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這些個藥膳美食,你吃過幾種?

2021-03-04 雲南老鄉俱樂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雲南老鄉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中國自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古時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而雲南自古就有吃藥膳的食俗,藏族的糖醋喀比、景頗族的竹筒煮鱔魚、哈尼族的苤菜根燉排骨、傣族的帕哈煮螺螄、怒族的斜拉,白族的冰糖螺豆腐……琳琅滿目,聞所未聞。

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居住在高海拔山區的少數民族有一道傳統佳餚—小黑藥燉雞。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一般生長於陰冷潮溼地區,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習慣用小黑藥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症。用小黑藥燉雞已在民間沿襲多年,燉製出的雞肉不僅香味獨特,湯鮮肉嫩,還具有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陰補腎等功效,是民間款待貴賓的鄉土美食和大病體虛的滋補良藥。

帕哈煮螺螄是德宏自治州梁河縣傣族的美味佳餚,素以做法講究、佐料齊全、湯白、味香、麻辣著稱,並有消炎解毒的食療作用。帕哈生長於亞熱帶陰溼處,擇尖部而食,香味濃鬱,是香料中含葉綠素最多的一種。田螺味甘、性寒、祛溼、清熱解毒,並有助於合成眼睛中的視色素,起到明目及防治夜盲症的作用。鵪鶉素有「動物人參」之美稱,在雲南雙江、孟連、永德等民族自治縣的佤族最喜歡捕捉鵪鶉煮湯喝,且佤族古老民歌中唱到:「水芹菜湯淡如水,鵪鶉肉湯美無限」。加工手法也很獨特:將鵪鶉摔死後放在明火上燒去毛,待其肉烤黃,開膛去內臟且不用水洗。將檳榔鮮葉在手心裡揉幾下,放進鍋裡和鵪鶉同煮,最後加入適量的酸筍、鹽、辣子和花椒麵。這樣煮出來的鵪鶉肉湯,原汁原味,酸辣鮮醇,香氣宜人,聞之口角流涎。鵪鶉的肉蛋對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氣管炎、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小兒疳積、月經不調病症都有理想的療效。斜拉是三江併流區域怒族的名菜,在怒族語中「斜」即肉,「拉」為酒,漢意砂罐醉雞。它是怒族男女老少喜愛的一種食物。做法是將雞宰殺,清洗乾淨,切塊備用。炒鍋上火,注入漆油,燒至六成熱,下雞塊爆炸,至雞塊呈金黃色時,把雞肉和漆油倒入砂罐內,加鹽、蔥段、薑片、白酒,蓋上碗,碗內注入冷水,用麵糊封嚴罐口,置於小火上燜 2小時即熟。「斜拉」富含營養,它是生活在大山裡怒族人民滋補身體、恢復體力的傳統佳餚。