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傳承困局,南派武術應如何出招?
《中華魂》公益講座,對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非遺「莫家拳」進行展示與講解,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4年,在莫家拳市級非遺傳承人的申報過程中,張國琛與其師傅第五代傳人、天河區區級傳承人林仲偉因各種原由未能通過評選。自去年林仲偉離世後,廣州莫家拳的代表性傳承人至今仍然空缺。 與莫家拳同為廣州市級非遺項目的米機王詠春拳,去年已列入省級非遺項目。然而,米機王詠春拳同樣受到後繼乏人、場地受限等問題的困擾。南派武術傳承是否面臨斷代危機?
-
非遺進社區:嶺南詠春拳「打入」沙面!
今天,沙面街文化站結合沙面街 「四季廣場」文化活動特色文化品牌,積極配合區文化惠民工作,舉辦了一場「冬暖翠洲—2020年沙面街非遺(嶺南詠春拳)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活動一開始,嶺南詠春拳掌門人霍禮謙先在場的街坊介紹了詠春拳的起源,講述詠春拳的特點。
-
描木屐、打太極、玩木偶戲……東莞非遺走進大朗鎮實驗小學
11月30日下午,2020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大朗鎮實驗小學舉行。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兩個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親身體驗非遺傳統技藝的樂趣。本次活動在「我是小小傳承人」萬人籤名活動中拉開序幕,同學們在了解各項非遺項目後,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紛紛要爭做優秀傳承人。在我是「小小傳承人」萬人籤名活動上,同學們鄭重地留下自己名字。此次非遺展演過程中,傳承人們集中展示了木偶戲、詠春拳、陳氏太極拳、茶山公仔製作技藝、紅漆描花傳統木屐製作技藝。
-
詠春拳、龍形拳、醒獅來啦!東莞非遺走進陽光八小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11月13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傳進校園活動走進南城陽光第八小學。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詠春拳、龍形拳、醒獅展演和古琴等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非遺的精彩表演,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
文化和旅遊部武術類非遺傳承人研修班結業 深職校友和文化企業捐贈...
2012年以來,學校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活動,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與研究中心,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一核四翼三結合五平臺」的非遺傳承與保護模式,即以文化育人為核心;「政府支持、高校主導、社會資助、大眾參與」四方聯動共推非遺學習傳承;按照科學闡釋提升文化認同、學習傳承建立文化自信、傳播實踐促進文化自覺的路徑,將科研、教學、實踐相結合;整合政校企行資源,積極搭建「文娛、文旅、文創、文教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
-
原來詠春拳是福州的!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學打詠春拳 當一次理財師
本報訊 學打詠春拳,弘揚中華武術;學習理財,當小小理財師,本周「行走的課堂」兩場全新周末課登場。 詠春拳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他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
-
小小傳承人造訪白雪公主村 中國非遺文化亮相德國格林童話大道
一群帶著中國非遺文化訪德的小小傳承人給出了答案。7月23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湖南省演藝集團主辦,湖南咔樂教育集團全程協辦的「小小傳承人」2019中德青少年非遺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中國非遺文化帶去德國小鎮巴特維爾東根(Bad Wildungen)。
-
武漢蔡甸非遺:讓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蔡甸區非遺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深入挖掘非遺文化資源,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非遺保護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伯牙子期傳說」是蔡甸區唯一的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武漢市中法友誼小學是位於「伯牙子期傳說」發生地馬鞍山下的一所小學。2012年,蔡甸區文體局授予該校「知音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稱號,並捐贈了10臺古琴。如今這10臺古琴成為該校進行知音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孩子們通過學習古琴知道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和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
非遺藝術「乘風破浪」,阿朵傳承苗族鼓舞武術鼓獲關注
作為苗族鼓舞武術鼓的非遺傳承人,她的音樂和舞蹈都讓人耳目一新,在年輕受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讓人讚嘆非遺藝術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承活力。 阿朵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初衷是推廣非遺藝術,湘西苗族鼓舞武術鼓非遺傳承人的身份也讓她顯得與眾不同。湘西苗族鼓舞流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和鳳凰、瀘溪、保靖、花垣、古丈等縣。據記載,該舞源於漢代以前,產生在苗族祭祀活動中。
-
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崆峒派武術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體育文化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深層動力和精神內核,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根基和靈魂。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類重要表現形式。為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甘肅省體育局在其官方微信平臺上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繼推出國家級非遺項目多地舞后,本次推介了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崆峒派武術。崆峒武術的魅力。
-
傳承苗族非遺文化 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
「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現場。紅網時刻1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肖樂之)2020年12月31日晚,「全面小康 非遺同行」阿苗千千迎新年音樂會在長沙舉行。「中國的世界級高音天王」春雷、央視《星光大道》冠軍歌手葉丹、歌手熊貓等現場助演。
-
【教育】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
【教育】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 2020-12-10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始傳奇》聯動非遺詠春拳法 帶你領略武學功夫_網路遊戲新聞...
《原始傳奇》中每個職業都有不同的招式,而招式中也有很多種,比如戰士的更多是體術般的手法來擊倒別人,而法師和道士,更是利用外物來提升自己傷害程度。畢竟遊戲與現實是兩回事,現實中雖然沒有所謂的吸收天地靈氣而進行隔空取物,但像戰士職業那般利用體術進行輸出的,卻非常多,而這些體術,我們稱之為中國功夫。
-
魯東大學教師出版學術著作:關注傳承與發展著的中國武術文化
「幾百年來,螳螂拳的傳承大部分依靠言傳身教,文獻資料不多。「凡苦求者未必能得到,凡不珍惜者必將失去,文化傳統和文化身份亦然。螳螂拳作為極具煙臺地域特色的拳法,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梳理它的發展史,便於我們後人了解它,也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魯東大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系主任黃義軍說,「中國武術是一個豐盈飽滿的文化載體,在一招一式中折射著中華智慧,在一拳一路中體現著中華精神,在一技一理中內隱著中華文明。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詠春技藝(4)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11月22日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詠春技藝11月21日,廣州市番禺區盧氏本能詠春拳訓練基地的學員在練習「鐵腿斷木方」技法。具有200多年歷史的詠春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國家級武術六段詠春拳教練盧彥敏,自幼師承詠春拳名家盧繼甜,並取多家之長融於詠春拳傳統技法之中,使傳統詠春拳得到更好的傳承發展。盧彥敏從事詠春拳傳承40年來,到過13個國家進行國際武術文化交流與推廣,為詠春拳培養出了300多名弟子。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自豪、驕傲! 昨天(12月21日)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佛山詠春拳上榜! 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 打造世界功夫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