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3月2日訊:3月1日,幾經波折的2020年東京馬拉松賽終於上演。取消大眾組比賽,讓這場全亞洲唯一能躋身「六大滿貫」行列的馬拉松賽事之規模從3.8萬人銳減至207人。從補給站的無接觸取水,到僅有近千人的志願者數量,疫情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空曠的賽道,還有賽道周遭的諸多細節。
今年的東馬無疑不如往屆喧囂,卻也絕對與「冷清」之類的描述無關。儘管日本政府多次向民眾提議,希望儘量不要前往現場觀賽,但在毗鄰東京火車站的終點線旁,仍擠滿了佩戴口罩的觀眾。
日本人對於跑步的狂熱深入骨髓,而他們也見證了一屆令人肅然起敬的東京馬拉松。如果說風靡全日的箱根驛傳校園接力賽,承載著的是日本國民對於校園的歸屬感,那麼昨日的這場東馬則是馬拉松精神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一次,率先衝線的依然是來自衣索比亞的衛冕冠軍萊蓋塞(完賽成績2小時4分15秒),但全場最沸騰的時刻卻屬於日本名將大迫傑。
2小時5分29秒,第四位衝線的大迫傑將其本人保持的日本全國紀錄提高了多達21秒,鎖定了日本最後一張東京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項目的入場券,而這也是黃種人在全程馬拉松的史上最佳成績。
大迫傑眼含著熱淚,踐行了賽前的那句承諾,「我希望能夠用熱血奔跑為中國朋友,也為日本帶去力量。」 過去一年,對於大迫傑而言無疑是苦澀的。先是在現場觀眾的驚愕聲中東馬退賽,後又在奧運選拔賽以一名之差無緣直通名額,就連其與名將莫·法拉赫及蓋倫·魯普共同的教練斯拉查,也因涉嫌使用興奮劑而遭禁賽。
無奈之下,本就因旅美訓練而在日本國內遭受非議的大迫傑只能前往東非高原保持狀態,但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的步伐。「最後10公裡其實我已經有些岔氣 ,但忍著腹痛衝過了終點。」賽後,大迫傑如是回顧這次東馬之旅。
這不禁令人回想起他曾說過的另一句話,「馬拉松比賽裡,體能只佔60%,剩下的40%是意志。」這是大迫傑的人生信條,也是他受到眾多馬拉松愛好者追捧的原因。
(記者 謝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