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改名風波後,《大秦賦》我看了四集,細節硬傷,令我心情複雜

2020-12-12 皮皮電影

2020年,註定是中國電視劇史上魔幻的一年。

這一年,網劇風起雲湧,湧現出了《隱秘的角落》、《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棋魂》、《隱秘而偉大》等一批品質好劇。

這一年,多部上星的電視劇卻一再突破觀眾的審美底線。

前有《亮劍3》拍成了「抗日偶像劇」,中有新《鹿鼎記》拍成了「猴戲」,後有新版《半生緣》裡,52歲的劉嘉玲扮嫩演27歲花姑娘,強行加入了「丫頭教」,成為第五大護法。

在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體驗後,我們終於等到撥亂反正的時刻,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正劇於12月1日與觀眾見面了。

這就是《大秦賦》。

許多觀眾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它原來的名字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這個系列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10年時間,是一部幾乎零差評的歷史正劇,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縱橫捭闔統一天下的故事。

2009年,本系列推出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豆瓣評分9.3,重點講述了秦孝公重商鞅而變法的故事,本片聚集了侯勇、王志飛、李立群和高圓圓等一批觀眾熟悉的演員,是幾個系列中最煽情的作品,許多人廢寢忘食追劇,最後哭成了淚人。

2013年,本系列推出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豆瓣評分9.2分,重點講述了秦惠文王重張儀而縱橫的故事,本片聚集了寧靜、富大龍、喻恩泰和李立群等實力派演員。

因為第一部起點太高了,所以第二部剛播出的時候罵聲一片,可到了後期,富大龍飾演的嬴駟和喻恩泰飾演的張儀太過出彩,本作的口碑逆襲而上,成為幾個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

2017年,本系列推出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8.5分,重點講述了秦昭襄王重魏冉、範睢而崛起的故事。本作是幾個系列中陣容最弱,口碑最差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然是一部水準之作。

2020年,本系列推出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本片講述了秦始皇東出合併六國的故事,是整個系列最熱血的章節,也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段落。

對於老粉,這是苦等十年才盼來的一次高潮,對於新粉,這又是一次入坑正劇的良好機會,所以在這部劇開播前,網友們已經喜大普奔了。

12月1日,本劇接棒剛剛完結的《隱秘而偉大》在央視八套與觀眾見面,而在網絡上,它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上播出,開播當日就連更新了6集,真是量大管飽。

皮哥一口氣看完了4集,已是凌晨時分,心情十分複雜,用四個字形容我的感受就是:喜憂參半

未慮勝,先慮敗,我們先說說這部劇讓我憂慮的地方。

首先就是片名被改了。

《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麼霸氣的名字被改成了《大秦賦》,瞬間覺得逼格Low了。

為啥改名?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這個系列的電視劇是根據孫皓暉的小說《大秦帝國》,到了2020年,版權到期了,只好改名了。

另一種說法是「大秦帝國」中「帝國」兩個字惹怒了一些官老爺,中國的電視臺裡不允許這麼牛X的詞出現,所以被迫改名了。

可是改名也就罷了,偏偏改成了《大秦賦》這麼難聽的名字。

使用賦這種文體的第一人是西漢的司馬遷,在講述秦王朝用這麼個名字不大貼切。

而且賦一般都是辭藻華麗的文章,而本劇講述的是秦始皇金戈鐵馬統一天下的故事,兩者也不太貼合。

另外賦一般都是歌功頌德用的,而秦始皇雖統一天下卻也是典型的暴君,《過秦論》裡也形容這個王朝為「暴秦」,這麼用顯然不合適。

綜合來看,《大秦賦》這名字改得過於倉促了。

前陣子劉嘉玲主演了新版的《半生緣》,也是在上線時匆匆改名為《情深緣起》這樣的俗套名字,結果劇的質量比名字還拉胯。

歷經改名風波後的《大秦賦》還能否延續「大秦帝國」的品質,讓人擔憂。

接著就是集數太多了。

第一部《裂變》51集,第二部《縱橫》43集,第三部《崛起》40集。

而第四部《大秦賦》一共78集!簡直就是一部「大秦帝國plus」。

看一部《大秦賦》,相當於看《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隱秘而偉大》三部劇,在這個「短平快」的時代,這樣的劇很多人是真心啃不動了 。

