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賽制有變大勢不變:整體無冷門 強弱次序沒變化

2020-10-04 金羊網

本賽季,衛冕冠軍廣州恆大表現依舊強勢。圖為恆大球員在進球後慶祝 新華社 發

經過兩個多月、112場比賽的激烈爭奪,中超聯賽第一階段的比賽日前落下帷幕。雖有個別場次出現以弱勝強的結局,但從最終的小組排名來看,第一階段的比賽整體上沒有出現冷門,聯賽形勢依然強弱分明、秩序井然,爭冠大勢沒有改變,仍是恆大、上港、國安等強隊最有競爭力;土帥在成績上仍然難以與洋帥抗衡;外援則依然是各隊的中流砥柱。

整體無冷門,強弱次序沒變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賽季初,一些中超球隊的外援未能及時歸隊,有的甚至出現了外援的空缺。這些球隊以中下遊隊伍為主,比如天津泰達、青島黃海等。這一因素嚴重影響了這些球隊的戰績,如天津泰達前14輪3平11負,是唯一一支不勝的球隊,直到第一階段結束,該隊外援都不齊整。

從前14輪比賽來看,雖然也曾出現過大連人隊戰平廣州恆大、青島黃海逼平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石家莊永昌戰平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等個別場次的冷門,但不影響整個中超的形勢。晉級爭冠組的仍以中超傳統強隊為主。8支晉級爭冠組的球隊中,A組的廣州恆大、江蘇蘇寧、山東魯能和上海申花以及B組的上海上港、北京國安和重慶當代,都是曾經奪得過中超冠軍或足協杯冠軍的隊伍。這8支球隊中,廣州恆大、北京國安、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和山東魯能是上賽季中超前五的球隊,上海申花則是上賽季的足協杯冠軍。

從分組來看,A組球隊的整體實力明顯強於B組,競爭也更加激烈,以至於本賽季在轉會市場上投入最大的深圳佳兆業,最終沒能從這個小組脫穎而出,晉級爭冠組。

可以預見,10月份開始的第二階段,冠軍仍將會是傳統強隊的囊中之物。重慶當代在第一階段一結束,就確定了第二階段的比賽將以鍛鍊年輕球員為主,因此該隊已經開始把球隊的外援外租,一方面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解決球隊的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可以給年輕球員更多的出場機會。河北華夏幸福第二階段首輪對陣廣州恆大,從廣州恆大租借過去的高拉特如果繼續留隊,需要在首輪淘汰賽迴避。這些原因都降低了兩隊的爆冷成功係數。

成績中下遊,土帥難挑戰洋帥

洋帥和土帥之爭,一直是中超的熱點話題之一。從第一階段比賽來看,土帥整體上仍然難以與洋帥競爭,成績普遍不佳。

今年中超,山東魯能、河南建業、河北華夏幸福、青島黃海等4支球隊從一開始就是土帥帶隊,天津泰達則是在第五輪後解僱了洋帥施蒂利克,聘請土帥王寶山率隊。這些土帥執教的球隊中,成績最好的是山東魯能,7勝5平2負排名A組第三。其次是7勝3平4負的河北華夏幸福,位居B組第四,以上兩隊均晉級爭冠組。其餘三隊,青島黃海積10分,排名B組倒數第二;河南建業積6分,排名A組倒數第一;天津泰達積3分,位列B組倒數第一。如果把16支球隊都算在一起排名,山東魯能第五,河北華夏幸福第七,青島黃海、河南建業和天津泰達則包攬了倒數前三名。

總體看,土帥帶領的隊伍多為中下遊球隊,球隊資金投入有限、陣容厚度不強,俱樂部的支持力度也難以與強隊相比,這些先決條件都是造成土帥成績不佳的重要原因。不過也要看到,在和實力相當、投入基本均等甚至陣容厚度明顯不如自己的對手相比時,土帥們的戰績同樣難以令人滿意,則說明土帥在排兵布陣、臨場指揮等方面確實技不如人。相比之下,洋帥帶領的上海申花,在第一階段後半段嚴重缺兵少將的情況下,仍能最終晉級爭冠組;廣州富力在頭號射手扎哈維半程不到即離隊的不利形勢下,發揮令人刮目相看;升班馬石家莊永昌相繼戰平上海上港、北京國安,最高排名一度上升至小組第三。這些洋帥在人員使用、戰術安排、臨場指揮等方面確實有比土帥優秀的地方。土帥要想真正在中超與洋帥抗衡,仍然有很多需要學習、提高的地方。

