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雲港:「一刀切」斬斷近200家化工企業「活路」

2020-12-16 金劍潮聲

提起江蘇省連雲港市,更多人知道的是5A級景區「花果山」,卻不知連雲港的化工產業在全國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40多年來,憑藉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區位優勢,化工一直是連雲港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裡,開發面積達16平方公裡,園區內擁有包括中化集團、日本迪愛生、韓國京仁及全球最大蒽醌染料生產企業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邦股份」)在內的超200家企業,已形成農藥、染料、醫藥、生物化工四條產業鏈,擁有多個石化和大型造紙項目。

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

然而,記者近日調查中發現,目前連雲港市灌雲、灌南兩縣(簡稱「兩灌」)化工園區的200多家企業,因被要求「停業整頓」,已持續停工了兩年多。其間,有些企業整頓完成正打算復工,但因得不到驗收而只能繼續等待,長時間的連續停工已導致大量企業嚴重虧損甚至瀕臨倒閉。

到底什麼原因,讓這個具有顯著地理優勢、歷史悠久的化工產業集聚地出現規模如此之大的「集體停工」?又是什麼原因,令企業整頓後遲遲等不到監管部門的驗收,從而形成即使整頓也無法復工的異常局面?

環保事故點燃停產整頓「導火索」

導致「兩灌」園區化工企業被長期關停整頓有兩大誘發因素。2018年4月,媒體曝光了灌雲、灌南及響水化工園區非法排汙等環境問題,江蘇省環保廳隨後下函責令連雲港化工園區全面停產整頓;經過近一年整頓後,有幾家企業進行了短暫復工。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3月21日,靠近連雲港的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化工公司發生「3·21」爆炸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隨後連雲港「兩灌」化工園區再度進入全面停產整頓。

開始的時候,「兩灌」園區內的企業對全面停工整頓措施是理解的,並積極配合政府改造。但時間到了2019年底,已經開始有中小企業支撐不下去了,再熬下去,企業就被拖垮了。

「我們在上交所已經吃了兩次ST(退市風險警示),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唯一一個連續兩次因為政策變動而被ST的企業。去年靠著庫存還能有一些收入,今年一直在連續虧損。每個月要支出三四千萬元的費用,普通職工只能發一千多塊錢的基本工資維持生計。」亞邦股份(A股上市公司)一位高管向記者表示,他們生產的染料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一直領行業之先,但2020年以來,因停產整頓時間過長,企業開始出現較高負債,緊急情況下,只能從非金融機構高息借貸度日。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數十種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達到30%至70%,是有市場主導地位和定價權的企業。兩年多的停工停產,導致價格瘋漲數倍,養壯了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的同業競爭對手,產業鏈正在向國外轉移。」該高管表示。

記者在採訪過程了解到,小企業的日子更不好過,目前「兩灌」的大多數小企業被強制要求關閉。灌雲縣化工園區的連雲港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連雲港瑞昆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江蘇中染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中染公司」)的生產車間設備也遭到了強拆。經過行政複議,灌雲縣政府對中染公司的強拆已確認違法,下一步將啟動賠償申請。

企業停產,園區空寂兩年多

企業多次主動申請復產驗收卻無下文

從2019年底起,很多企業開始主動找到有關部門和領導,希望早日批准復工。

亞邦集團旗下的12家企業均位於灌南縣化工園區,其中上市公司亞邦股份下屬企業9家,是園區內最大的企業。18年前的2002年,「兩灌」還是年均稅收不足億元的貧困縣,從常州起家的亞邦集團董事長許小初,將化工產業轉移到連雲港市灌南縣,他本人還因此被評為「江蘇省南北合作標兵人物」。一定意義上講,許小初是灌南化工園區的開拓者,也是對當地經濟建設有突出貢獻的人。

2019年12月17日,許小初和其他幾家企業負責人,帶了33家企業「懇請連雲港市政府儘快開展復產驗收」的聯名報告,來到連雲港市,找到了連雲港市委項書記。書記開門迎客,認真聽取了企業訴求之後,給予勸慰,並當即向分管副市長指示「按照市委意見,立即開展復產驗收」。