要知道,《大秦賦》是一部「男人戲」,本片中最大的看點就是嬴政(張魯一飾)和呂不韋(段奕宏飾)之間的對手戲,而兩個人雖然演技都不錯,卻沒啥流量。

另外他們對標的是侯勇、富大龍和喻恩泰這樣的老中青戲骨,有珠玉在前,他們的表現能否回報觀眾的期待也讓人質疑。

趙姬的扮演者朱珠近來表現活躍,在電視劇《鹿鼎記》、《精英律師》、電影《五彩繽紛》中頻頻露臉,她演技在線,樣貌俱佳,不過和前幾部劇中的寧靜、呂中等女演員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大秦賦》還是一部嚴肅的歷史正劇,這樣的劇一般都是叫好不叫座。

舉個例子,當年作家二月河的兩部作品被拍成了歷史劇。

一部《雍正王朝》,二月河當編劇,這部劇是就是嚴肅的歷史正劇。

另一部是《康熙王朝》,二月河被晾在了一邊,這部劇被拍成了歷史爽劇。

最後「爽劇」《康熙王朝》大火,「正劇」《雍正王朝》卻有些曲高和寡。

《大秦賦》和《雍正王朝》是一個類型的劇,它屬於鐵粉愛得要死,路人無感的類型。

沒有流量,不接地氣,看一幫男人來回撕扯78集,這樣一部拋棄女性的劇很難大火。

最後就是細節有硬傷。

皮哥看了4集,感覺演員臺詞方面明顯不如前兩部那麼考究,一部正劇雖然不能全是文縐縐的,但全是大白話也有些出戲。

劇情方面也有點硬傷,比如開篇不介紹呂不韋奇貨可居,不用獻趙姬的故事做鋪墊,直接表現呂不韋和嬴異人患難與共的君臣關係,不太讓人信服。然後嬴異人回到鹹陽直接就上位了,這個節奏也太快了點。

嬴政的年齡也交代得不嚴謹,歷史上嬴政登上王位才13歲,可劇中的演員瞬間從三歲變成十六七歲的樣子,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看著有些出戲。

說完了《大秦賦》的缺點,我們也該談談這部劇的優點了。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劇組有錢了,開場的戰爭戲和演員的服裝讓人驚豔。

比如開場嬴異人逃亡,趙軍騎射追殺,途中遭遇秦國步兵,兩軍交戰拍得氣勢如虹,戰爭的陣法和場面都極具電影質感,前兩集生動展現了古代軍隊如何攻打城池,攻方登雲梯,守方萬箭齊發,我看得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這個系列前幾部雖然精彩,但明顯經費不足,許多戰爭場面都是重複幾個鏡頭加上簡單的過場,而這一部一上來給你整這麼大的場面,滿屏都在訴說三個字:不差錢。

而演員道具的服裝也煥然一新,比起前幾部的滄桑感,這部可以用雍容華貴來形容,許多觀眾評價服裝太新有點假,不過皮哥覺得,秦國連年徵戰逐漸到達巔峰,鳥槍換大炮,衣服穿得好點也說得過去。

本劇還有個驚喜,就是飾演嬴異人的演員辛柏青,他和妻子朱媛媛是人藝的老戲骨,他在《妖貓傳》裡飾演李白,憑藉6分鐘的表演就拿到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男配提名,演技可見一斑。

在前幾集裡,觀眾本來是衝著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去的,可是一看發現風頭都被他飾演的嬴異人搶去了,他生動詮釋了一個有情有義而又胸懷天下的君王,最讓人叫絕的是臺詞功力,這部劇都是現場收音,所以臺詞聽著很有立體感,而辛柏青穿著楚服,吟唱的那段楚歌直接讓人耳朵懷孕了,前幾集幾乎全靠他一人carry。

