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殘疾人低保金:上海最低1160元!

2021-02-18 聾友圈

殘疾人由於身體上殘疾因素,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對此全國各地制定了各種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關於殘疾人補貼福利有以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一級至四級傷殘)、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也包括撫養過殘疾人的養父和養母)、無兒無女(即法定撫養的子女,也包括私生子女和養子養女)。對於因病致貧(這裡主要是指因病致殘並導致生活困難)也有相應的臨時性救助措施。由於各地出臺的相關政策有所不同,且因各種原因造成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等,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殘疾人家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關於社會保障的部分內容第四十六條 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政府和社會採取措施,完善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七條 殘疾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殘疾人所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無收入來源(不包括政策性的補助金和政策性補助的實物),無父無母(即法定贍養的父親和母親。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建議諮詢當地的民政部門,也沒有修改或廢止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原有的殘疾人補助政策不變、無收入來源和無贍養人(撫養人)的殘疾人。各地依據上述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政策制定了地方性的社會保障政策和實施細則等。對於長期救助對象一般只限於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戶,這部分群體中包括了無勞動能力國家沒有出臺任何關於殘疾人補貼的政策,也可以登錄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查詢相關政策,按照規定予以供養。國家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人供養、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四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扶養人或者扶養人不具有扶養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託養機構。殘疾人供養、託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侮辱。

下面小編就來聊聊,作為一個殘友,殘疾人的16項補貼。

《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015年9月研究通過的法律文件,於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補貼對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對象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的認定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參照相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對象為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

補貼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長期照護需求統籌確定,並適時調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分檔補貼標準,提高制度精準性,加大補貼力度。

 

補貼形式。殘疾人兩項補貼採取現金形式按月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劃分補貼類別和標準,採取憑據報銷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具體補貼多少,每位殘友所在省市的補貼金額均有不同的,具體額度請以當地主管部門為準。

2低保

最低生活保障就是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截止2019第二季度,我國低保情況如下:

城市

最低生活保障人員  917.1萬人

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   602.2元/人·月

農村 

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3397.9萬人

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 5078.7 元/人·年

各省市低保情況

2019年2季度低保標準

地區

城市低保標準

(元/人·月)

農村低保標準

(元/人·年)

北京

1100.0

13200.0

天津

980.0

11760.0

河北

655.3

4811.9

山西

538.5

4618.5

內蒙古

683.3

5763.1

遼寧

595.5

4675.9

吉林

525.3

4065.0

黑龍江

571.5

3978.9

上海

1160.0

13920.0

江蘇

689.1

7935.6

浙江

772.0

9156.3

安徽

572.1

6184.2

福建

612.5

7317.1

江西

616.6

4455.0

山東

553.3

4728.2

河南

530.7

4003.0

湖北

628.2

5559.9

湖南

479.0

4292.4

廣東

770.6

7305.5

廣西

614.5

4026.8

海南

533.6

4675.2

重慶

546.0

4984.9

四川

525.4

4217.8

貴州

612.3

4426.8

雲南

576.5

3812.1

西藏

809.6

4041.3

陝西

578.8

4284.7

甘肅

523.7

4210.2

青海

571.9

4060.1

寧夏

570.0

3994.6

新疆

443.6

3975.0

民政部解讀特困人員供養

特困人員救助是國家為了救助那些完全失去生活來源和依靠的貧困人口而制定的救助制度,政策實施依據是根據民政部發布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

對於我們殘疾人來說,有很多都沒有收入,沒有自理能力,所以說特困人員的救助很大一部分就是救助殘疾人的。符合條件的殘友們可以試著申請一下,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救助。

民政部發布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規定了三類人員,分別是「三無」城鄉老人,「三無」殘疾人,「三無」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

特困人員救助標準

特困人員救助包括了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兩個方面,其中基本生活的救助標準不低於當地低保的1.3倍。

所以說,如果能評上特困人員,得到的救助數量是高於低保水平的。特困人員除了享受國家給予的資金救助,還能在扶貧、護理服務等各個方面享受照顧,審核通過的難度也比低保更難一些。一旦納入特困人員,就不再享受低保待遇。

