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被西方認可的中國王朝,延續了471年,國號是中國人代名詞

2020-12-23 騰訊網

公元前221年,在秦孝公開始一共六世秦國君王的共同努力下,嬴政終於消滅了另外六國。此後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將秦國更名為了秦朝,並且建立了一套沿用兩千多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因此秦朝也被稱為我國最早的封建朝代。但是秦朝並不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第一個王朝應該是奴隸制王朝夏朝。

從《史記》以及一些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來看,夏朝應該是起源於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部落時代末期,一直傳承到公元前1600年最後一任夏王夏桀,一共17位國君,一共傳承了471年左右。在《史記》中夏桀可以「手搏豺狼,足追四馬」,但是卻非常暴虐,最後被商湯打敗,夏朝改為商朝。

夏朝的創建者被認為是禹(姒姓),也就是民間傳說大禹治水中的英雄大禹。當時部落首領之位還是由前任首領禪讓或是部落人民共同推舉,而因為大禹在治水一事上所立下的功勳,大禹被部落推舉為了新任首領。大禹晚年也遵循著這個傳統將首領之位傳給了部落中的大將益。但是益認為大禹為了部落的延續貢獻了太多,自己不配接任首領的位置,就將首領再讓給了大禹的兒子啟。

啟並不比自己的父親遜色多少,他雖然沒有治理水患,但是他創造出了一套有別於部落管理方式的新興制度:啟建立了一套不完整的集權制度,啟這一脈是最為尊貴的,然後是另外十一個有血脈聯絡的部族,地位在此的是其他的中小型部族,最末端的就是奴隸。啟建立的這套制度基本上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進行分配,每個部族各司其職,基本上已經有了朝代的規模。只是之後國君的位置都是啟這一脈的子弟,這就是公天下變為家天下的轉折點。

根據文獻史學家估計夏朝的領土大概是河南的西部、山西南部再加上山東河北等大部分地區,400多年基本未曾變動。而夏朝被商朝取代之後,夏桀便帶領很大一部分北上到了蒙古高原地區。司馬遷認為匈奴就是這一脈夏族人的後代,因為他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寫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夏朝和漢唐兩朝一共被認為是對現代華人影響最大的朝代。因為唐朝繁榮所以現在海外華人聚集地被稱為唐人街、因為漢朝強大所以漢族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民族、因為夏朝歷史悠久所以華夏是中國人代名詞。但是很多西方國家卻認為夏朝從來沒有出現過,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從出土文物來看,我國出現過一段尷尬的真空期,那就是我們發現過石器時代的遺蹟,也發現過商周的青銅器,但是卻很少發現夏朝的文物,這就是西方國家懷疑的源頭。即使有很多證據證明洛陽二里頭遺址和陽城遺址都是夏朝時期的遺蹟,但是他們還是堅持認為夏朝是周朝人為了顯示商朝乃是非正統地位所編撰出來的朝代。

