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衛冕冠軍廣州恆大表現依舊強勢。圖為恆大球員在進球後慶祝 新華社 發
經過兩個多月、112場比賽的激烈爭奪,中超聯賽第一階段的比賽日前落下帷幕。雖有個別場次出現以弱勝強的結局,但從最終的小組排名來看,第一階段的比賽整體上沒有出現冷門,聯賽形勢依然強弱分明、秩序井然,爭冠大勢沒有改變,仍是恆大、上港、國安等強隊最有競爭力;土帥在成績上仍然難以與洋帥抗衡;外援則依然是各隊的中流砥柱。
整體無冷門,強弱次序沒變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賽季初,一些中超球隊的外援未能及時歸隊,有的甚至出現了外援的空缺。這些球隊以中下遊隊伍為主,比如天津泰達、青島黃海等。這一因素嚴重影響了這些球隊的戰績,如天津泰達前14輪3平11負,是唯一一支不勝的球隊,直到第一階段結束,該隊外援都不齊整。
從前14輪比賽來看,雖然也曾出現過大連人隊戰平廣州恆大、青島黃海逼平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石家莊永昌戰平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等個別場次的冷門,但不影響整個中超的形勢。晉級爭冠組的仍以中超傳統強隊為主。8支晉級爭冠組的球隊中,A組的廣州恆大、江蘇蘇寧、山東魯能和上海申花以及B組的上海上港、北京國安和重慶當代,都是曾經奪得過中超冠軍或足協杯冠軍的隊伍。這8支球隊中,廣州恆大、北京國安、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和山東魯能是上賽季中超前五的球隊,上海申花則是上賽季的足協杯冠軍。
從分組來看,A組球隊的整體實力明顯強於B組,競爭也更加激烈,以至於本賽季在轉會市場上投入最大的深圳佳兆業,最終沒能從這個小組脫穎而出,晉級爭冠組。
可以預見,10月份開始的第二階段,冠軍仍將會是傳統強隊的囊中之物。重慶當代在第一階段一結束,就確定了第二階段的比賽將以鍛鍊年輕球員為主,因此該隊已經開始把球隊的外援外租,一方面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解決球隊的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可以給年輕球員更多的出場機會。河北華夏幸福第二階段首輪對陣廣州恆大,從廣州恆大租借過去的高拉特如果繼續留隊,需要在首輪淘汰賽迴避。這些原因都降低了兩隊的爆冷成功係數。
成績中下遊,土帥難挑戰洋帥
洋帥和土帥之爭,一直是中超的熱點話題之一。從第一階段比賽來看,土帥整體上仍然難以與洋帥競爭,成績普遍不佳。
今年中超,山東魯能、河南建業、河北華夏幸福、青島黃海等4支球隊從一開始就是土帥帶隊,天津泰達則是在第五輪後解僱了洋帥施蒂利克,聘請土帥王寶山率隊。這些土帥執教的球隊中,成績最好的是山東魯能,7勝5平2負排名A組第三。其次是7勝3平4負的河北華夏幸福,位居B組第四,以上兩隊均晉級爭冠組。其餘三隊,青島黃海積10分,排名B組倒數第二;河南建業積6分,排名A組倒數第一;天津泰達積3分,位列B組倒數第一。如果把16支球隊都算在一起排名,山東魯能第五,河北華夏幸福第七,青島黃海、河南建業和天津泰達則包攬了倒數前三名。
總體看,土帥帶領的隊伍多為中下遊球隊,球隊資金投入有限、陣容厚度不強,俱樂部的支持力度也難以與強隊相比,這些先決條件都是造成土帥成績不佳的重要原因。不過也要看到,在和實力相當、投入基本均等甚至陣容厚度明顯不如自己的對手相比時,土帥們的戰績同樣難以令人滿意,則說明土帥在排兵布陣、臨場指揮等方面確實技不如人。相比之下,洋帥帶領的上海申花,在第一階段後半段嚴重缺兵少將的情況下,仍能最終晉級爭冠組;廣州富力在頭號射手扎哈維半程不到即離隊的不利形勢下,發揮令人刮目相看;升班馬石家莊永昌相繼戰平上海上港、北京國安,最高排名一度上升至小組第三。這些洋帥在人員使用、戰術安排、臨場指揮等方面確實有比土帥優秀的地方。土帥要想真正在中超與洋帥抗衡,仍然有很多需要學習、提高的地方。
鍛鍊年輕人,U23出場時間大增
