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

2020-12-14 騰訊網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而來的,所以有的動物可能很早之前生活在陸地上後來則進化成了水生動物。有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樹上,後來則進化成了不會爬樹的陸地生活動物。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鯨魚的祖先是誰,鯨魚又是如何演化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鯨魚的演化史。

根據生物分類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豬、鯨、河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即以古偶蹄獸為代表的偶蹄目。在 6000萬—5000 萬年前,古偶蹄獸出現了兩個演化分支,也就是說,豬的祖先(豬形亞目)與鯨的祖先(印多霍斯獸)分道揚鑣。約 4000 萬年前,豬的祖先分別演化出巨豬類和野豬類,大約在 11000 年前,野豬首先由中東農人馴養成家豬;約 5000 萬年前,鯨的祖先進化出巴基斯坦鯨,走上了鯨的演化之路。

雖然河馬分類上歸屬豬形亞目,但根據分子生物學研究,河馬與鯨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大約 5000 萬年前,河馬與鯨共有一個祖先。到了4000 多萬年前,河馬的祖先——石炭獸與鯨分家,分別沿著不同的軌跡演化,鯨分別由巴基斯坦鯨—陸走鯨(庫奇鯨)—羅德侯鯨—龍王鯨進化而來;1600 萬年前,石炭獸演化出真正的河馬。

古偶蹄獸

古偶蹄獸是最早的偶蹄目動物,植食性,生活在5000萬年前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已知最早的現代豬的祖先。體長 50 釐米,體重約20 千克,前肢有 5 個手指,後肢有 4 個腳趾,第三和第四指/趾呈小蹄形,主要用來承受身體重量。 古偶蹄獸生活於森林中,腿長,適於奔跑,可能是當時跑得最快的動物,是很優秀的跳躍能手。

古偶蹄獸復原圖

印多霍斯獸

印多霍斯獸( Indohyus ),意思是「印度的豬」,與豬、河馬等同屬偶蹄獸類。印多霍斯獸生活在 5000 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南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當時那裡山不像今天這樣高聳,氣候溫暖潮溼,植被茂密,面朝海洋。

印多霍斯獸很像一隻大老鼠,腦袋尖長,頭頂有一對大眼睛,眼睛後面有一對小耳朵。身體較瘦,長約 50 釐米,長有一條細長的尾巴,四肢細長,前後腳上都長有4趾,其中中間的兩趾形成蹄子,兩邊的腳趾很短已經不與地面接觸。單從體型特徵看,印多霍斯獸根本不像水生動物,但研究證明它們卻經常生活在水中,原因是印多霍斯獸是植食性動物,膽小如鼠,平時躲在密林深處,為了逃避陸生肉食動物的捕食,常常跑到水裡躲藏,久而久之,在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下,適應了水中生活,經過巴基斯坦古鯨—陸走鯨—羅德侯鯨—龍王鯨,進化成現在的鯨,如齒鯨類和鬚鯨類。

印多霍斯獸的頭骨耳道有類似聽泡的結構,如同現存和已經滅絕的鯨類,說明印多霍斯獸與鯨類的親緣關係更接近,它很可能是鯨類的遠古祖先。但有些古生物學家仍持懷疑態度。

印多霍斯獸生態復原圖

巴基斯坦古鯨

巴基斯坦古鯨( Pakicetus ),也稱巴基鯨。主要生活在淺海或大湖泊的岸邊,以捕食魚類為生。最早的巴基斯坦古鯨,體型像狼,頭呈長圓錐形,四腳著地,有細長的尾巴,全身有毛。巴基斯坦古鯨有發育良好的後肢,可以在水中和陸地生活。它們是陸生哺乳動物與現代鯨類之間的過渡型。

