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已淪為「雞肋」 多個國家都放棄主辦權

2021-01-07 網易體育

前幾年,大運會的規模幾乎與奧運會相當。2011年深圳大運會有24個大項,2013年喀山大運會有27個大項,本屆光州大運會卻僅有13個必選項目和8個自選項目,項目的競技水準根本無法與奧運會相媲美,也缺乏青奧會那樣更加吸引年輕人的新興項目。

第28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進入收官階段,明晚就將在韓國光州市落幕。由於恰逢MERS侵襲,本屆大運會不少名將缺席,競技水平也無法與奧運會、亞運會相媲美,一系列不利因素都決定了本屆大運會已淪為「雞肋」。

事實上,在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青運會乃至國內的全運會輪番上演之下,大運會這樣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越發尷尬,賽事關注度下降較為明顯。

大運會曾是「小奧運會」

如今更像是一次聚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本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與畢業不超過2年的大學生參加。

上世紀,世界大運會的競技水平相當高,有許多奧運明星最初都是在大運會上嶄露頭角的,比如田徑名宿麥可·詹森、麥可·鮑威爾,NBA名宿拉裡·伯德、查爾斯·巴克利等都曾出現在世界大運會的賽場上。

隨著體育職業化和商業化的推進,世界大運會逐漸讓職業運動員「食之無味」,競技水平也逐漸下降。職業體育領域的青年賽事吸引了大批高水平運動員離開大 學賽場,加上青奧會誕生,21世紀以來的大運會,只能定位於「大學生們自己的體育盛會」,它的「聚會」性質遠高於競技追求。

前幾年,大運會的規模幾乎與奧運會相當。2011年深圳大運會有24個大項,2013年喀山大運會有27個大項,本屆光州大運會卻僅有13個必選項目和8個自選項目,項目的競技水準根本無法與奧運會相媲美,也缺乏青奧會那樣更加吸引年輕人的新興項目。

本屆光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代表團甚至沒有提出任何金牌目標與成績指標,只要求運動員「展示中國青年學生的文化素養、文明禮儀和行為規範」。

不巧的是,受到MERS疫情影響,本屆光州大運會的實際參與人數不到9000人,朝鮮沒有派代表團參賽,俄羅斯等國家也縮減了代表團人數,韓國本地居民也出於對疫情的恐懼,取消了到現場觀看本屆大運會賽事的計劃,不少場館上座率都不高。

在關注度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光州大運會將宣傳重點,放到了他們引以為傲的韓星身上,本屆光州大運會的宣傳大使,就是韓國女子組合missA的成員裴智秀。

燒錢辦賽」模式走到盡頭

多個國家放棄賽事主辦權

綜合運動會生存最重要的一點是得到政府支持,因為承辦賽事需要的所有硬體、軟體設施,人力、財力都是耗費巨大的。

2001年之後,因為新興國家和地區對大運會、大冬會的熱情追捧,以致承辦費逐年增加,其中大運會的承辦費從最初的300萬美元,上漲到2000萬歐元,大冬會的承辦費也上漲到300萬歐元。

越來越高的辦賽標準,對於大運會或大冬會的後續承辦城市形成了嚴峻挑戰。再加上2008年之後,全球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日漸顯現,無論是新興國家還是傳統的經濟強國,都不可能再不計成本地辦賽。

從2011年大邱田徑世錦賽,到2014年仁川亞運會,到今年的光州大運會,再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韓國人近年來對大型賽會情有獨鍾,與此同時也在大幅壓縮辦賽成本。2011年大邱田徑世錦賽,韓國國內媒體都吐槽組委會沒有在媒體工作間提供飲用水。去年的仁川亞運會期間,擺渡班車排班嚴重不足,場 館與運動員村、媒體村距離太遠,運動員甚至因路途費時太多而難以安排賽前訓練。

本屆光州大運會的預算總花費為6172億韓元(約合5.6億美元),所需的69處場館設施中只有3處為新建,1處擴建,另外65處場館均為翻新或改建既有設施,運動員村也是重建市區內舊公寓小區。