綜合下來,我給《大秦賦》前幾集打分8分,是一部優劣分明的水準之作。

不過目前評價這部劇還早,因為嬴政還沒登基,呂不韋還沒開始作妖,本劇的高潮部分還沒有到來,所以我們不如讓子彈飛一會兒,繼續刷起來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大秦賦》開始不走心,大節不虧細節硬傷,果然被大秦「負」到了
    ——《議秦》國產歷史劇的良心代表《大秦帝國》曾火爆一時,收穫了很高的收視率。如今第四部劇《大秦賦》的播出,在網上也是引起了熱議。作為大秦系列電視劇的終章,該劇以秦掃六合為主線,為我們展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壯闊歷史。當然為了儘可能的還原歷史,劇組也下了不少苦功。
  • 看《大秦賦》,這些前情秘辛不可不知
    在複雜的播出環境中,歷史劇《大秦賦》能夠如此熱乎乎地與觀眾見面,算是步履快捷了。 這部開機時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劇集,在開播後改名《大秦賦》。然而,在官方海報上,依然標註著「《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顯然,改名不並影響這個系列的傳承性。為了方便行文,姑且稱之為「大秦」四部曲。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賦》力求還原史實細節 開播後收穫好口碑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大秦賦》嫪毐42集謀反,47集下線,《嫪毐傳》果然名不虛傳!
    關鍵是,《大秦賦》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嫪毐這名男寵所涉及的宮鬥基本沒什麼技術含量,擺明了就是仗著帝太后趙姬的寵幸恃寵而驕,興風作浪!這就讓老秦人和《大秦帝國》的鐵粉們很不爽了!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無不被秦惠文王贏駟「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臺,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所感動不已!
  • 評分從9.1暴跌6.5的《大秦賦》,到底做錯了什麼?
    01 一波三折的《大秦賦》《大秦賦》的劇播得和它的名字一樣,一波三折。那時候它還不叫《大秦賦》,它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經歷了數次改名,終於定檔播出。在《大秦賦》開播之前,我是很期待的,畢竟是等了三年的作品。
  • 《大秦賦》評分驟降!我被大秦負了……
    今天想跟大家說說最近熱播的《大秦賦》!講真的,大秦系列,真的是很多人的情懷所在!畢竟《大秦帝國》的前三部曲都非常的成功,每一部都堪稱佳作,而且至今網上評分依然很高,原本以為有了前三部的鋪墊,這部劇形勢應該很樂觀。但是,看了幾集之後,小編表示有點無語,此劇真的是高開低走,播到現在,小編完全沒有想往下看的欲望了。
  • 《大秦賦》熱播遭遇硬傷!張魯一無陽剛之氣、段奕宏眼神迷離!
    張魯一,之前看他主演的《紅日》頃刻被迷倒,演技太棒!後面又陸續看了他演的《第二次也很美》的電視劇,也是非常的不錯!現在看他演的《大秦賦》不喜歡!從少年開始的節奏,感覺總不是那麼回事為何,挺彆扭的!張魯一《大秦賦》影視劇實屬精良製作品不為過,從該劇主體脈絡情節、主演的選用、服具場景音效的設計營造感知,主創團隊是付出了心血傾情力作的,無論主配角,演員們都是盡心盡力去演繹契合角色的
  • 刷完12集《大秦賦》,鄔君梅最穩,段奕宏炸裂,朱珠張魯一被詬病
    刷完12集《大秦賦》,心情複雜。 豆瓣評分高開低走,隨著劇情的推進,人物的展開,越來越多的細節展示,漏洞也是頻現。 但是整體上來說,《大秦賦》依然是近期值得追的一部歷史劇。 從各個主要人物的表現來看,演員表現各有不同。
  • 追《大秦賦》之前,我還不信網友的評價,看完之後,我被打臉了
    追完《大秦賦》更新的劇集,我只想說,我應該相信網友的評價!最近用了兩天時間,我快進把《大秦賦》更新的劇集看完了。追劇之前,在網上各處,確實看到了不少關於《大秦賦》的吐槽,指出了這部劇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光從各處流散的劇照上看,覺得這部劇各方面質感都不錯。
  • 《大秦賦》評分跌到7.9,決定作品成敗的3大要素,它只做對了一個
