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納溪區:「四育合一」開展區域課程改革

2021-01-19 中國青年網

  「土氣」助農村學校返璞歸真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四育合一」區域課程改革紀實

  清晨,一列整齊的學生隊伍,朝氣蓬勃地行走在田間小道上。這是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中學初一(8)班的54名同學正前往學堂坡竹編基地,學習「職業啟蒙課程」。

  步行一個半小時,師生們來到基地。劉仲其是遠近聞名的竹編藝人,也是合面鎮中小學校的竹編兼職教師。在他的指導下,學生們躍躍欲試,紛紛舞動起手中的竹篾。「明明是這樣繞的,為什麼就繞錯了?」「不對,這裡應該這樣」,學生們拆了編,編了拆,在挫折中不斷修正完善……

  看著孩子們,班主任卓俊明心裡犯起了嘀咕,平時間那些「沒心沒肺」的「混世魔王」,此時怎麼變得如此可愛?他反思說,孩子們純真的心靈受著嚴苛的「圈養式教育」的折磨,「久在樊籠裡,不得返自然」!一次簡單的鄉村行,就可以緩釋負重的心靈。

  學生行為習慣問題突出,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納溪區位於川滇黔渝四省結合部,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大量學校和師生集中在農村。近年來,農村教育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困擾著納溪。比如:家庭教育「缺失」,農民外出打工者越來越多,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貧困家庭子女面臨生活與教育困難,學生行為習慣問題突出,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學校教育「缺實」,素質教育及新課改的實施淺表化,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培養與農村對人才的需求脫節,新的讀書無用論抬頭。

  農村最不缺的是什麼?是天地自然、農業生產以及千百年流傳不息的傳統文化。但是,農村教育似乎正在遠離這些最寶貴的資源。當前農村教育所遇到的現實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走不出校園」,脫離了社會實踐、家庭生活與自然萬物。

  農村教育研究者、成都師範學院教師祝帥說,理想的農村教育目標,應當是培養「出,可千城萬市、省內國外的世界公民;入,能吾鎮我鄉、俺村咱隊的中華子民」。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囿於升學率,走進了應試教育的死胡同。

  「考核一個學校,不要只看升學率、及格率、優生率,還要看青少年犯罪率有沒有下降,學生的行為習慣如何。」這樣的話,納溪區委書記熊啟權在會議、學校等多個場合反覆提及。

  「以前大家只看分數,現在要求大家轉變教育理念,注重綜合素質。」有了這樣的理念,納溪區的校長老師們不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們帶著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向大自然。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然教育有機結合

  2013年,納溪區提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然教育與學校教育「四育合一」的教育改革理念。納溪區教育局局長楊文政說,我們通過充分整合政府、學校、家庭和企業等方面資源,全力推進現代農村素質教育的重建,真正讓農村教育返璞歸真,釋放農村孩子的天性。

  何為「四育合一」?納溪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林說,「四育合一」是指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然教育的有機結合,創建特色教育模式,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有興趣特長、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為實現「四育合一」,近年來納溪區已經建成42個區級、158個鎮級「四育合一」基地。在試點的合面鎮,則建立了以學堂坡竹編基地為代表的社會實踐基地45個,以楊家家教基地為代表的家庭教育基地80個,以手爬巖為代表的自然教育基地20個。

  納溪區提出「基地+半基地+非基地」的發展思路,重視其可普及推廣性。基地——專門建設;半基地——只掛牌、不專門投入,利用廢棄村小校舍和當地社會各行業場所;非基地——完全常態化的教育場所。各學校結合實際,就近開闢了傳統農業、現代種植養殖、手工製作基地,以及交易市場、派出所、鎮黨政機關等「跨出校門便可使用的基地」。

  為了讓「四育合一」實踐更加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納溪區於2014年初編制了《納溪區「四育合一」指導綱要》。同期,立項了省級科研課題《納溪區「天人共育·四育合一」教育改革與實踐研究》。

  納溪區希望通過課題研究解決「四育合一」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系列難題,如聯動機制、管理評估、基地建設、安全保障等,建立切實可行的四育大綱、四育課程、四育模式等。

