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SLAMSTUDIOS總結了新世紀至今5大最讓人遺憾的無冠組合,如下:
分別是:
1.華麗籃球國王隊
2.夢幻天賦雷霆隊
3.快打旋風太陽隊
4.銅牆鐵壁公牛隊
5.空接之城快船隊
看到這個話題,饒有興趣,因為其中就有兩支我最喜歡的球隊,逐一分析一下吧。
1.薩克拉門託國王(01-02賽季)
教練:阿德爾曼
內線:迪瓦茨
鋒線:克裡斯蒂+克裡斯韋伯
後衛:邁克畢比+佩賈
重要替補:波拉德+鮑比傑克遜(第六人)+特科格魯(年輕時期)+傑拉德華萊士(年輕時期)
這支球隊首發五人各有特點:
後衛:「白魔鬼」之稱的邁克畢比能投擅傳;
分位:歷史級投手佩賈;
小前鋒:防守大閘克裡斯蒂;
大前鋒:能和鄧肯加內特媲美的克裡斯韋伯;
中鋒:擁有頂級傳球能力的中鋒迪瓦茨。
主要球員數據
佩賈場均:21.2分,5.3籃板,2.5助攻,1.1搶斷;
兩分48.4%,三分41.6%,罰球87.6%。
克裡斯韋伯場均:24.5分,10.1籃板,4.8助攻,1.7搶斷,1.4蓋帽;
兩分49.5%,罰球74.9%,入選最佳陣容二陣。
畢比場均:13.7分,2.8籃板,5助攻,1.1搶斷;
兩分45.3%,三分37%,罰球80%。
迪瓦茨場均:11.1分,8.4籃板,3.7助攻,1.1搶斷;
兩分47%,罰球61.5%。
克裡斯蒂場均:12分,4.6籃板,4.2助攻,2搶斷;
兩分46%,三分35.2%,罰球85.1%,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在阿德爾曼的普林斯頓戰術體系下,國王隊打造出了歷史上最具觀賞性的球隊。
世紀初的國王隊每個人都有一手傳球絕活,而且每個人都會無球空切跑動,有內有外,每個人都不貪功,球權分配總是那麼的合理,他們把團隊籃球已經演繹到了極致。傳球目不暇接,配合猶如水銀瀉地一般,他們打的才是「籃球藝術。」
想必那輪與湖人大戰的系列賽各位都知曉吧, 是的,指的就是02年西部決賽和湖人展開了七場盪氣迴腸的比賽。在首輪淘汰掉了老猶他雙煞的爵士,次輪淘汰掉了諾維斯基,芬利,納什組成三駕馬車的小牛,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與湖人會師西部決賽。
註:(01-02賽季國王拿下61勝21負的戰績,為該賽季常規賽冠軍)。
轉折點在第六場(前五場國王3比2拿到賽點),第四節雙方打的異常膠著,在第四節湖人得到不可思議的17個罰球,全場更是高達40次,國王只有15次,最終在裁判有失公允的哨聲幫助下,湖人守住了主場的勝利,把比賽重新打回到國王的主場,並且贏下了第七場進入到總決賽。
多年後,第六場的主裁判多納吉在法庭上承認那一場的比賽存在黑哨,聯盟暗示著儘可能的在吹哨方面偏袒湖人。
其實道理很簡單,商業化的聯盟,一個是小城市薩克拉門託,一個是洛杉磯,只有那樣才能為聯盟帶來更大的利益。
世紀初的國王隊作為一代人的回憶,雖然與冠軍失之交臂,但是他們足以稱為無冕之王。
2.俄克拉荷馬雷霆(11-12賽季)
教練:布魯克斯
內線:帕金斯
鋒線:杜蘭特+伊巴卡
後衛:威少+賽弗洛沙
主要替補:哈登+老魚+科裡森
看我名字就知道這是我的主隊~