在以前這些西方學者也認為古蜀文明是我國編撰的,但是商青銅神樹的發現讓他們閉上了嘴巴,相信以後我們也會發現更多夏朝存在的有力證據,再次讓這些小丑閉嘴。

相關焦點

  • 唯一不被西方認可的中國王朝,延續了471年,國號是中國人代名詞!
    公元前221年,在秦孝公開始一共六世秦國君王的共同努力下,嬴政終於消滅了另外六國。此後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將秦國更名為了秦朝,並且建立了一套沿用兩千多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因此秦朝也被稱為我國最早的封建朝代。但是秦朝並不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第一個王朝應該是奴隸制王朝夏朝。
  • 商朝之後,「商」字為何沒再被用作國號?古人:改了,看著不舒服
    文/商學野在現代考古界,西方學者對中國"夏代"的定義為"傳說神話",因為迄今為止中國未能發掘出證明夏朝存在的文字以及遺址。在重實證輕文獻的西方考古學當中,文字就是歷史的遺言,沒有文字,很難證明一個朝代的存在。
  • 一個不被西方承認的中國王朝,一說國號家喻戶曉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我們常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我們也會驕傲自豪的向外國友人介紹我們是華夏民族。相傳,夏朝為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
  • 中國古代十三個國號的由來,唐朝國號最唯美,隋朝國號最晦氣
    第一個:夏朝夏朝是中國第一個統治王朝,大禹的兒子啟繼承了大禹的王位,建立華夏民族第一個王朝,從此將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但歷來史學家對夏朝的國號存在各種各樣的爭論,夏朝為什麼叫夏朝?楚漢相爭,霸王項羽沒有遵守當初的約定誰先入關便可做漢中王,而是把劉邦貶到巴蜀去做漢王,可以說漢是劉邦屈辱的代名詞。後來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十面埋伏滅掉項羽之後曾想改掉漢王這個稱呼,漢朝的丞相蕭何便說:「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意思漢這個稱呼是響應上天的旨意,於是劉邦便打消改掉國號的念頭。後來漢朝因強盛且統治長久,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有了今天的漢族、漢字、漢人、漢家、漢邦等文化概念。
  • 為何中國歷代王朝難破300年?日本和歐洲王朝卻能延續上千年?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對歷史稍微熟悉的人,都會發現了一個相對「詭異」的事,那就是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來,歷代封建王朝都難破300年的魔咒,哪怕是歷史上最享譽盛名的「強漢」與「盛唐」都沒有破300年。
  • 西方認可清朝國名為「中國」,日本為什麼不同意清朝使用?
    為了正統,爭奪「中國」這個國名公元386年,鮮卑族在北方建立北魏,420年,漢族人在南方建立劉宋,中國的南北朝出現,雙方出現敵對。西方國家認可的「中國」政權以「中國」這個國名出現的政權,是明朝。在利瑪竇的記錄中,他告訴歐洲人,在東方國度中,他們經常換朝代,改國號,但他們對外一直沿用的「中國」這個國名。因此,明朝時期,在一些西方國家眼裡,明朝也是等於中國的。而到了清朝,中國等於清朝,更是普遍的存在西方人眼裡,甚至是一種常識存在。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西方人根據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認為「成吉思汗是將中國變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認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而對忽必烈的結論是「把蒙古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表明認可忽必烈是中國人。具體來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
  • 國號是怎麼來的?
    中國在四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隨著建國開朝、興亡更替,出現過很多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就是我們所說的國號。    2、習稱:西周和東周是後人的習慣稱呼,因為都城分別在西邊的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和東邊的洛陽,所以習稱西周、東周,這是一個連續的朝代,國號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國號。但要細細說起,國號的周和朝代的周,有一點小差別,朝代的稱周朝,延續時間大約800年左右,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朝代。
  • 歷朝歷代的國號是怎麼來的?
    中國歷史悠久綿長,隨著朝代的更替,國號也在不斷地變換,按照一般的理解,朝代的名稱似乎就是國號。  中國在四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隨著建國開朝、興亡更替,出現過很多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就是我們所說的國號。中國歷史上,究竟有過那些國號?這些國號與我們通常所說的朝代是一回事麼?  《利瑪竇中國札記》中這樣寫道:中國人過去,曾經用許多不同的稱號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將來或許還會。
