馬英九又一次參加ING臺北國際馬拉松,這次他報的項目是10公裡組。

他在鳴鑼開賽前的致詞中開玩笑說:「希望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快跑,特別是不要跑過我。」

據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網站數據,馬英九的成績是1:02:15(6:13的配速;而維基百科的數字是1:03:22),總名次2810,男子55-59歲分組名次69。在年齡分組中,馬英九名次不錯。當然,剛過55歲的他也佔了點便宜。

這一屆共有逾10萬人參加,包括兩個跑半程的臺北副市長:葉金川(2:15:57)和馬英九的心腹軍師金溥聰(2:18:46)。

2006年12月17日,ING臺北國際馬拉松舉辦到第10屆,馬英九又參加9公裡組,成績是54:59(配速6:06;維基百科數字是54:54)。

當時仍有兩名臺北副市長跑半程:陳裕璋以 1:59:39跑進兩小時,「金小刀」的成績2:12:28比上年提高6分多鐘。

這也是馬英九最後一次以臺北市長的身分參加路跑比賽。一周後他就卸任市長職務,全心投入他於前一年7月當選的國民黨主席一職,同時備戰2008年的總統選舉。

馬英九的跑步PB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擊敗民進黨對手謝長廷,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並於5月20日宣誓就職。

那一年他曾兩度參與路跑活動,但均屬公益性質。2009年4月19日的宜蘭全臺馬拉松大賽,讓馬英九動了真格。

那次他報的是5公裡項目。據臺灣TVBS報導,出發前,馬英九鄭重按下電子表開始計時——和所有的「嚴肅跑者」一樣。

跑到終點時,他感覺已經使盡全力,但27分43秒的用時卻比3月份的成績多了2分2秒。馬英九對這個成績似乎很在意,一直追問:「裡程數是否標準?」甚至要幕僚回現場重新測量。

據媒體分析,其實馬英九根本不用在意,因為按規定5公裡組的參賽者應當折返,而馬英九卻是一路跑下去,直接跑到停車處(可能出於維安考慮),多跑了700米。

當時的總統府發言人、現任臺陸委會主委的王鬱琦解釋說:「其實馬英九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所以他每一次跑步完,都會重視他的成績。這次他跑的路程有比5公裡長。」

馬英九最後一次參加路跑比賽,應該是2012年2月26日的金門馬拉松。那次金門之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謝票——在同年1月14日的大選中,他擊敗民進黨的蔡英文和親民黨的宋楚瑜(三人得票率分別為51.60%,45.63%和2.77%)。

賽前馬英九表示:「大選後第一個homestay(借宿民居)給了金門,第一個馬拉松也給了金門。」最後他用時25分鐘,冒雨跑完金門馬拉松的5公裡健康休閒組。

那麼,馬英九的跑步實力到底有多強?我們必須說,近16年的跑步成績,並不代表馬英九的最好水平。

首先,他第一次當上市長和總統時,年齡分別為48歲和58歲,大概已經過了巔峰歲月。其次,身居高位的他在參賽時,顯然無法再埋頭追求突破PB,而是必須不時與賽道內外的民眾互動,成績必然受影響。

至於他的跑步PB,筆者只查到一個數字。擔任臺北市長時,馬英九提倡警察跑步減肥,並與他們一同參加3000米體能測試,結果僅用時12分6秒就抵達終點(配速4分2秒),而警方50至59歲組只需16分40秒即可滿分。

這還不是他的最好成績。2009年4月參加宜蘭馬拉松之前,馬英九透露自己「3000米曾創下11分46秒的紀錄」,這相當於用3分55秒的配速連跑3公裡——相當厲害了。

據幕僚說,當時59歲的馬英九,3000米仍有14到15分鐘的實力。順便說一句,當年中國國足12分鐘跑的及格線是3200米,相當於3分45秒的配速。

馬英九的中長跑能力估計部分來自遺傳。他父親馬鶴凌上初二時,曾奪得湖南省運動會萬米冠軍,後又在湖南省運動會中奪得400米、800米、1500米和1萬米四個冠軍。

馬英九沒跑過全馬?

