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綜合整理自童朝暉院長觀點、《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澎湃新聞
童朝暉院長
1
PART
抗病毒活性研究基礎
兩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氯喹在細胞水平上具有抗SARS-CoV活性。比利時魯汶大學大學研究結果顯示,磷酸氯喹能夠抑制SARS-CoV誘導的Vero E6細胞系中病毒複製,50%抑制濃度[IC50= (8.8±1.2) μm],接近急性瘧疾治療期間所達到的氯喹血漿濃度,這一數值明顯低於50%細胞抑制濃度 [CC50= (261.3±14.5) μm],提示氯喹對該細胞系應用的安全性。同時氯喹的抗病毒活性能延長至感染後5 h,而不會顯著下降。美國疾控中心團隊的研究進一步闡明,氯喹是通過減少Vero E6細胞表面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 (ACE2)受體的末端糖基化、幹擾SARS-CoV 與ACE2受體結合來發揮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氯喹對α群 HCoVs,如HCoV-229E也有抑制作用。日本千葉大學團隊發現,氯喹通過抑制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來抑制HCoV-229E在L132人胚胎肺細胞株上的複製。
02
PART
禁忌證和相對禁忌證
1、 年齡65 歲。
2、 處於妊娠期的女性患者。
3、 明確對4-氨基喹啉類化合物過敏的患者。
4、 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
5、 患有慢性肝、腎疾病並達到終末期的患者。
6、 患有心律失常、慢性心臟病的患者。
7、 已知患有視網膜疾病、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的患者。
8、 已知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
9、 皮膚疾病(包括皮疹,皮炎,銀屑病)。
10、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
11、因原有基礎疾病必須使用洋地黃類藥物、保泰松、肝素、青黴胺、胺碘酮、 苄普地爾、多潘立酮、氟哌利多、氟哌啶醇、阿奇黴素、阿司眯唑、紅黴素、克拉黴素、 泊沙康唑、美沙酮、普魯卡因胺、氫氯噻嗪、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西沙比利、吲達帕胺、氯丙嗪、鏈黴素、肝素、青黴胺、氯化銨、 昂丹司瓊、阿撲嗎啡、奧曲肽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氟羥強的松龍的患者。
03
PART
不良反應的觀察
1、一般不良反應:
頭暈、頭痛、眼花、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耳鳴、煩躁等。反應大多較輕,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2、眼睛毒性:
(1)因氯喹可由淚腺分泌, 並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現瀰漫性白色顆粒,停藥後可消失。
(2)蓄積毒性:本品相當部分在組織內蓄積,久服可致視網膜輕度水腫和色素聚集,出現暗點,影響視力,有出現視網膜病(黃斑病變)、 黃斑變性的報導,視網膜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持續治療時間、每曰最高劑量和(或) 累計劑量,常為不可逆。
3、嚴重椎體外系疾病:
如肌張力障礙、運動障礙、伸舌、斜頸等,症狀常於停藥或對症治療後緩解。
4、心臟毒性:
引起竇房結的抑制,導致心律失常、休克,嚴重時可發生阿-斯症候群,而導致死亡。
5、血液系統:
溶血、再障、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血小板減少等較為罕見。
6、其他:
藥物性精神病、白細胞減少、紫瘢、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乃至剝脫性皮炎、銀屑病、毛髮變白、脫毛、神經肌肉痛、輕度短暫頭痛等。
04
PART
禁止聯用藥物
1、心血管類:
洋地黃類藥物 (地高辛、去乙醯毛花苷、洋地黃毒苷、毒毛花苷K)、抗心律失常藥物(Ia類: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普魯卡因胺、Ⅲ類:胺碘酮、索他洛爾、伊布利特、決奈達隆)、 苄普地爾、氫氯噻嗪、吲達帕胺;
2、抗生素類:
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氟康唑、氟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 青黴胺、鏈黴素;
3、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美沙酮,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氯米帕明、美利曲辛)、西酞普蘭、抗精神病藥(氟哌利多、氟哌啶醇、氯丙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苯乙肼、異煙肼、異卡波肼、 司來吉蘭、反苯環丙胺、嗎氯貝胺、帕吉林等;
4、胃腸用藥:
胃動力藥(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止吐藥(昂丹司瓊、多拉司瓊);
5、其他:
保泰松、氟羥強的松龍、肝素、阿司咪唑、氯化銨、阿撲嗎啡、奧曲肽、特非那定、三氧化二砷。
//////////
另據澎湃新聞消息,2月21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向湖北各市、州、直管市衛健委及部省屬醫療機構,下發《關於嚴密觀察磷酸氯喹使用不良反應的通知》。
通知提及,「根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通報,該藥在成人中的致死劑量2-4g,而且是急性致死。請各定點醫療機構在使用該藥物過程中進行嚴密觀察,出現不良反應的個案信息請及時報告省衛生健康委。」
2月22日,記者從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人士處確認了這份文件的真實性。對方表示,湖北省內目前沒有出現服用磷酸氯喹的嚴重副反應現象,該文件主要用於提醒各醫療機構用量和用藥風險。
磷酸氯喹原是一種已有70多年歷史治療瘧疾的老藥,近日被納入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被認為是針對新冠肺炎最具潛力的藥物之一。根據診療方案,磷酸氯喹成人500mg(0.5g),每日兩次,療程不超過10天。
2月21日上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磷酸氯喹是國家制定的針對新冠肺炎的「三藥三方案」之一,目前已經在北京和廣東做了135例試驗。
徐南平稱:「其中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使用磷酸氯喹治療的輕症、普通型症狀的病例130例,都沒有向重症轉變;另外治療的5例重症,有4例已經出院,1例轉為普通型。國家將在更大規模的實驗上證明它的療效。」
在2月18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也表示,磷酸氯喹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前期體外細胞實驗顯示它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截至2月17日下午6時,用磷酸氯喹治療的128個病例裡面已經有25個出院,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看到和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
武漢肺炎感染病例持續增加,中國醫學論壇報為您持續報導最新資訊、前沿熱點,並對疫情提供科學防控策略,敬請關注壹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