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售牛肉27億元坐穩行業「隱形冠軍」,如今他緣何要競逐新賽道

2020-12-18 大河財立方

編者按

農為國本,本固邦寧。河南以全國1/16的耕地,產出了全國1/10以上的糧食、1/4以上的小麥,成為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大省,為13億人扛穩了糧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也努力實現著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從「中原糧倉」躍升為「國人廚房」,豐富著「世人餐桌」。

如今,河南省正在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在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一大批河南食品企業在綠色崛起中找到新出路,在創新迭代中構築市場競爭「護城河」,向高效的供應鏈要效益,河南農業產業化步入發展新賽道。

為提升全省鄉村產業競爭力,擴大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探索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產業發展新路徑,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獨家聯合大河財立方,推出「深讀綠公司」系列報導,對分批推出的全省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重點企業和標杆項目進行推介宣傳,通過對話掌門人、實地探訪企業等方式,揭示企業在新形勢下的轉型升級之道,以期為更多企業發展帶來借鑑和啟迪。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唐朝金

作為畜牧業大省,河南經過多年的發展,誕生了其他肉製品行業的全球第一和中小板市值之王。而在牛肉及牛肉深加工領域,經過多年深耕,一個新的龍頭企業正在崛起。

1988年,高中畢業的回族小夥買銀胖,通過煤炭運輸開啟了自己的創業歷程,並在30歲時實現了財富積累。2002年,意識到牛肉行業會有更大發展前景的買銀胖,跨界進入牛肉領域,成立伊賽牛肉。

此後的近20年時間裡,伊賽牛肉不斷開拓自己的商業版圖。截至目前,伊賽牛肉已成為專業從事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分割、食品加工、連鎖專賣和供應鏈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清真食品集團。

如今,作為河南乃至全國牛肉深加工行業的「隱形冠軍」,伊賽牛肉正通過加大消費終端布局的方式,抓住百姓肉品消費結構升級機遇,助推河南牛肉製品深加工產業做大做強。

創立19年

伊賽牛肉終成「隱形冠軍」

4月27日中午,剛從內蒙古考察歸來的買銀胖接受了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的獨家專訪,30多年的創業歷程徐徐鋪開。

1988年,焦作小夥買銀胖高中畢業。當時,焦作以產煤著稱,於是,「靠山吃山」的18歲回族小夥買銀胖幹起了煤炭運輸生意。從租車運輸,到自建車隊,再到成為全國整列火車運煤第一人,一路走來,誠信贏得的好口碑讓他在30歲就完成了初始的財富積累。

2002年初,買銀胖投資3000多萬元,建立起年屠宰量6000頭的肉牛生產線。

牛肉有了,關鍵是要賣出去。於是,買銀胖潛心深入市場,每天起床簡單梳洗之後便開著拉牛肉的車出門,到飯店和食堂上門推銷,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全年無休。

在市場探索中,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的買銀胖發現「排酸牛肉」是消費趨勢,就果斷投資700多萬元打造排酸牛肉屠宰生產線,並從北京聘請牛肉分割專家,將牛肉精細分割成部位肉出售。自此,伊賽牛肉定位為對食品有高品質要求的中高端消費人群。

針對高端消費人群,買銀胖把目光瞄向了上海。為了打開上海市場,買銀胖選擇與上海最具影響力的上海牛羊肉公司合作,且不收一分錢,提供整車牛肉讓其試銷。他還提出,賣得好雙方繼續合作,若是銷不出去,所有損失他一人承擔。

在買銀胖的魄力和伊賽牛肉高品質的雙重作用下,上海牛羊肉公司成為伊賽打開上海市場的重要長期合作夥伴。之後,伊賽牛肉迅速在上海鋪開,成為當地許多中高檔西餐廳的首選牛肉。買銀胖也因此得了個綽號「牛哥」。

上海首戰告捷,買銀胖著手布局全國。將焦作作為大本營,以鄭州輻射河南,延伸至整個華北地區,又先後攻下杭州、南京、廣州等核心城市。伊賽牛肉勢如破竹,遍地開花。大商、沃爾瑪、家樂福等全國大型連鎖超市隨處可見伊賽牛肉的標誌。

從最初的日平均肉牛屠宰量不足一頭,到躋身中國牛肉行業前三強,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上合組織總理會牛肉供應商,買銀胖僅用短短幾年的時間便實現了企業的倍速增長。

