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校外實訓重實踐提技能

2021-01-08 瀟湘晨報

「按照正常情況,這個枝就不能要,這叫頭輕。外面稀裡面密,上面稀下面密……」眼下正值農閒時節,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校外實訓基地一派繁忙,學校副校長李衛東正在為壽陽縣玉露香梨班的學員講解果樹修剪和維護知識。

「我們的培訓非常豐富,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素質的提高,回去現學現用,就能提高質量和產量。」李衛東一邊培訓學員一邊向記者介紹。

近年來,壽陽縣種植玉露香梨的農戶逐年增加。霍海川就是壽陽縣平舒鄉黃嶺村的一名種植大戶,2015年開始試種玉露香梨,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現在他有玉露香梨27畝。為了做強壯大自己的產業,今年他報名參加了山西農谷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班。通過幾天的學習實踐,讓他對下一步的發展充滿信心。「相當受益,以前是粗放式管理,遇到很多的問題難以解決。現在系統學習了一下,無論是病蟲害防治的問題,還是修剪嫁接等技術瓶頸,都迎刃而解了。回去就可以照著做,心裡也有譜了,這是最大的收穫,明年肯定會做得更好。」

據了解,為紮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充分利用冬季農閒時間,精心謀劃課程,聘請高水平教授,採用培訓、指導、實踐、服務一體化模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晉中日報 記者 馮靜寧 通訊員 溫梟)

