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1912年 9月25日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鴜鷺村一個漢軍正白旗貴族之家。曹氏家族是旗人,在當地聲名顯赫,端木蕻良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出身於滿族的母親卻是佃農之女,被搶掠到曹家為妾。
幼年的端木在看到「大地主無饜足的苛索」的同時,也看到了「佃農的悲苦的命運,純良的心」。端木剛懂事就從母親口中得知了她的悽涼身世,由此產生了對母系家族的同情和對父系家族的仇恨。
關於這個身世,端木蕻良自己有一段很著名的記錄:
浸印在我的血液裡,我的美麗而純良的母親的被掠奪的身世——一個大縣城裡的第一個大地主的金花少爺用怎樣殘刻的方法掠奪一個佃農的女兒——這種流動在血液裡的先天的憎,愛,是不容易在我的徹骨的憂鬱裡脫落下去吧!而父系的這一族,搜索一切的智慧,迫害,鎮壓,來向母系的那族去施捨這種冤讎也凝固在我兒時的眼裡,永遠不會洗掉。
這種情感的憎惡使他在族屬問題上傾向於棄父從母,也是他走上文學道路的最初肇因。1932年春天,因為組織「抗日救國團」而被學校開除的端木蕻良投筆從戎,到熱河、察哈爾一帶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同年秋,他到北平,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不久就加入了北平左翼作家聯盟,負責編輯「北方文總」的機關刊物《科學新聞》,報導國內外的文化消息。
端木的試筆之作《母親》就是此時寫的,取材於他自己母親的真實遭遇,描寫了一位「鴜鷺湖畔有名的美人」,正在無憂無慮地「過著美妙的青春」的時候,被放蕩的貴族子弟所看中,派人說媒不成,便強搶為親。在這位美麗少女的不幸遭遇中,他憤怒地揭露了貴族地主橫行霸道的罪惡行徑。
第二年,只有21歲的端木蕻良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32萬言的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這個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小說,反映了大地主家族在歷史轉折時期的衍變以及科爾沁大地上的悲情民眾,折射了「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農村的經濟、政治和民俗。草原大地主丁家「從中興到末路」的歷史過程,即是端木蕻良自己家族歷史命運的寫照。
這纖細的女人,對於那粗手粗腳的逃荒婆,真是多麼奇異的一個感覺呵,她怎麼不會裹腳呢,她是小九尾狐狸變的,她怎梳方頭呢,她的底襟沒衩呀……但是,對於關東的傳說,種苞米的方法,那可就沒有人能再趕上她了。
我們從這個女性「梳方頭」、「底襟沒衩」的形象中明顯地可以感到一個滿族婦女的影子。其他關於日常生活、服飾以及子弟書等的民俗描寫,那迷離惝恍的薩滿教儀式,充滿神秘色彩的「跳大神」場景的展示……都顯示了他對於滿族文化的熱心。
1970年末開始,端木蕻良開始創作三卷本長篇小說《曹雪芹》,這可以說是他對於民族文化的「認祖歸宗」之作。曹雪芹也是漢軍正白旗人,據未經證實的學界傳言,端木蕻良家族與曹雪芹有著血緣關係,其實有無血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認同。只可惜《曹雪芹》只完成了前兩卷,端木蕻良就被病魔奪走了生命,就像曹雪芹本人也沒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樣,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學損失。
《中國民族報》201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