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致黑暗與幽閉地宮中探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自從攀登了第一座雪山後,體內隱藏的對極限運動的熱愛似乎就被激活,一發不可收拾,除了雪山之外,還想著嘗試其他極限運動。探洞,這個從未涉獵過的運動就這樣不期而遇。
由蘇州登山隊組織,重慶洞穴探險隊帶隊,開始了這次奇妙之旅。
DAY 1
12/10上午飛抵重慶,一出江北機場,就偶遇重慶網紅打卡點【T3航站樓天橋】,趕緊用手機拍下,對於我這個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是個不錯的見面禮。
【攝影:萬子】
抵達重慶洞穴探險隊的巖館後,隊員簡單相互介紹,行程講解,分發裝備。
中午一頓美味的重慶抄手再一次感受到這個城市的美好與熱情。
下午在巖館幾位老師給我們大家依次進行繩降實訓,對於有恐高的我來說,最後掛上攀巖自動保護器從15米的高空一躍而下,再一次徵服了自己的恐懼,邁出人生的安全區,是件不安但又幸福的事情。
實訓結束,驅車3小時抵達四川貴州交界處N號洞穴附近的農家樂夜宿。
DAY 2
12/11洞穴探險正式開始。
【全隊成員從左至右依次:安瑞,安妮,萬子,阿龍,Molly,老貓,老龔,德合,陽光,曉林,小李,雲】
N號洞穴是南水北調工程修建水渠,開鑿穿山隧道時偶然發現的。洞穴一般分為原生洞穴與次生洞穴,原生洞穴是地下空間與周圍圍巖石同時形成的。由於流動的巖漿內外溫差造成的,外面的冷卻快,就結成硬殼,而中部的巖漿保持高溫繼續流動,就不斷的前行形成洞道。次生洞穴是指先形成巖石,而後巖石又受版塊移動等各種外力作用形成的洞穴。這個洞穴就屬於原生洞穴,且保存極為完整,目前還屬於勘探測量階段。
早上9點全隊整裝出發,從水渠入口進入。目前屬於枯水季節,水渠部分路段有少量積水,徒步前行相對輕鬆。往內推進約1.2公裡後就到洞腔內。修建的水渠橫穿洞腔,給我們下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巖釘打在水渠上方的巖壁上,隊員們翻過水渠一側就能直接繩降至洞底。木頭、老驢子、阿銳將主繩、備份準備就緒後,隊員們依次下降至30米深的洞底。除了頭燈的光線,四周一片漆黑,反倒沒有了高空的直視感,下降也沒有顯得那麼可怕。
【攝影:阿樂】
降至洞底,洞腔內保持15度左右的恆溫,大家脫掉保暖層,排好隊序,開始向右側深處進發。右側洞穴相對乾燥,推進路線以碎石,乾燥土層為主。碩大的石鐘乳,石筍隨處可見,洞穴兩側的巖石上覆滿了黑色的小蘑菇石,造型極為逼真。沿著碎石路翻越,還沒有從眼前洞景的迷戀中走出,又跌入另外一片更美的洞景。目光深深地被那些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富有靈性的鐘乳石群吸引住了,他們不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不對,這些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據木頭介紹,水源附近的鐘乳石都是活的,每年都在生長,只是生長的速度非常慢。鐘乳石沉積速率大約是0.13毫米/年,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百年才增長1釐米左右,而不同環境下的鐘乳石沉積速度有所不同。