【來源:晉中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部崛起勢正勁·山西篇】農谷「深造」 收益翻番
    &nbsp&nbsp&nbsp&nbsp圖為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中心外景&nbsp&nbsp&nbsp&nbsp圖為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正在培訓農人主播&nbsp&nbsp&nbsp&nbsp
  • 晉中:山西農谷培育科技創新增長極
    山西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山西農谷農民培訓中心、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等一批標杆項目建成投運,年育苗5000萬株的巨鑫現代農業種苗示範園、存欄5萬頭保森肉羊繁育基地、15萬平方米番茄小鎮智能玻璃溫室、2000畝先正達現代農業科技園基本建成,功能食品加工基地、青農聯創新創業基地等「六大基地」開工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度明顯提升。
  • 霍邱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項目工作總結
    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一、培訓任務完成情況(一)項目任務 2020年我縣承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800人(實際完成802人),其中經營管理型培訓600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550人,產業扶貧帶頭人50人),專業生產型培訓50人,技能服務型培訓150人。培訓合格率100%。
  • 太原市人社局創新職業技能培訓方式推動「人人持證、技能社會...
    根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太原市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並政辦發〔2020〕4號),緊緊圍繞市場需求,進一步夯實培訓各個環節,著力推動訂單式、菜單式培訓,促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增值提效;加強與釘釘、智聯、弘成等在線技能培訓學習平臺合作,積極探索適合我市線上培訓的思路和方法,確保完成61600人的培訓任務。
  • ...著力職業技能提升——閬中市務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
    為鞏固和發展脫貧成果,給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閬中市就業服務管理局以鄉村文旅振興為著眼點,以職業技能提升為著力點,堅持「重點切入、多點整合、節點監督」的培訓舉措,推進了全市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的務實開展。
  • 神農科技集團正式揭牌 |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再赴山西農谷調研
    山西資本圈了解到,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這是樓陽生書記年內的第二次赴山西農谷調研,同時隨著此次揭牌,山西省自年初開始以來新組建的省屬專業化大集團公司均已完成掛牌。在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上,樓陽生書記揭牌並講話。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的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山西省藝術學校,是山西第一所藝術學校。人民藝術家、著名版畫家力群為首任校長。1958年升格為山西藝術學院(本科),是山西第一所獨立建制的本科藝術學院。
  • 誰是山西專科排行榜第一名,山西工程、山西職業還是山西財稅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雙師型」教師402人,佔專任教師總數82.29%。有央財支持重點建設專業6個,山西省財政支持骨幹重點建設專業1個,山西省緊缺人才培養專業1個,山西省級品牌專業3個,山西省級特色專業2個,有全國工程實驗室1個,校內實驗實訓室136個,與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50餘個。
  • 煙臺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農人」讓務農更「職業」
    理論講解結束後,又帶領大家來到櫻桃種植基地開展實踐操作學習。年收入近500萬元,給大學生當講師,櫻桃賣到140元/斤,櫻桃核做成枕頭,櫻桃釀成櫻桃酒……這就是新型職業農民張裕冰的「開掛」人生。時間回到20年前,那時候的張裕冰剛開始種植櫻桃,沒知識、沒經驗、沒技術,折騰了好一段時間,也沒摸著頭緒。
  • 山西金科海與山西農谷聯手打造沙棘研究院
    7月10日,位於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的山西金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沙棘新品種試驗基地內,沙棘果子青黃相間、長勢喜人,工作人員正忙著對雜交育成的12個沙棘新品種採集試驗記錄。 「沙棘正處在生長的關鍵時期,對每一株植物進行細緻研判,是改良沙棘特性的關鍵步驟。」
  • 央企與重慶高校聯手 共建智慧建造實訓基地
    ▲智慧建造實訓基地效果圖據介紹智慧建造實訓基地由中鐵十一局集團與重慶交通職業學院校企共建,是中鐵十一局集團與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的合作成果,依託駐渝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實施,雙方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工學結合,實現合作「共贏」,推進校企合作的具體舉措。
  • 鄭州市出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 嚴查虛假培訓
    鄭州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鄭州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鄭州市將實施以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計劃等16個專項計劃為主體,其他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的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實現三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00萬人次以上。  16個專項計劃為主體,其他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  對哪些群體實施技能培訓?咋培訓?
  •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技能培訓處
    學院創辦於1957年,前身為廣州有色金屬工業學校,1999年開始承擔高等職業教育,2002年升格為高職院校。學院秉承「尋真求是,格物致知」的校訓精神,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按照「從嚴治學,特色興校,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質量方針,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相結合的「雙證書」制度,緊跟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為製造、商貿、服務行業輸送大批知識紮實、技術全面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五大改造|拓展實訓基地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為全面加強罪犯職業技能教育,提高罪犯素質,經酒泉監獄與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多次溝通協商,酒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政策性支持,12月4日上午,酒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易志軍一行應邀到酒泉監獄,雙方就加強罪犯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進行長期合作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並對今後深化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洽談
  • 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
    山西日報記者 李聯軍 攝   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實施「特」「優」戰略,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高區(農谷)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真正成為引領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引擎。省領導李鳳岐、王一新、王成參加。   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是樓陽生親自提出、持續推動的重大省級戰略。
  • 海安市圓滿完成2020年度農機職業技能培訓任務
    海安市圓滿完成2020年度農機職業技能培訓任務 來源: 海安農機校 魯燕 發布時間:2020-12-18 字體:[ 大 中 小 ] 12月9日~12日,海安市2020年度最後一期農機修理工職業技能培訓班在海安農機學校舉辦,54 名學員通過了南通市農機職業技能鑑定工作站組織的考核
  • 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
    十二月九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了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情況。(記者 李聯軍 攝)12月9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
  • 山西將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
    《山西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行動計劃》近日已出臺,其中指出:為完善招生機制,山西將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保證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至2022年,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 山西農谷加緊孕育沙棘新品種 「醋溜溜」變身為保健果致富果
    6月20日,在山西農谷沙棘新品種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對雜交育成的12個沙棘新品種進行試驗採集記錄。當下正值盛夏時節,基地內的沙棘果子青黃相接長勢喜人。目前該基地的沙棘已經全部掛果,正處在生長的關鍵時期,對每一株植物進行細緻研判,是改良沙棘特性的關鍵步驟。沙棘俗稱醋溜溜。
  • 山西農谷:「一體化融合」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原標題:山西農谷:「一體化融合」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這個西紅柿單株產量是普通種植方式的5到10倍。」一大早,山西農谷東輝世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員張強軍照常來到蔬菜大棚裡,檢查西紅柿的「大腦反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