巴基斯坦古鯨化石

巴基斯坦古鯨生態復原圖

陸走鯨

陸走鯨( Ambulocetus ),又名遊走鯨,是一種早期的鯨,既能行走又會遊泳。陸走鯨的化石顯示了鯨如何從陸上的哺乳動物演化而來。陸走鯨的外表像鱷魚,約有 3 米長。它的後肢較適合遊泳,可能像水獺及鯨般擺動背部來遊泳。陸走鯨也像鱷魚一般潛伏在淺水地區捕獵。就其牙齒的化學分析,發現陸走鯨可以出入淡水及海洋區域。陸走鯨沒有外耳,而是將頭貼近地面感受振動,藉以追蹤獵物。

陸走鯨正在捕食

庫奇鯨

庫奇鯨( Kutchicetus ),又名喀曲鯨,意為「小個子的鯨魚」,生活在 46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體型細小,近似於水獺,體長約 1.7 米。庫奇鯨能夠行走及遊泳,是鯨從陸上哺乳動物演化的過渡性生物。

庫奇鯨復原圖

羅德侯鯨

羅德侯鯨( Rodhocetus ),屬鯨目古鯨亞目原鯨科,生活在 4700 萬年前,半水生動物,是鯨目動物從陸地進入海洋的過渡性物種。它的盆骨與脊骨及後肢融合,並有分化的牙齒,後肢大而有蹼,猶如船槳,尾巴強壯,像船舵,明顯具有陸上哺乳動物的特徵。

羅德侯鯨復原圖

龍王鯨

龍王鯨( Basilosaurus ),意為「帝王蜥蜴」,又名械齒鯨,是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一種原始的鯨類,是現代鯨的祖先,生活於4500 萬—3400 萬年前。化石發現於美國、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地。龍王鯨體長18~21米,身體修長,後肢短小,由此可以證明現代鯨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龍王鯨牙齒短小鋒利,為肉食性動物,常以魚、

鯊魚、烏賊、海龜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為食。

龍王鯨及其幼崽復原圖

現生鯨類

現生鯨類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齒鯨與鬚鯨。齒鯨( Odontoceti ),是鯨的一個大類,種類多,有 72 種。齒鯨最大的特徵是具有牙齒,齒呈圓錐狀,齒數從 1 顆到數十顆不等。齒鯨有一個外鼻孔,呼吸換氣時只能噴出一股水柱。頭骨左右不對稱。鰭肢具5 趾,胸骨大,無鎖骨,無盲腸,顯然是肉食性動物。齒鯨體型差異很大,最小的 1 米左右,最大的約 20 米,體重一般有 9 噸。齒鯨主要以魚類、烏賊為食,有的還能捕食海鳥、海豹、海獸以及其他鯨類等大型動物。常見的齒鯨有虎鯨、偽虎鯨、抹香鯨、突吻鯨、白鱀豚、海豚等。

鬚鯨( Balaenoptera )是鬚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鬚鯨、座頭鯨、露背鯨、灰鯨等,現生的鬚鯨共 15 種。

鬚鯨類體長15~20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黑色,約300 ~ 400 枚,故稱「黑板鬚鯨」。鬚鯨呼氣時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又垂直。

鬚鯨的牙齒猶如巨大的毛髮,與面部的絕大多數毛髮一樣。它們的「毛牙」能夠捕獲獵物。鬚鯨類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鬚鯨也吃小型群遊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不同的鬚鯨的食譜也不相同。如藍鯨只以磷蝦為食,布氏鯨的食物則以小型魚類為主。

鯨的演化史示意圖

梳理了鯨魚的演化史是不是很漲知識呀,上面這幅圖幫你梳理一下鯨魚的演化之路,所以鯨魚、河馬和豬,這三個貌似完全不搭邊的生物,原來在很久之前是一家人呢!