第二天,灌南縣政府接到市裡開展復產驗收通知,相關部門來到了相關企業進行驗收。一個月後(2020年1月20日)在灌南縣政府網上發布了4家企業通過了驗收的公示,只待市裡最終審核通過,便可以復產。

令人意外的是,縣裡驗收了,也公示了,但企業卻遲遲得不到可以復產的通知。更奇怪的是,沒有收到復產通知還不算,縣裡將驗收材料報到市裡覆核3個月後,市裡有關部門僅對一個企業進行覆核,並提出了再整頓清單。之後,企業又按照要求進行了整頓,並多次申報驗收,卻再無下文。

矛盾:不完成關閉企業指標不接受復產審核

記者了解到,連雲港市一位政府負責人在2019年4月的連雲港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明確要求「兩灌」必須把關閉企業的數量作為一項考核指標;該負責人在文件中還批示,「在未完成關閉企業序時進度前,市政府不接受相關縣(區)的有關復產審核的報告。」

這也就意味著,復產工作必須建立在完成關閉企業指標的基礎上,完不成關閉企業的數量,即使有企業符合驗收條件,也不能復工復產。

連雲港市委宣傳部在給記者的書面回覆中明確表示,抓好企業關閉是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關閉不達標化工企業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要求復產工作和關閉工作同步推進,不能因為復產工作而耽誤關閉工作。

回覆中還提到,到2020年8月份,化工園區關閉企業只完成了40%左右,遠遠落後序時進度。按照前述領導的批示,在完成關閉序時進度前,縣裡仍不能向市裡申報復產審核。

這樣的回覆讓人不免疑惑,到底是停工重要,還是復產重要,在「六保」「六穩」的大形勢面前,這種不顧客觀事實,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可取嗎?

「化工園區安全問題,分為重大安全問題和一般性問題,存在重大安全問題要求停產整頓我們堅決執行,但如果僅僅是一般性問題,要求一律停產是不是有此必要?除了『兩灌』園區的企業,江蘇省內那麼多化工企業,存在一般問題都是一邊生產一邊整頓,這和一律停產整頓是不同的概念。」有企業負責人指出。

「3.21天嘉宜事故實屬個例,其它企業出的問題,有何理由要求附近所有企業都『連坐』? 這就好比隔壁村有戶人家廚房失火了,要求附近所有人家都不允許用廚房燒飯,有這個道理麼?企業是經政府批准依法設立的經營主體,享有自主正常開展生產經營的權利。當然如果企業有違法行為,政府可以依法處置、依規處罰,甚至停產整頓。但在沒有違法違規的情況下,讓所有企業一律停產,這是典型的 』一刀切』,是矯枉過正,甚至是一種怠政懶政。」園區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盧凱富告訴記者,按照市裡的要求,從2017年起,園區陸續關閉了三分之二的企業,目前僅剩25家繼續停產整頓、等待覆產驗收的企業。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汙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在全市的園區中綜合排名位列前茅。現在園區就是這剩餘的25家企業,也遲遲無法復工,園區管委會也心急如焚。

國務院督查組兩次指出:確實存在「一刀切」問題

早在2019年12月,國務院督導組在連雲港就「兩灌」園區企業停工整頓問題督導時明確指出,政府監管方法手段單一,存在「一刀切」現象,發生事故或被媒體曝光後,又要求一律停產,雖制定了復產驗收工作程序,但實際復產企業很少。目前,「兩灌」園區大量企業設備設施長期停工,務工人員大量流失,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記者注意到,近期江蘇省辦公廳再次就國務院督導組重點關注問題下發通知,其中對於「兩灌」停產的化工企業,要求明確整改驗收標準及完成時限,並於2020年11月10日前完成整改。

記者了解到,國務院江蘇安全生產專項整頓「回頭看」涉及連雲港市部分指出:部分地區整治措施簡單,擔當意識不夠強。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頓,不是為了限制發展,而是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有的地方採取了全部停產、禁批限批等「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把安全與發展對立了起來。連雲港市灌南、灌雲2個化工園區企業長期停工,一部分低風險、高效益的企業也未能復工。連雲港、鹽城兩地在解決安全生產歷史遺留問題上擔當作為不夠,國務院督導組交辦的信訪件反映較多的化工停產「一刀切」問題整改進展遲緩,導致企業、群眾反覆信訪舉報。