  一年多來,納溪區教研培訓中心負責人李淑玲帶領研究團隊,開發了納溪區「四育合一」區域課程。她說:「教育改革實踐活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課程化推進,邊實踐邊研究邊優化,才能確保其科學性。」

  在時間安排上,合面鎮中小學校逐漸形成總量上每周或每月、或每學期共計有1/5到2/5的時間(按天數計算)開展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然教育活動。

  在課程內容上,納溪區已編輯出版了區級「四育合一」課程30多門,合面鎮中小學自行編輯出版了鎮級和校級「四育合一」課程教材100多本,形成了相對成熟、可供學生多元化自由選擇參與的1000多個微課程和活動方案(含各種安全預案)。

  在考核評價上,教師開展基地活動1天算6個課時,期末根據課時和活動質量參評「天人共育區級優秀工作者」,學生可以根據課時和活動表現參評「天人共育之星」。

  如今,合面鎮各學校將學生實踐活動列入課程表,有計劃開展竹編、標本製作、寫生、走進社會場所等實踐活動,逐步實現基地活動常態化、校外教育課程化、課程評價系統化。農家、作坊、水庫皆為教室,廚具、竹篾、魚簍,儘是教材。據統計,僅2014年全鎮有100餘班次,學生7000餘人次,教師500餘人次,家長200餘人次參加校外基地實踐活動。

  破除了傳統教育重分數、輕素質、關門辦學的弊端

  「實踐項目:永佳超市。實踐內容:體驗百貨銷售。實踐情況記錄:賣了4瓶飲料12元,日用品24元。經驗狀況:顧客較多,特別是趕集時最多,糖果類最暢銷,零食、飲料主要消費群是中小學生,文具都是大人買……」

  在翻閱檔案資料時,記者看到合面中學初三(8)班學生成星在《學生職業體驗記錄表》上記錄下這些文字。在此基礎上,他還自擬了一個關於《學生常用文具為什麼都是大人買》的調查項目。

  「以前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有牴觸,現在大家通過去酒廠、超市、派出所、養殖場實踐、體驗,漸漸對某些行業產生興趣。」合面中學教師周孝華說:「職業體驗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很有幫助。」

  打開校門辦教育,不是放手讓學生「敞開耍」,玩中也要講究「學問」。比如怎麼安全地玩,如何與同伴溝通、合作。「一些原本在成績上自卑的學生,在活動中找到了成就感,內向的學生也開始嘗試社交,不同學生的閃光點都一一展現出來。」周孝華說。

  在家教基地,學生活動包括整理內務、做一頓飯、餐桌禮儀、篝火晚會、晨練、經典誦讀。在此基礎上,又增設勞作、道德講堂等活動。以「做一頓飯」為例,內容包括設計菜單、金額預算、購買食材、分工製作等一系列完整過程,旨在讓學生學會做一個「小當家」。

  在節目表演環節,賀雙葉唱歌跳舞都在行,張宇擅於模仿明星動作,李林虹的小品《扶不扶》把無奈表演得很到位……班主任賴顯燕說:「在去基地開展活動的路上,同學們互幫互助,其樂融融。一次遠足,讓我發現學生個個都有閃光點。走出校門後,孩子們的天性得到了釋放,這是最大的收穫。」

  據楊文政介紹,近3年來,納溪區社會青少年犯罪率下降了近40%;近兩年來,學校責任事故為零,校外學生意外傷亡人數比以往最高年份下降了70%;家校矛盾得到緩解,家長投訴率下降了40%;教育質量明顯提升,中考和高考升學率都不降反升。

  2014年3月,瀘州市成為全國30個中小學教育綜合評價改革試驗區之一。瀘州市副市長馬宗慧說,納溪區的「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實踐,破除了傳統教育重分數、輕素質、關起門來辦學的弊端。在「四育」的合力推動下,學生的學業成績、品德修養、能力素質、職業意識、個性特長等得到全面的發展。「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實踐成為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的有益補充。(中國教育報記者 李益眾 倪秀)