我國特困人員救助的供養標準分為集中供養標準和分散供養標準。目前全國平均供養標準中,集中供養是6385元每年,分散供養是4844元每年。集中供養標準最高的是天津市,現在達到了人均17183元;最低的是貴州省,目前只有4250元。分散供養標準最高的是上海市,年人均13800元;最低的也是貴州省,年人均只有2726元。

哪些人可以享受五保供養

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農村五保供養包括哪些內容

供給糧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辦理喪葬事宜。

農村五保供養標準

農村五保供養標準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意味著五保標準高於低保標準),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落實稅收優惠和收費減免

本人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按照有關規定免徵增值稅;殘疾人個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按照有關規定免徵增值稅。殘疾人個體就業或創辦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

創辦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取得的勞動所得: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減徵幅度和期限減徵個人所得稅。

 

自主就業創業的:按照有關規定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具有強制壟斷性的經營性收費;徵得行業協會商會同意,適當減免或降低會費及其它服務收費。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依法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緩繳,待效益好轉後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補繳

 

同時各級政府還提供對應的金融支持如:經營場所租賃、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補貼(或一次性補貼)、小額貸款貼息、社會保險繳費補貼、用人單位崗位補貼等方面的支出。

交通:全國部分省市已經針對殘友乘坐公共運輸出行實行了免費,同時殘友乘坐飛機,輪船,輕軌等都提供優先購票等優惠。

景區門票:目前我國有明確文件規定的省、市、自治區有:北京、河北、山西、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江西、河南、湖南、海南、重慶、四川、寧夏、貴州、陝西、甘肅、雲南、青海、天津,其它省份雖然有提及相關內容,但表述略顯含糊,如「優惠」、「免票或優惠」等,與免票規定相比,力度顯得稍弱;有些規定中寫著「公共文化設施」、「公共場所」等,旅遊景區(點)是否包含在內,存有爭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還規定了重度殘疾人陪同人員享有優惠政策。

 

特別是中國殘聯2017年年底推出的「五個一工程」殘疾人旅遊卡,殘友們憑旅遊卡可免費遊玩近500家知名景區。

部分省市對困難殘友們提供輔助器具補貼,及免費輔具發放 。目前國家殘疾人兄弟姐妹太多,百分之百全部全免還做不到,但每年殘聯都有政策為當地殘疾人免費配置康復輔助器具(具體情況需向當地殘聯了解)。

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及繼續教育等做了明確的規定,同時也明確了條件保障(資助政策等),各省市也對應出臺了政策,針對每位殘友的實際情況,給與適當的費用減免或資助,具體的減免條件與金額各有不同(學費補助、生活費補助等)。

殘疾人燃油補貼標準,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是國家燃油稅改革後,針對肢體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出臺的一項優惠政策,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改善殘疾人民生、維護殘疾人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

項目名稱:殘疾人機動車燃油補貼

政策依據:關於印發《2015年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事項》的通知

受理條件

1. 戶口所在地為本地戶口;

2. 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屬於肢體殘疾患者;

3. 在就業年齡段(女性18-45歲,男性18-59歲);

4. 必需購買了殘疾人代步車。

補貼車輛

對符合條件的肢體殘疾人自購車輛,實行應補盡補。自購車輛排氣量不超過200毫升的普通機動輪椅車,除此之外,殘疾人用於代步的摩託車、電瓶三輪車、電動摩託車、手搖輪椅車、小型農用車(不包括耕田機等),都可以做為納入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範圍。

補貼標準:每人每年一次性補貼260元。

燃油補貼申報時間:每年的5月至次年的4月,為一個年度。

申請材料

1.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申請審批登記表》,收原件;

2. 身份證(正、反面),驗原件收複印件(2份);

3. 戶口簿(首頁和本人個人信息頁),驗原件收複印件(2份);

4. 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相片頁、殘疾人等級評定頁和蓋章頁),驗原件收複印件(2份)

5. 購車證明,收複印件。

辦理程序

1. 申請人攜帶相關材料到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填寫《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申請審批登記表》;