由1.0版KD+未完全進化版威少+沒被阿泰打通任督二脈的哈登,還有防守大閘伊巴卡組成的青年軍雷霆隊在11-12賽季NBA常規賽,取得47勝19負的戰績。
三少數據
杜蘭特場均28.3分,7.8籃板,3.5助攻;
兩分49.8%,三分38.1%,罰球85.2%,入選最佳一陣兼得分王。
威少場均23分,4.7籃板,5.5助攻;
兩分45.5%,三分30.1%,罰球82.8%,入選最佳陣容二陣。
哈登場均16.8分,4籃板,3.5助攻;
兩分49%,三分39.3%,罰球84.3%,榮獲最佳第六人。
天賦盡顯
首輪橫掃諾維斯基的小牛,次輪4比1踏平科比的洛杉磯,西決面對老辣的馬刺,在0比2落後的情況下,開始盡情釋放自己的才華,打起青春活力天賦籃球,一頓胖揍,從而站在西部之巔。
經驗不足
總決迎來了由詹姆斯+韋德+波什領銜的熱火三巨頭,青年軍最終還是輸在了年輕,最終1比4落敗。
在經驗老道的熱火面前,雷霆內線進攻不足,全隊串聯球能力太差的問題暴露無遺,加上三少都是第一次進總決賽,經驗上難免吃虧,緊要關頭無謂的失誤,打鐵等問題不斷重複。總體來說五場雙少發揮的還不錯(登哥可能稍欠點火候,有幾場明顯在夢遊)。
這一組的可惜個人覺得其實是之後那幾年,因為雖說雷霆有三少,但比較年輕,而且板凳席可提供的火力支出著實有限,能打進總決賽其實已經很出色了。
為什麼說之後那幾年?因為接下來,雷霆隊一直走背運,首先第一步就是沒能留住大鬍子,錯過史上唯一三MVP組成的超級球隊。
其次接下來幾年,連連受到傷病困擾,先是KD,接著威少,然後伊巴卡......然後就是杜蘭特也走了,威少最終也沒能終守雷霆。
另:其實要說可惜的話,我倒覺得是15-16賽季的雷霆,2.0版的KD加上身體巔峰頭腦清醒的威少,還有開發三分球了的伊巴卡,防守大閘羅伯森,海王,維特斯等人,3比1領先勇士後,然後被翻盤。真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太可惜了~
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聊聊。
3.菲尼克斯太陽(06-07賽季)
教練:德安東尼
內線:迪奧
鋒線:小斯+馬裡昂
後衛:納什+貝爾
主要替補:巴博薩(第六人)+艾迪豪斯+科特託馬斯+詹姆斯瓊斯
太陽隊是我曾經的主隊,納什也是我學生時代最喜歡的球星。
從05年開始,納什初來乍到,把聯盟墊底的太陽隊一躍變成了頭號奪冠的熱門球隊,自己也榮獲該賽季的MVP。季後賽頭兩輪也順風順水,只是後來受傷病影響,西決不敵馬刺(馬刺也是該年的總冠軍)。
06年主力大前小斯賽季報銷,球隊還是在納什的帶領下,首輪跟湖人大戰七場,3比1落後的情況下,直落三盤,掀翻湖人。次輪打快船也是大戰七場,闖入西決。最終還是內線攻擊力不足,防守上也擋不住諾維斯基的進攻,4比2不敵當年的奪冠大熱門小牛隊。
最耀眼的太陽
然而07年的太陽隊,捲土重來,常規賽戰績第二,61勝21負,僅次於小牛(67勝15負)。
該賽季納什,小斯,入選最佳陣容一陣,馬裡昂入選最佳三陣,三人一同入選西部全明星,而替補巴博薩也榮獲該賽季最佳第六人的稱號,納什的MVP票選也僅次於好兄弟諾維斯基。
納什在這年場均砍下18.6分11.6次助攻,三項命中率分別為53.2%、45.5%、89.9%(常年進入180俱樂部的納什表示早已習以為常)。