今年中超,降級名額從往年的2個縮減為1.5個,即倒數第一的球隊直接降級,倒數第二與中甲第二名進行升級附加賽。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超保級隊伍的壓力,加上很多球隊的外援人員不整,使得不少球隊更加大膽起用年輕球員。今年U23球員的出場時間明顯比去年多了。
據中超公司的官方統計,在第一階段的112場比賽中,U23球員出場為516人次,比去年前14輪少了70人次,但首發出場達到30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人次。U23總出場時間達到29972分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22分鐘,增幅接近30%。U23球員在前14輪打進22球,比去年同期少了1球。
去年為了滿足政策規定所需,U23球員經常在比賽快結束時才勉強上場,這樣的情景,本賽季已經基本不存在。多支球隊如大連人隊、深圳佳兆業、廣州富力等,首發陣容經常排出至少2名U23球員。這些U23球員在聯賽中真正得到了鍛鍊,成為球隊的重要一員。在中國男足最新一期集訓名單中,大連人隊22歲的邊後衛童磊、山東魯能21歲的中鋒郭田雨等人榜上有名,年輕球員得到了最好的獎勵。當然,放手鍛鍊年輕球員也與第一階段的比賽成績不帶入第二階段有關。第二階段開始後,因為涉及爭冠、亞冠資格歸屬和保級等核心問題,年輕球員是否還能得到這麼多的機會?有待觀察。
由於比賽是封閉進行,時間跨度長達兩個多月,球員們在情緒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波動。這在紅黃牌方面有所體現,前14輪比賽,裁判場均出示黃牌4.04張,比上賽季前14輪場均增加了0.79張。淨比賽時間方面,今年前14輪場均淨比賽時間為52分鐘37秒,與去年基本持平。淨比賽時間超過60分鐘的比賽共有12場,其中大連賽區最高的是第7輪廣州富力對陣山東魯能的比賽,淨比賽時間為68分05秒;蘇州賽區最高場次為第14輪河北華夏幸福對陣青島黃海的比賽,淨比賽時間為63分17秒。
稱霸射手榜,外援依舊是「大腿」
本賽季前14輪比賽,總進球數為321個,場均2.87個。扣除掉烏龍進球,其中外援的進球數達到206個,佔了64%,仍然是各隊進攻得分所依賴的重點。
在中超射手榜上,前十位清一色是外援。前十球員的進球數加起來為84個,佔了外援進球總數的40%。北京國安的巴坎布和河北華夏幸福的馬爾康,以11個進球暫時並列射手榜榜首。中國球員在射手榜上最靠前的是入籍球員艾克森和本土球員韋世豪,均以6個進球並列排在第11位。如果把射手榜單擴大到前20名,也只增加了郜林一位本土球員。中鋒在射手榜上人數最龐大,前十球員中,巴坎布、馬爾康、龍東、約翰·馬裡、卡爾德克、阿瑙託維奇等人佔據了半壁江山還多。
在射門次數上,前15位也全是外援,這顯示中超球隊普遍在進攻時把進球的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希望外援利用自己的個人能力,成為進攻的終結者和得分者。馬爾康以63次射門和27次射正位居射門次數和射正次數第一。
球隊方面,北京國安展示了強隊的進攻得分能力,共打進36球,場均進2.57球,成為得分能力最強的隊伍。在國安之後,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的進球數分列第二和第三。穗滬京三強仍然是中超最有進攻實力的球隊。三強也是射正次數最多的球隊。
在助攻榜上,前10名球員中外援佔了7人,本土球員3人。前兩個賽季一直佔據助攻榜第一的上海上港外援奧斯卡,目前仍以8個助攻領先助攻榜。奧斯卡還以957次傳球、827次成功傳球和40次關鍵傳球,位列這三項第一,展現了其個人強大的進攻組織能力。在奧斯卡之後,石家莊永昌的馬修斯、重慶當代的阿德裡安和北京國安的巴坎布均以5次助攻並列次席。本土球員中,第一階段助攻次數最多的是廣州恆大的楊立瑜和河北華夏幸福的丁海峰,同為4次。
在本土進攻球員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中超進攻靠外援的局面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得到扭轉。面對如此情形,本土球員須自強。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