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一次網上投票中,布魯塞爾的大廣場被推舉為歐洲最漂亮的廣場,莫斯科的紅場位居第二。大廣場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美譽——「世界最美的廣場」,據說是出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但是我只查到:雨果在遊覽布魯塞爾時,給妻子的信中說:「我被布魯塞爾給搞暈了,或者說在布魯塞爾看到的兩樣東西讓我暈眩:市政廳和大廣場。」
第一次來到大廣場的人肯定會被它的美震攝住。在長110米寬68米的廣場四周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建築。站在廣場中心,要翻來覆去轉上好幾個圈才能分辨出四面建築的不同。它們之所以讓人眩暈,主要是因為建築形式和外立面的裝飾都極盡繁複,一時讓人不知從何看起。驚讚之後,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使我們能更仔細地一一觀賞。
大廣場並不是我們中國人習慣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有大約十幾度的偏差。南面偏西一點是雨果所說的市政廳,它被稱為是哥德式火焰建築。高聳的尖塔的確像騰空的火焰刺向天際,特別是晴空萬裡或夕陽西下時,在天空的映襯下,它的輪廓宏偉而精美。尖塔頂端是金色的聖米歇爾像,他高擎利劍,斬向惡龍,象徵對布魯塞爾的庇護。
仔細觀察會發現市政廳兩邊略微有點不對稱。這麼大的建築當然不是一氣呵成的,1401年開始先建造的是左邊,過了大約40年之後建的右邊,比左邊稍矮。又過了10年,建造了高塔。市政廳的完成是對布魯塞爾市政權力的肯定。而當時的所謂「市政」其實是當地商人慢慢具有政治權力的過渡。
大廣場是布魯塞爾的發源地之一。在10世紀時,這個被稱為「沼澤」的地方的確只是一片沼澤而已,是當時統治該地區的低地洛林公爵查爾斯所轄區域中最偏遠的一個村落。為鞏固勢力範圍,公爵在這裡修築了城堡。一個世紀後,在城堡周圍比較乾燥的沙地上慢慢形成了一個露天市場。當時諧納河還可以通航,布魯塞爾市場距離河碼頭不遠,處在逐漸形成的一條通商要道上,商業得地利之助開始繁榮。
到13世紀,在大廣場北邊為商業交易蓋起了一片建築,既可以遮風擋雨,又便於當時的領主布拉班特公爵收稅。那時這裡有一個肉市、一個麵包市場和一個服裝交易點。這時大廣場已經具備了雛形,建築材料是木頭或石頭的。14世紀時,因為缺錢,公爵將此地管理商業的權力移交給富裕起來的商人,使他們漸漸成為「貴族」。這時大廣場還是一片混亂,自行搭蓋的各種房子混雜在一起。這些新興的權貴將舊的建築拆除,規劃出大廣場的範圍,並建立了市政廳。
為了表明公爵的權威仍在,在市政廳的對面,公爵修建了另一巍峨的建築,麵包師在這裡賣麵包。到15世紀早期麵包都改為挨家挨戶去賣,布拉班特公爵就把它改為一個行政場所,這就是法文名字「國王之家」的由來——雖然沒有任何國王曾在此居住。不過人們還是習慣用荷蘭語稱它是「麵包房」。1515到1536年,遵照查理五世的意志,這裡曾被重建為哥德式。艾格蒙特和霍倫伯爵被處決前曾被關押在其中的一個房間裡。
1860年,當時的市長說服市政府收購已經殘破失修的國王之家,進行大修。1877年,國王之家改建為布魯塞爾市立博物館,存放大廣場建築上雕像的原作和一些藝術品,遊客可以通過展品了解城市的歷史。展品中有個模型展示了13世紀的布魯塞爾,那時還是個不起眼的小鎮。博物館裡最受歡迎的展品是各國贈送給撒尿小童的服裝,五花八門的衣服多達700套,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其中一些展示在玻璃櫃中,更多的可以拉開下面的抽屜看到。
在廣場的其他方向,富裕的城市行會修建了會館。現在大廣場周圍從荷蘭語演變而來街道名稱依然可以追溯到當時各個有利可圖的行業:販賣黃油、奶酪、煤和鯡魚等等。世代從事這些行業的人成為這個城市的富裕市民進而參與市政決策。