小斯在經歷了大傷之後涅槃重生,2.0版本的小霸王在這個賽季,場均砍下20.4分9.6籃板,投籃命中率高達57.5%。(「納什穿針引線,小斯心領神會,一記泰山壓頂隔人劈扣,用行動告訴你,我還是那個小霸王!」),你懂得~~
駭客馬裡昂場均17.5分9.8籃板,數據稍微比上賽季縮水(因小斯復出),但命中率高達52.4%,是納什的另一條飛行路線選擇。崇尚進攻的太陽,馬裡昂也是球隊第一防守尖兵,從一防到五,通通不在話下,是球隊主防對手頭牌人物的不二人選。
有著「巴西閃電」之稱的巴博薩,在太陽的跑轟體系下如魚得水,他以速度型打法場均砍下18.1分2.7籃板4.0助攻,大大提高了太陽隊替補席的火力強度,也給納什提供了不少喘息的時間。
那幾年的西部基本上就是小牛,馬刺,太陽,呈三足鼎立之勢。(東部的活塞已經逐漸失去統治力,衛冕冠軍熱火也是遭受傷病影響不成氣候,由詹姆斯率領的騎士雖已逐漸展露鋒芒,但離冠軍還差那麼點火候)。所以那幾年的冠軍基本上就在太陽,馬刺,小牛三隊產生。
結果萬萬沒想到小牛被勇士黑八,無疑太陽離獲得總冠軍的殊榮更近了一步。
轉折點
天意弄人,改變不了的宿命。
在首輪面對老對手湖人,太陽沒留絲毫情面,兵不血刃的拿下對手,打得科比毫無脾氣。
關鍵的西部半決賽,面對老對手馬刺(該系列賽打得是異常慘烈),在大比分1比2落後的局面下,轉折點的第四場,距離全場比賽結束還剩32.5秒,此時太陽隊以100-97領先馬刺3分,吉諾比利在底線面對拉加-貝爾的防守,最後的上籃出手在幹擾之下並未命中,納什拿到球之後躲過芬利的犯規狂奔至前場,只要不失誤,穩穩的帶走一場勝利。
正在此時,霍裡半路殺出,半場的位置一把將納什撞出球場,直奔廣告牌。瘦弱的納什躺在場邊的廣告牌之下久久無法起身(先天性的脊椎不好),霍裡則裝作若無其事地拂袖而去,這時板凳席上的小斯和迪奧坐不住了,衝進了場內要和霍裡理論一番,馬刺球員自然也圍了上去準備拉架,球場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後面的故事人盡皆知,小斯跟迪奧兩員大將被禁賽一場,霍裡禁賽兩場(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第五場,在領先近20分的情況下,終究因為內線實力不濟,被馬刺翻盤。
心態已然失衡的太陽隊,最終4比2止步半決。老辣的馬刺與小胖德隆領銜的爵士會師西決,兵不血刃的收拾完,接著又給1.0版詹姆斯上了一課,榮獲當年的總冠軍。
相信太陽全隊已然盡了全力,看過這輪系列賽的都記得,納什掛了多少彩。
德安東尼是名好教練,但面對諸葛波波維奇,總有些相形見絀。
霍裡事件你很難說背後是不是波波維奇的指點,我只能說,這一招太狠,太絕,太毒辣,可能儒雅的德安東尼終其一生也想不出這樣的招數。軍人出身的波波維奇不管是心智,計謀,臨場反應,包括對球隊的紀律把控,都要遠遠的超過德安東尼。
作為太陽隊最強硬的球員貝爾,在面對鮑文,芬利,霍裡,這種見慣大場面的老兵,也顯得小巫見大巫一般。
這些隱形的差距一點一滴的拉開雙方的實力,最堅硬的盾始終保持一個強度,而最鋒利的矛漸漸的生了鏽。
遺憾
可能有主觀情感因素吧,個人真的覺得這支太陽隊是最最遺憾的。我無數次的幻想,如果沒有霍裡的那一撞,太陽會贏馬刺嗎?面對小胖德隆的爵士能否輕鬆過關?橫掃騎士的實力是否太陽也有?