鍛鍊年輕人,U23出場時間大增

今年中超,降級名額從往年的2個縮減為1.5個,即倒數第一的球隊直接降級,倒數第二與中甲第二名進行升級附加賽。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超保級隊伍的壓力,加上很多球隊的外援人員不整,使得不少球隊更加大膽起用年輕球員。今年U23球員的出場時間明顯比去年多了。

據中超公司的官方統計,在第一階段的112場比賽中,U23球員出場為516人次,比去年前14輪少了70人次,但首發出場達到30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人次。U23總出場時間達到29972分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22分鐘,增幅接近30%。U23球員在前14輪打進22球,比去年同期少了1球。

去年為了滿足政策規定所需,U23球員經常在比賽快結束時才勉強上場,這樣的情景,本賽季已經基本不存在。多支球隊如大連人隊、深圳佳兆業、廣州富力等,首發陣容經常排出至少2名U23球員。這些U23球員在聯賽中真正得到了鍛鍊,成為球隊的重要一員。在中國男足最新一期集訓名單中,大連人隊22歲的邊後衛童磊、山東魯能21歲的中鋒郭田雨等人榜上有名,年輕球員得到了最好的獎勵。當然,放手鍛鍊年輕球員也與第一階段的比賽成績不帶入第二階段有關。第二階段開始後,因為涉及爭冠、亞冠資格歸屬和保級等核心問題,年輕球員是否還能得到這麼多的機會?有待觀察。

由於比賽是封閉進行,時間跨度長達兩個多月,球員們在情緒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波動。這在紅黃牌方面有所體現,前14輪比賽,裁判場均出示黃牌4.04張,比上賽季前14輪場均增加了0.79張。淨比賽時間方面,今年前14輪場均淨比賽時間為52分鐘37秒,與去年基本持平。淨比賽時間超過60分鐘的比賽共有12場,其中大連賽區最高的是第7輪廣州富力對陣山東魯能的比賽,淨比賽時間為68分05秒;蘇州賽區最高場次為第14輪河北華夏幸福對陣青島黃海的比賽,淨比賽時間為63分17秒。

稱霸射手榜,外援依舊是「大腿」

本賽季前14輪比賽,總進球數為321個,場均2.87個。扣除掉烏龍進球,其中外援的進球數達到206個,佔了64%,仍然是各隊進攻得分所依賴的重點。

在中超射手榜上,前十位清一色是外援。前十球員的進球數加起來為84個,佔了外援進球總數的40%。北京國安的巴坎布和河北華夏幸福的馬爾康,以11個進球暫時並列射手榜榜首。中國球員在射手榜上最靠前的是入籍球員艾克森和本土球員韋世豪,均以6個進球並列排在第11位。如果把射手榜單擴大到前20名,也只增加了郜林一位本土球員。中鋒在射手榜上人數最龐大,前十球員中,巴坎布、馬爾康、龍東、約翰·馬裡、卡爾德克、阿瑙託維奇等人佔據了半壁江山還多。

在射門次數上,前15位也全是外援,這顯示中超球隊普遍在進攻時把進球的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希望外援利用自己的個人能力,成為進攻的終結者和得分者。馬爾康以63次射門和27次射正位居射門次數和射正次數第一。

球隊方面,北京國安展示了強隊的進攻得分能力,共打進36球,場均進2.57球,成為得分能力最強的隊伍。在國安之後,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的進球數分列第二和第三。穗滬京三強仍然是中超最有進攻實力的球隊。三強也是射正次數最多的球隊。

在助攻榜上,前10名球員中外援佔了7人,本土球員3人。前兩個賽季一直佔據助攻榜第一的上海上港外援奧斯卡,目前仍以8個助攻領先助攻榜。奧斯卡還以957次傳球、827次成功傳球和40次關鍵傳球,位列這三項第一,展現了其個人強大的進攻組織能力。在奧斯卡之後,石家莊永昌的馬修斯、重慶當代的阿德裡安和北京國安的巴坎布均以5次助攻並列次席。本土球員中,第一階段助攻次數最多的是廣州恆大的楊立瑜和河北華夏幸福的丁海峰,同為4次。

在本土進攻球員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中超進攻靠外援的局面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得到扭轉。面對如此情形,本土球員須自強。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本劍

