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引發的大麻煩:椋鳥究竟有多恐怖?

2021-02-09 果殼

(Jane O'Brien/文,莘莘深/譯)山鴉,鷦鷯,鸕鷀,貓頭鷹,夜鶯,雲雀等60種鳥類在莎翁的劇作經典中都各自佔有一席之地。這些關於鳥類的描寫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激勵著鳥類愛好者們。所以在1890年,一位叫做尤金•席費林(Eugene Schieffelin)的德國移民覺得,如果能向北美儘可能多地引進莎士比亞的鳥,那一定再好不過了。

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他在紐約中央公園放飛了60隻椋鳥,希望它們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

不幸的是,它們成功了。

現在,美國有大約2億隻歐椋鳥。它們體格強健又好鬥,是鳥類世界的惡霸。它們造成的麻煩如此之大,以至於現在它們是為數不多的不受美國法律保護的鳥類。


機場的災難,農作物的剋星

「椋鳥冷酷而高效。我們這行裡都管它叫帶毛的子彈。」麥可•彼奇爾(Michael Begier)說道,他是美國農業部機場野生動物災害項目的國家協調員。「椋鳥給機場造成了特別大的麻煩,因為它們會匯成非常大的鳥群,並且,比起其它鳥類,它們身體的密度非常高。它們比銀鷗的身體密度要高27%,雖然銀鷗比它大得多。」

如果椋鳥群撞擊到飛機上,後果可能會十分慘重。在1960年它們釀成了美國航空史最致命的鳥類撞擊飛機事件。當時,一架飛機正從波士頓洛頓機場起飛,椋鳥群飛進了引擎裡,隨後飛機墜毀在附近的港口中,機上62人全部遇難。


動圖:椋鳥群飛翔的景象

椋鳥還造成了農作物損失——特別是果樹,這給美國農業造成了每年約10億美元的損失。它們甚至還造成牧場的牛奶減產,因為它們會偷食吃奶牛的飼料。

「椋鳥特別討厭的地方在於它們會挑品質最好的穀物吃,這造成了乳製品減產,因為奶牛無法獲取它們需要的營養。」喬治•林茲(George Linz)說,他是美國農業部國家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的一名生物學家。「通常,農場主都意識不到發生了什麼。」

入侵物種

席費林是當年「美國馴化學會」的一名成員,該協會旨在從舊世界歐洲引進植物和鳥類,創造一個舒適而親切的新美國。

「大部分這些協會的引進工作都慘遭失敗。」來自康奈爾大學的鳥類學實驗室的凱文•麥高恩(Kevin McGowan)說。「但是它們中的有些留下來了,還非常成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家麻雀和歐洲椋鳥。」

椋鳥在洞裡面做窩,對下蛋而言這是最安全的環境,因為幾乎沒有天敵能夠進來。「但是這樣的洞穴並不多,因此競爭很激烈,」 麥高恩說。「歐洲椋鳥是強有力的競爭者。它們很小,大約半個拳頭那麼大。但是它們要比其它鳥類重50%——而且看起來渾身都是肌肉。」

「這就是最大的一個問題。本地的洞穴鳥類競爭不過它們。」

科學家認為椋鳥的數目上升,同紅頭啄木鳥、紫崖燕和藍知更鳥等本地鳥類的數目下降,之間存在關聯。但是他們並不完全肯定椋鳥就是這些鳥類數目下降的原因,並且,眼下椋鳥的數目同樣出現了略微下降——儘管這種下降還不足以對環境造成影響。

2012年,美國農業部通過射殺和誘捕殺死了近150萬椋鳥。「但是我認為我們沒能對它們的群體總數造成一點影響。」 林茲說。

椋鳥和莎翁

諷刺的是,椋鳥只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被提及了一次——在《亨利四世》的上篇中。在劇中,諾森波蘭伯爵之子霍茨波反抗國王,並且在想辦法折磨他。在第一幕第三場中,他在幻想教一隻椋鳥說「摩提默」三個字——國王的一個敵人。

「不,我要養一隻椋鳥,僅僅教會它說『摩提默』三個字,然後把這鳥兒送給他,讓它一天到晚激動他的怒火。」莎士比亞寫道。

「莎士比亞對一切事物的想像力似乎都沒有邊界。」 德魯利•希滕貝格(Drew Lichtenberg)說到,他是莎士比亞戲劇公司的文學合伙人,該公司目前正在上演《亨利四世》。「他用鳥來表達羅密歐和茱莉亞深切浪漫的情感。他在《麥克白》和《李爾王》裡面描繪了夜晚貓頭鷹的叫聲。他運用鳥類來表現各種戲劇效果。」