  《中國教育報》2016年1月26日第3版

分享到

相關焦點

  • 瀘州納溪「三色」研學旅行素質教育綻放「四育」之花
    研學旅行論壇現場進行課程展示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24日訊(張旭 記者 嶽東)11月22-23日,四川省2018年度普教優秀教學成果《「四育合一  22日上午,與會人員分批次前往護國戰爭紀念館、瀘州高新林竹產業園、合面太山生態園等研學基地,以零距離、最直觀的方式,體驗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研學旅行活動,感受學生自主學習、生活和思考的樣態,參觀結束之後,參會人員對納溪區「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 瀘州納溪區開展「國培計劃」青年教師助力培訓小學數學研修活動
    專題講座本次研修以「『育本』課堂教學改革理念解讀及運用實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技術」、「校本研修活動設計與實施」為主題。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小組內交流困惑與收穫;教學中,李老師以創設情景、提問等形式導入課堂,通過討論、探究、交流、答疑等形式形成共育,注重對學生口語表達、動手操作、團結協作等能力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中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示範課後,學員們分小組進行評課、議課,各自修改當堂課的教學設計,並現場採取「彩票式」研修模式抽籤,由新樂小學張玲老師獻上一節研討課。
  • 納溪區白節鎮小學走進 合面「四育」教育基地體驗
    四川新聞網消息(陳劍容 文/圖)為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團結協作的好習慣。12月7日至8日,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中心小學組織五年級三班和六年級五班的師生110餘人,在12名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走進「瀘州市國家級教育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合面鎮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研學遊體驗活動,讓參與學生受益匪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體驗活動分為內務整理、舞龍、陶藝、蒸竹筒飯、拉練體驗等十餘個項目。
  • 名單公布丨瀘州「十佳思政教學名師」「十佳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名單公布丨瀘州「十佳思政教學名師」「十佳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成果」出爐 2020-11-30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瀘州老年健康宣傳周」啟動儀式在納溪區舉行
    四川新聞網消息(趙燼玉 何升權 文/圖)9月2日,「2020年瀘州老年健康宣傳周」啟動儀式在納溪區名都廣場舉行,瀘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健康科科長楊宗才、納溪區衛生健康局機關黨委書記梁鴨川出席本次儀式。
  • 瀘州納溪區護國鎮中心小學護國巖完小新建4層綜合樓
    近日消息,瀘州納溪區護國鎮中心小學護國巖完小新建綜合樓。新建綜合樓1806.2平米,設計為一棟地上4層的多層公共建築,改建舊教學樓及校門1052平方米。計劃總工期180日曆天。另外長江溼地新城幼兒園、納溪中學二期、紫陽幼兒園項目和金山坡幼兒園等項目推進建設順利,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和在建項目建設進度良好。納溪區加快推進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各級各部門積極協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對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搶抓進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瀘州市委黨校新校區來啦!將成為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
    瀘州市委黨校新校區來啦!就在位於納溪區的瀘州第二醫教園區內「1+2+N」分院建設作為四川長徵學院五個分院之一的瀘州四渡赤水分院,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總攬,確定了「1+2+N」的分院建設布局■「1」即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市委黨校新校區)
  • 四川省首個大數據融合發展創新區落戶納溪區
    短短3年時間,納溪區引進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突破性發展。納溪區發展數字經濟,主要以瀘州雲溪數字經濟產業園為依託,進行高標準規劃和建設。2019年,納溪區聘請工信部下屬賽迪顧問公司為瀘州雲溪數字經濟產業園編制規劃,園區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裡,圍繞 「一核五區」產業布局,聚焦「新型顯示、信息安全」兩大產業方向,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西部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工信部創新創業示範基地、西南國際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和四川省數字經濟產業示範園。
  • 納溪區棉花坡鎮中心小學研學活動走進納溪區氣象局
    四川新聞網瀘州9月18日訊(達雪梅 文/圖)9月17日,棉花坡鎮中心小學在納溪區教育體育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的指導下,帶領60多名學生到納溪區氣象局進行了研學活動。活動前帶隊老師提前指導學生閱讀研修手冊,特別指導學生了解和熟悉研學內容、目標、問題庫、研學報告和研學活動評價表等。