這之後的故事已經無須贅述。2010年,伊賽牛肉登陸天津交易所;2011年,伊賽牛肉國內最大的肉製品深加工生產線開始興建,與之相匹配的,年屠宰量10萬頭的肉牛屠宰基地也同步動工;2015年,伊賽牛肉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根據4月30日伊賽牛肉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伊賽牛肉實現營業收入27.17億元,淨利潤4290.44萬元。截至2019年底,伊賽牛肉已經具備肉牛年屠宰30萬頭、10萬噸肉製品深加工能力。

「目前伊賽牛肉已經成為雙匯、三全、思念、康師傅、海底撈、呷哺呷哺等20多個大型食品企業的穩定供貨商。雖然消費者沒有直接看到伊賽,但在行業內,我們已經是針對B端客戶的全國最大牛肉供應商。」買銀胖表示。

新零售體驗店布局提速

伊賽牛肉加碼終端業務

在B端成為「隱形冠軍」後,一個更大的計劃也隨之在伊賽牛肉展開。

4月30日一大早,鄭州市心怡路與祥盛街交叉口東100米的街邊,紅毯鋪地、鑼鼓喧天,一片熱鬧景象。伊賽牛肉鄭州第8家新零售體驗店正式開門迎客。

據了解,伊賽牛肉新零售體驗店,以伊賽自建的牛肉商城平臺為依託,結合線下店內的體驗以及現代物流,實現平臺下單+店內體驗+快遞配送、線上訂單1小時極速送達,以期為大眾帶來高品質的牛肉消費體驗。

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觀察,伊賽牛肉的新零售體驗店店內分為生牛肉及熟牛肉售賣區,肥牛、牛排及牛肉丸等牛肉製品售賣區,涮鍋、烤肉和牛排餐飲體驗區以及免費切片、刨卷、剁骨、煎牛排等免費加工區。

另外,從布局來看,伊賽牛肉新零售體驗店的結構布局與盒馬鮮生、 7FRESH等大體一致,有零售陳列區、餐飲體驗區。結合伊賽牛肉其他幾家新零售體驗店的選址來看,店面多位於鄭東新區居住較為成熟的片區,附近各類餐飲業配置比較齊全,周邊還有順豐優選、百果園、京東小店等生鮮及電商社區便利店。

作為2019年以來伊賽牛肉轉型布局線下、發力C端的核心戰略終端之一,伊賽牛肉對於新零售體驗店的戰略規劃可謂相當「宏大」。

4月27日,伊賽牛肉董事長買銀胖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伊賽牛肉未來5年內要在30個省會城市,建設300家新零售體驗直營店、3000家新零售體驗加盟店,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

從餐飲、食品供貨商到終端零售商

伊賽牛肉競逐新賽道

從伊賽熟牛肉店,到伊賽牛肉專賣店,再到如今的伊賽牛肉新零售體驗店,過去幾年,伊賽牛肉不斷加大對C端客群的開發力度。

據買銀胖介紹,目前在全國各省市,伊賽集團共建有5000餘家伊賽連鎖店,主要經營伊賽品牌冷鮮牛肉、牛肉深加工產品、方便菜等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生活消費品。根據計劃,5年內,伊賽牛肉要在全國建立10000家伊賽牛肉社區專賣店、KA商超專櫃、冷鮮牛肉批零中心及新零售體驗店。

而在伊賽牛肉不斷發力C端客群的背後,買銀胖的決心來自哪裡?

據買銀胖介紹,目前中國牛肉消費量僅次於美國和歐盟,是世界第三牛肉消費大國。雖然中國牛肉消費總量大,但從人均牛肉消費來看依然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5.95kg左右,這和世界人均消費量約12kg的水平相比,有1倍的差距,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牛肉80kg,差距15倍。因此未來中國牛肉的消費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目前國內牛肉市場集中度低,在全國範圍內缺少一個叫得響的品牌,這對伊賽牛肉來說正是一個極好的布局機會。因此在B端做到全國第一之後,我們加大了對C端的布局,期望從中國消費升級的機會當中,獲得企業自己的發展機會。」買銀胖表示。

行業第一背後

買銀胖的道與術

從B端全國第一到發力C端,伊賽牛肉的專賣店及連鎖店模式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河南省內另一家肉製品企業——雙匯發展。

事實上,縱觀伊賽牛肉的創業歷程,無論是在2003年推出冷鮮牛肉,還是在2008年進軍熟食深加工領域,再到加碼社區連鎖店,都能捕捉到「老大哥」雙匯的影子。

對於這一點,買銀胖並不否認。

「在國內肉製品企業當中,做得最成功的無疑是雙匯。所謂讓企業快速成長的辦法之一,就是模仿強者,對伊賽牛肉來說,雙匯發展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買銀胖表示。

