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導讀】近日,《侏羅紀世界》片方公布了一批恐龍圖譜,包括滄...

2021-01-15 遊俠網

近日,《侏羅紀世界》片方公布了一批恐龍圖譜,包括滄龍、霸王龍、翼龍等在內的13種主要恐龍一一現身,令影迷聞風喪膽的迅猛龍並沒有出現在此列。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混血霸王龍(Indominus Rex)依舊只是剪影,片方勢要將這一主角保持神秘到底。

      從各種龍的體型對比來看,雷龍依舊在身長上有絕對優勢,從頭到尾35米左右成為目前為止發現最大的恐龍之一。影片似乎很偏愛霸王龍,將其身高身長有意增加,顯得更高大霸氣。包括滄龍、霸王龍、翼龍等在內的13種主要恐龍一一現身,霸王龍依舊有標誌性的短手,混血霸王龍(Indominus Rex)仍然神秘。

首頁 1 2 3 下一頁 共3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譜欣賞 混血霸王龍依舊神秘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譜欣賞 混血霸王龍依舊神秘 時間:2015-03-02 14:30:03 來源:未知 作者:liyunfei
  • 《侏羅紀世界:進化》新增恐龍出現Bug!原角鼻龍患軟骨病_遊俠網...
    近日,《侏羅紀世界:進化》在新的DLC內容當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恐龍物種,但有不少玩家發現其中的原角鼻龍似乎出現了bug,原角鼻龍的頭和尾巴都呈塌陷狀態,讓玩家一度懷疑是不是得了「軟骨病」。  《侏羅紀世界:進化》原角鼻龍bug視頻:【遊俠網】《侏羅紀世界:進化》新增恐龍出現Bug  原角鼻龍(屬名:Proceratosaurus)是種中等體型的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中侏羅紀巴統階的英格蘭。該物種由von Huene在1926年發現並命名。
  • 《侏羅紀世界3》新種類恐龍將亮相,陣容史上最強,並非系列終結
    喜歡恐龍的觀眾應該都在期待著《侏羅紀世界3》,不過離影片上映還有一段時間,而關於影片中會登場什麼樣的陣容倒是已經有了一定的消息。1、《侏羅紀世界3》將會是史上最強陣容。我們已經知道,《侏羅紀世界3》的導演會是科林·特雷沃羅,他是《侏羅紀世界1》的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執導的《侏羅紀世界2》雖然票房不錯,但是口碑比較兩極化,所以片方才會請回第一部的導演來為這個三部曲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在近日的採訪中,被問及到《侏羅紀世界3》的問題時,科林·特雷沃羅表示,《侏羅紀世界3》將會《侏羅紀》整個系列的一次總結。
  • 【遊俠導讀】如今《侏羅紀世界》登場,侏羅紀公園時隔22年之後重新...
    2013年《侏羅紀公園3D》內地公映,票房狂收3.5億,足以見識中國觀眾對於這些史前地球霸主的熱愛,大量五花八門的恐龍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如今《侏羅紀世界》登場,侏羅紀公園時隔22年之後重新開張,在電影中正式登場的恐龍多達17種之多,新品種的恐龍正等待觀眾檢閱。
  • 《侏羅紀世界3:統治》正式開機 人類與恐龍大戰一觸即發
    據悉《侏羅紀世紀3》將由導演科林·特雷沃羅執導,作為三部《侏羅紀世界》系列影片的編劇,近日他還在網上曬出一張小三角龍的模型照片,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這隻三角龍看起來十分逼真,導演還特意宣稱"ready"(準備)。
  • 《侏羅紀世界2》把恐龍搞砸了
    【今日看片】  《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以下簡稱《失落王國》)於上周上映,該影片是《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也是侏羅紀電影系列的第五部。影片主要講述努布拉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活躍,歐文與克萊爾保護島上倖存的恐龍免於滅絕的故事。上映至今各界反響平平,為何這部美式恐龍片不火了呢?要知道,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在全球可是締造過票房奇蹟的。
  • 《侏羅紀世界》恐龍戰鬥力排名一覽
    經典恐龍題材電影「侏羅紀」最新力作火爆熱映中,不知道小夥伴們都看沒有呢,而近日,侏羅紀世界同名手遊公測ing,各類恐龍再次成為觀眾熱議焦點!這一次,你以為又是霸王龍一枝獨秀?NO、NO、NO!全新登場的基因雜交暴虐霸王龍、神出鬼沒的海底巨獸滄龍,都將徹底革新你的恐龍世界觀!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覽《侏羅紀世界》中的恐龍戰力TOP.4!
  • 《侏羅紀世界2》首映人與恐龍就像"父親與兒子"
    2015年《侏羅紀世界》在內地上映時,首周5天便拿下6.14億元票房,上映5周,總共收穫14.2億元票房。時隔三年,《侏羅紀世界2》也要上映了,將於6月15日登陸內地院線,比北美提前一周,可見片方信心十足。5月30日,影片在上海舉行首映式,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主演克裡斯·帕拉特、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攜手出席。