  • 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將家族姓氏作為國號的王朝?
    前一篇文章南北朝時期,「宇宙大將軍」侯景,三次叛主,其頭顱被歷代收藏 講了「侯景之亂」,今天我們講一下平定侯景之亂,一步一步逆襲當上皇帝的陳霸先,他建立了中國歷史唯一一個將家族姓氏作為國號的王朝。
  • 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九大王朝的國號分別是怎麼來的?
    從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史,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但其中的大一統王朝只有九個,依次為: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那麼,九大王朝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呢?
  • 中國唯一因火山滅亡的政權,國號成中國代稱,但西方人不承認存在
    夏禹畫像夏朝的滅亡,也與夏桀不愛惜民力,橫徵暴斂有關,《史記·夏本紀》中說:「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商湯在鳴條之戰中,為體現師出有名,歷數了夏桀的罪過,這就是《尚書》中的《湯誓》一篇,商湯認為夏桀有兩大罪過,即「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率遏眾力」和「率割夏邑」其實都是指夏桀橫徵暴斂,不愛惜民力。
  • 中國歷史稱呼朝代用國號,外國歷史稱呼朝代用什麼?幾乎不用國號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稱呼一個朝代都是用這個朝代的國號,比如劉邦定國號漢,這個朝代就稱呼漢王朝;楊堅定國號隋,這個朝代就稱呼隋王朝;朱元璋定國號明,這個朝代就稱呼明王朝,其它朝代同理。
  • 「日本」國號形成蠡測
    如果日本國號產生於唐朝誕生將近百年之後,那麼,其音讀發音理應漢音「ジツ」才合乎邏輯,但為什麼偏偏日本人舍時音而不用,卻用了一個古老的字音呢?推想開來,謎底只有一個,那就是,作為國號的日本,在漢音沒有成為主流語音之前,至少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後一個時代隋朝便已經啟用。在資訊交流不發達的時代,日本這一國號到了公元600年才由使者傳達到中國的王朝。此時,在日本國內,日本國號大約已經使用了有一段時間。
  • 把中國近4000年王朝歷史濃縮為一天,現在的你處於什麼朝代?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如果從夏朝開始算,有著近4100年的歷史。 如果我們試著把中國的王朝歷史濃縮成一天,那麼,現在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間,正處於哪個朝代呢?歡迎在評論區告知!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再者,劉邦建立的王朝從來也不將自己稱為「西漢」,劉秀復闢的王朝也從來不將自己的王朝稱為「東漢」,硬要說這個歷史上存在一個名叫西漢的王朝,一個名叫東漢的王朝,相類似的有什麼呢?西方人為了貶低東羅馬,強加給人家一個「拜佔庭帝國」的稱號,實際上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一個叫作拜佔庭帝國的國家,拜佔庭只是一個古代的小型殖民城市的名稱,君士坦丁堡恰好建在了拜佔庭的原址上而已,拜佔庭帝國這一稱呼從何說起呢?
  •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83個王朝,它們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
    中國自秦大一統至清朝滅亡,共出現過九個大一統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有五十多個小王朝。當然,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也是統一的王朝。現在比較統一的說法是中國總共有83個王朝,559個帝王,其中帝397個,王162個。人們對於如此繁雜的大小王朝為了記憶清楚,總會編傳很多膾炙人口的順口溜!
  • 想脫離亞洲的日本,卻因國號問題永遠擺脫不了中國的影響
    到了秦漢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加領先於遊牧民族,更加看不起「蠻族」。「蠻族」即非人。倭國,初見史籍在《山海經·海內北經》:「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這個字,許慎《說文解字》「順兒。從人委聲。」可見比起戎狄、匈奴什麼的連人都不算的民族,至少還被承認是人。這不僅僅是中國人自己認為的,日本人也很驕傲。
  • 帝國VS王朝:為何古西方「追著羅馬跑」,古中國要「跟著漢朝走」?
    西方不僅有羅馬還有希臘,中國不僅僅有漢帝國還有唐, 但是西方古代為何一直以繼承羅馬為榮,而中國古時候是以繼承漢為榮呢?在其統治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領土的建立上,甚至還影響到現在我們中國的地域。西漢疆域二:漢朝的發展,在這個中國古代發展的奠基1:士大夫制度的出現漢朝繼承了秦制,在秦二世滅亡之後,漢朝卻還是可以繼續延續400年的時間。
  • 中國歷史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排行榜top10
    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華夏族奴隸制王朝。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