  • 瀘州表揚這些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個人
    02先進鄉鎮(30個)(一)江陽區藍田街道、丹林鎮(二)龍馬潭區特興街道、胡市鎮(三)納溪區打古鎮、白節鎮、龍車鎮(四)瀘 縣玉蟾街道、毗盧鎮、卿樂園 市幹部人事檔案管理中心主任譚勇益 市發展改革委農經科科長汪 鑫 市發展改革委區域協作科科長李夢濤 市就業服務管理局科長楊 濤 市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朱 江 市扶貧開發局二級主任科員餘繼民
  • 納溪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30日訊(李明榕 張藕燦麟)為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崗位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豐富教師文化生活,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4月29日,在瀘州市納溪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的組織下,2020年納溪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在納溪區江南職業中學拉開帷幕。
  • 四川瀘州新增境外返瀘無症狀感染者1例,解除隔離後檢出陽性
    據瀘州市衛健委,今天,瀘州市納溪區新增1例境外返瀘無症狀感染者。鄧某某,男,37歲,家住瀘州市納溪區勝利街社區建設路。9月5日乘飛機從俄羅斯到深圳市,按要求在深圳完成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集中隔離後於9月20日乘坐飛機(CZ8579)返回瀘州納溪區居家醫學觀察。9月27日對其進行解除居家觀察採樣檢測,9月28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覆核檢測結果為陽性。目前,鄧某某已送定點醫療機構觀察治療,有關部門正在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等防控工作,相關疫點已實施消毒處理。
  • 四川有望「合併」的兩個縣,或將「撤縣設區」,成為瀘州新市區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在很多人看來,四川是一個低調而又多彩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盆地,也有高原,這裡不僅有熱辣的火鍋,也有數量達到全國第二的世界遺產。可以說,這裡的每個城市都有著讓人不得不去的理由,也有著讓很多人來了就不想走的魅力。
  • 重慶江津與四川瀘州將在七大領域開展合作
    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重慶4月8日電 (鍾旖 黃柏添)重慶市江津區和四川省瀘州市8日籤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雙方將在7大領域開展32個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公示丨瀘州擬表揚這些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個人!快看有你認識的沒
    02先進鄉鎮(30個)(一)江陽區藍田街道、丹林鎮(二)龍馬潭區特興街道、胡市鎮(三)納溪區打古鎮、白節鎮、龍車鎮(四)瀘 縣玉蟾街道、毗盧鎮區農業農村局(三)納溪區(5個)區直機關工委區水務局區財政局區人民法院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四)瀘 縣(15個)縣委辦公室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 四川瀘州納溪區面積最大的鎮,被譽為川南明珠,特產陳醋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是該區面積最大的城鎮,同時該區人口最多的城鎮是護國鎮,該鎮總面積18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8萬人。護國鎮的城市規模也比較大,用地圖粗略測算,該城市建設區域面積約2平方公裡,城市常住人口約3萬人,城市規模位於瀘州市前列。
  • 彰顯特色 深化改革:石景山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總結會召開
    區域和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意識進一步增強,全區教育大會提出的「四個一流」的目標已經成為共識,在持續推進中全面整體實施、多措並舉,加強課程管理規範,深化課堂教學研究、開展思政課等各學科教師研訓、統籌育人模式創新工作,育人經驗日益豐富,效果逐步彰顯。為總結經驗,宣傳成果,表彰先進,持續推進,穩步提升區域基礎教育質量,特召開年度總結會。會議分為上下午兩個部分。
  • 瀘州表揚100家優秀服務業企業(附全名單)
    為營造服務業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四川長江水運有限責任公司等100戶企業予以表揚,並授予「瀘州市優秀服務業企業」稱號。其中江陽區31戶、龍馬潭區20戶、納溪區8戶、瀘縣12戶、合江縣13戶、古藺和敘永縣各8戶。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 瀘州這些老舊小區啟動改造!以後將要大變樣!
    低層樓房沒有安裝電梯 樓梯擁擠破爛 家中有老人的出行極為不方便 小區內排水、電網設施不完善 時而停水停電 ······ 想必這些大都是老舊小區所存在的問題 瀘州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備受大家關注
  • 瀘州表彰149名公務員和50個公務員集體
    1月18日,瀘州舉行第一屆公務員「記二等功」表彰大會,全市共有149名「記二等功公務員」、50個「記二等功公務員集體」受到表彰,以展示新時代瀘州公務員隊伍精神風貌,樹立公務員工作價值取向,激勵全市公務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