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性?弗洛伊德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

2020-12-18 劉小播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說到弗洛伊德,估計絕大部分人應該都聽說過。弗洛伊德是一位心理學家,為什麼我們會介紹他的思想呢?其實弗洛伊德對近現代思想的影響力,可能很多人低估了。

有個說,人類歷史上上遭遇了三次重大打擊

第一次是哥白尼,他告訴我們,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圍繞著太陽轉的一個普通行星。第二次是達爾文,他告訴我們,人類也並不是什麼神創造的,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的祖先只不過是一隻普通的大猩猩。第三次就是弗洛伊德,他告訴我們,人類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性,和其他普通動物一樣,都是情緒的動物。

之前我們講尼採的時候,尼採曾說過:「有的人死後才出生,我的思想超越了時代」,而尼採死後八年,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次專門討論尼採的研討會,而這次會議的組織中,就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和尼採在思想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反對西方主流的理性主義。如果說尼採是反叛了上帝,那麼弗洛伊德就是反叛了人的理性。

在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之後,理性主義成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人是理性的動物,這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物種,一個重要的原因,這是絕大部分當時的思想家的根本信仰,而弗洛伊德之後,「理性人」的觀念遭到了根本的質疑。具體是怎麼質疑的呢?

顛覆「理性人」觀念的核心是:無意識。

關於無意識,弗洛伊德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人的精神結構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識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還有巨大的一部分,這就是無意識。

弗洛伊德發現,人的心理結構中,存在一個黑暗地帶,這個地帶就是「無意識」,說它是黑暗地帶,是因為我們正常情況下是無法意識和察覺這個區域的。而我們日常的行為活動和理性思考中,有意識的部分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絕大部分的無意識,就像潛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樣。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

最頂端或者表層的是:意識,就是我們用理性思考進行了一些思想和行為活動,這個很好理解,在意識的領域,我們和外界連接,可以感知外界環境,接受外界的刺激,並對現實有著意識上的反映。這部分的精神活動會遵循現實的原則,比如社會規範和禮儀道德等,比如看到領導來,我們會有意識規範自己的言行,表現得恭敬。

而處在精神活動最底層的是「無意識」,無意識其實就是我們的本能、欲望、原始的衝動,這和叔本華和尼採所說的「意志」差不多。我們的本能和欲望有著強大的力量,我們很多行為和思想的動機和企圖都是來自於這裡,當然無意識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自我的本能欲望,所以他們的作用就是獲得快樂,它也不會考慮外在的社會規範,道德禮儀甚至法律的約束。比如,有個男生對一個女生一見鍾情,但他沒意識到,其實是因為這個女孩和他的母親有相似之處,讓他產生了某種依戀的情緒。

在無意識和意識直接,有一個橋梁,那就是:前意識

它存在的作用就是檢查作用。是一個中間的過度層級,就像「意識」和「無意識」的一個中介,對內在原始的欲望和外在的環境約束起到了一個調節的作用,比如我們對一些事物的暫時的印象和記憶就在裡面。

對於意識、和無意識,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一個人喜歡吃狗肉,看見朋友的寵物狗。意識說:這是朋友的狗,吃狗肉不道德;無意識說:狗肉很好吃;而就是看到狗的形象和感官的原始信息。

我們通常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著完全的掌控力,但是弗洛伊德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非理性的,受到本能欲望的驅使,比如某的人小時候曾被貓狗驚嚇甚至咬過,也許會在無意識裡留下創傷,導致他成年後厭惡一切毛絨玩具。但他自己並不記得童年遭遇,也困惑於自己對毛絨玩具的負面情緒,因為無意識中童年時期的創傷經歷很難被意識所覺察,儘管這些潛藏的無意識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弗洛伊德認為,在人的所有無意識本能中,最強烈就是:性本能

弗洛伊德還把人的性本能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期、潛伏期和青春期。甚至到弗洛伊德的晚年,他把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歸結為性本能,這也遭到了很多心理學家的質疑。

弗洛伊德在人類精神的三個層次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學說,也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的鼻祖。在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人格結構三元說。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那個「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層。這裡就是「無意識」的領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這些與生俱來的欲望要尋求即刻的滿足,這裡是快樂至上的原則。

本我之上是:自我,這就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的那個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長過程和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會正視社會現實,重視常識和規則,比如看到長輩,我們會表現得恭敬一些。它能夠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會用理性來甄別本我的要求。如果說本我是人心中的一個小嬰兒,只知道追求滿足和快樂,那麼自我就像是小嬰兒的監護人,會用理性來考慮這些要求,根據對現實情況的考量,有選擇地去滿足那些欲望。