由於無法承受舉辦大運會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已經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放棄2019年夏季大運會的舉辦權。越南也在取得2019年亞運會的主辦權後,突然宣布放棄主辦這一賽事。去年年底,韓國媒體報導稱,因為場館建設給平昌當地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導致籌備工作大幅延緩,韓國也很想放棄平昌冬奧會主辦權的想法。

主辦綜合性大型運動會,曾被視為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象徵,但現在,隨著辦賽的經濟成本越來越高,大型運動會的「燒錢辦賽」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正在從「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

同質化嚴重投入程度下降

大型賽事影響力正在貶值

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錫堯表示,賽事舉辦成本越來越高,確實是不少國家和地區開始放棄主辦大型綜合性賽事的主要原因。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涉及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及場館建設成本巨大,各類大型活動所需的交通運輸和社會秩序管理等也會大大增加賽事的成本。」陳錫堯說, 「現在大型運動會的排場越來越大,每一屆更好一些,所以投入不斷增加。2002年釜山亞運會投入僅為3億美元,2006年多哈亞運會的投入已經達到28億 美元。」

他表示,作為一種在全世界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社會經濟活動,大型體育賽事曾經是不少國家與地區追逐的目標。舉辦大型賽事是開展城市營銷、推動經濟發展的 重要手段,但大型賽事也是一把雙刃劍。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為獲取承辦權而層層加碼,造成了舉辦成本日趨見漲,往往令承辦方入不敷出。

單從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來看,世界上已經有了非常成熟、影響力和關注度都相當可觀的奧運會,在各單項協會的努力下,足球世界盃、籃球世界盃、田徑世錦賽 等單項賽事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職業化程度較高的足球、籃球、網球、F1等,甚至是每年、每月、每周都有非常精彩的比賽,在世界各地上演。

在這種背景下,其他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比如亞運會、大運會、東亞運動會、青奧會、亞青會,不可避免與奧運會變得更加雷同,導致各種性質、規模不一的 「小奧運會」層出不窮。不僅如此,賽事過於密集,讓不少運動員緩不過勁來,對待亞運會、大運會的熱情下降,部分代表團索性只派二隊甚至三隊參賽。有些名將 即便是報名參賽,投入程度和身體條件也不夠理想,導致無法出現優異成績。