2. 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對材料進行初審,材料齊全完整、符合法定形式,則予以受理,出具回執;符合條件的,將相關材料掃描並進行電子材料流轉,同時將紙質材料裝入信封,流轉鎮、街道;對於資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則不予受理,並退還申請人資料,一次性告知需補充的資料;

3. 鎮、街道工作人員在一門式系統中對材料進行電子審批,符合條件的,登錄專線系統,錄入相關信息,告知申請人審批結果,並在後續的紙質材料流轉後,經辦人及分管領導在《貧困精神病患者服藥救助項目申請審批表》上簽署意見並蓋章。

4. 區殘聯根據專線系統中錄入的相關信息每年補貼一次。

補貼發放要求:補貼發放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使合條件的肢體殘疾人都能及時領到燃油補貼。

補貼發放時限

即辦(次年發放補貼)。

對通過審核辦理好補貼手續的殘疾人,燃油補貼發放將在下一年度的12月左右,通過本人提供的農行存摺帳號,由縣財政局核實帳號後,直接打到存摺上。

同時,堅持信息公開和公示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補貼政策、補貼對象和補貼標準,自覺接受監督。

實行殘疾人保險繳費代繳補貼政策, 是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 

補貼主要方式有兩種。

第一是政府直接補貼給殘疾人, 

第二是對僱傭殘疾人的企業給予補貼。

從補貼的發放對象上看。

其一, 對困難、 重度或中度以上的殘疾人給予最低繳費標準的全額補貼; 

其二, 對自主創業、 個體和靈活就業殘疾人給予一定比例的繳費補貼。

「在立法層面上, 國家從社會保障、 教育、 就業等大的方面規定了殘疾人群體應享有的待遇。 在待遇的具體落實標準上,各地有不同的做法,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補貼標準普遍越高。」

數據顯示:城鄉殘疾居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2370.6萬, 參保率79.0%;60歲以下的參保殘疾人中, 有482.1萬重度殘疾人, 其中445.7萬得到了政府的參保扶助, 代繳養老保險費比例達到92.5%。

各地方市財政局和市殘聯為領到汽車駕駛證的殘疾人發放一次性駕駛技能補貼,因政策不同,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方補貼金額也是不一樣的,金額多在500-2000元之間,也有個別地方沒有駕駛技能補貼政策,具體諮詢當地殘聯。

殘疾評定補貼:通俗來說就是你辦理殘疾人證時,如果符合一定條件,給予的資金補貼(大部分地區為150元/人)。
資金來源: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

有的殘疾人反映,自己的殘疾人代步車已經過於老舊,安全隱患突出,急需更換。

瑞安市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免費發放,一輛9000元,政府買單

水、電、氣、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中指出「落實已出臺的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用水、電、氣、暖等基本生活支出費用優惠和補貼政策」。

在「十三五」期間,各地對「殘疾人家庭生活水電氣暖補貼和優惠」提出了明確任務,補貼對象大部分集中在低保、低收入殘疾人家庭,部分地區擴到「重度殘疾、一戶多殘、以老養殘、老殘一體及困難殘疾人家庭」,還有的地區是面向所有殘疾人家庭。

對比目前已經出臺相關政策的地區,多數地區是單獨出臺了補貼及優惠政策,山東省日照市把困難殘疾人水、電、燃氣、採暖補貼制度,合併到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之中,這不僅讓困難殘疾人真正得到實惠,而且兩種補貼合二為一,統一發放,也方便了殘疾人補貼領取。

中國殘聯、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支持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信息消費的指導意見指出;支持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深入參與信息消費,是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總體部署要求。各通信管理局要加強指導,推動基礎電信企業推出對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的資費優惠方案,總結推廣本企業已有的信息優惠措施,對持證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使用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寬帶網絡服務等費用予以適當優惠。
吉林省「三同卡」現已惠及全省10萬餘殘疾人朋友,為殘疾人朋友節省通信費超過1000萬元