今年年初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國內經濟增長大幅放緩,企業經營壓力巨大,就業問題十分突出,財政收入下滑,中央在「六穩」基礎上,提出「六保」。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明確了「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會議精神,體現了中央對目前國內經濟遇到的困難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在連雲港市採訪期間,無論是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負責人,還是市、縣兩級工信局有關負責人,均明確表示,他們都希望企業能夠早日復工復產,只要企業符合復產條件,一定會立即驗收復產。而不少企業則表示,從今年4月以來,他們多次向管委會、縣政府等有關部門遞交復產驗收申請,然而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既然各部門都希望企業早日復產,企業也在輪番整頓、積極申請,為何就是無人去驗收?問題究竟出在哪個環節?記者將對此進行持續跟蹤報導。

【來源:法制網,在此鳴謝!】

相關焦點

  • 連雲港20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工兩年 呼籲早日復產!
    提起江蘇省連雲港市,更多人知道的是5A級景區「花果山」,卻不知連雲港的化工產業在全國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40多年來,憑藉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區位優勢,化工一直是連雲港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然而,記者近日調查中發現,目前連雲港市灌雲、灌南兩縣(簡稱「兩灌」)化工園區的200多家企業,因被要求「停業整頓」,已持續停工了兩年多。
  • 連雲港化工整改爭議:企業遭「一刀切」關停?
    本報記者陳家運連雲港報導  時隔一年零八個月,江蘇鹽城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影響還在延續。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江蘇省連雲港化工園區調查獲悉,連雲港市灌雲、灌南兩縣(以下簡稱「兩灌」)化工園區企業已停產整改多時。據媒體報導,被關停整改的企業涉及200多家。  「事實上,園區關停還差兩個月就三年了。」
  • 江蘇化工整治博弈:53家化工園區誰會出局?大量企業整改仍未復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江蘇化工整治博弈:53家化工園區誰會出局?大量企業整改仍未復工前期投入大量資金按照政府要求進行技術提升整改,但何時啟動全面復工復產仍未有定論。這是擺在當前江蘇連雲港和鹽城地區諸多中小化工投資者和從業者面前最現實的問題。
  • 連雲港25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產兩年實地探訪:至今難復工,投入數百億...
    來源:華夏時報摘要: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盧凱富回應本報記者稱,按照市裡的要求,從2017年起,灌南化工園區陸續關閉了三分之二的企業,目前還剩25家企業繼續停產整頓、等待覆產。「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汙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還剩下25家企業不符合復工條件,管委會也心急如焚。」盧凱富說。
  • 連雲港25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產兩年實地探訪:至今難復工 投入數百億...
    原標題:連雲港25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產兩年實地探訪:至今難復工,投入數百億整改能否一次性還清「歷史欠帳」?   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盧凱富回應本報記者稱,按照市裡的要求,從2017年起,灌南化工園區陸續關閉了三分之二的企業,目前還剩25家企業繼續停產整頓、等待覆產。其餘已經整頓完畢的企業,監管部門尚未驗收。「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汙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還剩下25家企業不符合復工條件,管委會也心急如焚。」盧凱富說。
  • ST亞邦兩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 「園區停產整治風波」迫使企業...
    本報記者 蘭雪慶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江蘇佳麥」)、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簡稱「亞邦制酸」)因不符合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簡稱「園區管委會」)列入退出計劃。
  • 江蘇化工整治「風暴」再升級!超4000家關停整治化企名單陸續公布!
    2019年計劃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579家,關閉和取消化工定位的化工園區(集中區)9個。2019年江蘇化企關停整改名單陸續公布!計劃下定了,執行的情況如何?最近,江蘇各地區陸續公布了2019年關停企業的名單。
  • [收購]ST亞邦:控股子公司擬籤訂《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資產收購...
    《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資產收購協議》暨退出補償的公告重要內容提示: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股份」或「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佳麥」)、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制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園區管委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