它兼有治療風溼、婦科病等疾病的療效。怒族民間有「漆油燜雞下粑粑,天熱不怕,地熱不怕,遇上瘴氣也不怕」的民諺。在雲南生活的白族、彝族、傣族、納西族等名族都有採摘菊花、杜鵑花、苦刺花、芭蕉花等花卉做菜的食俗。白族視杜鵑花為待客的佳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的山林原野中,分布著種類繁多,花色各異的杜鵑花,一般來說,當地人只採食白杜鵑花,他們認為顏色深的杜鵑有毒性,通常將摘好的杜鵑花採投入沸水中氽幾分鐘,取出泡在冷水中漂洗,漂去苦味和毒素後用來煮湯或與蠶豆、火腿等煮食或用酸醃菜炒食。成菜花色素雅,味道香醇,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有潤肺清喉、益氣寧神、調和經血,強健大腦神經、增強體質的功效。地參,又名地藕、銀條菜。外形有點像去掉草的蟲草。它含有人體所需的20多種微量元素,食用後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功效。地參的吃法比較特別,要用油炸至金黃,然後在表面撒上糖霜,吃起來格外香脆。香椿被稱為「長在樹上的菜」,曾在明清時期列為貢品。雲南野生椿樹一般為紫香椿,每年開春,一場春雨過後,椿樹就發芽抽枝了。人們採下香椿芽,放在開水鍋裡一燙,浸泡在汆香椿的原汁中,再將當地製作的板豆腐燙後晾涼,用手捏碎,加入作料同香椿拌在一起,就做成了「香椿拌豆腐」這一時令美食。此菜做法看似家常,風味卻別具一格,芳香四溢、清嫩爽口,食後讓你通體舒展,頭輕身爽。雲南紅河州蒙自、元陽等地多出野生韭菜,當地人民稱野韭菜為苤菜,苤菜形式蒜苗,其葉、莖、花、根均可食。「苤菜根燉排骨」是當地一道時令美食,取新鮮的苤菜根與排骨燉湯食用,催乳最為有效,而且寶寶吃了母乳後睡覺香。木瓜對於雲南人來說,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東西,它含有糖、有機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木瓜入藥有舒經活絡、和胃化溼、樹幹之痛等功效。 而大理白族經常用當地特產酸木瓜與雞、魚、豬腳烹飪。其味道鮮美,是具美味、藥用價值為一身的綠色水果。苦筍炒豆豉是元陽哈尼族的一道家常菜。竹筍每年農曆冬臘月從土中萌發筍芽,長到來年二三月間,高約20cm時味苦濃鬱,故叫「苦筍」。將苦筍外殼撕去,切成小坨,放入開水鍋中煮後再倒入清水中浸泡,兩三天就可除去大部分苦味。用哈尼族自製豆豉配鮮辣椒炒苦筍,口感鹹鮮香辣回苦,食後有下火解涼,解暑開胃,保健身體之功效。苦味在烹飪調味中不常見,此菜特色在於苦而適口,妙不可言,地處炎熱地區的元陽哈尼族同胞人人愛吃。油炸花蜘蛛是雲南布朗族的風味菜。花蜘蛛學名大腹圓蛛,渾身長滿白花斑,生長在山林間。多在夏秋季節易捕捉,功能解毒,可治療瘡、蜂蠍蟄傷及毒蛇咬傷、淋巴結核等症。布朗族民間治毒蛇咬傷,是將活蜘蛛放在傷口上,任其吸食毒液,可減少腫勢。油炸花蜘蛛的製作方法:用木棍將花蜘蛛連網裹著取回,放入沸水中燙死,去頭、腳,控幹水分,曬乾收藏。吃的時候將乾花蜘蛛用開水浸泡回軟後放入油鍋,慢慢炸至淡黃色,撒上花椒鹽食用。吃時要除去頭,因為頭中含有一定的毒素。此菜比炸蠶蛹還味香可口,佐酒治病強身兩相宜。

