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人的情話,總覺得那麼的含蓄優雅,相比於現代人的直白,小編更喜歡古人們的深情與委婉。
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出自樂府詩《子夜歌》。簡短的十個字,卻表達出「梧桐樹生長在我家門前,我出入都能看到梧桐樹子。」這很顯然不是在說梧桐樹,而是婉轉地表達了對那個人的愛慕與思念。心中的人遠在天涯,近在咫尺。多麼希望每天都能看見思念愛慕的那個人。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出自唐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其二》。唱卡拉ok、玩骰子、喝酒、……燈紅酒綠之下,一樣能說出動人的情話。舊時候的骰子是由骨頭製作的,骰子上一般都有紅點,就像一顆顆相思的紅豆一樣。骰子上的「紅豆」深入骨中,正好隱喻了「入骨相思」。如此一語雙關,既巧妙婉轉,又含蓄雋永。伴隨著紙醉金迷之中,當骰子在你手中輕巧地擲下去,不要忘記了我對你的深深的愛慕,此愛深沉,已入骨髓。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出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其一》。簡短的兩句詩,表面上抒寫春風與珠簾,實際上是以那些事物寄託自己的相思與愛慕之意。正好表達自己心中的「十裡春風,不如你」。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出自春秋民歌《越人歌》。越女愛慕著鄂君,於是發自肺腑地唱了這首《越人歌》給她心愛的人兒。古人以「枝」字之音比喻「知」,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慕,即便是樹木也能感知到這份愛慕,你卻對我的愛,無動於衷,無知無曉。簡單的幾個字表達出作者內心的紛繁思緒,和對愛人委婉的情意。希望愛的人,不要像木頭一樣不解風情。如此也告訴後來人,如果愛,就要直白大聲地說出來,直接地告訴他。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出自清代龔自珍的《投宋於庭翔鳳》。在人山人海之中,只是與你握了一下手,便使得我的衣袖便留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