從左邊順指針方向:夜鶯,山鴉,鷦鷯,雲雀和鸕鷀 —— 一些莎士比亞的鳥。圖片來源:Thinkstock

希滕貝格說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上,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維多利亞時代的鳥類愛好者想用莎士比亞的文字當作為自己釋放非本地物種的藉口。鳥類愛好者可以在莎士比亞的作品裡面看到自己想的東西,「討厭鳥類的人也可以找到同樣多的利於他的理由。」

除了莎士比亞和那些被誤導了的19世紀鳥類愛好者之外,還有誰喜歡椋鳥嗎?

「我們可以說椋鳥本不該出現在這裡——但是椋鳥確實是很酷的鳥。」 麥高恩說,「它們是美麗的動物,光彩奪目,前胸和喉嚨布滿紫色和綠色的羽毛,它們的歌聲也很漂亮,因為它們可以模仿其它種類。」

事實上,莫扎特在1784年購買了一隻寵物椋鳥,據記載,三年後,這隻椋鳥死的時候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至少還有人會為一隻椋鳥的離去而感到悲傷。(編輯:Ent)

附:詩人筆下的鳥

"When the wind is southerly I can tell a hawk from a handsaw."

「吹南風時, 我是能分辦錘子(鷹)與鋸子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場

"Wilt thou be gone? It is not yet near day. / It was the nightingale, and not the lark, / That pierced the fearful hollow of thine ear. / Nightly she sings on yon pomegranate tree. / Believe me, love, it was the nightingale.

「你現在就要走了嗎?天亮還有一會兒呢。那刺進你驚恐的耳膜中的,不是雲雀,是夜鶯的聲音;它每天晚上在那邊石榴樹上歌唱。相信我,愛人,那是夜鶯的歌聲。」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五場

"I myself could make / A chough of as deep chat"

「就是烏鴉(山鴉)我也能教它講得比他有意思一點哩。」安東尼奧,《暴風雨》,第二幕,第一場

Hark! Peace! It was the owl that shrieked, the fatal bellman, / Which gives the stern'st good-night.

