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

2021-01-10 三農信鴿

文/隨風飄散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有很多農村人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所以農村有大部分的俗語都被人遺忘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個俗語就是窮柴火,富水缸。

對於這個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疑惑窮富和柴火與水缸有什麼關係吧,其實本來這裡兩種卻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但是我們如果從柴火和水缸的用途上來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農村有很多農民在燒火做飯的時候都喜歡用土灶,而這個時候柴火就必不可少了,所以有的農民為了省事,就在土灶旁邊堆放很多易燃的柴火,比如說乾枯的樹枝、松葉、玉米芯等等東西,但是這樣是比較危險的,如果有火星飛上去了,那麼這些柴火也許很快就會點燃,不一會就會發生很大的火災,這樣不管這戶人家有再多的錢也會有被燒光,甚至還有可能會發生生命危險。

但是如果在灶臺旁邊有水缸的話,那麼情況就會不一樣了,因為農民在看到柴火著火了以後,可以通過水缸裡面的水將火撲滅,這樣就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了,所以農村有些老人才會說這句俗語,不過這個俗語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已經不適用了,因為現在很人都開始使用煤氣了,很少會使用土灶。

對於這個俗語,你們有什麼想法?你們家鄉還有哪些比較有趣的俗語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窮和柴火有關係嗎?
    在農村有好多比較經典的俗語,這是我們老祖宗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也反映了勞動人民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在這些俗語中包含著生活常識、為人處世以及傳統觀念,它們是鄉村文化的瑰寶,是思想的凝練和結晶。通過這些俗語,我們可以了解農村生活、當地習俗和正確的價值觀。所以要深入了解農村,就必須先從農村俗語入手。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關係嗎?
    俗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其中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之所以現如今還能在民間口口相傳,主要是通俗易懂接地氣。俗語分為很多類別,有做人做事類的,還有社會萬象類的。每次回農村老家,總會聽到大爺大媽們說一些俗語,每次我也都能學到點。
  • 農村俗語:「是貧是富看老鼠,是勤是懶望禾苗」是啥意思?
    昨天,我又與一位農村老人坐在一起「噴大江東」,「噴著、噴著」,「噴」到了家庭話題上,忽然老人說:咱們農村有句俗語----「是貧是富看老鼠,是勤是懶望禾苗」。一個家庭的條件如何,去看看老鼠就行了。「什麼?從老鼠身上就能夠看出家庭的窮與富?從老鼠身上怎麼能夠看出來呢?」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農閒的時候很多人都聚在一起拉家常,他們雖然說不出文雅的詞句,但是能說出很多俗語老話,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粗魯 ,但是仔細品味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經常聽到農村人開玩笑說:「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什麼意思?咋一聽這句俗語,可能有一些朋友會想歪,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卻有著深刻的道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光棍一般都很窮,寡婦是比較富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小平就分別來說說,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有人收購破舊老水缸,老水缸有什麼作用?這些水缸值錢嗎?
    朋友說:自家老屋裡1米深的大水缸,有人出100塊錢買,自己沒有賣,不知道虧不虧?這個問題很有趣,老水缸100塊錢虧不虧?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不少朋友會感興趣,因為大家過去家裡面都會有一些老的水缸、石磨、老家具什麼的,這些老物件也經常會有人來收購,這些東西到底值錢嗎?這裡就和大家看一下。
  • 農村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引人深思
    農村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引人深思文|孟浪大家好,老弟我今天要給各位觀眾老爺說一說咱們咱們民族的一些老話。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儒雅,強大的民族,其文化底蘊也是極其深厚,咱們民族是地球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方之一,在各個年代都有數不勝數的文人墨客和能人異士,可想而知留下了多少寶貴的財富,這些都需要我們好好的學習。在咱們民族璀璨的歷史長河中,在市井百姓口中相傳的俚語才是最可以展示我們老一輩靠自身經歷得到的一些道理。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還有一些什麼也不學的在城市裡找別的門路。當然這些都不是壞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是什麼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是什麼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百聞不如一見」,直截了當地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俗語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變得不再適用於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這是農村過去舊社會上流傳的一句俗語,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過去舊社會農村養馬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為代步工具,騎馬代替走路,如現在開小車出行一樣,過去沒有汽車,只能騎馬出行,另一種幹農活兒,如馬犂田耕地,馬拉車。
  • 農村有人高價收購大水缸,有什麼用呢?老農:有利可圖,別賣
    大水缸相信日常生活中都不陌生,都能見到。以前農村地區最喜歡大水缸,大水缸有三個作用:一是大水缸用來儲水,水缸用來儲水的效果好,困難時期水缸儲水能滿足人們生活需要;二是大水缸用來儲存糧食,水缸能隔絕水分,避免糧食發潮變質;三是水缸用來醃鹹菜,水缸醃菜,越醃菜越香。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農村人養兔子,兔子吃的食物,可以去山上採摘兔子菜給兔子吃,甚至平時有種植花生,用花生葉曬乾也可以餵養兔子;兔子居住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大籠子或是家裡廢舊不用的儲物室。總體上,養兔子的成本不高。窮人養了兔子,不僅自己可以有兔子肉吃,也可以賣兔子。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窮人本來就窮了,又養兔子會更窮。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文化,淵源流長,其中在我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一直以來都廣泛流傳。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有一些什麼暗示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啥意思?有道理嗎?
    窮不丟志;富不忘本;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農村的俗語中總是有一些讓人如醍醐灌頂的句子,現今,很多人都在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還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農村的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早告訴了我們一切。富不忘結髮妻,何謂結髮?以君之發,結我之心。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農村地區很多夫妻都是相濡以沫的,很多剛剛結婚的時候都比較困難,但是後面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了。
  • 農村俗語:「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很多事情都很講究,尤其是蓋房子、搬新家,基本上都需要提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看個黃道吉日。據農村老人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些都關係到家人或後代的運勢。這不就有這麼一句俗話:「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