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各國之間倡導和平共處,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了競爭。競爭以很多種方式存在、延續著,今天要講的,就是體育競爭。四年舉辦一次的奧運會是全世界體育健兒的一場盛會,各個項目中最頂尖的運動員都匯聚到一起,為了榮譽而戰,這不僅是自身的榮譽,更是國家的榮譽。說到我國最出名的體育項目,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中國女排了。現在的中國女排打出了一番天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中國女排5連冠功臣,退役後患病去世,在骨灰中找出多枚鋼釘。
這位功臣名叫陳招娣,在浙江出生,身體素質優秀的她從小就有成為專業運動員的潛質。17歲時,陳招娣第一次接觸排球,但是那個時候她還在部隊中,外出比賽比較困難。直到1976年,陳招娣才第一次正式出現在賽場上。那一場比賽她遭遇了實力強大的日本隊,她們的風格非常兇猛。陳招娣本身在訓練中就有舊傷,而在比賽過程中日本對手的一記扣殺恰巧打在了她的舊傷處。但是憑藉著過強的身體素質和疼痛承受能力,時隔兩個月,陳招娣再一次出現在了賽場上。當時就有外國媒體對其進行報導,並且稱讚她為「獨臂將軍」。
作為一名運動員,陳招娣取得的成就讓她足以在排球女將中傲視群雄。她是當時女排隊伍中絕對的核心隊員,是帶領女排衝向世界的重要人物。在距離第一次參加比賽的三年後,也就是1979年,她拿下了亞洲冠軍,這是中國女排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1981年,她再一次遇上了自己的老對手——日本隊。雖然在這次比賽中她又不幸負傷,甚至多次因為疼痛難忍直不起腰。但最終中國女排再一次奪得了冠軍。最後領獎的時候陳招娣都是被隊友背著上領獎臺的。陳招娣幾乎從來不會因為身體上的傷痛缺席訓練,所以也被人稱作「拼命三娘」,隊友們也非常敬佩她的這種精神,紛紛向她學習。在這種氛圍下,中國女排這支隊伍變得更加團結,在賽場上也更加所向披靡。
在為國家奪得多項榮譽後,陳招娣的身體實在不足以支撐她繼續在賽場拼搏了,但是將排球作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事情的陳招娣並沒有就此離開這一行業。她選擇了做國家隊的教練,繼續為中國排球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86年,她成為了國家隊的總教練,帶領中國女排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但是在兩年後,她在例行體檢中被檢查出了癌症。她被迫放棄了自己熱愛一生的排球事業,回到家中養病。2013年,在陳招娣58歲那一年,她因為患病搶救無效去世,火化之後,骨灰中赫然出現了多枚鋼釘。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許很難想像陳招娣是如何忍受著巨大的疼痛在賽場上奔跑、跳躍的。也許這就是運動員的偉大之處吧,無論多麼難受,都要為了冠軍一戰。這些鋼釘是痛苦的見證,也是榮譽的見證,更是在默默訴說著女排精神中的不屈、不放棄精神,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