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意思,是一種理想化的人格。它是在人與「道德」的接觸和理解中形成的,我們把來自家庭和社會的種種道德權威,內在化成心靈的一部分,最終就形成了這個理想人格。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種人格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當然也存在相互的衝突,如果三者保持平衡,那麼就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一旦三個人格之間失去了平衡,人格就會出現異常,人就會焦慮,甚至導致嚴重的精神疾病。都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超我就有點像是那個天使;但我們的實際行動常常達不到天使的標準,超我就會通過內疚感和罪惡感來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動。

另外,弗洛伊德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社會文明觀,他認為,一方面文明是本能的升華,另外一方面他又對本能持不滿的態度,認為社會文明的發展壓抑了人性的本能,是以犧牲人的幸福為代價的。

弗洛伊德說:所謂文明,就是所有使我們生活不同於,我們的動物祖先的生活的成就和規則總和,它們具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保護人類,抵禦自然,一個是調節人際關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謝謝。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小惡魔
    色塊的滿到溢出與白線的相對疏朗,色塊的齊整與白線的無序中的序,形成一對對話和互文的修辭關係。這一關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好比高人所稱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小惡魔,世間事,無不可以方便找到其一枚硬幣的兩面。畫名《拾光者》獻給每一個觀畫動容的你,我們來這世上,就是為了撿拾時光。 謝謝您的欣賞!
  • 田馥甄《魔鬼中的天使》,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和天使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段永不分手的戀愛,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一直到人生的盡頭。可是這樣的愛情在現實中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周圍的朋友都以為他們兩個肯定會結婚,但是突然有一天,兩個人毫無預兆的分手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韋小寶
    至於炮轟神龍島,轟死幾百上千個小教眾,那都是應有之義。為了勝利,一切代價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一切小人物的命運都是可以被忽略的。正所謂將軍誇寶劍,功在殺人多嘛。其實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故事,它每天都在發生。您比如男女愛愛之後,射出的某液中包含數億個小蝌蚪。
  •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
    小丑在許多人的童年印象裡都是喜劇表演中給人們帶來歡樂的角色,這種扮演藝術曾流行在全球各地,頗受各大馬戲團和遊樂園的青睞。而時至今日,小丑這一角色的釋義開始變得複雜起來,漸漸地,他在人們心中不再是單純的形象了。縱然事出有因,人們看到的永遠只是表象。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可可西裡
    只是,踏上這片土地之後,我發現這些美好的形容詞背後都有著與之對應的一種描繪,那就是荒涼、未知和危險。  在半個月前,為了儘可能全面地了解可可西裡巡山隊的情況,按照計劃好的路線,我們先後前往不凍泉保護站、索南達傑保護站、五道梁保護站、沱沱河保護站採訪。路程一站比一站遠,海拔一站比一站高,呼吸聲也是一站比一站沉重。車子總是要在路上顛簸許久才能到達目的地。幾個保護站並不難找。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我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夢,雪景夢。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季節,看到白雪我們都很驚喜,因為白色給人純潔,乾淨的氣息。無數描寫雪的詩句都是我們熱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 魔鬼中的天使,對你來說什麼是天使,什麼又是魔鬼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修爾說音樂我是修爾,天使和魔鬼在提及的時候大家腦海之中會出現兩副情景,一副便是生活在美麗天堂之中的可愛天使,而另一副便是居住在陰暗地獄裡的魔鬼,那你是否見過魔鬼中的天使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魔鬼中的天使》。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個人英雄主義
