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不用擔心費用問題,我們會幫你想辦法,照顧好小孩和自己,別累垮了。」在病房裡,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傍安村黨員劉根平輕聲對聯繫的群眾謝海明說道。10月中旬,謝海明家小孩出了交通事故,近30萬元治療費用讓本就貧困的他陷入窘境。劉根平得知後立馬趕到醫院探望,日夜忙碌幫助籌集捐款57552元......這只是撫州市32474名普通黨員「網格履職」、發揮作用的一個縮影。
進網格添活力
近年來,撫州市以黨員聯戶為主要形式,積極探索普通黨員服務群眾新載體,根據村、社區所轄範圍、人口數量、分布特點、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等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基本網格,把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和農村無職黨員納入網格管理,擔任網格員,每個網格員分包15-30戶群眾,做到「格不漏戶、戶不漏人」,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市、遍及每家每戶的基層黨建服務網。
截至目前,全市32474名普通黨員擔任網格員,聯繫群眾486026戶,讓基層成為廣大普通黨員轉作風、居民群眾得實惠的主戰場,努力構建起以鄉鎮、街道黨(工)委為領導,村、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小組、居民小區(小巷)為基本單元的城鄉基層網格治理新格局。
設崗位增動力
為讓全市廣大普通黨員在各自崗位上有動力、有壓力,發揮作用、做出貢獻。撫州市積極探索黨員聯戶的有效辦法,結合網格化治理,對無職黨員進行了設崗定責,明確了具體崗位名稱和工作職責,並在每月主題黨日聽取網格員匯報,對表現優秀的進行星級評定;建立考核獎懲機制,上崗履職黨員民主評議優秀的,除給予適當獎勵外,還作為評定優秀共產黨員的重要依據,並對有培養前途的年輕黨員優先列入村、社區後備幹部。
「以前由於沒有設崗定責,村裡很多無職黨員想發揮作用都找不到立足點,為群眾服務還感覺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無職黨員有了正式的崗位,他們的作用也就真正發揮出來了。」南豐縣太和鎮下洋村黨支部書記吳林泉對此深有體會。
撫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何磊說:「開展『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工作以來,無職黨員工作熱情明顯提高,他們在解決基層熱點難點問題上,起到了潤滑劑和減振器的作用。」
解難題聚合力
「我聯繫的村民遊恆芳生活困難,年老多病,我給他做了健康檢查;我聯繫的村民易長明因新建房屋與鄰居引發爭吵,我及時趕到......」在樂安縣公溪鎮荷陂村黨員活動室,網格員們正逐個介紹聯繫群眾情況。
今年以來,撫州市網格員在入網格為群眾幫辦實事好事94021件的同時,也將21053起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掌握民情、矛盾化解、扶貧解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實現「格」中問題糾紛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撫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李高興說:「無職黨員是村、社區黨員隊伍的主體,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發揮好他們的作用,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核心和關鍵。一名黨員就是一盞燈,作為黨員『娘家』的組織部門,就是要通過點亮一盞燈,聚合萬盞燈,去照亮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