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沒有人會相信這一結果,除非親眼見證。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7投0中,僅憑罰籃就得1分,0助攻,這無疑是艾倫在2019年男籃世界盃對委內瑞拉的一場比賽。有人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呢?阿蘭真的在這裡嗎?郭艾倫的水平高估了嗎?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原委!
中國隊在籃球世界盃首場對陣象牙海岸隊,上半場打得很慢,阿蘭挺身而出,助中國一臂之力,一舉奪冠,為中國隊開了一個好頭。比賽中,阿蘭表現出色,17分9助攻,排名全隊第二,僅次於易建聯。那為什麼接下來的幾場阿蘭都失去了水準,判若兩人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
盲目自信,自我表露過度:因為首戰的出色表現,媒體、球迷紛紛稱讚:中國籃球的核心,亞洲第一控位…讓艾倫有點忘了自我,有些盲目樂觀,所以當小組第二對歐洲強隊波蘭時,他興奮過度,特想表現自我,太過相信自己,單打獨鬥,以我為中心,不與隊友合作,橫衝直撞,不充分認識對手的實力,結果沒能控制好節奏,第三節5分鐘時5犯下場,為中國隊輸給波蘭隊埋下了隱患,最後以3分之差將波蘭擊潰,痛失獲勝波蘭進入東京奧運會的良機,將中國隊逼上絕境,只有戰勝小組最後一個對手委內瑞拉才能進入東京奧運會。
思維失常,技巧失常:阿蘭在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開始了對委內瑞拉隊的關鍵比賽。對手採取老虎式無洞密集三秒內防守,可見對艾倫的研究之深,艾倫的持球突破根本進不去,沒有任何得分,沒有任何外圍投籃,沒有任何搶斷,沒有任何失誤,也沒有任何失誤,被方碩換下,技術上完全失利,上場18分鐘,7投0中,沒有助攻,沒有籃板,沒有搶斷,沒有失誤,兩次被方碩換下,創造了自己籃球生涯最「難忘」的一幕。不知道阿倫賽後有什麼想法,怎樣思考這個球?那本來不是阿蘭的真實水平,但事實卻永遠不會改變,中國籃球歷史上會用黑紙白字來記錄這「傷心」的一幕。
這給艾倫和籃球界帶來了深刻的啟示:作為一個籃球控位,頭腦必須靈活,能夠根據場上的風雲變幻來調整自己的籃球技術,不能過於上頭;作為控球後位,技術必須全面,能持球進攻,具有中投遠投能力,同時必須具有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等等,要樣樣精通,技術單一永遠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後位。那場比賽,中國男籃全然迷失,被打蒙了,找不到方向,這場比賽的實力並不是郭艾倫一個人的責任。
對運動員,要給予充分的信任與理解。每一個人都有犯錯迷失自我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個體運動員的比賽狀態也會有一定波動。那時中國男籃處於整體失落的狀態。大家都被一種急躁的情緒所籠罩。那樣的話,通常需要教練和教練團隊的成員。調整球員狀態,如暫停等等。在中國,郭艾倫仍然是一名出色的後衛。但願在未來的比賽中,中國男籃的隊員們能夠調整好狀態。
發揮到應有的程度。因此,這不是阿蘭一個人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中國籃球最大的問題是後衛,後衛是整個球隊的引擎,是球隊的大腦,當我們看 cba比賽時,我們覺得我們的後衛也很好啊,運球運的那叫一個溜,但一到國際賽場,就完蛋了!甚至過不了半場,稍稍有身體接觸就不能比賽,也看不到任何自信!眼睜睜地看著中國隊一直都是出類拔萃的中鋒,姚明、王治郅、巴特爾等等,但說起後衛,特別是組織後衛,壓根就不是,中國隊以前最大的優勢是小快靈,這是最適合中國隊的打法。
目前我們的訓練機制出了問題,一味地追求大個,2米以上的大個兒,矮個兒的教練看不上,大多數球隊都是以內線為主。若要真正提升中國籃球的整體水平,必須改變目前的選拔培養機制!如此多年來郭艾倫為國徵戰,其技術特色突出。每一支球隊對他的進攻都是針對防守的,單憑一個球並不足以判斷一個球員的好壞。現在看來,國內後衛線阿倫依然處於領先地位,每個球員都會有狀態起伏的時候。能夠為國家而戰,都值得我們有一點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