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德斯弧頂爆射破門(因莫伊塞斯犯規取消),格德斯斜塞段劉愚形成單刀,格德斯巧妙一漏再反插下底秒傳中路郭田雨……魯能對陣深圳佳兆業的比賽,成為了格德斯個人的證明之戰。只不過在大呼「格德斯真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能看到魯能最後二十分鐘所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就是有可能制約魯能未來戰績的關鍵。
上半場顯然是屬於魯能的,關鍵點當然就是格德斯。上半時他的遊弋範圍相當之大,無處不在的他用令人驚嘆的跑動接應,盤活了魯能的雙邊,讓魯能從左至右的進攻總能形成局部的三人小組,從而合理規避了邊路單點爆破能力不足的問題,整體進攻顯得非常流暢。
另外,他的存在為前場提供了佩萊之外的第二個對抗點,充分吸引防守火力,從而解放出了之前一直打前腰卻無法承擔對抗的段劉愚,在兩大外援合力掩護下,段學霸也得以發揮出自己閱讀比賽能力強和跑動積極靈性的特點,拿到了幾次前插機會,並完成一次破門。包括吳興涵的邊路突破造點,實際上也可以歸結為格德斯的反覆衝擊對手左半邊帶來的對手不斷消耗,以及吳興涵作為左邊前衛的體能緩解,從而為上半時最後時刻的一對一奠定體力優勢。
下半場深圳換人變陣後明顯組織的更有調理,而且逐漸增加了對抗強度,而魯能這邊在佩萊和吳興涵下場後,前場逐漸開始控不住局勢。這裡面一方面是格德斯體能下滑帶來的跑動接應減弱,魯能其他前場球員對抗明顯吃虧;另一方面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小將郭田雨實質上還擔不起中路支點的作用,和格德斯形不成有效的一高一快組合,小郭是必須靠邊衝起來的踢法,對於中鋒那套背身拿球分球再反插搶點的套路並不擅長,像是開篇提到的格德斯拉邊傳給他的那次絕好機會被浪費,看似運氣,實際上也暴露出小郭擔當中鋒在反插時機、如何利用身體以及對抗下射門腳法的掌握等問題。
魯能後二十分鐘很想把球控下來並儘量打到前場,但實際效果並不好,由於中前場拿不住球,導致壓力始終在自己半場出不去,深圳持續施壓之下,魯能後防犯錯也就在所難免,從而也造就了郜林的點球。
這裡多說兩點,不得不說老將郜林的比賽經驗確實豐富,劉軍帥在這個球的防守上明顯交了學費,以後禁區裡什麼時候該出腳,什麼時候不該出腳,需要他和教練去反覆回看錄像,一個點一個細節的來總結,沒辦法,能力不夠只能靠豐富經驗去湊。如果說郜林這球有故意造犯規但還算成功的話,那接下來右路那次略顯誇張的被推倒地造犯規明顯就是「跳水」了。解說覺得他這同樣是經驗優勢,但我認為國內球員還是儘量避免這種經驗,輕輕一推這種明顯不是犯規的動作真到大賽上很有可能是不會吹罰的,而當時的比賽已經進行到尾聲,深圳落後但郜林控著球權,一旦裁判不吹,本方球隊白白浪費的也許就是最後一次進攻機會。
總體來看,李霄鵬這場的部署和換人並沒有太大問題,格德斯的亮眼發揮和後二十分鐘的被動也反映出當下魯能的陣容的優勢和問題。如何在外援體能下滑後繼續掌控局面,將會是李霄鵬接下來幾場比賽裡急需解決的重點,本場好在深圳佳兆業外援實力還不算太強,換作是大連、申花、蘇寧、恆大等隊,最後二十分鐘誰也保不準會發生什麼。讓局面的可控性儘可能延長,魯能才有走的更遠的可能。
(體育巡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