32歲的納什,在他的引領下,太陽隊場均得分110.2,這個年代你看到這樣的數字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你要知道那個年代是多麼的注重內線打法,各種肉搏,卡位。
而兩分球49.4%和三分球的39.9%,相比鼎盛時期的金州勇士也毫不遜色。
風之子納什,已過而立之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率領太陽高舉進攻大旗,席捲全聯盟。手術刀一般的鬼魅傳球,一招騎馬射箭隨意開弓,三分球更是一把隱形的匕首,稍不留神,後悔莫及。而且自帶進攻體系,確實在那幾年,納什就是聯盟最好的控球後衛,當之無愧的MVP。
4.芝加哥公牛(10-11賽季)
教練:湯姆·錫伯杜
內線:喬金諾阿
鋒線:布澤+羅爾鄧
後衛:羅斯+布魯爾/科沃爾
主要替補:阿西克+帕戈+詹姆斯詹森+泰吉布森+CJ沃特森+科特託馬斯+博格斯
在錫伯杜的調教下,年輕的羅斯帶領鐵血公牛拿到了東部第一的62勝20負;
場均25.0分7.7助攻4.1籃板,榮獲生涯第一座MVP獎盃(120張第一選票羅斯拿到了113張),同時也入選最佳陣容一陣。
這是一套完全匹配羅斯的陣容,攻守平衡,內有終結點,外有三分射手,使得羅斯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進攻才華。本身突破能力就很強大,其變向突破和切入能力已入化境,是所有一對一防守者的絕對噩夢。然而,該賽季,又進一步的強化自己的投射能力,當羅斯把無解的突破和一手精準投籃結合起來以後,你只能向天祈禱。
披荊斬棘 所向無敵
季後賽頭兩輪,過程雖起起伏伏,結果不出所料,接連挑翻步行者跟老鷹。
最好的羅斯,最鐵桶的公牛。面對邁阿密熱火,顯然已做足充分準備。
可是,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精神可嘉
面對超級三巨頭熱火,年輕的羅斯即使拼盡全力,在詹韋這對歷史級別的防守組合下,也逐漸顯露疲態。公牛雖然兵強馬壯,但進攻發起點太少,戰術也基本圍繞著羅斯得以施展,一旦羅斯被逼迫停球,公牛的進攻如同便秘一般。
雙方前四場,公牛的短板就已暴露無疑,大比分3比1落後。
關鍵的第五場
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難捨難分,雖然公牛一路壓著熱火,但一直沒有壓垮。第四節的最後三分鐘,也是人盡皆知的黑色三分鐘,詹韋二人開始絕地反擊,熱火在在最後一分鐘時追至79平,並且在暫停後詹姆斯中投得手,熱火反超比分。羅斯製造了詹姆斯的犯規,但是兩罰只有一中,公牛隻有進入犯規戰術,波什兩罰全中,羅斯的壓哨絕殺球被詹姆斯封蓋,熱火以83-80上演了大逆轉,挺進總決賽。
傷病
之後的故事就比較令人唏噓,雖說來年公牛迎來了巴特勒,首發五人變成諾阿+布澤+鄧+巴特勒+羅斯,這套夢幻陣容顯然是要跟老大哥熱火鬥個幾年的。確實,常規賽第一的戰績十分耀眼,不幸的是,季後賽對陣費城76人,羅斯遭遇嚴重傷病,無緣接下來的比賽,隨後公牛4比2被76人淘汰出局。
接著羅斯年年遭遇傷病的困擾,管理層終於下定決心,交易羅斯,鐵血公牛軍團,正式瓦解。
不受傷的羅斯到底有多厲害?何為羅斯的巔峰?這支公牛最終能奪冠嗎?
你覺得呢?
