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2人獲2020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2020-12-23 陝西高校資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立臣主持的「可積系統與非線性局域波動力學」與地質學系副教授孫聖思主持的「構造地質學」分別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

趙立臣,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本科畢業於石河子大學,2010年獲西北大學理論物理碩士學位,2013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主要針對基於可積系統對非線性局域波激發機制以及它們的應用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趙立臣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2項。

在相關方向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20篇發表在物理科學領域代表性期刊 Physical Review A(4 篇)、 Physical Review E(14 篇) 和 Optic Letters(2 篇) 上。論文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Lakshmanan、歐洲物理學會主席JM Dudley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 P. Sapsis教授等知名學者的正面引用,被引1100餘次(他引900餘次),H因子為20。合作撰寫21世紀理論物理及交叉學科前沿叢書----《可積模型方法及其應用》的部分章節。

2016 年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青年項目」,2018年獲「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並於 2018 年以第三完成人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

可積系統研究是探尋物理模型的精確解,是數學物理的交叉領域。為物理學新現象、新概念、新機理提供基準,並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基礎支撐和重要的推動作用。趙立臣教授基於可積模型針對非線性耦合效應導致豐富的新現象、新機制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進展:

理論預言了諸多新奇的局域波,特別是發現並命名了一種新奇的「四花瓣型」怪波,該怪波隨後被多個小組在不同的物理體系內發現

通過引入局域波特徵波矢/頻率新定義,揭示調製不穩定區共振擾動誘導怪波出現的動力學機制,並提出了建立怪波等基本局域波觀測相圖的方法

發展達布變換方法給出了節點亮孤子的嚴格解,並率先基於相關嚴格解研究孤子波動的定量性質,為利用物質波孤子實現精密測量提供理論支撐

發現了常力驅動自旋孤子呈現周期振蕩的反直覺現象,揭示了非線性耦合導致孤子正負質量轉換的全新機制,對負質量觀測具有重要意義

孫聖思,地質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學基地班,2012年獲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造山帶巖石流變學研究。

孫聖思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在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地球科學領域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獲得了陝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陝西省高校「青年傑出人才」,西北大學青年學術骨幹等榮譽稱號。擔任陝西高校「大陸流變學」青年創新團隊負責人。兼任國際學術期刊Lithosphere 副主編、中國地質學會納米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高溫高壓巖石力學委員會委員。

巖石流變控制著巖石圈不同時空尺度的變形機制與過程,是理解大陸巖石圈構造演化的關鍵。孫聖思副教授瞄準巖石圈的流變學結構狀態、機制與過程問題,以巖石物性和變形組構為主要研究手段,取得如下工作進展:

建立了巖石流變各向異性的地震波速定量表達數學公式

釐定了造山帶地幔巖的變形組構和流變過程

揭示了造山帶中下地殼巖石的流變機制、抬升-剝露過程

至此,西北大學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增至11人。其中地質學系3位、化材學院3位、生命學院2位、數學學院1位、物理學院1位、信息學院1位。