陳錫堯表示,任何一個世界大賽都是這樣,第一次舉辦的時候,大家會覺得很新鮮,會拿90%的熱情去關注;到了第二次,關注度變成50%;越往後興趣越 小,收益自然也會減少,「審美疲勞是如今大型運動會的普遍狀況。所以,理智地看待大型體育賽事,合理地做出申辦決策,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此情況下,大運會正在求變,東亞運動會也在轉變為東亞青運會,更名重生的主要功能,是對青年人進行奧林匹克價值觀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在讓更多年輕人享受體育樂趣的同時,還要避免年輕人在競賽過程中沾染上成人比賽的不良習慣。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勞動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世大運會主辦權花落臺北 臺媒:大陸態度成關鍵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新華網消息 據環球網轉載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市擊敗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成功取得201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國際大學體育聯合會(FISU)29日晚間7時宣布,臺北市獲得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臺北代表團團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這是臺灣第5度申辦,「有志者事竟成」。他還說,「大陸也給了相對的協助,這是歷史的新頁,相信兩岸關係會因為臺北成功舉辦世大運,跨入新的裡程」。
  • 臺北奪得2017大運會主辦權 獲大陸方面鼎力相助
    大運會在國際體壇素有「小奧運」之稱,臺灣對於申辦這項賽事相當重視。自1996年高雄市首次申辦以來,包括臺南市、臺北市在內臺灣一共爭取過2001、2007、2011及2015年四次大運會主辦權。  臺北市2009年曾申辦過2015年大運會,但最後敗給韓國光州。
  • 辦砸大運會 臺灣輸不起
    大運會籌辦跌跌撞撞,正從柯文哲的問題,演變成全臺灣的焦慮。    文章說,大運會號稱「小型奧運」,兩年一屆;本屆有140幾個國家或地區參賽,22種競賽及示範項目,為期12天,是國際重要賽會。在臺北市之前,高雄市曾三度代表臺灣申辦,都受挫而返。後因郝龍斌及馬當局巧妙運用兩岸關係,才擊敗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取得2017年主辦權。
  • 1986年,哥倫比亞為何放棄世界盃主辦權?
    可哥倫比亞人到現在都後悔一個決定——放棄了世界盃主辦權!1986年是在墨西哥舉辦的,馬拉度納一戰封王。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墨西哥其實是替補舉辦。替補的就是哥倫比亞。1974年,國際足聯決定把1986年世界盃主辦權交給哥倫比亞。但你也知道,哥倫比亞國內局勢一下動蕩不安,各種遊擊隊神出鬼沒,黑手黨、大毒梟橫行霸道,國家經濟也被折磨的皮包骨頭。
  • 國際滑聯:臺北自行放棄國際賽主辦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國際滑冰聯盟(ISU)日前宣布取消臺北「2019亞洲國際花樣滑冰經典賽」主辦權後,民進黨當局猛烈攻擊大陸「
  • 臺北獲2017年世界大運會主辦權 感謝大陸協助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新華網消息 據環球網轉載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市擊敗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成功取得201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國際大學體育聯合會(FISU)29日晚間7時宣布,臺北市獲得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臺北代表團團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這是臺灣第5度申辦,「有志者事竟成」。他還說,「大陸也給了相對的協助,這是歷史的新頁,相信兩岸關係會因為臺北成功舉辦世大運,跨入新的裡程」。
  • 公益體彩樂善人生 中國體育彩票助力深圳大運會
    今夏必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夏天,隨著深圳大運會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軍團繼續摘金奪銀,這個夏天註定又是屬於體育事業的。同時,「體彩進社區」、「買體彩送大運門票」、「體彩大運拉拉隊」等一系列活動火爆呈現,深圳大運會處處呈現著體育彩票的身影,體彩不光為大運會的建設添磚加瓦,其公益性也在這屆盛會上綻放光彩。
  • 【工職街訪】愛成都·迎大運 ~工職人心中的大運會是這樣的!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夏季大運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  成工職院作為位於成都的高校,擁有近萬名在校大學生,因此,大運會將是關乎我們每一個工職人的大事。今天,成公子走進校園,隨機採訪了部分小工匠,聽聽他們心中的大運會是怎樣的吧!
  • 成都大運會已收到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意向報名
    記者8日從中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機關黨組第2次(擴大)會議獲悉,自8月18日開放註冊系統以來,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已收到美、英、德、法、日、韓、印等100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參賽意向報名。
  • 歡迎大運會2019成都市城市五人制足球聯賽(龍泉賽區)開幕