以上這些有趣科普小知識都是來自於

接下來要給大家

隆重介紹的這套書——

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十年精心打磨中國原創科普佳作

獲得舒德幹、陳駿、康樂、殷鴻福四位中科院院士權威推薦

中國地質學會推薦

優秀科普圖書

《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相關焦點

  • 鯨魚與豬、河馬它們原來是一家??
    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鯨魚的祖先是誰,鯨魚又是如何演化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鯨魚的演化史。,與豬、河馬等同屬偶蹄獸類。 鯨的演化史示意圖 梳理了鯨魚的演化史是不是很漲知識呀,上面這幅圖幫你梳理一下鯨魚的演化之路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鱷魚不僅是頂級掠食者,而且在內陸水域是獨佔性的掠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但在海洋中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為什麼說是「幾乎」,因為海中巨無霸鯨魚有一個「遠房」兄弟也生活在內陸水域之中,是鱷魚完全不敢招惹的存在——河馬。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河馬看起來像是一種性格溫和、溫順的哺乳動物,對人畜無害,長得還有點像豬的體型,身體呈圓筒狀、腿短、臉長、皮糙肉厚,一臉呆萌,總是張大嘴巴吃草,一口能吞掉一個大西瓜,但我們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實河馬的戰鬥力賊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每年在非洲將近有500人會死於河馬之手,平均每兩天就有3個人,比非洲獅對人類的威脅更大。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
  • 看完這幾個動物冷知識,表示真的很羨慕烏鴉、河馬及青蛙
    周末到了,給小夥伴們科普幾個動物冷知識,輕鬆一下吧!自然界的很多生物們,由於食物匱乏,它們絕不會浪費任何營養。而蜥蜴是一種冷血動物,所以它會選擇吃掉自己的尾巴補鈣;再者加上因為自己身體虛弱無法保護孩子,與其讓別人吃掉不去自己吃了還能補充體力。這自給自足的能力,也是沒誰了。
  • 十個冷知識!豬笨嗎?不!豬也能做偵探!
    十個冷知識,充實每一天!1.2013年歐洲航天局(ESA歐空局)統計,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全球共發射人造衛星大約6600顆,其中3600顆依然在太空中,只有大約1000顆在有效運行,其餘均已成為太空垃圾,而且人造衛星的軌道是複雜的橢圓形。
  • 99%的人都不知道的30個動物冷知識!
    豬永遠都看不到天空,螞蟻每天只會打兩次八分鐘的盹。國外有一個叫「動物冷知識」的網站,藝術家Brooke Barker用呆萌的漫畫介紹那些不為人知的動物冷知識,長知識的同時又略帶一點讓人心酸的小幽默。圖/Brooke Barker問世間「甜」為何物?其實貓咪是嚐不出甜味的……
  • 科學的探討:河馬能不能打過大白鯊?
    其實,河馬和大白鯊應該做夢都想不到,它倆竟然能放到一起作比較。畢竟河馬最多算是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則是海洋中的動物,它們一個生活在非洲,一個在茫茫的大海中,這輩子也不可能活著相見。所以,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有些牽強。
  •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三角龍(Triceratops)是非常著名的恐龍,它因為長著巨大的頭盾和三隻大角而聞名於世。你肯定認為自己非常了解三角龍了吧,但是它真實的樣子並非你心中所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三角龍的冷知識!
  • 這些冷知識,據說只有1%的人才知道!
    看完了這些冷知識,你會忽然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淵博了不少呢~點擊播放 GIF 0.2M▲豬的智商超高,能打遊戲機呢。點擊播放 GIF 0.3M▲河馬會把自己的汗當成防曬霜。點擊播放 GIF 0.2M▲大象是跳不起來的。嚶嚶嚶,那人家的大象腿怎麼減肥啊。
  • 我的世界:日積月累收集到的MC冷知識,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我的世界這款遊戲,隨著遊戲的不斷更新,遊戲之中可以被玩家們了解到的冷知識就越來越多了,不過冷知識之所以是冷知識,就是因為在遊戲的正常過程中,玩家們是不會去注意,或者說了解不到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MC裡面的冷知識,讓你看看一個老玩家日積月累的遊戲經驗!
