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擁有大量機會最終只打進1球的巴西依然成為世界盃預選賽南美賽區唯一三戰全勝的球隊,但平心而論他們前三場的含金量並不算太足夠,玻利維亞秘魯和委內瑞拉都是南美後段班的選手,蒂特的巴西隊需要更加有說服力的比賽。
巴西隊迎來強敵
所以第四場客場挑戰烏拉圭,就是這樣一場對這支巴西來講至關重要的比賽。
在事關世界盃的重要場合,和歐洲那邊有些過家家的歐國聯比賽不同,巴西隊在首發中確實不敢輪換他們的主力陣容。
這場比賽蒂特做出的唯一調整,就是用尤文圖斯中場阿圖爾更換了上一場首發的阿蘭,其餘10個人原封不動:
蒂亞戈席爾瓦和馬爾基尼奧斯搭檔中衛,洛迪在左達尼洛在右,中場阿圖爾的左側是道格拉斯路易斯,右側是裡貝羅。
只有一個調整
鋒線上依然是裡查利松、菲爾米諾和熱蘇斯——內馬爾不在,這個「英超三叉戟」已經是巴西陣中能搭配出來的最強攻擊陣容。
門將依然選用曼城門將埃德森。
我總是認為,某種意義上講現在的烏拉圭國家隊很像西蒙尼麾下的馬德裡競技,工整的442,以防守強硬見長,四天前客場3球完勝哥倫比亞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
巴西的主力陣容幾乎不動搖,而另外一邊的烏拉圭也極為謹慎保留了大部分上一場客勝哥倫比亞的首發,其中只有兩處調整。
烏拉圭也只有兩處調整
關於馬競的印象或許是來源於中後衛希門尼斯和戈丁這對當年常年在馬競一起的老夥計搭檔,今天他們又一次聯袂首發,右後衛位置上繼續使用了33歲的佛羅倫斯老將卡塞雷斯,而左後衛今天使用國內民族隊的奧利韋思羅首發是第一個不同之處。
四個中場一字排開沒有變化:南德斯、託雷拉、本坦庫爾、德拉克魯斯,這是一個對抗和硬度極強的中場四人組。
鋒線上由於蘇亞雷斯的檢測陽性,老帥塔瓦雷斯用21歲的本菲卡小將努涅斯取代了他的首發位置和卡瓦尼搭檔,應該說沒有了蘇亞雷斯在門前的把握效率,是烏拉圭今天的重要的損失。
類似馬競風格的踢法和首發
眾所周知,世界足球版圖中南美三強之間的恩恩怨怨糾纏不休,烏拉圭和巴西之間的宿敵味道一點也不比阿根廷巴西之間要少,特別是今天是在烏拉圭的主場。
世界第七對世界第三的世界盃預選賽,這是最高規格的一場強強對話。
和上一場一樣,裡貝羅依然會是三個中場裡前頂的那個一個,路易斯和阿圖爾今天踢得有點像雙後腰的配置,巴西隊的進攻強調縱向深度是蒂特的一個戰術思想。
當中鋒菲爾米諾前頂時,巴西隊可以是4231,當兩翼齊飛時可以是433,當菲爾米諾候車拿球時可以是4222,應該說論前場攻擊線的搭配變化,巴西隊是要比烏拉圭更為豐富的。
內馬爾不在,裡查利松是持球突破的爆點
開場僅3分鐘,今天踢右邊鋒的熱蘇斯就用小角度的勁射掀起了巴西隊今天主動前壓進攻的序幕。
事實上今天開場後熱蘇斯和裡貝羅都大幅度偏向右邊路站位,他們形成一個內外線攻擊肋部的進攻搭配。
巴西隊的下馬威
巴西隊開場給了下馬威而主隊烏拉圭當然不會在宿敵面前膽怯——2分鐘後努涅斯左路下底內切後晃開達尼洛完成回應——球砸中了巴西隊的橫梁!
這一來一回的兩次射門讓比賽的節奏和緊張的氣氛陡然升級。
努涅斯擊中了橫梁!
不過這次射門也讓巴西隊驚醒:這裡是烏拉圭的主場,要想有好結果還是要先顧好自己的後防。
10分鐘後蒂特意識到烏拉圭中場在寬度覆蓋上的優勢,因此裡查利松和熱蘇斯開始注意在邊路上的回防,巴西隊進攻時仍是4231,防守時卻會退成451,防的就是烏拉圭的邊路傳中——比如11分鐘時卡瓦尼的這次頭球攻門。
邊路傳中找卡瓦尼的頭球
比賽很快地轉向巴西主動控球降節奏,烏拉圭紮緊籬笆找反擊的慣有態勢,而幾個強硬的烏拉圭中場提供的持續高強度身體對抗也是應有之義。
雙方的肉搏、倒地在場地中隨處可見——你或許會難以想像一場南美的比賽會如此多的身體對抗和幾乎不見任何花哨的動作,但這其實就是烏拉圭這種近似於馬競踢法的風格造就的。
巴西隊的技術大師們很難突破烏拉圭的肌肉叢林,反而是烏拉圭用前場的高強度對抗拼下來幾次不錯的反擊機會。
烏拉圭用高強度對抗和逼搶獲得了比賽的平衡
但烏拉圭的高強度對抗有一個前提:體力。
這個因素在密集賽程、舟車勞頓的南美賽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點,因此在30分鐘過後巴西隊更為節省體力的控球逐漸佔到了優勢——烏拉圭的球員開始無法維持高位逼搶和退防的速率。
「你的踢法太費體力啊老哥」
所謂百密一疏。
34分鐘,巴西隊繼續在進攻端右路發起嘗試,這次45度角傳中找到重新進入禁區的熱蘇斯,熱蘇斯用良好的球感停球後回做,禁區前的阿圖爾拿球閃開補防的本坦庫爾遠射,再次擊中防守球員折射破網,1-0!
巴西隊打破了僵局
巴西隊有些幸運地取得進球和領先,整個過程中烏拉圭的防守沒有太多的錯誤,但每個環節都慢了那么半拍,這就導致了細節上的缺失。所以體力問題和細節的處理永遠是這種看似勢均力敵比賽中最重要的環節。
第一個進球有些幸運,第二個進球就能更明顯看出烏拉圭球員在體能下降後的注意力缺失,半場結束前角球開出,洛迪二次傳中找到裡查利松,後者頭球攻破烏拉圭的大門,2-0!
兩球了!
定位球的分工、邊後衛沒有散出去貼近邊路傳中的球員、中後衛被身高不佔優勢的對手前鋒頭球破門——這些都是精神不太集中的體現。
半場雙方各有四次射門,但巴西隊的4次射門全部射中了門框範圍並且取得2球領先,跟他們在技戰術上居右更多的進攻手段和套路是分不開的,但留意其餘三個數據:
巴西隊將近60%的控球率,但進攻次數卻幾乎只有烏拉圭的一半,而雙方加起來半場有12次犯規。
缺少了蘇亞雷斯,卡瓦尼有些孤掌難鳴
這說明了:蒂特有意識在用控球消耗對方的體力,並不急於一口吃掉對手。而塔瓦雷斯同樣意識到體力是自己這種踢法的短板,他一直致力於提速打破巴西的控球牢籠並儘可能製造更多的致命攻擊機會。
但他缺少一個能在狹小空間做更多一針見血動作的蘇亞雷斯,卡瓦尼這種大開大合的中鋒在這種境況下很難起到太大的直接作用,他需要更多的後插上隊友來利用他創造的空間。
下半場對烏拉圭來講依然會很困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