「聽!不要響!這是夜梟在啼聲,它正在鳴著喪鐘,向人們道悽厲的晚安。」麥克白夫人,《麥克白》,第二幕,第二場


編譯來源 BBC.com, The birds of Shakespeare cause US trouble

本文為果殼網原創編譯,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media@guokr.com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蝗災有多恐怖?中國千年來有何治蝗經驗?
    史上最大蝗災有多恐怖: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蝗災是美國落基山蝗蟲蝗災。根據當時的報告農民在當地,每平方英寸平均殺死蟲卵150個,1英寸=2.54釐米,計算一下至少殺了十兆的蟲卵,至此,這個恐怖的被稱之為落基山巖蝗的蝗蟲品種滅絕了,現在連標本都找不到。中國治蝗有何經驗?
  • 【城市常見鳥類】絲光椋鳥
    經常有小夥伴問我,在南昌市的溼地公園裡面看到的成百上千的鳥群是哪一種鳥,今天來給大家解密啦!
  • 椋鳥,讓人動情的相思鳥
    八哥說,有八哥、喜鵲、麻鳽、綠鷺,最多的是椋( liáng ) 鳥。八哥,我喜歡,小時候在農村看得最多的鳥兒就是她;鷺,我喜歡,我們志願者救過,我寫過;喜鵲,我喜歡,我陪央廣汪永晨老師在洞庭湖溼地遇見過她,也寫過她;麻鳽,我們志願者也救過她,這是第二次救了。在洞庭湖區,你可能會遇見椋鳥,但不易看清她的廬山面目。因為她們來無影,去無蹤,行動迅速,辦事雷厲風行。
  • 【視頻】絲光椋鳥 | Silky stanling
    絲光椋鳥,頭具近白色絲狀羽。林鳥,留鳥於中國華南及東南,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遷徙時成大群。石城常見,曾經看到多隻偷吃鄰居家的香腸。2015年1月23日,攝於壩口。絲光椋鳥偷吃香腸近景觀鳥學堂拍攝於江西石城,縣城,中心巷,越土越好農家蜂蜜。絲光椋鳥偷吃香腸變焦拍攝大群絲光椋鳥在農田覓食後飛走
  • 《莎翁情史》:值得一看
    莎翁為何寫羅密歐與朱麗葉、怎樣想到這樣經典的情節與結局、怎樣寫出如同身受的戀愛之感?這些普羅大眾一直沒有注意實則十分有挖掘力的問題在影片中得以解答,並且是以一種精彩的結合形式而出現。莎士比亞就是現實的羅密歐,而維奧拉則是朱麗葉,這本身就能引出許多看點,再加上莎翁風流韻事、維奧拉追求戲劇之路等精彩輔線,整部影片在結構上的精巧就已與普通影片拉開距離。
  • 《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金毛犬-協助拍攝
    ōu liaacute;ng niǎo,也叫星椋鳥,羽毛藍色,有光澤,帶乳白色斑點,嘴小帶黃色,眼靠近嘴根,性好溫暖,常群居,吃植物的果實或種子.翅較尖,尾短而呈平尾狀形體特徵。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須先生在著名的長沙地區拍攝
  • 2020人類或面臨大麻煩?科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地球究竟發生了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2020人類或面臨大麻煩?科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地球究竟發生了什麼?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雖然和地球誕生的46億年的時間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但是幾百萬年的時間相比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非常長遠的,而人類和地球的關係,卻在近些年來不地被激化,不斷的有所顯現,人類和地球真的可以和諧相處嗎?2020年剛剛開始,新型冠狀病毒就不斷地湧現!
  • 牛椋鳥:既是剔牙專家又是吸血怪咖?動物界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我覺得牛椋鳥和絕大多數大型食草動物就是這樣一種互利共生關係,大型食草動物為牛椋鳥提供食物,而牛椋鳥負責放哨提前察覺食肉動物帶來的危險。但凡有大型素食哺乳動物的地方,牛椋鳥就會出現,它是黑犀牛、跳羚、非洲野牛、河馬、斑馬最忠實的鐵桿兒朋友 。肯亞的邊緣腹地常見到很多紅嘴牛椋鳥停在當地的黑犀牛身上 ,啄食黑犀牛身上的寄生蟲和昆蟲及蟲卵 。 所以澳大利亞的生物學家在當地的生態公園以黑犀牛和牛椋鳥為研究課題展開研究。
  • 約旦河谷飛過成群椋鳥 密密麻麻場面壯觀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約旦河谷,椋鳥在空中翱翔,密密麻麻。 圖片來源:ICphoto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約旦河谷,椋鳥在空中翱翔,密密麻麻。 圖片來源:ICphoto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約旦河谷,椋鳥在空中翱翔,密密麻麻。
  • 莎士比亞的愛情羅曼史《莎翁情史》
