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許沛的「落花生」兩岸情

2021-01-07 光明時政

  (兩會訪談)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許沛的「落花生」兩岸情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題: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許沛的「落花生」兩岸情

  中新社記者 龍敏

  「許家的小孩,都是聽著《落花生》的故事長大的。」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副會長、重慶市臺聯會長許沛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許氏後人都甘當「埋在地裡的落花生」,都在踏實地做著一些實事。

  許沛的曾祖父許南英是清代臺灣33位科舉進士之一,也是著名詩人和愛國人士。1895年,《馬關條約》籤訂後,許南英曾統領兵丁扼守臺南奮力抗擊日軍入侵。在日軍佔領臺南城的前一天,許南英被迫離開臺灣,舉家遷往大陸並落地生根。許南英的六子兩女中,三子許贊牂即許沛的祖父,四子許贊堃就是著名作家許地山。

  許沛說,四叔公許地山寫《落花生》時,曾祖父許南英已經去世。但《落花生》裡曾祖父希望子女們「要像花生,因為它是有用的,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成為許家的傳統。

  對於許沛而言,傳承「落花生」精神就是做對推動兩岸交流有益的事情。

  這些年來,許沛積極幫助居住在大陸的臺灣省籍同胞,為他們做好事、解難事;積極推動渝臺經貿文化交流,增進兩岸民眾的互動了解,特別是推動渝臺基層組織交流交往。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許沛更「忙」了,她先後聚焦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臺商臺企享同等待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扶助貧困臺胞等並提出建議。她說:「這些都是臺胞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事情,都是對推動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

  資料圖:「團團」「圓圓」生日宴。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今年,許沛提交了向臺灣高雄市贈送兩隻大熊貓等多個涉臺建議。她告訴記者,由於經常往來於兩岸之間,在與臺灣同胞的接觸與交流中,發現大陸贈送臺灣的一對大熊貓「團團」「圓圓」備受臺灣民眾的關注和喜愛。不僅為臺北市立動物園乃至臺北市帶來觀光經濟效益,更拉近了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成為「兩岸一家親」的友好象徵。