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

相關焦點

  • 濟南大學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濟南大學教授周偉家成為濟南大學第一位自主培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周偉家教授申報的「金屬-碳基電催化劑」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濟南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歷史性突破。
  • 中石大兩位青年教師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中石大兩位青年教師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20-12-06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開大學230個項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玲 記者 吳軍輝)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集中接收期間部分項目評審結果,南開大學230個項目獲得資助,較上一年度增加17項。其中,面上項目133項、青年項目7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5項、重點項目11項、重點國際合作項目3項,直接經費1.42億元,同比增長12.07%。  除上述立項情況外,南開大學李蘭冬、萬相見、焦麗芳3人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申請人名單,目前已公示。此外,聯合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評審結果尚未公布。
  • 國家優青625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悉,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到項目申請269671項,經過專家評審後,決定資助項目32486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截圖從資助情況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資助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均在萬項以上,分別為14773項、1377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共計資助2260項,項目數量僅次於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0年度經濟科學學科青年基金項目交流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0年度經濟科學學科青年基金項目交流會在上海財經大學成功召開 2020-12-04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
    9月27日,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資助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獲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再創歷史新高。在集中受理期深圳大學共提交申報項目1742項,較去年同期增長10.1%。在公布結果中,深圳大學獲資助348項,基本與去年持平。其中面上項目119 項,青年科學基金 212項,重點項目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7項,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類型尚待公布結果。深圳大學資助率為20%,高出國家平均資助率4.2%。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1個項目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
    根據國家基金委網站信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20年共獲得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括5個面上項目和16個青年項目,資助經費總額662萬元。   21個項目中,農業與生物學院獲5項,園藝園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分別獲3項,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分別獲2項,自動化學院獲1項。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08個項目獲2020年度國基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269671項,經初審及覆審後共受理267541項。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20-09-2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湖南獲國家自科基金資助超過8億元
    華聲在線12月1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李陽保)記者今天從湖南省科技廳獲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預算比去年略有減少的情況下,我省獲立項資助實現逆勢增長。從已公布的情況來看,我省今年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37項,獲得資助直接經費總金額8.32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2.4%、8.9%,均創歷史新高。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限項申請規定出爐 ,連續兩年未獲資助後...
    二、連續兩年申請面上項目未獲資助後暫停面上項目申請 1 年  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連續兩年申請面上項目未獲資助的項目(包括初審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人,2020 年度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面上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第一批8份查處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
    經監督委員會五屆五次全體委員會議審議,基金委2020年第9次委務會議決定,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撤銷張峰2017年度獲資助基金項目「棉花Rab類小G蛋白GhRabA4c在纖維囊泡運輸中的調控機制研究」(批准號31701056),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張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3年(2020年4月
  • 仲愷21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
    記者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了解到,根據國家基金委網站信息,該校2020年共獲得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括5個面上項目和16個青年項目,資助經費總額662萬元。 21個項目中,農業與生物學院獲5項,園藝園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分別獲3項,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分別獲2項,自動化學院獲1項。其中,仲愷傳統優勢學科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獲資助的學科範圍不斷擴大,新興學科與傳統優勢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為該校科研發展的新的生長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擬設立專門項目支持45歲以上高端人才
    這是因為,國內風向標式的高端學術人才資助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簡稱「傑青」)的項目申請者需在45周歲以下。作為支持我國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一直致力於培育優秀科研人才和團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機制,形成科學合理、協同有序的人才資助格局,助力優秀科研人才和創新團隊的成長。
  • 這些高校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
    高校科技進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等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旨在充分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
  • 武漢大學獲批18項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近期,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立項名單正式公布,武漢大學獲批18項後期資助項目,立項數同四川大學並列第一。  其中,武漢大學獲重點項目5項,學科覆蓋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考古學、哲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獲一般項目13項,涉及法學、中國文學、理論經濟、語言學等優勢學科。
  • 西南大學獲批149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分兩批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截至目前西南大學共獲準立項149項,批准直接經費暫為6999萬元,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專項基金項目1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2項,面上項目77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5項,
  • 直接經費2.5億元!山東大學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項目評審結果,山東大學共有492項項目獲得資助(含山東大學蘇州研究院和深圳研究院各獲批青年項目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11項,面上項目260項,青年項目207項,聯合基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專項項目1項;直接經費合計2.5億元,較2019年度增加近2000萬,立項經費數再創歷年新高。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9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申請2020年項目評審結果,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共計11項,其中面上項目2項,青年基金項目9項。與此同時,實驗室7名雙聘研究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中北大學首獲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中央軍委批准2020年度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計劃,98個項目獲資助。中北大學醜修建教授獲得該基金資助,成為高校序列中唯一省屬高校獲此資助的青年卓越人才。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重點支持國防科技領域已取得突出成績、創新能力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瞄準國防科技發展重要領域,自主選題開展創新研究,為國防科技創新超越儲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