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2篇文章
本文1801字,閱讀大致需要5-8分鐘
上篇講到,國家在政策上對小語種的學習有了很多政策性的支持和鼓勵,在配套上也越來越完善,這些都是客觀環境的有利條件。但是,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高考畢竟是人生大事,不會單方面因為政策傾斜就會選擇日語參加高考,外語學科的選擇,一定是慎之又慎。
那麼,選擇日語參加高考,有哪些優勢呢?
1、日語適合中國人學習
漢字在日語中大約佔70%,剩下的是20%的外來詞和10%的自有詞。有很多的寫法和意義與漢字也基本接近。對於有漢語基礎的中國學生來說,學習日語只需要學好發音,而日語的書寫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簡單的了。
日語高考需要掌握的基礎詞彙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漢字類型的日語單詞。即使沒學過日語,也能猜出大概意思。這是英語不具備的優勢。舉個例子:
日語:李さんは東京大學の教師です。
翻譯:小李是東京大學的老師。
(如果沒有翻譯,是不是也很容易看懂?)
2、考試難度更簡單
從日常的小測驗、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說日語考試難度更簡單,是真不過分。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看出:
詞彙量
日語考綱要求的詞彙量,大約是2500個,而英語考綱詞彙的要求大概是4500個,日語是英語的50%左右。這就是記單詞困難戶的福音啊。
考試題型
高考英語的題型主要是90分單選(聽力/完形/閱讀)+10分七選五+15分語法填空+10分短文改錯+25分寫作,至少是5個種類的題型;
高考日語的題型就簡單很多了,120分單選(聽力/常規/閱讀)+30分寫作。也就是說,除作文外,其他都是選擇題。
政策傾斜
日語的高考試卷,目前是全國統一卷為主,這主要是為了照顧教育落後地區和一些自學日語的考生,全國卷比每個省單獨命題的會相對簡單一些。再加上國家明確規定高考命題時小語種試卷的難度要比英語容易5至10個百分點(上一篇有介紹),所以你懂的~
3、熊孩子有學習動力
家長們最有體會了,不喜歡英語的孩子,讓他去學英語,簡直就是老牛推磨。有些學生喜歡好萊塢、電影、美劇、英劇,他可能就會喜歡英語。同樣的,也有相當多的學生是通過接觸動漫、日劇或者音樂了解到的日語,他們對學習日語這門語言,也不會很排斥,這就是愛屋及烏。如果讓他們通過日語去高考,相信孩子肯定能有更大的學習動力。
4、高考競爭小
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高考總人數是1031萬,其中高考日語考生是48128人,僅佔比不到0.4%,可見高考日語的空間還非常大。但是,從絕對數字來看,19年的高考日語考生的數量,比17年和18年有了大幅增加。2017年高考日語考生總人數為16133人,2018年高考日語考生總人數為23538人。所以,選擇日語來高考的趨勢,也是越來越火熱了。
附上部分省份的數據統計:
以上四個高考日語的優勢,即使是和高考中的法語、德語等小語種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適合中國人學習、接觸動漫的孩子有主動學習興趣等,都是日語獨有的優勢。
根據數據統計和實踐證明,日語高考的考生的平均分,往往都要比英語高考的高不少。以廣東省為例,2019年的高考英語成績平均分為81分,日語平均分比英語高25分左右。 很多原本英語成績很差的學生,通過學習高考日語,最終可以高出30~50分都是常見的,甚至也有提高70、80分的。
提升高考成績、進入更好的大學,是家長和學生選擇日語參加高考的最重要的原因,而根據剛才的數據來看,如果改學日語,從專科到本科、從普通本科到重點本科的跨越,並不是夢想,這也就達到了家長和學生最大的目標。
說回到題目,高考選擇日語的優勢,其實還有一個長遠的利益,那就是對於未來的就業。在國內,據統計已經有三億人在學英語(我估計都不止這個數吧···),擁有四六級英語證書,在就業市場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擁有小語種證書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而且隨著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小語種人才的需求也會日益旺盛。如果在高中就打下了良好的日語基礎,將來在大學期間繼續精進日語,相信對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一項長遠的福利呢。
說了日語這麼多優勢,有沒有什麼「坑」呢:
· 會中途取消日語高考嗎?
· 對報考大學有沒有影響?
· 對將來考研有沒有影響?
······
以上這些疑問,我們將在後續文章中,繼續有詳細的解答和分享,歡迎關注。
Stay tuned for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