  高雄市正致力於發展旅遊觀光業。許沛說,憨態可掬、快樂吉祥的大熊貓在高雄安家後,能有效拉動整個臺灣中南部的旅遊觀光業,增進臺灣中南部基層民眾對大陸的了解和情感聯結。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沒有理由不攜手發展、共享發展。」許沛說,應繼續加大兩岸交流力度,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作為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我將繼續傳承『落花生』精神,做對兩岸交流有益的實事。」(完)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許沛:重山遠洋不隔四世情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題:(兩會人物)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許沛:重山遠洋不隔四世情
  •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兩岸統一是必然的歷史趨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著臺灣問題,出席「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建作為跟臺灣關係最近最密切的省份,這一年多以來,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出臺了很多惠及臺胞的措施。
  • 臺籍人大代表蔡培輝:一系列惠臺政策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圖片來源:全國臺聯)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兩會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助力大陸臺企的「11條措施」,引起兩岸臺胞的廣泛關注。身為企業家的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對大陸的一系列惠臺政策深有感觸,他說,從「31條」、「26條」到剛剛出臺的「11條」,既一脈相承,又互為補充,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自家人」,讓臺胞鄉親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心裡充滿了獲得感和自豪感。 蔡培輝表示,大陸這些惠臺政策的出臺,給臺胞、臺企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 臺籍人大代表:涉港國安立法是高懸在「臺獨」勢力頭上的一把利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正在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涉港國安立法是堵塞香港國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舉,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對「臺獨"勢力來說,更像是一把高高懸起的利劍。
  • 重慶市臺聯召開2020年工作聯席會 推動渝臺工作邁向新臺階
    中國網12月12日訊  12月11日,重慶市臺聯組織召開了2020年臺聯繫統工作聯席會,回顧總結了2020年兩岸交流交往工作開展情況,安排部署2021年交流工作計劃。會上,許沛會長從對臺業務工作、對臺宣傳調研工作、組織臺胞抗疫及臺聯機關建設情況等方面通報了市臺聯2020年工作情況,重點介紹了2020年市臺聯對臺交流情況及2021年對臺交流計劃。
  • 臺灣省人大代表:希望向高雄市贈送大熊貓
    【環球網綜合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8日上午舉行,臺灣省人大代表、全國臺聯副會長同時也是重慶市臺聯會長許沛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對高雄市長韓國瑜本月底將參訪廈門深圳等四城市表示歡迎,同時,她提到,期待韓國瑜也能來重慶交流,而「人要交流,動物也要交流」,她表示會在此次兩會上建議
  • 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兩會訪談)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正在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
  • 臺籍人大代表:今年起臺灣高中甚至是初中畢業生都想來大陸了
    臺籍人大代表:今年起臺灣高中甚至是初中畢業生都想來大陸了 2019年03月10日 18:03:00來源:文匯網       昨天(9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特殊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陳雲英在臺灣團開放日小組會後回答媒體記者時提到,今年將會有更多臺灣高中甚至是初中學生來到大陸學習。
  • 臺籍代表委員:臺灣要脫胎換骨 關鍵在於承認「九二共識」
    (兩會綜述)臺籍代表委員:臺灣要脫胎換骨 關鍵在於承認「九二共識」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王捷先 林春茵)正在出席全國兩會的臺籍代表委員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表示,從長遠看,兩岸統一對臺灣同胞來說才是最大的好處。
  • 三位臺灣省籍代表委員的「兩岸之思」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三位臺灣省籍代表委員的「兩岸之思」新華社記者陳鍵興、熊豐、許雪毅他們生長在大陸,故鄉在臺灣,親人在兩岸。他們是定居大陸的臺胞第二代。他們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 福建力促臺籍教師科研成果轉化
    福建省科技部門人士1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福建重視兩岸科技合作與交流,這是福建先行先試,力促高校臺籍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的具體體現。自2019年開始,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在立項上給予在閩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臺胞政策傾斜,設立臺胞專項扶持項目,每年擬立項10項。
  • 《兩會代表委員來了》 直擊遼寧籍全國人大代表高穎明進京
    《兩會代表委員來了》 直擊遼寧籍全國人大代表高穎明進京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全國兩會即將舉行,記者來到遼寧錦州市全國人大代表高穎明工作的石化公司裡,看看他工作的環境。
  • 全國人大代表關注青年臺胞:大陸是有希望的地方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副會長陳雲英如是說。5月22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會議結束後多位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代表探討了自己的「兩會印象」。「反對『臺獨』、促進統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
  • 一位「90後」臺籍青年的「兩岸藝術交流夢」
    「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6日電 (張金川 龔雯)「音樂和藝術能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使人心與心相通。」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的「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對此深信不疑。如今,他又有了一個「兩岸藝術交流夢」:創建兩岸青年藝術展交流品牌,以音樂和藝術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蔡鶴立在他的工作室為客人攝影。 張金川 攝漳州與臺灣隔海相望,蔡鶴立幼時便聽著從臺灣來到大陸生活的外婆講家鄉的人與事,自此埋下「兩岸情結」。中學時期起,他開始學習音樂。
  • 李登輝生命走向終點,「臺籍花瓶」在兩岸掀起的驚濤駭浪餘波未平
    1988年1月13號,蔣經國病逝,當時擔任蔣經國副手的李登輝,這個「臺籍花瓶」就繼任了位置。當時黨、政、軍、還有情治權,兩手空空,可以說他白手起家,但就從這一刻開始,改變了臺灣的歷史。他是的政治生涯,經歷連番的政治鬥爭,在驚濤駭浪後,登上權力巔峰。
  • 我會舉辦第三屆「在穗臺籍高層次人才聯誼會」
    、中山大學副研究員候彥伯博士、中山大學副教授陳世倫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潘文超博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蘇詩嵐博士等六位在穗臺籍高層次人才出席活動。活動中,臺籍專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廣州工作生活的體會和感受。他們一致認為,廣州是一座有豐厚經濟文化基礎並且開放包容的城市,將會非常珍惜在廣州的工作機會與事業發展前途,願意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傳授給這裡的年輕人,為這座城市的發展作出貢獻。特別邀請的高層次代表人士也逐一發言,交流了對祖國寶島臺灣的認識、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看法和殷切期望。
  • 探訪福州臺灣會館 臺胞體悟兩岸同根共脈
    如今,身為清代著名詩人和愛國將領許南英的曾孫女,許沛在新近復建揭牌的福州臺灣會館內看到這段記載文字時,感動不已。重建的福州臺灣會館今年11月1日揭牌以來,福建多所高校組織學生前來開展現場教學實踐活動,不少在福建就讀的臺灣學子也紛紛進館了解先輩跨海應試的艱辛路程。圖為11月3日,福建工程學院的學生在福州臺灣會館參觀。
  • 全國兩會|「港版國安法」是對蔡英文當局的強力警告
    ,那麼,「港版國安法」對兩岸關係有何啟示?多位臺籍全國人大代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臺聯會長廖海鷹(圖片來源:全國臺聯)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臺聯會長廖海鷹在受訪時表示,「這個啟示對兩岸來講,就是國家安全的底線不能破壞。國家安全有法可依,我們國家有能力,有決心,有理、有法治理。《國安法》是每個國家的安全保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實現國家安全的法律底線。」
  • 甌越緣 兩岸情 浙臺兩岸青年直播電商培訓交流活動開幕
    8月10日,由瑞安海峽青年創業創新服務中心、臺灣蓬萊藝術文化協會主辦的溫臺兩岸青年直播電商培訓交流活動在瑞安塘下職業中專舉行啟動儀式,來自瑞安塘下職業中專的學員們和來自臺灣南投南開科技大學的學員們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 一位「90後」臺籍青年的「兩岸藝術交流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6日電 (張金川 龔雯)「音樂和藝術能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使人心與心相通。」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的「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對此深信不疑。從大學畢業便開始創業的蔡鶴立,把藝術「玩」成了事業。如今,他又有了一個「兩岸藝術交流夢」:創建兩岸青年藝術展交流品牌,以音樂和藝術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