    大秦賦開播後,一直拖著不看,最後開了第24集。開頭,「趙姬」(朱珠飾)得知「華陽夫人」(鄔君梅飾)有小動作,便急忙趕往嬴政(張魯一飾)身邊,「嫪毐」時刻跟隨。大秦賦只做對了一點,情節與配角卻成了硬傷。段奕宏版的「呂不韋」其實還行,過頭的是「嬴政」和「趙姬」《大秦賦》第24集,這邊的「嬴政」剛剛遣退了「羋華」,「趙姬」對「嫪毐」說:「政兒還小」。而扮演「嬴政」角色的張魯一,卻是個40歲的演員,被看得非常年輕的朱珠,說自己還小。對不起,我又出席了。大秦賦播出至今,觀眾們仍將以張魯一、朱珠為主角。
  • 從《大秦帝國》到《大秦賦》,為什麼我覺得老秦人的那股勁沒了?
    不論十二年前的《大秦帝國之裂變》,還是時下剛完結不久《大秦賦》,都是一時風頭無兩的熱播劇,擁有大量的粉絲。但是在二刷完《大秦帝國之裂變》後,正在追的《大秦賦》突然不香了,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再也找不到《大秦帝國之裂變》中老秦人的那股勁了。
  •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大秦賦》:戰國為何人才輩出?一句「先生教我」說明了一切
    一句「先生教我」說明了一切】 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天下》更名為《大秦賦》,2020年12月1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
  • 《大秦賦》6.4分被罵後,富大龍對張魯一的評價,把我看哭了
    大秦帝國作為近10年來為數不多的優秀歷史劇,在觀眾群體中一直有不錯的口碑,可是這些口碑全都被第四部《大秦賦》消耗殆盡。在《大秦賦》剛播出不久,一大批老觀眾紛紛回歸,並打出了8.7分的好成績。結果《大秦賦》直接從神探墜落,從8.7分一路跌到6.4分。相對於前三部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作品的拍攝條件更加優越了,為什麼卻反而被觀眾們唾棄了呢?觀看大秦帝國的觀眾,大多數人都抱著觀看歷史正劇的態度,希望能夠在2000年以後的今天再度領略秦國的雄風。
  • 大秦賦不是大秦帝國第四部
    大秦帝國天下改名大秦賦其實這名字也是蠻有韻味的但是看了30多集叫大秦婦或者大情婦也許更加合適30多集的內容如果是叫大情賦顯然,編劇對主要故事的改編方向就錯了前期嬴異人談判打算「拋家棄子」的那一段可以說是前30多集最耀眼的一場戲然而,整部劇在張魯一上線以後,質量可以說直線下滑。第一,張魯一過早出場。錯誤地給觀眾一種期待。那就是嬴政來了,6國要滅了。
  • 從8.9分掉到6.6分,誰該為《大秦賦》的失敗買單?
    《大秦賦》共75集,將秦始皇滅六國的輝煌篇章濃縮到最後26集,卻用了49集的篇幅才剛講完嫪毐之亂,將本該波瀾壯闊的史詩硬生生變成了宮廷言情劇,嫪毐的戲份甚至跟呂不韋一樣多,怪不得網友吐槽應該改名為《大情婦》。沒守住前面三部打下的江山,反而一再退步,誰該為《大秦賦》的失敗買單?
  • 無論叫《大秦賦》還是「大情婦」,都不屬於《大秦帝國》系列
    要說年底最火的電視劇,《大秦賦》首當其衝,因為這部劇曾被認為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該劇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宣傳階段也是以該系列完結篇做宣傳的,沒想到開播後卻改名叫做《大秦賦》,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 這就是我寧願把《大秦賦》當「呂不韋傳」看的原因
    《大秦賦》為何高開低走且評分一路下跌,並非網友太岢刻,而是編劇把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給拍得太氣人了。46集22歲嬴政終於加冠親政了,前期還理解嬴政是需要成長,用嫪毐和呂不韋抗爭來奪權。自古起義奪權哪有不犧牲的,但是嬴政和李斯密謀了十多集,我還以為他們有什麼萬無一失的計謀,結果把嫪毐捧這麼高,捧到謀反的地步。嬴政早知嫪毐要叛亂的情況下,還裝模作樣的謀劃完畢,去雍城加冠,還以為穩操勝券,導演給表演個一邊雍城加冠,一邊鹹陽城殺盡亂臣賊子,加冠完畢,快馬來報鹹陽城叛亂已平息,展示一下嬴政果然是天下雄主。
  •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被資本改編的《大秦帝國》第四部《大秦賦》,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把《大秦帝國》改成了《大秦賦》保住了前三部的臉面。前三部講述的都是各國間的外戰縱橫、改革氣魄、內安策略、口才手段、外交風雲和權謀霸術。簡而言之,前三部是實打實的戰國劇,硬碰硬的男人劇!可到了最後一步要收官了,卻開始沒完沒了的在後宮和情感上下功夫,有何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