在馬拉松熱風靡全球的今天,如果你沒跑過馬拉松,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跑者。這就引出了一個終極問題:馬英九跑沒跑過馬拉松?

經過努力搜索,筆者在臺灣某跑步論壇上,找到一個相關說法。

一位臺灣跑友說:「馬先生似乎多年來沒真正跑了,身為領導人,似乎更難跑了。約2005年以前,曾經和馬市長同跑多場10K上下,剛開始跟不上馬市長的腳步,後來曾經超越他,或和我的成績(10K約55分許)相當。

「印象中馬先生完成過一次鐵人三項,一次半馬,15K以下很多次,全馬應該沒跑過。」(他所指的半馬,大概就是前面提到過的19.6公裡那一次?)

看來結果就是這樣了:以熱愛跑步著稱的馬英九,竟然一次也沒有跑過全程馬拉松!

且慢。不找到一個明確的說法,筆者仍然心有不甘。最後還真的讓我找到結果了。

在2002年一篇題名《運動與我》的自述中,馬英九寫道:「那一次參加北二高國際馬拉松,是我第一次跑全程馬拉松,也是我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那年我42歲……

解釋一下,北二高馬拉松的全稱是「臺北國際國道馬拉松比賽」,因比賽在別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的「中華民國國道三號」舉行而得名。它是臺灣第二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故俗稱第二高速公路,包括北二高、中二高與南二高。它也是臺灣最長的高速公路。

在每年有近300場正式馬拉松比賽、加民間賽事總數逾500場的臺灣,僅臺北一地每年就有四場正式馬拉松:除臺北國際馬拉松之外,還有國道馬拉松、富邦馬拉松和今年新增的渣打公益馬拉松四大賽事。相比之下,北京每年僅有北京馬拉松和長跑節兩場。

儘管馬英九隻跑過一次全馬,但他仍然收穫了諸多感悟。他在《運動與我》一文中寫道:

「我過去跑步時給自己定下『三不』原則:中途不退出、半路不休息、成績不退步。1992年參加北二高國際馬拉松,讓我發現原來人真的生而不平等,有些人天生就是跑馬拉松的料,縱然我拼了老命也沒辦法超過他,所以我跟自己比,只要做到每次都能跑完全程、成績不退步就很難能可貴了,如果還能進步,當然更是額外收穫。

「這一段42.195公裡的長跑,讓我體會到非常多的道理。例如:『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要參加馬拉松賽,比賽前三個月就要在體力、食物乃至各種細節上做好調整及準備,才能有最滿意的表現。

「長跑的道理與人生有很多是相通的,我常以『人生有如一場馬拉松,不要怕輸在起跑點上』來勉勵年輕人。重要的是過程,跑完全程就是勝利。長跑著重配速,開始如果像跑百米,拼命向前衝,沒多久就會『力竭汗湍,殆欲斃然』。同樣地,開始的落後也不能算是失敗,結果總是要到最後才揭曉。」

誠哉斯言!唯一的遺憾是,查不到馬英九那次跑馬拉松的成績。

添加公眾號ID「paobuquan」或者「慢跑長跑晨跑馬拉松@跑步吧"

———————————————————

回複數字0...11查看文章:

0.有氧耐力訓練指導手冊
1.長跑基礎[一]姿勢與呼吸
2.長跑基礎[二]堅持與訓練方法
3.長跑基礎[四] 核心肌群(上)
4.長跑基礎[五] 跑步場地常識

5.長跑基礎[六] 跑步答疑解惑
6.長跑基礎[七] 跑步時,如何呼吸?
7.長跑基礎[八] 傾聽身體的聲音
8.長跑基礎[九] 科學使用跑步機
9.長跑基礎[十]開始跑步--8周5KM訓練計劃
10.運動恢復●跑者的交叉訓練
11.運動恢復●預防跑步膝