一方面通過借鑑業內先行者的模式去實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買銀胖看來,伊賽牛肉近20年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其對主業的堅守。

「伊賽牛肉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只做牛肉這一件事。在我們看來,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依然是產品為王的時代。我們不斷提升伊賽牛肉的產品力,真正把伊賽牛肉做到了有信仰的高度,而這正是推動伊賽牛肉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買銀胖表示。

同雙匯通過登陸資本市場獲得大發展相似,伊賽牛肉近年來也不斷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2019年,伊賽牛肉正式啟動香港IPO。此外,在新三板,伊賽牛肉也啟動了爭取精選層的相關工作。

「目前,對我們來說,首要的工作重心仍然是解決1萬名員工就業、帶動10萬戶農民養牛致富、讓1億人吃上放心牛肉,同時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至於IPO的進程,則要交給時間,相信最終的結果也不會讓我們失望。」買銀胖表示。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相關焦點

  • 「隱形冠軍」重構:亞信科技CEO高念書詳解5G新賽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隱形冠軍」重構:亞信科技CEO高念書詳解5G新賽道向來低調的電信軟體龍頭亞信科技,今年以來頻頻受到資本市場和產業界的關注。財報顯示,亞信科技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5.041億元,同比上升1.0%,淨利潤約2.326億元,同比增長228.8%,其中新業務實現營收2.297億元,同比上升77.7%,將新業務收入佔比推升至9.2%。這也意味著,目前BSS業務仍佔據了其90%以上的收入,但是新業務在5G和雲的催化之下快速成長。
  • 山東公布233家名單,濟南27家成中小企業「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企業多屬於「四新」產業,其中先進位造業、生物醫藥行業、電子信息行業、新材料行業、新型建材行業5大行業佔比達85.6%。今年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中,濟南有27家,位列全省第三,華凌電纜、世紀開元等企業入圍。
  • 濟南27家企業成山東中小企業「隱形冠軍」 看看名單都有誰?
    日前,2018山東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名單正式公布,233家企業被評為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其中,主導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一和全省第一的企業就有137家。「隱形冠軍」企業多屬於「四新」產業,其中先進位造業、生物醫藥行業、電子信息行業、新材料行業、新型建材行業5大行業佔比達85.6%。
  • 聚焦智能製造,邁向行業頂端!許昌打造「隱形冠軍」集聚高地
    11月15日,在位於襄城縣的河南萬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麵館」展廳,工作人員拿起手機,掃描一臺智能熟面機——「煮麵鮮生」的二維碼,僅過了48秒,機器便自動完成了和面、壓面、切面、煮麵等工序,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菜牛肉麵新鮮「出爐」……「這臺小小的熟面機上,蘊含著我們的7年心血、32項專利。」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孵化平臺 佔領各細分行業第一
    2015年,隆華科技正式啟動「業務全面轉型、實現二次騰飛」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經營領域從傳統的「裝備及環保業務」轉型成為「靶材、軍民融合等新材料產業為主導」業務為主導。目前公司擁有新材料業務子公司有5家:四豐電子、晶聯光電、兆恆科技、海威復材、科博思,分別在已有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發展,均已成為所在細分行業的第一。
  • 中國股市:A股21隻最有價值的隱形冠軍股名單(收藏)
    有著「隱形冠軍」之父之稱的德國企業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隱形冠軍」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在全球共發現了近3000家「隱形冠軍」。其中,德國數量最多,而在中國發現了92家「隱形冠軍」企業。
  • 四川最大隱形富豪,用5億元買下虧損小酒廠,如今市值高達800億!
    四川最大隱形富豪,用5億元買下虧損小酒廠,如今市值高達800億!說到四川的有錢人,一般都會想到劉永好兄弟,就是新希望集團,憑著劉永好的養豬產業和民生銀行股票,稱為四川首富就是當之無愧的。但是除此之外,四川還有很多潛在水底的富豪,這些人的公司並沒有上市,也被稱為四川最大隱形富豪。
  • 「金則利」:堅守「專精特新」,長成「隱形冠軍」
    身為中國水平連鑄第二代傳人的金則利「掌門」鍾長林,專注電磁不鏽鋼領域,20年如一日堅守「專精特新」,逐漸成長為全國行業「隱形冠軍」,目前主要與國際巨頭競爭。創業初心:「專精特新」何謂「隱形冠軍」?金則利董事長鍾長林在接受採訪時解釋稱,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1986年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首次勾勒「畫像」,如貼近客戶、高創新投入、注重質量、精益組織等。其中,「行穩致遠」是隱形冠軍企業區別於其他類型企業的一大特色,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此後,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近年來,圍繞「隱形冠軍」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