花有重開日 人能再少年 祝願羅斯可以再次綻放~
5.洛杉磯快船(14-15賽季)
教練:道格裡弗斯
三巨頭:保羅+小喬丹+格裡芬
重要成員:雷迪克+克勞福德+裡弗斯+皮爾斯+巴莫特+巴恩斯
保羅時期的快船隊人員流動很大,年年都有交易,補強。初期的快船我記得還有昌西,卡塞爾,巴特勒等老將扶持保羅,12-14年,快船很強,但離頂級強隊還差那麼一點,而14-16賽季的快船的的確確有了爭冠的資本。
除了上述的14-15賽季,13-14賽季的快船已經出顯端倪,除了三巨頭,還有雷迪克,克勞福德,賈米森,科裡森,杜德利,巴恩斯等一幫悍將。
該年季後賽首輪搶七險勝未完全進化體的庫裡領銜的勇士。但次輪還是倒在雷霆的極致天賦打法之下,三號位一直以來都是快船的問題,(皮爾斯,巴莫特,巴特勒等人要麼歲數大了要麼功能太過單一)沒有人可以限制杜蘭特這樣的超級得分手,然而一號位上,保羅除了串聯球隊,自己得分,還得兼顧威少,太難了。
迷之逆轉
14-15賽季的主力球員基本都在巔峰期,常規賽以56勝26負排名西部第三。
保羅場均:19.1分,4.6籃板,10.2助攻,1.9搶斷;
兩分48.5%,三分39.8%,罰球90%。入選最佳二陣和最佳防守一陣。
格裡芬場均:21.9分,7.6籃板,5.3助攻;
兩分50.2%,三分40%,罰球72.8%。入選最佳三陣。
小喬丹場均:11.5分,15籃板,1搶斷,2.2蓋帽;
兩分71%,罰球39.7%。入選最佳三陣和防守一陣,兼籃板王。
首輪大戰馬刺,搶七,最後時刻保羅迎著老大哥鄧肯一記漂移後仰擦板絕殺對手。該系列賽也可以說是西決級別。馬刺那年很有希望的,我記得那時候聽說馬刺被淘汰讓勇士撿了個大便宜,也不無道理。
贏了馬刺,勝在年輕,板凳實力雄厚,主要還是保羅,格裡芬都是超水平發揮,當然最後也受到那麼一絲的眷顧。
然而,次輪打馬賽克隊,在3比1領先的情況下,在第六場領先20分之多的情況下,竟然被翻盤了,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最終3比4憾負對手。
下圖是15-16賽季的快船陣容
看上去依然很強對不對,季後賽首輪2比4不敵開拓者。
16-17賽季,依然止步首輪,3比4輸給了爵士。
當然也有傷病因素在內。
快船自打保羅來了之後,年年都是季後賽級別的球隊,球隊為了保羅,為了三巨頭也是年年補強。
在球隊,球員最巔峰了那幾年,誰也不敢忽視這座「空接之城」。
除了三巨頭,不乏還有許多優秀的球員,像是巴恩斯,雷迪克,克勞福德,小裡,巴默特等,都是當打之年,而且還有冠軍教頭裡弗斯,但這座「空接之城」如同被詛咒一般,不是差了點運氣,就是毀於傷病。
其實上面也提到過,在3號位上始終是快船隊的一個軟肋,並且替補陣容上始終缺少一個可以組織進攻的球員來帶動替補陣容的得分,每個球員看似都能強,實則就像一盤散沙一樣,除保羅之外,沒有穩定的串聯點。
快船那幾年也確實非常可惜,在不斷失利之後,球員之間的凝聚力開始出現裂痕。最終「空接之城」開始瓦解。保羅去了馬賽克聯手哈登,卻連連栽在勇士腳下,如今來到了雷霆;格裡芬去了活塞聯手莊神,但也是不盡如人意;小喬丹沒堅持多久也去籃網,組建新的三巨頭。
上述五組之外,你還有不同意見嗎?其實可惜的球隊還有很多,比如01年的費城76人,不是說輸給湖人比較遺憾,而是那一年確實是費城最好的一年。還有05年的活塞軍團,06年的小牛,後期還有上面所說的雷霆,包括前兩年的馬賽克等都是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