走了有約兩個小時,隊長安排大家在一個相對平坦的區域休息。這時有隊友建議,所有的人把頭燈關掉,保持安靜。一瞬間,每個人都陷入一種前所未有徹底的黑暗中。這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深幽封閉的黑暗,只有呼吸聲和遠處偶爾聽到的滴水聲,分不出東南西北,從未體驗過的壓抑感和迷失感瞬間襲來。再持續下去對每個人都是一種煎熬。這時,有人打破寂靜,建議其中的一名隊員曉林(原刑偵警察)給大家講殺人刑偵案件。隨著曉林將案情娓娓道來,氣氛變得越來越詭異恐怖……。
哈哈,轉入正題,故事講完大家檢查裝備,繼續出發。
接下來的奇觀把探險推入高潮,我們看到了大片的洞穴珍珠,小如綠豆,大如桌球,淺淺的沒在水中,白如珍珠,閃閃發亮。
【攝影:萬子】
有一片穴珠與眾不同,形如眼珠,球中棕黑或藍黑,四周泛白,非常罕見。
【攝影:萬子】
而有一部分沒有發育完整的穴珠,則形似香菇,非常有趣。
【攝影:萬子】
在穴珠的附近又看到了,直徑約20-30cm的年輪石柱,片狀一輪一輪,從小到大層層包裹,精美絕倫。
【攝影:萬子】
【攝影:萬子】
附近有一棵巨大的石柱群,宛如參天大樹,攝影師阿樂給大家一一留下珍貴的影像。
【攝影:阿樂】
第一天的探險的終點就在這裡,往前還能走多遠目前還是未知。全體開始返程,返回至水渠下方的洞底後,採取滑輪,隊員相互協作,逐一如同坐電梯回到水渠,再穿過水渠,返回住宿地,第一天的探險完美結束。地表世界,人類足跡幾乎無所不能及……而地下世界,你所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對未知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DAY 3
12/12早上8點,全組隊員再次出發。依舊是按照昨天的路線降至洞底,因為是第二次操作,效率明顯高了很多。
這天的路線是向左推進。左邊洞內相對潮溼,除了碎石就是溼滑的泥濘路。滑倒四腳朝天或筒靴陷入淤泥無法拔出時有發生,所有隊員都是按指定的路線向前推進。木頭老師提醒我們,洞穴一側沿著巖壁的鈣化層,看似像平坦的石板路,卻不能在上面行走。這些鈣化層相對脆弱,一旦踩在上面引起垮塌,可能掉入幾十米深的洞內深淵。
【攝影:萬子】
【攝影:萬子】
【攝影:阿樂】
阿銳將大射燈照向洞穴「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鐘乳石如同大片利劍掛在我們頭頂,因此老驢子也提醒我們不要大聲喧譁,避免引發共振,鐘乳石從頭頂掉落,即使我們都帶了頭盔也相當危險。
向前推進了一半路程,我們就遇到一塊碩大的「冰激凌」,形如小山,色如白璧,高空中還不斷有水珠滴落在隆起的最高處,滑落的水讓這座「冰激凌」小山煥發出晶瑩的亮光,真是天工之巧,無與倫比。
隊員們擺拍出科學考察的模樣,也真是辛苦阿樂啦!
【攝影:阿樂】
歡樂之後,是一段向上的亂石坡,對於體能較弱的安妮來說相當吃力,當然有了安瑞老師、大神老貓和陽光的幫助,仍然能跟上隊伍。Molly有過探天坑和登雪山的經歷,因此應付這樣的亂石坡完全沒問題。老龔、雲和阿龍是納瑪峰攀登的隊友也是隊裡的歡喜冤家,沿途逗笑增添了不少樂趣。德合雖然年齡最大,但體能一點不弱,還不時提醒照顧其他隊員。曉林戶外經驗不多,但這位刑警老大哥的毅力令人欽佩。
攀上亂石坡,就是一個碩大的洞廳,地面是平坦的泥層,應該沉積形成。洞廳一側有一個高約20米的鐘乳石柱,有「定海神針」的美名。石柱上的沉積層如同巨龍纏繞,美妙絕倫宏偉壯觀。
【攝影:阿樂】
再往前仍然是未知,大家帶著一身泥滿足返回。整個洞穴探險完美結束,而留給每個人的視覺衝擊和內心感觸我相信是無法磨滅的。
洞穴之中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巖石生命的神奇與張力,巖石似乎與動物、植物有著同樣的造物編碼規律,只是我們目前不得而知而已。我們輕輕的來,輕輕的離開,不希望打擾它們,任它們在此不斷沉積,怒放,再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