廣場東邊偏南的方向是布拉班特公館。其實這是6個協會共用的一個大樓,所以有6個大門。因為上面裝飾著歷代布拉班特公爵的半身胸像而得名。
18世紀末的大革命對歷史遺產又是一次洗劫。廣場建築外牆上貴族的雕像和有基督教象徵意味的標記都遭到破壞。行業協會被收歸國有並被出賣。人們無暇顧及過去的輝煌,大廣場上的建築在風雨和汙染的侵蝕中日益破敗。直到19世紀末在市長的努力下,廣場得以修復,我們現在有幸能看到如此精美的建築,這位市長功不可沒。
大廣場很著名的「花毯」是從2008年開始,每隔一年的8月間會鋪滿各色的海棠花,組成一幅巨大的鮮花地毯,那期間更是遊客如織。
面對布拉班特公館右手邊的一排行會中,有一家仍屬於啤酒釀造協會,現在成為一家啤酒博物館,參觀者可以看到啤酒的釀造過程。旁邊的一家餐館邊有兩塊不起眼的小牌子,標明是馬克思曾居住過的地方。老一代中國旅行者喜歡在這裡留影。其他的行業協會都變成了飯店,底層出租給咖啡館和紀念品商店。比利時的啤酒、巧克力和蕾絲用品很有名,這些商店針對遊人大多出售這些東西,一家挨著一家,價格都很貴。布魯塞爾城的其他地方這些東西要便宜一點,而在其他城市購買就更便宜,越小的城市價格會越低。
啤酒博物館這排房子的右邊是Rue de l』Etuve,有被視為民族英雄的塞爾克拉斯的紀念碑。1355年布拉班特公爵約翰三世去世,論理王位應當由他的女兒和女婿繼承。但是弗蘭德爾宮廷的路易圖謀奪取領地,阻止新王即位,隨即派兵入侵了布魯塞爾。塞爾克拉斯帶領一隊愛國者組成的軍隊將弗蘭德爾的部隊驅逐,將布拉班特的合法統治者迎回布魯塞爾。塞爾克拉斯連續5次擔任該城的執政長官,後來遇刺身亡。
據說觸摸紀念碑會帶來好運,尤其是雕像的手臂,會使遊客重回布魯塞爾。所以銅質的紀念碑已經被眾人磨得發亮,天使的臉、小狗和一隻羊也經常得到人們的愛撫。
再往前走,一條交叉的街名為Rue l』Amigo,右手邊有家以此街道命名的飯店。這裡因1873年囚禁了法國詩人魏爾倫而聞名。當時這裡是所監獄,魏爾倫因為向他的同性戀男友法國詩人蘭波開槍而被捕。
繼續向前2個街區左手邊就是「撒尿小童」。幾個世紀以來,布魯塞爾是商業繁榮的都市,自然會遭人垂涎,周圍的強者總是伺機奪取。現實世界沒理好講,誰強橫誰就搶。戰爭中受害的民眾只好發揮想像在虛構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個小男孩因此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人們最願意相信的是他在危急時刻用尿澆涼了大炮,得以重新發射。另一版本是他用尿澆滅了炸彈的引信,救了城市。當然還有其他和戰爭無關的說法,總之當地人也說不清他到底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朝拜。小雕像其實很小,和周圍街區中的噴水池裝飾沒什麼兩樣。但是它在1745年曾被掠到英國,幾年後歸還給布魯塞爾,不想又被法國弄走了。路易十五因此事感到抱歉,不僅把雕像送回家,還贈送了一件純金的衣服。這個慷慨舉動被各國效仿,重大外交活動時,各國常以本國民族服裝為樣本給小男孩製作衣服。如今超過700套服裝陳列於市立博物館,當然也有中國贈送的。
花一天時間漫步大廣場及其周邊很值得。可以參觀的景點關門後,附近還有書店、光碟店、賣各種古董紀念品的地方可以逛。天黑後回到大廣場,夜色下這裡又是另一番美妙景色。當然不要逗留太晚,據說大廣場也是不法分子趁虛而入的地方。不過我有時和家人朋友,有時是一人閒逛,還從沒遇到過不快,留下的全是美好回憶。
(「現代閱讀」雜誌推薦 中信出版社《在鬱金香與巧克力的國度——荷蘭 比利時歷史文化之旅手冊》 作者:鄭實)
看書摘 閱社會
品生活 享人生
▌現代閱讀 ▌
一個全新的有關閱讀的公眾平臺
與《現代閱讀》雜誌、現代閱讀網
同屬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
這裡有豐富的精彩內容與大家分享
敬請關注!
微信號:modern_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