  • 重新定義「隱形冠軍」 | 尋找新隱形冠軍
    今天我們將展開「尋找隱形冠軍」這一欄目的第一篇,此欄目將作為2020年的長期欄目重點運營。首先來看,什麼是隱形冠軍?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赫爾曼·西蒙將具有如下特徵的企業定義為隱形冠軍。
  • 「火鍋食材超市」遍地開花,鍋圈食匯才是行業隱形冠軍
    1、入局者眾多,鍋圈如何脫穎而出?《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業實現收入8757億元,佔全國餐飲業收入的20.5%。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外出聚集,大家對於「到家消費」的熱潮明顯高漲,外賣、生鮮到家等種類成為大眾生活的重要支撐渠道。同樣,定位 「在家吃飯」場景服務的火鍋食材超市自然成了大眾pick的首要選擇。
  • 競逐數字時代新賽道 ——「2020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啟動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興技術與銀行金融業務快速融合,不僅帶動了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也賦予了銀行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新技術浪潮不斷襲來,行業轉型趨勢漸於明朗,各家銀行紛紛發力零售業務、推廣平臺化戰略、不斷升級智慧網點、持續建設開放銀行,圍繞客戶將場景、技術、業務等深度融合,在數字時代新賽道上競爭追逐。
  • A股隱形冠軍三年淨利增速top10榜單曝光
    多隻隱形冠軍成為十年十倍股 通過機構研報等多方數據梳理,A股隱形冠軍剔除重複項後合計共有120隻個股。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一家公司被機構研報冠以隱形冠軍時,意味著其在某一細分行業市佔率非常高,成長性絕佳。 有些隱形冠軍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長。
  • 理解德國隱形冠軍的「隱秘」優勢
    百果園在創立的過程中,創始人就想做到百億產值,世界第一,在容易腐爛、保質期短的水果行業裡提出這樣的目標談何容易。但是2018年百果園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世界第一。第二,公司要遵循長期價值主義,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是短期行為,要不斷投入。這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來完成,很多隱形冠軍企業是家族企業,家族不斷傳承。
  • 優力安機電公司:苦練內功 爭當行業「隱形冠軍」
    【聚焦開復工 打贏阻擊戰】 優力安機電公司: 苦練內功 爭當行業「隱形冠軍」 走進遼寧優力安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 12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27家企業共融資149.7億元
    12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27家企業共融資149.7億元 2021-01-06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國內飲料界的隱形首富:坐擁千億財富,企業連續8年行業第一
    例如,在2013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宗慶後便以116億美元的財富成為國內首富。如今,隨著國內網際網路高科技的蓬勃發展,馬雲、馬化騰等網際網路企業家成為國內首富的常客,而宗慶後雖然已經不再是國內首富,但是其財富依然非常可觀。其實,除了宗慶後,國內飲料界還有一位隱形首富,他就是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鍾睒睒。
  • 中國隱形冠軍們如何「過冬」?
    既專業深耕,又跨界拓展很多隱形冠軍企業常年紮根在某一細分領域,從而在該領域擁有絕對的領先地位。成立於1996年的遠大住工是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中首家完整運用全流程數字信息化體系的企業。公司創始人張劍在20多年前曾表示,「唯有專業,才能創造獨特未來,投機沒有未來」。
  • 「隱形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2017年,南海啟動尋找南海製造業全國「隱形冠軍」活動,評選出了首批70家「隱形冠軍」企業。這些「隱形冠軍」企業有著怎樣的成長軌跡、成長規律?從中可以得到何種啟示?培育更多的「隱形冠軍」有哪些工作需要改進?佛山科技學院以此為課題,以南海「隱形冠軍」發展模式為樣本進行了專題調研。
  • 中小企業多而不強 如何激活更多蟄伏的「隱形冠軍」?
    企業個頭不大,大多是中型甚至小型企業,但憑藉某一領域耕耘或者致力於解決某一問題而極具競爭力,在細分市場佔據絕對領先地位,成為業界公認的「隱形冠軍」。近年來「隱形冠軍」逐漸成為全球經濟領域關注的一大熱點。對於我國來說,培育經濟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隱形冠軍」企業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 各具特色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們如何「過冬」?
    既專業深耕,又跨界拓展很多隱形冠軍企業常年紮根在某一細分領域,從而在該領域擁有絕對的領先地位。成立於1996年的遠大住工是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中首家完整運用全流程數字信息化體系的企業。公司創始人張劍在20多年前曾表示,「唯有專業,才能創造獨特未來,投機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