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永生》(賽斯)(18)(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SOUL)【美國】珍·羅伯茲(JANE ROBERTS),探討範圍涵蓋了心理學、超心理學、醫學、物理學等:
「靈魂永生」系列在那麼多關於心理學,關於靈修的書中,仍是隱晦精深的,整個理論體系龐大而複雜,語言斷斷續續,美國心理學界,一開始就定義成超心理學,接近潛意識的混沌,只能歸類到玄學。
不知道為什麼,我最喜歡這個系列,可能是潛意識的那個「我」,也參與了一部分進來,也就是說,寫作一部分靠你的意識層面,但是靈感、心電感應、高我等等,那種連你自己都不可思議的才華,則完全靠潛意識的參與。
就算是這樣,我也寫的很不容易,一個章節就可以寫很多很多案例。
關於心理學的名詞解釋,一個名詞就可以寫一篇學術報告,有時候我需要專門針對這個名詞再惡補一部分延伸閱讀,或是請教老師,這是需要大家各自克服的難題。
本體與人格不同,人格只代表本體的其中一些表層的東西,在三維空間,為了生存,必須存在的物質基礎。
如果一面鏡子,能投射你的本體,那麼在其中,見不到你的潛意識,見不到你的內我,也就是說,鏡子只能投射你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於1894年提出「投射」這個概念,精神分析學者認為投射是個體自我對抗超我時,為減除內心罪惡感所使用的一種防禦機制。
所謂「投射」就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態度、動機或欲望,投射到別人身上。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非常關心自我形象,或非常關注自己的社會身份感,但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因為一些難以啟齒的原因,卻對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不喜歡自己,討厭自己。
這種感覺在意識層面是被屏蔽的。
由於暴露自己的缺點會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潛意識幫助我們的方式是允許我們將這些缺點,投射到一個就近目標人物身上:我們的伴侶或親人或朋友。
判斷你是否將自己的問題投射到別人身上的一個方法,是想想讓自己最感到羞恥、後悔、內疚、憤怒、恐懼的事情,即便這對於你來說很難。
有時候,投射並不是全然的病態,投射出來的形象,有些代表的是抑鬱或焦慮,有些,也有可能是一種封鎖住的內在潛能。
這種內在潛能就是我們的基本本體,我們的全我。
這全我可能有很多種人格,是一種「能量人格元素」,有些可以在物質環境裡具體化,有些不能。
當我們照鏡子的時候,因為一些原因,我們已然不能全部投射出純精神體的絢爛奪目,那種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意識特別清晰、敏感,想像力活躍,伴有一定的情緒興奮、喜悅,那種生命的狂喜狀態,只能在鏡中映射出一個平凡的人類回瞪著你,另一部分在潛意識的狀態,我們不得而知。
是因為在物質世界,在世俗裡,你學會了比較、競爭、嫉妒、仇恨等,為了感受那些真愛,你欺騙、討好、虛偽,按捺住你的心虛,如果說,對方本身並沒有那種無條件的真愛,你又怎能在他身上感受到什麼真愛?
虛無的鏡子,只能映射虛無。
你忘了你是誰,所以你不斷的自問:我來做什麼?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為了這個問題,你曾經不斷追求功名利祿,金錢物質,追求過宗教,追隨存在主義,曾經陷入虛無主義的暗境,甚至連防禦機制都奔潰,潛意識湧入意識,抑鬱症隨之而至,連穩定的大腦皮層的激素都難以維持。
那樣的人生,只是在逃避、在麻醉,我們完全投注於物質世界的種種,自認為只有一個肉身,到時候兩眼一閉,什麼都沒有了。
如此,渾渾噩噩,反反覆覆,總有一天時間用完了,我們要面對,衰老和死亡。
賽斯讓我們相信人類的意義是一種靈魂永生,人類的文明是靠世世代代的靈魂傳遞,去探索宇宙的真相。
在潛意識,最大的秘密,人生的意義是:「慶祝生命」。
你需要迫切花些時間和精力向內看,向內感覺:「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有什麼性格,什麼樣的才情,什麼樣的興趣,「你」此生的夢想是什麼?難以克服的難題又是什麼?如何去突破?如何去求索?
拋掉父母,或者外界對你的期許,你需要弄清楚,他們的夢想不是你的夢想,他們強加在你身上的期許,只會讓你倍感壓力,歡喜還是受苦,承受的結果,都只能是你自己。
進入過那種空曠神秘的原始森林嗎?
那些千奇百怪的樹木,各展風姿的花草,那是豐富多彩的植物靈,我們人類的靈魂如果在自然界中具體化,也是這麼稀奇古怪、各有千秋,自然賦予我們生命,是要充分活出自己的特色,滿懷喜悅的舒展綻放。
毫不臉紅的讚美自己,你是自然界的傑作,不是嗎?
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允許自己犯錯誤,即使面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戰和坎坷,也充滿感謝,把它們視為成長的契機。
我們曾經妄想去外界追求別人的肯定與愛,追求真愛?
但別忘了,當自己身上難有真愛之時,外界的這面鏡子,無論如何也不能映射真愛。
愛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行動,一種流動的溫暖、喜悅的意念流。
每天照顧好你的身、心、靈,做一些讓自己舒暢、歡喜的事情,久而久之,你會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可愛,這就是你內心深處真正愛的感覺。▲
註:文 / 麒麟 / 玄學 ;
技術支持 / 麒麟編輯 ;
圖文由微信公眾號首發,均有原創標誌,抄襲、誹謗必追究法律責任,不賣任何書籍,均為作者私藏;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點在看、分享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