貴州省推出殘疾人優惠通信卡,惠及120餘萬用戶。

北京殘聯會同市經信委、市通信管理局、北京移動、北京聯通,推出殘疾人使用寬帶、固話、手機相關業務的消費優惠活動:全市持證殘疾人可持身份證、殘疾人證到營業廳辦理。

浙江省頒布《浙江省通信管理局 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關於實施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信息產品優惠政策的通知》,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申請辦理愛心工程通信產品享受半價優惠。

寧波市殘疾人聯合會日前與中國電信寧波分公司、中國移動寧波分公司、中國聯通寧波分公司聯合推出殘疾人通信優惠政策。優惠覆蓋全體寧波市戶籍殘疾人。

天津給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發放通訊信息消費補貼,每月30元福建省

福建省將對視力、聽力殘疾人有線(數字)電視費用、寬帶和手機上網流量費用等給予優惠照顧。

南安市殘聯攜手南安移動公司推出殘疾人「愛心工程」通信服務,對聽力、視力殘疾人辦理寬帶和手機上網業務給予費用優惠。

鄭州市為年滿16周歲的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通訊信息費每月補貼30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出臺《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關於支持殘疾人信息消費的通知》優惠政策,大力支持殘疾人信息消費。

四川省殘聯與四川聯通面向全省殘疾人推出「助殘愛心卡」服務。

困難殘疾人特惠補貼,補貼對象和標準是什麼?困難殘疾人特惠補貼是給困難家庭的殘疾人、成年無勞動能力和經濟收入的殘疾人的一種特惠補貼,是在原有的兩項補貼基礎上生成的一種補貼方式。

據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消息,黃浦區率先發放困難殘疾人特惠補貼。

黃浦區財政每年將增加支付1600多萬元,給下面3類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1、低保或低收入困難家庭的殘疾人、

2、成年且本人無經濟收入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

3、成年且本人無經濟收入的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

困難殘疾人特惠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殘疾人兩項補貼覆蓋窄,補貼標準低的現狀,每人每月發放300元生活困難補貼,將惠及4600多名殘疾人。