  • ST亞邦:關於控股子公司擬籤訂《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資產收購...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股份」或「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佳麥」)、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制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園區管委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位調整不符合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列入退出計劃。
  • 補償3.05億,亞邦2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區!
    一、企業動態PPG入選《新聞周刊》「美國最負責任公司」榜單據PPG官微顯示,PPG入選《新聞周刊》2021年「美國最負責任公司」榜單。該榜單共評選出了來自美國14個不同行業類別的400家最負責任公司,PPG在材料行業中位列第13名,在總排名中位列第130名。
  • 亞邦2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區
    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位調整不符合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列入退出計劃。
  • 江蘇連雲港九年前偷埋地下的化工廢料終於重見天日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位於江蘇連雲港市灌南縣堆溝港鎮的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在我們7年的追蹤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隔三差五的發生起火爆炸事故,有時候能達到每月必發生一起爆炸事故的程度。想當年園區周邊居民區還沒有拆遷時,隔三差五的爆炸真是讓當地人心驚膽戰。
  • 補償3.05億,亞邦2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區!晨光集團組織開展...
    一、企業動態PPG入選《新聞周刊》「美國最負責任公司」榜單據PPG官微顯示,PPG入選《新聞周刊》2021年「美國最負責任公司」榜單。該榜單共評選出了來自美國14個不同行業類別的400家最負責任公司,PPG在材料行業中位列第13名,在總排名中位列第130名。
  • 中國醫藥工業霸主江蘇,南京連雲港泰州無錫鎮江超級製藥企業多牛
    江蘇在集成電路、汽車、造船、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是行業翹楚。今天咱們給大家分享一下江蘇在全國實力最強的一個領域——醫藥工業。醫藥分為醫藥商業和醫藥工業,即是賣藥和製藥。商業領域沒有什麼好稱道的就是二道販子,例如國藥、九州通、華潤等。中國醫藥工業還得看江蘇製造,你知道江蘇的醫藥工業實力有多強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江蘇關停超4000家化工企業,只為了……
    9月29日,江蘇省委改革辦和江蘇廣電總臺聯合策劃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繼續關注「為了一江清水浩蕩奔流」!蘇州張家港市的東沙化工園區是全國第一個整建制關停的沿江化工園區。這裡佔地13.2平方公裡,曾經共有37家化工企業,一年納稅2.85個億,是當地的納稅大戶。然而為了長江大保護,當地毅然決定關停!2017到2018年,江蘇關閉了2742家化工企業。2019年,全省又關閉了735家化工企業 ,2020年在前三年的基礎上,還要繼續關閉677家化工企業。
  • 連雲港督查「兩灌」化工園區
    中化新網訊 日前,連雲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項雪龍帶隊分別到灌雲縣、灌南縣督查化工園區整治及安全生產工作,並就企業關停面臨的問題進行現場會辦。  項雪龍一行首先來到灌雲縣臨港產業區,深入東都化工、金安化工、高科化工等關閉企業,現場察看設備拆除、物料清理等情況,詳細聽取「兩斷三清」等工作進展匯報。據介紹,灌雲今年計劃關停20家化工企業,現已完成設備拆除6家。下一步,將強化調度、加快進度,確保關停企業徹底拆除清理到位。
  • 2020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出爐!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江蘇新一屆民營企業的「座次表」備受關注。  9月21日,由江蘇省工商聯發布的最新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出爐。特別的是,今年的榜單範圍從百強擴大到200強。在繼續發布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的同時,還首次公布了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
  • 這兩家化工企業將拆除退出
    中化新網訊 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位調整不符合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列入退出計劃。
  • 江蘇民營企業百強發布 常州23家企業入圍省民營企業200強榜單
    200強」「2020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江蘇省工商聯、江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2020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  23家企業入圍省民營企業200強榜單,名列全省第四。  12家企業入圍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排名全省第三,他們分別是: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第2位)   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第17位)   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第21位)
  • 江蘇民企200強,徐州4家!
    9 月 21 日,由江蘇省工商聯發布的最新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出爐。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榜單範圍從百強擴大到 200 強。 值得關注的是,繼續發布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 100 強的同時,省工商聯首次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江蘇民營企業創新 100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