相關焦點

  • 力挺馬祖坑道馬拉松 馬英九跨海參賽
    馬英九(右)與連江縣長劉增應(左)(圖片來源:臺「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16第二屆馬祖國際馬拉松5日登場,馬英九在連江縣長劉增應熱烈邀請下
  • 重磅 | 臺北馬拉松取得IAAF銅標認證,就連馬英九跑馬都欲罷不能!
    關注臺北馬拉松的小夥伴注意啦!臺北馬拉松已取得IAAF銅標認證了!這意味著臺北馬拉松正式晉升為「世界級的城市馬拉松」臺北馬拉松自1986年首次舉辦至今,經歷了33年的風風雨雨,終於被國際田聯認可為銅標賽事,實屬不易!
  • 馬英九:很難說|馬英九|臺灣|太魯閣|太魯閣峽谷...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認為,很難說。馬英九今天到花蓮參加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是他第一次參加這項賽事。長年慢跑的他,不但為活動鳴槍起跑,也在花蓮縣長徐榛蔚陪同下,輕鬆小跑5公裡,沿途不少跑者看到是馬英九,都熱情揮手打招呼。
  • 70歲的馬英九剛剛又雙叒完成了鐵人三項賽!
    除了日常鍛鍊,馬英九還參加過大大小小數百次長跑比賽,成績也相當出色。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配速4分33秒(當時他48歲)。2001年11月4日,51歲的他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以1小時56分跑完19.6公裡。
  • 永和豆漿主辦「健康運動·生活美學」主題畫展並協辦馬祖第二屆國際馬拉松賽,馬英九協力支持
    永和豆漿舉辦的「健康運動·生活美學」主題畫展暨馬祖第二屆馬拉松於2016年11月4日在臺灣馬祖隆重舉行,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協力支持。       第二屆馬祖國際馬拉松賽於2016年11月5日早晨在臺灣馬祖隆重舉行,「小馬哥」馬英九先生的領跑讓活動氣氛十分熱烈。
  • 馬英九:很難說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認為,很難說。馬英九今天到花蓮參加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是他第一次參加這項賽事。長年慢跑的他,不但為活動鳴槍起跑,也在花蓮縣長徐榛蔚陪同下,輕鬆小跑5公裡,沿途不少跑者看到是馬英九,都熱情揮手打招呼。
  • 70歲的馬英九連續四年挑戰鐵三,體力完全不輸年輕鐵人!
    除了日常鍛鍊,馬英九還參加過大大小小數百次長跑比賽,成績也相當出色。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配速4分33秒(當時他48歲)。2001年11月4日,51歲的他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以1小時56分跑完19.6公裡。
  • 馬英九卸任第一天:連做80個伏地挺身、慢跑……是時候科普這位最能跑的領導人了
    除此之外,馬英九遺傳了父親的跑步天賦,父親馬鶴凌在初中二年級曾奪得湖南省運動會萬米冠軍,後又在湖南省運動會中奪得400米、800米、1500米和10000米四個冠軍。 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相當於每公裡配速4分33秒(當時他47歲半)。
  • 70歲的馬英九連續四年挑戰鐵三,跑步成績退步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經70歲的馬英九,已經連續四年完成該賽事的挑戰。當日天氣涼爽,馬英九受到圍觀群眾熱情歡迎,成為全場最矚目的選手。他在14年前曾經參加過鐵人三項賽事,後來因為公職關係沒辦法參加,終於卸任後恢復了盡情運動的好日子,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 70歲馬英九剛完成一場鐵三比賽,他說:要活就要動,才能長保健康!
    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配速4分33秒(當時他48歲)。 2001年11月4日,51歲的他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以1小時56分跑完19.6公裡。
  • 馬英九的跑步人生太震撼!