相關焦點

  • 2020年殘疾通知: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落實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但獨立戶申請低保政策
    殘疾證對申請低保到底有沒有幫助?2020年低保如何申請?2020年會有更多殘疾人朋友納入低保嗎?本文將進行詳細解答!
  • 上海2020年各類平均工資一覽,看看你在哪一檔
    一、普通工薪族:2019年上海市社會平均工資:9580元/月,比2018年的8765元/月上漲10%。2020年社保繳費基數:一倍基數9339元/月,比去年的8211上漲了14%。最低基數:4927元/月,封頂基數:28017元/月。
  • 從2021年起,雲南將城市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認定要看3個條件
    、省殘疾人聯合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把符合條件的城市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確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低於本地上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25%。
  • 2021年低保新政策:低保戶每月多少錢?申請條件是什麼?
    雖說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但2021年我國還是會對生活比較困難的低保戶給予一定的補助,那2021年低保新政策是怎樣的?低保戶每月多少錢?申請條件是什麼?一、低保是什麼意思?低保戶是指家裡所有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持有當地常住戶口就屬於低保保障範圍。二、2021年低保戶每月多少錢?
  • 殘疾人有低保還能繳養老保險嗎?有病退工資能領低保嗎?特困供養的...
    殘疾人申請低保和繳納養老保險是否衝突?哪些殘疾人可享受特困供養?工傷致殘、有病退工資能否申領低保?01殘疾人申請低保和還能繳納養老保險嗎?Q農村家庭中有一位殘疾人,已經申請低保了,還可以繳納養老保險嗎?或者其他家庭成員繳納養老保險會不會影響到低保?
  • 庫爾勒市調整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分檔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
    從今年7月1日起,庫爾勒市調整提高全市農村低保標準,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4296元/人/年提高到5004元/人/年。該市按照低保對象實際家庭收入和困難程度,對其分檔發放城鄉低保補助。12月6日,記者從庫爾勒市民政局了解到,為貫徹落實好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防止脫貧戶返貧致貧,不斷提高庫爾勒市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庫爾勒市決定從2020年7月1日起調整提高農村低保標準,調整完後的城市低保標準為520元/人/月;農村低保為5004元/人/年。
  • 【巡禮"十三五"·殘疾人事業這五年】織密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的...
    作為國家層面創建的第一個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部署從2016年開始,對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殘疾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擴大到低收入家庭、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
  • 蚌山區全力推進非低保重度殘疾人醫療保險補貼發放工作
    近日,蚌山區殘聯從殘疾人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為非低保重度殘疾人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貼,減輕殘疾人繳費壓力,減輕他們生活負擔。根據《蚌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蚌山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的通知》(蚌山區政辦秘〔2020〕33號)文件精神,2020年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統一為280元,個人繳納30元,對低保對象給予250元定額資助。
  • 申請低保在哪申請?什麼條件?大連市民政局解讀新修訂低保政策
    2020年7月1日,新修訂的《大連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市政府令第162號)及其配套文件《大連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實施細則》(大民發〔2020〕107號)將正式實施。日前,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就大連市新修訂的低保政策進行了解答。1.問:如果想要申請低保,可以去哪裡申請?
  • 殘疾評定補貼150元/人,3類殘疾人可以領取!
    通俗來說就是你辦理殘疾人證時,如果符合一定條件,給予的資金補貼(各地基本都為150元/人)。補貼對象:貧困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殘疾人。資金來源: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舉例:6月份殘疾評定補貼的發放案例!
  • 民政部: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5842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23日,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全國農村低保的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5842元,全國月人均補差為289元。唐承沛表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民政部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努力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 明年2021年起!農村2類人不用申請低保,憑身份證就可以領到補貼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為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總目標,近兩三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貧困農民的扶持力度,很多農民都在國家的幫助下,慢慢走出貧困
  • 關於「目前電信最低的寬帶套餐是多少錢,100兆即可;對低保家庭有沒...
    2月25日,張先生反映:目前電信最低的寬帶套餐是多少錢
  • 雲南城市低保制度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規
    (二)參照單人戶施保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及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不含整戶納入低保範圍的人員),經個人申請,可參照「單人戶」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於當地城市低保標準,但低於低保標準1.5倍,且財產狀況符合當地相關規定的低保邊緣家庭;重度殘疾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殘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患有省級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部門規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
  • 2020年殘疾人注意,有3類人員領不到殘補130元,比較可惜
    助殘為解決殘疾人及其家庭後顧之憂,國家實施2項惠殘政策,對於持有殘疾證的重度殘疾人有2筆錢可以領取,一筆是護理補貼,標準為重度殘疾人一級、二級每人每月60元補貼;另外一筆是生活補貼,標準為智力或精神、多重殘疾、一戶多殘、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低保對象殘疾人每人每月70元補貼,另外女滿50周歲、男滿55周歲殘疾人每人每月享受100元生活補貼。
  • 2021低保標準再迎漲!4類違規被一一剔除!民政部發文,盼落實!
    2020年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實現之後,2021年國家還會繼續落實低保補助政策嗎?從民政部近期的發言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城鄉低保補助政策不僅不會取消,步入2021年還會進一步完善與調整,切切實實的保障低收入困難家庭的最基本生活。
  • @榕城人,榕城區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出爐!你最期待哪一個?
    本次大會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和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首次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從區政府向有關單位、社會公眾廣泛徵集遴選形成的12件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中,票決產生了榕城區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使民生實事項目更加符合民需、貼近民意、惠及民眾。
  • 大同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3月17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2020年大同市再次提高城鄉困難群眾低保標準,補發的低保金將於5月31日前到位。  為推進脫貧攻堅任務有效落實,切實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從2020年1月1日起,全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平均提高22.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平均提高23.8元。
  • 一二級殘疾人2020年才能享受的8個好政策
    國家層面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單獨立戶的,按規定納入低保範圍。2、根據民政部2012年12月19日出臺的《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第十條明確規定,困難家庭中喪失勞動能力且單獨立戶的成年重度殘疾人和脫離家庭、在宗教場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難的宗教教職人員可以單獨提出低保申請。
  • 31省份低保標準公布!貴州農村低保人均4426.8元
    31省份低保標準公布!貴州農村低保人均4426.8元 2019-08-23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