    以「喜迎大運會、我運動我快樂」為主題,來自成都市龍泉驛區的200多名足球愛好者參加了比賽,在世界暑期大學生運動會來臨之際,他們為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和世界賽事城市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在場上,隊員們攻防並舉,你來我去,秀出你的腳法,永不放棄。選手們在賽場上激情奔跑,充分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賽場外的觀眾也使出渾身解數歡呼,掌聲和吶喊聲把足球氣氛推向高潮。
  • 僅打9分鐘就遭棄用,3000萬先生已淪為雞肋,真不如混血中鋒好使
    CBA常規賽第15輪比賽全部戰罷,由於北京首鋼隊上一輪以33分慘敗給一場未勝的福建隊,很多球迷也是看衰北京首鋼隊,不過北京首鋼隊在陣容做了調整之後,還是以111-97輕鬆擊敗CBA新土豪上海隊,也算是暫時穩住局面,而北京首鋼隊本場比賽最大不同就是今年夏天砸3000萬引進的天才中鋒範子銘僅打9分鐘就遭棄用了,而北京首鋼隊的混血中鋒丘天卻把握住機會,這也會讓北京首鋼隊看明白3000萬先生真的已淪為雞肋
  • 僅打9分鐘就遭棄用,3000萬先生已淪為雞肋,真不如丘天好使
    CBA常規賽第15輪比賽全部戰罷,由於北京首鋼隊上一輪以33分慘敗給一場未勝的福建隊,很多球迷也是看衰北京首鋼隊,不過北京首鋼隊在陣容做了調整之後,還是以111-97輕鬆擊敗CBA新土豪上海隊,也算是暫時穩住局面,而北京首鋼隊本場比賽最大不同就是今年夏天砸3000萬引進的天才中鋒範子銘僅打9分鐘就遭棄用了,而北京首鋼隊的混血中鋒丘天卻把握住機會,這也會讓北京首鋼隊看明白3000萬先生真的已淪為雞肋
  • 2021年成都大運會已收到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意向報名
    即將竣工的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記者8日從中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機關黨組第2次(擴大)會議獲悉,自8月18日開放註冊系統以來,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已收到美、英、德、法、日、韓、印等100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參賽意向報名
  • 160多個組織呼籲取消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
    160多個組織呼籲取消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 文/夏洛特2020-09-09 22:34:02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一個人權組織聯盟向國際奧委會發出聯合信函,呼籲鑑於中國的人權記錄,取消北京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權。
  • 足壇絕代雙驕淪為「雞肋」?C羅社媒發文瘋狂暗示!梅西感同身受
    【足壇絕代雙驕淪為「雞肋」?】事情曝光後,梅西就像是沒事人一樣,僅有一次在餐廳公開現身被無數球迷們「包圍」,隨即他就駕車逃之夭夭,誰讓球迷們太熱情了呢。隨後掀起了球迷們的軒然大波,眾人直呼:「足壇的絕代雙驕恐淪為雞肋了啊
  • 為應對東京奧運延期成都大運會也順延開幕日期:西安全運會怎麼辦
    據悉根據東京奧運會的開幕日期,成都大運會也調整了開賽日期,以避免和東京奧運撞車,但是西安全運會怎麼辦?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在東京奧運宣布明年7月23日舉行之後,西安大運會也給出了調整方案:從原定在2021年8月16日到27日進行,現在推遲到2021年8月18到29日進行,雖然只是延後了兩天,卻和東京奧運閉幕拉開了十天
  • FIFA討論剝奪2022世界盃卡達主辦權?
    想想都美! 日前,前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因涉嫌在卡達申辦世界盃的過程中有腐敗行為而被法國警方拘留,此事在全球足壇引起軒然大波。有外國媒體最新爆料,透露國際足聯內部已經召開秘密會議,商討剝奪卡達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的可能性。儘管該消息沒有得到FIFA證實,但2022年世界盃是否易地舉辦如今已成為全球足壇、媒體和球迷討論的熱點。
  • 亞足聯:中國放棄承辦!U23國足失第五屆U23亞洲杯直通權
    北京時間10月15日,亞足聯宣布,中國足協放棄承辦2022年亞足聯U23亞洲杯,亞足聯已重新向會員協會開放申辦程序。根據此前的報導,由於非奧運年的U23亞洲杯無國家願意承辦,亞足聯傾向隨後1年舉辦亞洲杯的國家承辦,此前中國獲得2023年亞洲杯舉辦權之後,便把2022年U23亞洲杯主辦權交給了中國。由於奇數屆的U23亞洲杯(非奧運會年)不涉及奧運會名額的分配,導致沒有國家主動申辦,因此亞足聯將U23亞洲杯交由隨後1年主辦亞洲杯的國家承辦。
  • 從成都大運會起,羽毛球將為大運會必選項目
    自1990年在賽普勒斯舉辦的首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以來,以及隨後的四屆羽毛球錦標賽中,所有亞洲隊伍都表現得出類拔萃。中國隊和中國臺北隊在單打比賽中成績斐然,幾乎每次都能奪冠。而在雙打比賽中,他們的不敗地位則會受到歐洲隊伍的強大挑戰,有時還會被淘汰出局。
  • 臺北獲世界大運會主辦權 感謝大陸協助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新華網消息據環球網轉載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市擊敗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成功取得201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國際大學體育聯合會(FISU)29日晚間7時宣布,臺北市獲得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臺北代表團團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這是臺灣第5度申辦,「有志者事竟成」。他還說,「大陸也給了相對的協助,這是歷史的新頁,相信兩岸關係會因為臺北成功舉辦世大運,跨入新的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