  • 「侏羅紀世界」的恐龍都有啥?
    在《侏羅紀世界2》的第二款預告中,暴虐迅猛龍首次登場,龍如其名,不再是那個第一部中溫和的被人類「馴化」的恐龍。在《侏羅紀世界2》中冥河龍戲份很多,而且是絕對的搞笑擔當。雖然體型龐大,行動遲緩,看起來人人可欺,但迷惑龍巨大的尾巴力道十足,可以擊碎骨頭,一般的食肉恐龍看見它也束手無策。《侏羅紀世界2》中迷惑龍將登場,有段頗為搶鏡的戲份。
  • 侏羅紀世界中潛藏的九大真相 恐龍的世界你不懂
    《侏羅紀公園3》結果被三兩下咬死了...不過片方解釋稱,把迅猛龍做大,一方面是為了影片效果,另一方面還受限於當年的特效技術。當時為了讓電影展現出來的效果更加逼真,製作了跟人比例大小的道具,在拍攝時人可以穿著道具模擬恐龍行走方式,進行特技拍攝。
  • 完美視點 | 恐龍粉眼中的《侏羅紀世界2》
    經過漫長的等待,《侏羅紀世界2》終於如期上映。在第一部預告片上線後的這半年裡,作為一個恐龍粉,可謂對此已經痴痴等待、翹首以盼良久了。下面就從我這個老粉眼中,談談這一部《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種類和生存設定~~首先是電影的logo,我們發現這個繼承了老版「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世界的標牌又碎了……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這當然是表示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了,真是替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感到無力,造個恐龍公園,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
  • 《侏羅紀世界2》來襲 恐龍一聲吼,迎來票房高潮
    《侏羅紀世界2》中咆哮的恐龍。   上映首日排片佔比超過五成、還未到下班時間票房便輕鬆破億元、攬下單日超過84%的大盤票房……昨天,暑期檔第一部大片《侏羅紀世界2》上映,「霸氣側漏」的恐龍一聲吼,迎來了一波票房高潮,驅散了長達數周的市場低迷陰霾。
  • 侏羅紀丨那些恐龍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熱映,關於恐龍的熱議又開始了,對於曾經真實世界裡的恐龍,你了解嗎?
  • 《侏羅紀世界:進化》有多少種恐龍?恐龍名單一覽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裡有多少種恐龍想必是很家都十分關心的。
  • 《侏羅紀世界3》定名「統治」,人類與恐龍,誰統治誰?
    星爵當然不只是在單單解釋這個單詞的含義,他應用的例句其實就是在點明這個副標題的含義,也就是《侏羅紀世界3》的主旨。任何電影都會有要表達的中心問題,即使是《侏羅紀》系列這樣以特效和驚險情節為主要賣點的怪獸大片。
  • 《侏羅紀世界3》終於來了!電影定名為「統治」,恐龍將蔓延地球
    最近環球影業公布了一個超級重磅的消息,那就是影迷們苦等的《侏羅紀世界3》電影,已經正式進入了拍攝計劃,預計明年6月11日就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公映!而作為三部曲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該電影被命名為了《Jurassic World: Dominion》,翻譯後是《侏羅紀世界3:統治》!
  • 《發現之旅》PK侏羅紀公園 恐龍作戰
    [導讀]大家是否還記得,1993年由蒂芬-史匹柏導演所創作的影視作品《侏羅紀公園》。此款作品可謂紅極一時,《侏羅紀公園》曾創下9億1千5百萬美元(約人民幣70億元)的票房記錄,電影中所刻畫的恐龍外形至今令人難忘。作為2010年最火爆的中國首部探險網遊大片《發現之旅》,當然不能缺少史前珍獸的存在。
  • 動作驚悚電影《恐龍世界》今日上映 極致視聽重塑「侏羅紀世界」冒險
    真人VR遊戲重返侏羅紀時代 普通玩家VS史前怪獸叢林廝殺  如果有機會重返侏羅紀時代,人類與恐龍將會如何相處?電影《恐龍世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你死我亡的浴血廝殺」。通過真人浸沒式的VR遊戲,一群遊戲玩家回到侏羅紀時代,當眾人沉浸在逼真恐龍世界的震驚中時,兇猛的恐龍已開啟對玩家的致命圍殺。遊戲開發者也公布獎項,只要在遊戲中存活4小時,就可平分500萬獎金。來自金錢的誘惑讓眾人貪念激發失去理智,在恐龍環伺的險境,一群心懷怪胎的玩家向同伴展露殺機,然而他們是否能如願?
  • 侏羅紀世界3片場照流出,驚現逼真恐龍,劇組需遵守105頁安全指南
    8月15日上午,已經在英國重新開始拍攝的電影《侏羅紀世界3》主創團隊發布了多張幕後照片,其中一張驚現超逼真的特效恐龍,讓人一時間難辨真假。據悉,《侏羅紀公園3》一共分為兩組人馬進行拍攝,由於疫情的情況,劇組採用的是全封閉式的拍攝,並且所有人員還需要遵守長達107頁的安全指南。
  • 《侏羅紀世界3》曝幕後照,人類與恐龍上演雪地大戰?
    4月21日,《侏羅紀世界3》導演科林·特萊沃若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張影片的幕後照,劇組正在雪地中拍攝,《侏羅紀世界2》中的小女孩梅茜·洛克伍德出現在攝影機的畫面中。公布一張你們在工作中的照片,不要任何說明,只要一張照片。我們要用自己的專業素養佔領社交網站。」很顯然,在疫情停工期,科林·特萊沃若用這種方式為電影行業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