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前「考試院院長」、國民黨前副主席關中昨日舉辦新書《明天會更好:關中傳奇》發表會,書中揭露諸多臺灣政壇秘辛,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等政壇人物也有赤裸裸觀察。例如認為馬確實是正人君子,對國民黨的忠誠毋庸置疑,但熱情不夠,未能真正號召人心,振奮黨的團結,對培養新血、充實自我幹部的冷漠疏離,不是領袖應有的作為。
關中當年也是國民黨內改革派,被媒體詢問如何看待現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領導的改革。關中提出三點建言:不能放棄自己的基本理念,國民黨代表「統的政黨」,本就是以「統」為正統,不能像馬英九說「不統、不獨、不武」,因為不統代表接受「臺獨」。國民黨但需重視訓練人才、加強團結;他對國民黨仍充滿希望,「尤其對年輕的主席江啟臣期待很深」,中常會的結構要改變,這是黨主席的責任;他也希望國民黨能多一點韓國瑜出來。
關中曾任國民黨副主席等諸多黨政要職,這本口述歷史是由臺灣資深媒體人張景為10次深度採訪而成。
關中在書中透露,「美麗島事件」能及時阻止,最大原因就是「美國的鼓勵」。美國非常積極介入「美麗島事件」,扶植在野力量牽制「執政黨」。在「美麗島事件」的第二天,蔣經國就指示「不希望有人被判死刑」。
關中除了在書中深刻描述他眼裡的馬英九外,也揭露2005年馬表明參選黨主席,連戰在最後黨主席投票那天全家離臺,二人埋下心結。這件事甚至讓馬抓著關中的手臂痛苦大叫:「為什麼要做到這個地步啊!有必要到這樣嗎?」
關中也提及2013年的「馬王政爭」,描述王金平曾以麻將形容馬,「如果你只想做清一色,是不可能贏錢的!」王、關都是麻將高手,不禁會心大笑。2012年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就非常不想讓王金平續任立法機構負責人,馬雖沒必要挑起「馬王之爭」,但就是認為王「不是他的人」。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