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縣是全國唯一、甘肅獨有的裕固族自治縣,這裡地處偏遠、地廣人稀、辦電條件極為艱苦。肅南縣明花鄉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這裡夏季氣候炎熱、地表幾乎無自然徑流,乾旱是以前外地人對這裡最深刻的印象。因為缺水,早期當地裕固族牧民大多以傳統畜牧業為生,過著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飯的生活。為增加收入,部分牧民不斷增加牛羊養殖數量,逐漸打破了草畜平衡,使得當地草原生態不斷退化。
許三灣村位於明花鄉中部,與周邊村社相比,這裡更適合發展種植業。上世紀90年代初,為保護日益退化的草原生態環境,明花鄉在許三灣村周邊大力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伴隨著整齊的農田被一片片開墾出來,一眼眼灌溉機井也被打出來,但沒有電就等於沒有水!當地電力部門及時把一排排電桿整齊排列在明花鄉的土地上,為農民抽水澆地種莊稼提供保障,當地農牧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
一直以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都有一個共識:要把五、六十米深的水從地下抽出來,強有力的電力供應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最近幾年夏天明花鄉氣候炎熱,農戶們澆地的次數明顯增多,如果這中間用電出了問題,就會是「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老百姓種的莊稼就會歉收、甚至絕收。好在電力部門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想盡一切辦法解決老百姓用電難題,讓當地農牧民用電一年比一年安心。
2016年,甘肅張掖供電公司在明花鄉實施農網改造暨「井井通電」工程。當年,供電公司在明花鄉投資104萬元,解決了明花鄉雙海子、上井、南溝3個村3.3萬畝土地90多眼機井用電難題。「井井通電」工程實施後,線路實現了絕緣化改造,故障跳閘的情況大為緩解,水泵抽水動力電也更足,不僅節省了抽水澆地時間,電費也相對省下來了。
2020年2月中旬,舉國上下抗擊新冠病毒取得階段性勝利,甘肅張掖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復工復產,2020年首批農配網改造工程在肅南縣明花鄉許三灣村率先實施。冒著初春的嚴寒,電力工人們僅用25天時間便完成了17個老舊低壓變臺的整臺區改造任務。改造後的新變臺供電質量更加可靠,嶄新的配電變壓器、絕緣導線以及戶表箱與農牧民們新建的房舍、平整的水泥路、長勢喜人的農作物相印相稱,勾勒出一副美麗鄉村優美畫卷。而許三灣村的發展也是肅南縣諸多少數民族村落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甘肅張掖供電供電公司累計為肅南縣投入電網改造資金3630萬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61.5公裡,0.4千伏線路113.28公裡,低壓配電臺區76臺。有了電的有力支撐,肅南縣各農牧村農作物種植、舍飼養殖、農畜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楊海蓉是來自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三年來,她每年都會提出有關祁連山生態保護的建議,而電力作為一種與生態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清潔能源,也一直是她關注的話題。
「供電公司秉承『裕固家園 服務有我』理念,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十九屆五中全會勾勒出了我們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希望在『十四五』,供電企業能夠繼續發揮責任央企的表率和支撐作用,繼續加強電網建設與改造力度,助力肅南縣這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飛速發展。」在談到對供電企業的期望時,楊海蓉這樣說道。
今年11月初,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下達2021年全省第一批農配網改造工程項目批覆,其中就有明花鄉黃河灣村19個0.4千伏低壓配電臺區的整臺區改造項目。隨著這一批農配網改造工程的分步實施,肅南電網將更加堅強,這裡眾多的裕固小鄉村將更加美麗。
作者:王振富 王哲韜
編輯:劉卓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