相關焦點

  • 30輪縮減至22輪,中超賽制新變化令人興奮,冠軍含金量或創新高
    如此一來,新賽季的中超將確定為22輪(14+8),雖然總體比正常賽程少了8輪,但由於第二階段賽制的新變化,本賽季中超冠軍的含金量或再創新高。由於疫情的影響,中超聯賽遲遲未能開賽,根據目前的計劃,新賽季中超預計將在6月27日重啟,與原計劃三月初開賽的常規賽程相比,比賽時間足足被壓縮了近四個月。
  • 殘酷賽制變身冷門溫床 中超第二階段「好戲」不斷
    泰達、建業、永昌,三支在中超第二階段開始前被視作降級熱門的球隊,卻紛紛在淘汰賽首輪取得勝利特殊的賽季與殘酷的賽制下,2020年的中超或許將成為冷門的溫床,無論爭冠還是保級,出人意料的「好戲」很可能會在未來不斷上演……儘管從規則制定之初,新賽季中超聯賽的賽制就備受爭議,但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 新賽制下中超三大變化!恆大奪冠把握小天海保級希望大,當心假球
    從漫長的30輪聯賽,到分區賽加上淘汰賽,中超新賽季的賽制變革動作巨大,帶來的影響也是地震級別的,無論奪冠球隊還是保級球隊,都會產生大變。與以往相比,新賽制下的最大變化,就是偶然性大大加強,恆大可能是最大受害者。
  • 新賽制蘊藏未知,中超是否會冷門頻發?
    下周中超聯賽就將開打,久等的中超賽程,今天也終於公布;雖然第一階段的雙循環依舊分主客隊,但由於各隊都集中在一塊,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主客場的差別,這既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對各隊而言也是個不小的挑戰。談到這種賽制,前幾天在接受我臺連線時,蘇寧隊長吳曦和建業前任主帥王寶山也都提到了可能面對的困難;王寶山就提到了,很多球員沒有這方面的經歷,而吳曦則提到了這種賽制是需要克服的挑戰。不過對於球員來說,相較於身體的疲勞,其實各方更擔心他們心理的改變。
  • 死活題邏輯之「變化次序法」
    變化次序法和「敵之要點我之要點」是有一定重複的地方的。但是「變化次序法」也有其獨特的作用。一般變化次序法是在你腦中已經有了成形的圖,即白棋和黑棋已經有了散落的棋子。但你不是特別清楚他們的次序,於是將黑棋落子的次序不斷變化次序整合,直至正解出現。先來一道特別簡單的。
  • 強弱分明「後浪」襲來——中超前五輪綜述
    新華社南京8月18日電 強弱分明 「後浪」襲來——中超前五輪綜述新華社記者王恆志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戰罷,部分外援和外籍主帥到位遲、賽會制賽程密集、空場比賽和炎熱天氣等因素似乎沒能拉近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賽前被認為是「死亡之組」的大連賽區,呈現非常明顯的強弱分明態勢。
  • 中超聯賽全新賽制考驗俱樂部智商,沒必要所有比賽都要全力爭勝
    儘管比賽的形式跟過往大不相同,但這樣的變化,對於所有參賽的隊伍和球員而言,卻都是公平的。根據中國足協公布的賽程安排,中超聯賽第一階段比賽將採用小組雙循環的賽制制。換而言之,每支球隊在這個階段都將會進行14輪的角逐。
  • 永昌主帥對中超賽制表達不滿
    今日,中超聯賽第二階段保級組最後兩名排位賽首回合將進行,對陣雙方是武漢卓爾和石家莊永昌。兩支球隊兩回合比賽負者將直接降入中甲,勝者還需要與本賽季中甲聯賽亞軍爭奪一張下賽季中超入場券。在6日兩隊賽前發布會上,永昌主帥古特比直接表達對本賽季中超聯賽賽制的不滿,認為卓爾與永昌跌入保級區,說明賽制並不公平。他說,「有的隊第一階段一場不勝,現在卻有機會拿到第九名。」
  • 解讀陳主席言論:賽制變化或致中超懸念迭起,職業聯盟再「畫餅」
    六問陳主席:賽制若調整怎樣合理分區保障公平?不等外援外教到齊就開賽?國青及中超二隊踢中乙「板上釘釘」?降薪擠「泡沫」是否現實?國足目標卡達?再「畫餅」的職業聯盟足協真能放手?Part 1 賽制若調整怎樣合理分區保障聯賽公平?賽制變化或致中超懸念迭起。
  • 2020中超:新賽制 新看點 新挑戰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2020中超:新賽制 新看點 新挑戰新華社記者公兵、鄭道錦、吳書光7月13日,中國足協公布2020中國平安中超聯賽第一階段完整賽程。7月25日,中超聯賽將在大連、蘇州兩大賽區打響。與往年不同,今年兩大賽區均舉辦開幕式。
  • 深度分析:2020年中超冠軍,最大可能還是在這三個隊中產生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在疫情影響下,中超被球迷和媒體們罵的體無完膚,但我想說明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地位並不高的中超能夠開賽,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於時間緊張,今年中超賽制特殊第二階段初步定的規則是參考歐冠淘汰賽賽制,爭冠組A組第一對陣B組第四,進行兩場比賽,勝的一方進入前四,負的一方繼續打比賽,和其他球隊爭奪5-8名,保級組賽程以此類推。不過第二階段的賽制也只是初步預定的,到時會看疫情控制情況,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
