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在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加工廠,幾位身著苗族服飾的婦女正在水池旁忙碌著。藍底白花的棉布隨著水波蕩漾,藍靛的清香讓人陶醉。另一邊,幾位婦女分排而坐,以蜂蠟為墨,在白布上繪畫,布面上或草木青青,或花兒朵朵……
「以前我們在家也做蠟染作品,但都是自己用。現在她開工廠,我們來這裡上班,可以掙錢養家了。」婦女們提到的「她」,是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義瓊。
苗族蠟染是傳承千年的手工技藝瑰寶。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張義瓊用苗族蠟染,書寫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帶領群眾「染」出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義瓊(圖片來源:貴州省婦聯宣傳部)
回鄉創業傳承民族技藝
「三都縣是我的家鄉,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也是曾經的貧困縣。」張義瓊出生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縣苗龍村,那裡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的苗族村寨。她的母親是遠近聞名的蠟染能手。和當地大多數苗族姑娘一樣,張義瓊10歲左右就開始跟著母親學習苗族蠟染技藝。在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她深深地愛上了蠟染這一苗族特有的手工技藝。
1998年,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初中畢業的張義瓊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選擇外出打工。
2001年,張義瓊帶著她對蠟染技藝的熱愛,回到家鄉。起初,她經營少數民族服飾店,後來,開辦了一家民族蠟染布藝加工廠。2012年,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張義瓊建起了生產廠房,把當地的很多婦女姐妹招進了工廠。
▲張義瓊繪製蠟染圖案(圖片來源:新華網)
「從種植到加工,再到出產品,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工藝,其中關鍵的是染水工藝,非常有講究,用藍靛膏調水,顏色的深淺、亮度等,都需要精心調兌,如果調兌不好,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張義瓊說。
傳統蠟染加工,浸泡的過程中會產生顏色分布不均勻、掉色等問題。張義瓊帶領公司的研發團隊經過反覆實驗,開發了藍靛植物染技術。採用藍靛植物染技術蠟染出來的布料美觀,銷路也打開了,公司的產品銷售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甚至還遠銷到了國外。進而,公司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研發出了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2015年,張義瓊創辦了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亙」是久遠的意思,「藍」代表蠟染,「母」可以理解成母親的傳承。「我相信代際傳承的不應該是貧困,而是愛與技能。」她說。
帶領婦女脫貧致富
出生在農家的張義瓊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富裕的生活,也為苗族婦女開闢了一條傳承民族手工技藝的致富之路,構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的加工廠,解決了當地許多苗族婦女的就業問題,改變了她們的生活。
「從記事起,我就開始繡花,我很喜歡繡花,現在還可以掙錢,一舉兩得,我很開心。」村民白勝蘭說這話的時候,正繡著紅色的花朵,色彩明亮的畫面,就像她幸福的生活。「我主要是畫圖案的,每月的收入可以養家了。」村民張仁妹一邊繪畫一邊說。
針對有的婦女因為特殊情況不能進廠務工的情況,張義瓊轉變工作方式,讓她們在家工作,也能實現增收致富。
「做手工這一類的工作,婦女們可以拿回家做。如果一個村能達到10名婦女在家裡工作,就會選出一位組長。我們的管理員跟組長對接,婦女們把完成的作品交給組長回收,我們按計件的方式支付勞務費。這樣一來,婦女們就能一邊工作,一邊在家中照顧小孩和老人了。」張義瓊說。
▲張義瓊和群眾交流蠟染技藝(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張義瓊的帶領下,苗族婦女們用靈巧的雙手,擔起了脫貧致富的「半邊天」。隨著事業的發展壯大,張義瓊不僅為三都縣的婦女打開了致富門路,也為外縣的群眾點亮了希望。近年來,其他縣市的相關部門也組織婦女去張義瓊的公司學習培訓。
「帶領我們縣的婦女到這裡培訓,提高技藝。她們回去後,除了提高自己致富增收的能力外,還能輻射帶動身邊的婦女。」帶領47名婦女去公司培訓的貴定縣幹部王亞清說。
在當地政府和婦聯組織「錦繡計劃」的支持下,如今的「亙藍母圖」已經發展成一個民族大家庭,水族婦女繡馬尾繡,苗族婦女蠟染,布依族婦女織土布……公司把多民族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做產品,在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創新發展。
蠟染「芬芳」傳遞千家萬戶
苗族蠟染染色的主要原料是南板藍根,隨著公司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當地南板藍根種植產業的發展。當地群眾靠種植南板藍根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張義瓊說:「經過了無數次的改良,終於研究出適應當地土壤、氣候,而且出膏率高的南板藍根品種。」
張義瓊採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南板藍根的種植產業。南板藍根易於管理,同時,公司免費提供種苗和保底收購,給群眾吃上了「定心丸」。
「有一部分不會做手工的群眾,可以在家發展種植產業,實現增收。讓更多的群眾受益,這是我的願望。」張義瓊說,希望自己能當好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並搭建更廣闊的就業平臺,帶領更多的群眾,走上更富裕的道路。
「我家種了4畝左右的板藍根,每年都有一筆不錯的收入,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村民吳芝瑩滿臉笑意地說。有的村民還在葡萄地裡套種板藍根,實現了「雙收益」。
張義瓊來自貴州的大山深處,用富有藝術美感和文化內涵的民族技藝,向世界展示苗族蠟染技藝,更用創業脫貧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婦女在脫貧攻堅中的力量。
張義瓊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貴州省巾幗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貴州省返鄉創業之星」「貴州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她說:「我將帶著更大的熱情,傳承蠟染技藝,也將帶領更多群眾創造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來源丨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新華網、多彩貴州網、黔南日報、貴州省婦聯宣傳部
文字丨解琳
編輯丨龍乙潔
責編丨李文娟
審核丨侯清華
原標題:《全國三八紅旗手張義瓊:「染」出富裕美好生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