相信雲南藥膳美食不止這些,如:臭參燉排骨、大黑藥蒸肉餅、文山三七汽鍋雞、天麻燉雞、鐵皮石斛銀耳羹……

比如:臭藥燉排骨


小黑藥剁肉


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你還吃過什麼呢?不妨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

雲南老鄉點下面

↓ ↓ ↓

相關焦點

  • 雲南奇葩的宴席,你吃過幾種了?
    雲南少數民族眾多,也因此出現了各類特色宴席,但凡出現在宴席上的菜品,必是精品。
  • 56個民族,56種特色美食,我只吃過7種,你吃過幾種?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
  • 這些雲南野果,你吃過幾種?
    小編生在雲南山區,長在雲南山區,對野生果子,特意整理了20種雲南常見野果,你見過幾種?又吃過幾種?今日,小編帶你細細回味記憶中的味道。1棠梨果大概應該是這個名,我們老家稱它為「素子果」,長像基本和家裡種的柿子完全一樣,但個頭小得多,也是農村嫁接柿子樹的母本,不完全熟的果子極澀,吃後無法張嘴,但可摘回放家裡等它熟,加個酸木瓜放一起,熟的更快。
  • 56個民族56道美食,你吃過幾道?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
  • 56個民族56道菜,你吃過幾種?
    56個民族56道菜,快來看看你的民族是什麼菜吧!作為一個吃貨,你又吃過幾道了?
  • 【漲姿勢】56個民族56道美食,你吃過幾道?
    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56個民族,56道菜,一起來漲姿勢吧。
  • 舌尖上的56個民族,這些特色美食,看你吃過幾樣
    56個民族,56道菜,一起來漲姿勢吧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一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特色美食:竹筒飯。
  • 雲南美食大全,你吃過多少?
    由於地域特殊性和民族多樣性,雲南的小吃和美食種類數不勝數,當地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飲食。在此小編僅從雲南各地挑選二至三種美食代表,其中有些是大菜,有些是主食也有些是小吃,希望大家能從中領略部分滇菜的魅力。【鮮花餅】鮮花餅是一款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雲南點心的代表,也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滇式月餅的經典代表之一。它的製作緣起300多年前的清代,由上等玫瑰花製得的鮮花餅,因其特色風味深得乾隆皇帝喜愛,被奉為宮廷御點。
  • 雲南的這些美味藥膳 不吃會後悔
    而雲南自古就有吃藥膳的食俗,藏族的糖醋喀比、景頗族的竹筒煮鱔魚、哈尼族的苤菜根燉排骨、傣族的帕哈煮螺螄、怒族的斜拉,白族的冰糖螺豆腐……琳琅滿目,聞所未聞。小黑藥燉雞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居住在高海拔山區的少數民族有一道傳統佳餚—小黑藥燉雞。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一般生長於陰冷潮溼地區,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習慣用小黑藥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症。
  • 雲南各地區排名第一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紅油雞樅獲勝原因:雞縱菌是雲南諸菌之冠,紅燒雞樅也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 紅燒雞樅味道鮮甜,色澤金黃豔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雲南山珍美食!▲昭通醬獲勝原因:把它放在第一個介紹是因為它在雲南幾乎成為昭通的一個符號了。來一趟昭通,連昭通醬都沒吃到,說明你實在太「菜」了。
  • 【美食】秋冬進補 雲南這10道特色藥膳最相宜
    而雲南自古就有吃藥膳的食俗,藏族的糖醋喀比、景頗族的竹筒煮鱔魚、哈尼族的苤菜根燉排骨、傣族的帕哈煮螺螄、怒族的斜拉,白族的冰糖螺豆腐……琳琅滿目,聞所未聞。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居住在高海拔山區的少數民族有一道傳統佳餚—小黑藥燉雞。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一般生長於陰冷潮溼地區,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習慣用小黑藥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症。
  •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美食你嘗過幾家?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
  • 56個民族56道菜,你吃過幾道?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
  • 盤點文山壯族的那些傳統美食,你吃過幾種?
    在雲南文山,壯族是出了名的對吃特別講究的少數民族之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雲南壯族人民的傳統美味佳餚。
  • 56個民族 56種美食!
    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56個民族,56道菜,一起來漲姿勢吧。
  • 中國傳統美食——那些經典的傳統糕點,你吃過幾個?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傳統糕點,個個都是經典。京八件這款美食是人們在北京遊玩結束時要帶回去的精美禮物。在款美食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是時代融合所產生的。它在很多的著名書記中都有提到,比如:作家陳鴻年的《北平風物》、梁實秋《雅舍談吃》……都有提到。二、桂花糕古人食物總是喜歡「應季而食」,這款美食也是一個限定的美味,他只在秋季桂花盛開的季節才能吃到,人們對他的喜愛從古至今沒有一點的衰退過。一口咬下去滿口的桂花香。
  • 56個民族56道菜,你吃過幾道?少於5道請轉發!
    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滿族的薩其瑪、朝鮮族的泡菜,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美食你都嘗過嗎?不過癮的話再來點基諾族的芭蕉肉、黎族的竹筒飯、東鄉族的棧羊肉…1、蒙古族烤全羊「蒙古」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 海南美食攻略,六大海口本土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美麗的海南島不僅擁有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濃鬱多彩的民族風情,還有包羅萬象的海南美食。海口作為省會城市及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省的特色美食在這裡匯聚,風味美食店星羅棋布。這裡有門庭若市的大鋪,有大隱隱於市的小店,更有成名已久卻「低調奢華」的經典傳奇。海口雖小,但餐飲業活躍,各路美食百花齊放。今天就分享六種海口本土特色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
  • 新疆十大特色小吃排行,你吃過幾種?
    新疆作為一個別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地區,一直是備受大家喜歡的旅遊之地。話說新疆除了美女,還有55個民族萬種美食,於是很多網友戲稱,如果你沒有一個256g的胃就千萬別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新疆萬種美食種排名前十的都有那些吧1.新疆囊新疆囊,是新疆人的主食,也是零食,它的種類和口味細分起來又有上百種。尤其在維吾爾族農家,幾乎每戶家裡都有一個囊坑。而且每個維吾爾族男人必須學會的本領就是大饢。
  • 56個民族,56種美食你愛吃哪種?建議收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