    1998年1月11日,即將競選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參加「E分站馬拉松」路跑比賽,用47分55秒跑完10.5公裡,相當於每公裡配速4分33秒(當時他47歲半)。 2001年11月4日,51歲的馬英九參加臺北國際馬拉松,以1小時56分跑完19.6公裡,獲得第597名。
  • 69歲馬英九參加鐵三賽事,路跑5公裡用時25分鐘!!
    最終馬英九以2小時59秒的成績完賽,其中路跑5公裡用時25分17秒,在經歷了高強度的遊泳和自行車比拼後,仍然能以5分鐘左右的配速跑完5公裡,可見69歲的馬英九保持了較高的運動水準。1974年,馬英九打排球傷了膝蓋,半月板撕裂,後來又舊傷復發,不得不動手術切除半月板,術後,他接受了醫生的建議,用跑步來促進膝蓋恢復。沒想到這一跑就是40多年。
  • 69歲馬英九,再次完成鐵三比賽,跑步5公裡用時30分
    是的,馬英九再次參加了在梅花湖舉行的宜蘭鐵人三項春季大賽(去年9月,馬英九也參加了這個比賽,成績是2小時)。這半年間,馬英九也參加了一些跑步比賽,一把年紀還去獻血,身體狀態一直很不錯。馬英九一直是跑步達人。
  • 5公裡僅用時25分17秒,這就是69歲馬英九的跑步人生
    2009年,年近60歲的馬英九在5公裡中跑出了27分34秒的出色成績。而據當時臺灣媒體披露,馬英九的跑步最快紀錄是3000米11分46秒,伏地挺身最高紀錄是連續做120個。臺北市美兆健管中心院長朱大維就曾透露,體檢報告中,勤於鍛鍊的馬英九的「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了近10歲。
  • 馬祖之旅--永和文化主題畫展&國際馬拉松
    <2016馬祖國際馬拉松>        11月5日,2016年第二屆馬祖國際馬拉松賽開跑,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共計1500餘選手參加,臺灣前總統馬英九與連江縣長劉增應一同鳴槍起跑,馬英九表示「希望大家跑完全程,跑出健康」。馬英九先生與我
  • 年近古稀馬英九再戰鐵三,不到2小時完成比賽!
    近日,近69歲的馬英九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再一次順利完成鐵人三項比賽。
  • 人物 男神馬英九
    馬英九自稱原本叫做「膺九」,膺有胸懷的意思,九是九州的意思,就是陸遊的詩,「但悲不見九州同」。圖為馬英九求學時舊照。這顏值,貌似高的離譜哇!馬英九留學時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在國民黨留學生團體刊物《波士頓通訊》擔任兩年主編和三年主筆。1981年在指導教授孔傑榮之下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S.J.D.)學位。圖為馬英九在美國哈佛的畢業照。帥哥還是一博士,OMG
  • 《臺灣新聞臉》:馬英九的逆襲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施政8年,先後被告發的司法案件約有300件,前後獲得受理的有144件。也因此,從卸任至今,馬英九不時要出庭,常常跑法院。在綠營媒體的狂轟濫炸之下,民進黨奮力營造「馬英九有罪」的社會氛圍,企圖利用司法手段鬥倒馬英九。說起馬英九的官司,《臺灣新聞臉》嘉賓董智森覺得「荒謬極了,馬英九的那些官司,有很多是亂告的。
  • 馬英九的自我毀滅
    曾聞之甚然毫無疑問,馬英九算得上一個優雅的君子,他為官清廉,做人謙遜。然而,他卻是一個被對手和盟友共同仇視的總統。對比臺灣政壇曾經的弄權者,馬英九的結局堪稱悲涼。李登輝黑金權詐,現在卻依然有人崇拜他;陳水扁貪汙腐敗,現在卻依然有人捍衛他。而馬英九卻無根無蒂,已然是孤家寡人。很多時候,真正的好人和君子並不適合從政。
  • 「馬英九基金會」將正式成立 臺媒猜馬英九2020年復出再選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大手筆捐助成立的「馬英九基金會」將在本周五正式成立,也讓前領導人馬英九復出再選的傳聞成為關注焦點。臺灣最新一期《新新聞》雜誌稱,近半年來馬英九人氣回升,「馬英九文教基金會」是其公共政策及宣揚理念的發聲平臺,日前他親自聲明「我雖不好戰,但面對奉命起訴我的北檢,我一定全力迎戰」的表態,讓外界清楚聽到,他將在政治上再次奮起挑戰蔡當局的弦外之音。連日來,馬英九動作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