    閒暇時候,在農村老家的院子裡給兒子安了一個簡易的籃球架。一來兒子最近學校放假,一年級的課程也不是很多,讓他打發打發時間,二來我們兩口子個子都不是很高,讓兒子打打籃球拔苗助長一下。沒想到兒子還很喜歡,加上小男孩本就好動,玩了幾次就喜歡上了,一有時間就拉著我和他去打籃球。 一天,兒子問我:爸爸,你為什麼喜歡籃球啊?我又不靠譜的對他說:兒子,因為有一部動畫片叫《灌籃高手》啊!兒子瞪大了眼睛,吵著要看。給他看了幾集,我們倆打籃球的場景就變了。他一言不發坐在旁邊,我很好奇,就問他:兒子怎麼不上場啊?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希望被關心,渴望被疼愛。可是總有一個冷冰冰的聲音說:別抱希望了!你沒有朋友,沒人會在意你。他們恨你!讀到這段話,我哭成狗,嗷嗷滴。01 脆弱的人,會比你想像的更無助有天在網上看到朋友們討論,網友麥雨香衣說到她知道的一個姑娘,月入2萬,卻在家中毫無話語權,被月收3000的老公各種吊打。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使,你的天使像他們當中的誰?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阿麗塔:戰鬥天使》,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執導,羅莎·薩拉扎爾等主演。根據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小說《銃夢》改編,影片故事背景設定在在26世紀,講述了身處末世,幸運重生的機械女孩阿麗塔為了改變世界而勇敢奮鬥、踏上探索真相旅程的故事。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天使之城》,拉德·塞伯寧執導,尼古拉斯·凱奇、梅格·瑞恩主演。
  • 《大聖歸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等待歸來的「齊天大聖」
    若說原著中的唐僧是靠著緊箍咒來制約悟空,那麼,影片中的唐僧則是用真心緊緊拴牢悟空。 唐僧不是以師傅的形象出現,而是以一個名叫「江流兒」的小孩形象出現,他把孫悟空看做是一個朋友,帶著信任。
  • 貓:天使和魔鬼,你選哪一個?
    喵星球醉美小公舉,端莊美麗的布偶喵~隨便一個pose都萌萌噠(*  ̄3)(ε ̄ *)直擊你的心底~來呀,吸貓呀~粉紅的小肉墊,軟乎乎的,要被萌吐血了!心甘情願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你,所有的旺旺都給你!哈哈,再多的「旺旺仙貝」也比不過我的神仙模樣~meow~連睡覺的樣子都散發著天使的光輝(^_-)突然出現的小精靈~ 鏟屎官再多的煩惱也被你暖化啦!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羅翔」
    這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律師吃人血饅頭,為了錢真是什麼都做得出來,不得好死!事實上,我們是法治社會,不是人治社會。一個人是不是清白的,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而是法律的「審判程序」說了算。我們可以換位思考,當你某天被告上法庭,而你又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這時你希不希望有個律師站出來幫你?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事實上,三個本版的「挪威的森林」都和挪威本身都沒有太大關係,但他們又都是一個受一個的影響而誕生的。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末路天堂》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吧,那裡有快樂有金錢有幸福有名利,有所有能夠想像到的一切。可這一切現實嗎?就像買彩票,能夠中大獎一夜暴富的到底有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失望而歸,但依然有無數後來者前僕後繼。人總是相信好運氣會在下一個路口等著自己,即使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也抱著僥倖心理。
  • 靈籤佔卜:必須住一晚,你會住哪個房間?測你內心是天使還是魔鬼!
    靈籤佔卜:必須住一晚,你會住哪個房間?測你內心是天使還是魔鬼! 1.選擇這間房的你:你的內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你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很多的時候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你都能夠做到波瀾不驚,並且把事情處理的非常的完美,所以這樣的你在很多的人眼中都是非常完美的人
  • 起起落落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是心中的「魔鬼」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專欄以心理學為核心,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貴人」與「陰險小人」的心理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減少挫折和磨難。可以這麼說,你想要擁有成功的人生,想要事業、家庭、愛情、友情、親情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行走,這五種元素缺一不可。然而,人性是複雜的,人性是充滿各種欲望的,就好比《心理學與生活:揭秘人性的力量》講的「貴子」心理的虛幻性,它裡面描述了一個名詞叫做夢境心理,特指人對某樣東西做夢都想得到,可是呢,現實之中又不願努力。
  •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需要人或事物去填補
    那個時候自己非常痴迷於銷售,不是說我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銷售員,而是在銷售這個領域我領悟到了許多新的東西,對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心態,尤其是不能讓自己的生活中充滿抱怨。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於一個銷售員來說,如果給顧客帶去抱怨,那就會給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失去成交的機會。
  • 誰是你的天使,誰又是誰的魔鬼呢?
    在其MV中,田馥甄的化的彩色的「哭哭裝「和有特色,用彩色的眼淚、無辜的神情來闡釋歌詞中的那一句」儘管叫我瘋子,不準叫我傻子「。歌名就很有詩的味道:魔鬼中的天使。歌詞姚若龍寫的也格外有味道,表達出了很多種意思。有人看做是自我的突破: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敏感,脾氣不要太壞,想自己想清楚一些事,讓自己變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