    如果近期內一切仍沒有改現,那麼非但劇院面臨破產.連大家的生命都有危險,所以給莎士比亞施加重重壓力。影視原聲編輯專輯封面《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MP3!]哈維找來多位公司上層共同致力於本片,其中包括他的弟弟鮑伯·韋恩斯坦、高級副總裁朱莉·戈爾茨坦和執行副總裁唐娜·吉利奧蒂,眾人一致認為《莎翁情史》是他們前所未見的好劇本。由於愛德華·茲威克已經開始籌拍《緊急動員》,所以製片方只得另謀導演人選。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到了大學生物學專業,我們會發現,實際上的生物之間的關係遠比這三種要複雜的多,有共生、寄生、競爭和捕食關係之分。如果附著在長頸鹿大羚羊的身上,牛椋鳥還會附贈毛髮梳理的服務,這也是長頸鹿這種有被毛的動物更喜歡牛椋鳥的原因。牛椋鳥從早到晚都在騷擾著草原動物的身體,東啄西啄,但卻很少見動物們主動驅趕和攻擊牛椋鳥,牛椋鳥身體靈活不容易被攻擊到是一小方面,更大的原因是:動物們把牛椋鳥視為自己的警報系統。
  • 科學家:別忘了還有哨兵牛椋鳥
    為了保護自己,當它們發現有較大的動物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時,它們就會發起自衛性衝鋒。犀牛極差的視力,通常給了非法盜獵者們可乘之機。即使犀牛的嗅覺非常靈敏,但只要獵人逆著風,就可以在犀牛5米之外自由行走,而犀牛卻毫無察覺。因此,對於一隊經驗豐富的獵人來說,捕獵一頭犀牛並非難事。正因如此,進入現代文明以來,犀牛的數量在急劇下降,走近了物種滅絕的邊緣。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一隻大貓要跳過5米寬的河流,只見它蜷縮身體,縱身一躍,輕盈的身體在空中划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然後準確無誤地落到了對面的礁石上。而這隻大貓就是猞猁,擁有著驚人的彈跳力,據說連狼見了都要遜色幾分,那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呢?猞猁一般情況下會捕食野兔,當然比它身形大好幾倍的野鹿。猞猁也能夠一招秒殺,甚至還敢正面對抗野狼!一頭野狼尾隨猞猁,想要將其捕殺掉,但是猞猁在洞察了野狼的心思後,下一秒先發制人,立馬對野狼發起攻擊。
  • 草原上一場奇特的動物對峙,野牛怒視牛椋鳥,大眼瞪小眼!
    在動物世界中,非洲野牛是一種食草動物,但野牛的脾氣是最為暴躁的物種,攻擊性非常強,一般動物都不敢輕易靠近野牛群,只是野牛對牛椋鳥是既友好又憤怒。在坦尚尼亞的草原中,就拍攝到野牛怒視牛椋鳥,這是一場奇特的動物對峙,野牛大眼瞪牛椋鳥小眼,最後都友好相處。
  • 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椋鳥成群飛舞 聲勢浩大景象壯觀-中新網
    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椋鳥成群飛舞3) "← →"翻頁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義大利羅馬威尼斯廣場上空,成群椋鳥映襯著晚霞飛舞
  • 一個半小時「看完」莎翁37部作品?《短打莎士比亞》來蘇州了
    三個演員90分鐘演盡莎翁筆下的悲喜莎士比亞一生留下37個著名劇本、2首長詩、154首十四行詩……數字之多、作品之偉大,奠定了他在世界戲劇史、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而在《短打莎士比亞》中,牟紫、楊峰、馬文亮三演員,卻用一個晚上、90分鐘的時間演完了莎翁的37部劇本作品。
  • 網傳「成都上空飛過成群不明飛鳥」 專家:不是蝗蟲,是椋鳥遷徙
    近日,一段在成都青羊區拍攝的視頻引起網友關注,視頻中,在青羊區金沙醫院附近上空出現大範圍不明「飛鳥」成群結隊飛過,對此,網友提出疑問:有點恐怖,是不是蝗蟲?還有網友質疑視頻中的內容是否屬實。3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視頻拍攝者周先生,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段視頻自己沒有添加特效,是真實拍攝於3月6日早上7點40分左右,當時他從地鐵4號線文化宮D2口出來時看見,便立即用手機拍攝下來,「不像蝗蟲,更像麻雀一類的,視頻也是真實的,我對我說的話負責,我沒有造謠,我發這個視頻的本意是現場的確很震撼,第二,我覺得現在生態好了,鳥類才多了,我沒有要傳達什麼恐慌的想法。」
  • 成群椋鳥聚集變換形狀 似神秘天外來客 (1/3)
    成群椋鳥聚集變換形狀>3) "← →"翻頁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20日,英國蘇格蘭格雷特納,夜幕降臨前,椋鳥聚集在一起在空中盤旋
  • 《莎翁情史》任何時代都需要皆大歡喜的愛情
    正文在看過這部電影後,對《莎翁情史》在1999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個人是非常肯定的。在冷戰結束後的幾年中,我們大洋彼岸樂觀的美利堅電影人們。開始將目光越來越多的聚焦於,花好月圓的男男女女。這充分說明了,美國人在冷戰結束後,那種不可一世和安逸感。也表達了,美國電影的話語權被越來越多的女性說佔據。
  • 海底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在8200米深海,魚還是魚嗎?
    海底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在8200米深海,魚還是魚嗎?大家還沒有見過,就連核潛艇能夠下潛的深度也只有600米,那麼在海底1萬米的世界,究竟有多麼恐怖?事實上,海洋越深,那麼它的壓強也就越大,如果人類處在幾千米的海底,瞬間就會將人類變成一張薄薄的紙片,因此海底1萬米根本就不能夠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