  • 你知道嗎?河馬武力值奇高,還有一項必殺技……
    悄悄告訴你,鯨魚、海豚都是它親戚,幾千年前,它們屬於同一個物種祖先,如今經過演變,人家在大海中美到窒息,而它在河水中醜到暈厥。寧願醜得別致,也不願美得雷同,就是河馬一生的驕傲。只吃素也能把自己吃成豬,真不愧是肥胖界的扛把子。不在乎斑馬的色彩,也不羨慕野馬的身材,我就是河馬,是不一樣的煙火!
  • 河馬
    河馬圖冊 7張2物種起源編輯河馬是地球上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生物。它們在5500萬年前在地球上行走。河馬的近親是鯨魚和海豚。在非洲,有一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1600萬年前。對它們已經在許多層面上進行了分析,以使人類對河馬的進化有所了解。但是直到1985年,才有證據表明河馬與豬無關。曾經引起這種印象的是臼齒的形狀。但是,既然已經進行了DNA測試,則沒有證據表明豬與河馬之間存在任何關係。最新的理論認為河馬與鯨豚的半水生共同祖先最早於6000萬年前與其他偶蹄類動物分化,而河馬與鯨豚之間則是於5400萬年前形成兩獨立的演化支。
  • LOL:這些冷知識,知道3個的是黃金,全知道的不超10%
    英雄聯盟至今為止已經經有了10個年頭了,很多老玩家對於這個遊戲可謂是了如指掌,但是英雄聯盟裡的冷知識可不少,今天小信就找了幾條冷知識,知道3個的是黃金,全都知道的不超過10%!快來看看你知道幾條呢?這才有了蠻王和艾希是官配的說法,遊戲中兩個角色都賦予自己獨特的愛,原來蠻王是這樣浪漫的人。
  • 盤點NBA中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盤點NBA中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盤點NBA中你不知道的冷知識1.雷吉米勒他們一家最好的運動員是他姐姐謝莉爾
  • 動漫中的超級「冷知識」,這9條你都知道嗎?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導讀語:歡迎來到二次元小柯南的世界,每天為你帶來新鮮刺激的動漫趣題,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你知道嗎,其實動漫中也有很多不被注意的冷知識。而這些冷知識極少有人知道,下面這9條冷知識,你是不是現在才知道呢」。而這些不被大多數人注意的知識,也就變成了動漫冷知識。關於「動漫冷知識」,你究竟知道多少呢?關於下面9條冷知識,有人全部都知道嗎?1《一拳超人》中的埼玉老師,真實名字是「埼玉」,是土字旁,而不是王字旁。很多人一直將「埼玉」和「琦玉」難以區分,一直將他稱呼為琦玉老師。
  • 12個冷知識:或許不會用到,但卻十分有趣
    12個或許用不到但卻十分有趣的冷知識 據說,這麼做是為了讓豬開心進而避免豬群之間互相進攻。 5.山葉不只是一家摩託車公司 最初它是一家樂器公司 大部分人對山葉這家公司的了解是這是一個摩託車公司,但山葉最初是一家製造樂器的公司
  • 10條冷知識:成年的熊可以跑得和馬一樣快?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但由於牛的膝蓋骨的排列方式和人類不一樣,上樓梯時它們的膝蓋可以正常彎曲,下樓梯時就變得非常困難了。這時牛自己根本不敢邁開腿,哪怕嘗試一下。現實中若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準還得幾個人合力把它給抬下去呢!成年的熊可以跑得和馬一樣快嗎?熊家族的成員們,不管品種是哪種,體重差距有多大,對人來說都是一般大塊頭。於是,我們總是下意識地覺得,它們行動遲緩,反應不那麼靈敏。
  • 網球中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網球中你不知道的冷知識現在喜歡體育項目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對於剛剛接觸網球的新人來講看網球比賽的時候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是很懂,但是自己也不去深究,就這樣久而久之就把這些奇怪的地方遺忘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
  • 關節養護,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不進行保養,膝關節就會提前出現問題,可見關節保養勢在必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節養護,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冷知識1:女性關節患病概率大於男性!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大數據表明:骨性關節炎在女性患病率中佔第4位,在男性患病率中佔第8位。男女的膝蓋都長一個樣,關節患病率怎麼差距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