  • 明年中超什麼樣?足協主席:賽會制概率大,賽制安排肯定有變化
    2020賽季中超聯賽在前所未有的賽會制下結束。至於明年的中超聯賽如何進行,中國足協也有了初步方案。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下賽季中超大概率還是會進行賽會制。當然明年如果要做聯賽的話,肯定會有變化。」陳戌源提到的變化,主要是體現在賽制方面。
  • 中超聯賽為什麼採用分組賽制,分組賽制的比賽規則有哪些變化?
    但由於比賽採取雙循環賽制,因此依然在概念上保留了主客場的規則,也就是說小組裡面,每個隊都會進行「主場和客場」的雙循環比賽。既然採取了分組賽制,那麼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如何平衡各支球隊的公平性問題,最終中國足協與各支球隊達成共識,按照上賽季中超聯賽最終排名,採取蛇形排列的方式,將16支球隊分成2個小組,每組8支球隊,第一階段進行14輪雙循環小組賽,根據球隊成績得到最終排名。
  • 中超前五輪:強弱分明「後浪」襲來
    2020年8月16日,青島黃海Vs北京國安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戰罷,部分外援和外籍主帥到位遲、賽會制賽程密集、空場比賽和炎熱天氣等因素似乎沒能拉近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賽前被認為是「死亡之組」的大連賽區,呈現非常明顯的強弱分明態勢
  • 中超開賽時間已敲定?上級態度和賽制安排將成為關鍵
    由於疫情,本應該在2月末就開賽的中超聯賽已經推遲了近3個月,就在昨天中國足協在上海舉行了中超、中甲、中乙總經理聯席會議。探討聯賽開啟的各項議題。在昨天首先召開的中超會議上,中國足協基本敲定了今年的中超採取全新賽制,常規賽+季後賽的兩階段比賽模式將取代傳統的30輪主客雙循環制。
  • 中超前五輪綜述:強弱分明「後浪」襲來
    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戰罷,部分外援和外籍主帥到位遲、賽會制賽程密集、空場比賽和炎熱天氣等因素似乎沒能拉近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賽前被認為是「死亡之組」的大連賽區,呈現非常明顯的強弱分明態勢。同時,在很多外援狀態尚未調整到位的情況下,以韋世豪為代表的年輕球員前五輪表現搶眼,多名年輕人甚至成為決定比賽的「勝負手」。
  • 中超保級戰頻繁爆冷 賽制或是最主要原因
    北京日報昨晚,中超第二階段首輪第一回合的8場比賽全部戰罷,保級組可謂冷門連連。泰達和建業這兩支在第一階段中墊底的球隊,分別戰勝了深足和卓爾這兩支小組排名第五的球隊,佔得保級先機。是什麼讓保級大戰頻繁爆冷,賽制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 第2021屆中超賽制出爐,30輪聯賽中4隊較量,職業聯盟差一步
    限制薪水,調整費用都是為了讓中超有所變化,本賽季中超還沒有結束,就有消息說足協又將對中超進行更嚴格的規定。首先是中性名,兩年前,足協杯上一次會議上就提到要全部2021年中性名,但最近有消息稱許多老隊也將被迫改名。申花、泰達、建業和國安等球隊本來就不需要改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改名規則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
  • 中超第一階段分組循環,第二階段賽制未確定,或創史上最刺激聯賽
    北京時間5月13日,足協在上海召開了關於職業聯賽重啟相關事項的會議,會議對重啟之後的中超中甲中乙聯賽賽制進行了商討。對於中超聯賽第一階段蛇形分組循環的賽制,各支球隊的代表都沒有什麼異議,也就是說,重啟之後的中超聯賽將會按照媒體之前曝光的AB兩個小組進行小組循環的主客場比賽,以決出進入爭冠附加和降級附加的名額。
  • 強弱分明「後浪」襲來——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綜述
    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戰罷,部分外援和外籍主帥到位遲、賽會制賽程密集、空場比賽和炎熱天氣等因素似乎沒能拉近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賽前被認為是「死亡之組」的大連賽區,呈現非常明顯的強弱分明態勢。同時,在很多外援狀態尚未調整到位的情況下,以韋世豪為代表的年輕球員前五輪表現搶眼,多名年輕人甚至成為決定比賽的「勝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