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歷史上豪門球隊每個時代都會出現,但能稱得上傳統豪門的卻只有湖人和凱爾特人。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凱爾特人近年相比湖人已經掉隊了,而原因自然是因為90年代的慘澹十年,那10年的時間裡人們見證了公牛的輝煌,也同時見證了凱爾特人的沒落。那麼問題來了,90年代的凱爾特人為何會那般慘澹呢?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當一支球隊表現慘澹的時候,最大的原因在於管理層,只有不作為的管理層才會讓球隊一路淪為魚腩球隊。然而凱爾特人那些年的管理層並非不作為,要知道當年的球隊經理可是鼎鼎大名的「紅衣主教」奧爾巴赫,他一手奠定了凱爾特人的歷史地位,並且也在那些年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90年代的凱爾特人就仿佛被詛咒了一般。
毫無疑問,90年代的喬丹是無與倫比的。但在喬丹同時期美國還有一位萬眾矚目的天才,有人說如果有人能夠阻擊喬丹的職業生涯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是倫-拜亞斯。1985年的選秀大會上,倫-拜亞斯被凱爾特人選中,他大學時期的影響力以及凱爾特人傳統豪門的歷史地位,在當時人們看來這將會是一次偉大的結合。
然而就在倫-拜亞斯被選中的48小時內卻傳出了噩耗,這位萬眾矚目的天才因為吸食過量的毒品意外身亡。在噩耗傳出之後,「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幾乎一夜白頭,因為他知道這意味著球隊損失了什麼。如果倫-拜亞斯沒有發生意外,那麼在「紅衣主教」的調教下,說不定就會成為喬丹職業生涯裡最大的對手。即便無法阻擊公牛王朝,起碼凱爾特人也不會在90年代淪落為魚腩球隊。
倫-拜亞斯無疑是巨大的損失,但當年的凱爾特人底蘊還在,並且他們也還算幸運,因為2年後他們在首輪第22順位選中了雷吉-劉易斯。相比於倫-拜亞斯,雷吉-劉易斯雖然沒有那般萬眾矚目,但第二個賽季場均就可以得到18.5分,伯德退役後雷吉-劉易斯一度被看作是球隊的外線核心。
92-93賽季,伯德正式告別了賽場,而雷吉-劉易斯則以場均20.8分的表現迅速成為了凱爾特人的場上核心。然而季後賽第一場雷吉-劉易斯就因為心律不齊暈倒,並且錯過了之後的比賽,凱爾特人也被淘汰出局。然而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凱爾特人的噩運其實才剛剛開始,因為在93年夏天雷吉-劉易斯在訓練中心臟病再次發作,並且醫治無效去世。
8年時間裡,凱爾特人兩大天才英年早逝,任紅衣主教本事通天也只能無力回天了。事實上在90年代凱爾特人還有一次翻身的機會,但命運仍然沒有眷顧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在1997年錯過了鄧肯。
當年為了得到鄧肯,「紅衣主教」治下的凱爾特人甚至放下了傳統豪門的尊嚴,1996-1997賽季只取得了15勝。為了更加保險,凱爾特人還傾盡全力又交易到了一個首輪,但最終笑到最後的卻是臨時擺爛的馬刺隊。在狀元籤被馬刺選中後,「紅衣主教」還專門給波波維奇打了電話,表示只要能得到鄧肯,他願意匹配任何報價,甚至一度送出了皮爾斯+沃克+選秀權的報價,但波波維奇全都拒絕了。
所以說,90年代的凱爾特人就仿佛被詛咒了一樣的存在,如果倫-拜亞斯和雷吉-劉易斯沒有英年早逝,那公牛的王朝無疑會更加困難;如果97年他們得到了鄧肯和皮爾斯,或許也能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但那10年的時間裡命運卻始終在捉弄著這支傳統豪門,而這和管理層並沒有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