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2018--傳媒--人民網

2021-01-11 人民網
--2018中國傳媒大學篇

優秀論文一等獎(2)

孫逸軒 薛雨菲 尹伯昊

數據新聞視角下的平面靜態信息圖——基於「人民網圖解新聞」的比較研究 為了研究我國數據新聞、圖解新聞的發展,本文希望從「人民網圖解新聞」這一媒體出發,同時對比研究「新華網數據新聞」、「搜狐數字之道」,從三家媒體的圖解新聞、數據新聞作品中,藉助比較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在欄目分析、內容分析、傳播效果分析三個角度中,尋求國內數據新聞與圖解新聞製作的最優解。 詳細 >>

董佳瑩

人民網「40年·改革印記」系列報導創新路徑及啟示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時值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迎來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人民網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報導值得關注和研究。本文通過內容分析,對人民網「40年·改革印記」系列報導的特徵進行總結,並在此基礎上對其創新路徑作出討論。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9)

曹默

新聞敘事學視域下新聞反轉現象透視——以近五年新聞反轉典型案例為例 新聞反轉現象並不是新近才產生的現象,自2013年產生以來,其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新聞反轉現象作為新聞失範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一種特殊表現,應是新聞媒體極力避免的。新聞反轉「反轉」的不僅僅是新聞本身,更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同時也必然削弱整個社會的善意和信任。本文藉助新聞敘事學理論分析新聞反轉現象的敘事特徵,從敘事母題、敘事視角和敘事修辭三個角度對新聞反轉現象的新聞文本進行闡釋,並從新聞業務層面提出更富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詳細 >>

周文韜

5G背景下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融合轉型的可能性分析 通訊技術的發展與媒介形態的演進之間具有強相互關係。本文結合5G技術的特點及3G、4G時代媒介形態的演進規律,對5G技術重塑媒介生態的可能性進行分析。並依據中國媒體獨特的價值模式與國外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最新經驗,提出5G時代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豐富視頻化、智能化、移動化的產品形態;重構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流程;樹立垂直化、場景化、社交化的運營思維的融合轉型路徑。 詳細 >>

劉娜

人民日報時政新聞遊戲產品創新研究 本文梳理並分析了《人民日報》近年來推出的系列新聞遊戲產品,對開發時政新聞遊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進行了探討,並發現其在內容生產主體、新聞題材選擇、受眾角色、敘事方式等方面具有與傳統新聞報導和其他新媒體產品不同的特點,同時,這啟示未來時政新聞遊戲產品的發展要做好內容把關、重視社交媒體、挖掘新聞遊戲的價值,並通過發展模塊化的新聞遊戲生產工具來解決新聞遊戲的時效性問題。 詳細 >>

潘雯智 徐小淯

由人民日報與B站合作看官方媒體與商業新興媒體融合之路 「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嗶哩嗶哩(B站)與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發起媒體融合公益基金。對此網絡評價不一,這與B站年輕化的用戶分布和之前B站被不斷批評整改有關。官方媒體與商業新興媒體的融合由來已久,官媒進行了單向的內容輸出與平臺進駐;新興媒體也在努力配合,並見證了主流文化的「異軍突起」。此次籤署合作協議,預示著兩者的融合邁上新臺階,更加深入到人才、內容層面。未來的合作要保證正確的內容導向和堅持兩者的特色,同時培養人才、尋找創意,將主流文化真正有效地滲透青年人群,實現媒體生態全融合。 詳細 >>

達潔玉

高校社交媒體輿論引導方法探究——以「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引發的網絡輿情為例 基於生命周期理論構建了一套高校社交媒體輿情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邀請網絡輿情領域的專家進行評價賦值,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了指標的權重及排序。以「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為案例,通過實證研究對指標體系的合理性進行了檢驗。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可結合該指標體系及實證研究結果,對高校社交媒體輿論引導工作提供相應的方法對策。 詳細 >>

馬嘉陽

融合報導中短視頻的功能與表達邏輯——以江歌案為例"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短視頻新聞已然成為新聞報導的一種新業態。在「江歌案」中,局面、澎湃、梨視頻等短視頻媒體對該事件進行了持續報導,引起了較大反響,短視頻在融合報導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對短視頻在融合報導中的功能和表達邏輯進行了分析,希望能探究短視頻應用於融合報導獨特的敘事邏輯,以期提升短視頻的製作水平和應用。 詳細 >>

宋豆豆

媒體融合背景下文化類節目的創新之道 近兩年來,基於國家大力發展大眾文化和原創節目的政策扶持及各媒介在內容、渠道、終端方面的融合,國內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文章以《國家寶藏》為例,從節目內容、節目形式、節目傳播手段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為媒體融合背景下文化類節目的突圍與創新提供思考與借鑑。 詳細 >>

朱毓春

新聞傳播領域中國廣播學研究的知識圖譜——基於CSSCI和CNKI(1998-2017)的數據分析 本文基於文獻計量學的共詞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V提供的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技術,以CSSCI收錄廣播研究相關期刊的1998年為起點,梳理了20年間在新聞傳播學領域內廣播研究的重要文獻,以及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中呈現出的熱點議題變遷、核心作者機構及其合作關係等。分析主要涉及廣播學研究的成熟與相對穩定時期(1991—2000)以及繁榮發展時期(2001至今),研究發現:國內廣播學研究發文數量逐年增長,廣播研究與廣播實踐聯繫緊密,且廣播技術與廣播實踐是廣播研究的主要推動力;廣播學的研究熱點演變路線為「節目—美國—廣播媒介—新媒體—媒體融合—新聞編輯」, 研究議題圍繞廣播實踐與技術的熱點與難點展開;研究者之間合作網絡鬆散,然而地域合作明顯;廣播學研究對於廣播史學、廣播專業化、廣播經營與管理等方面較為關注,而對於基礎理論等則關注較少。 詳細 >>

秦煦

人民網對非洲新聞報導的話語研究——基於階段性抽樣文本分析 本文以人民網國際頻道中非洲欄目的100篇文本為報導對象,對研究對象的話語議題、話語方式、話語符號做了三個維度的探究,採用抽樣統計、文本分析等方法,力圖發現以人民網為代表的網絡主流媒體在對非洲新聞進行報導中的問題,從而為改進對非洲的報導,助力中非關係的長遠穩定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5)

李星璇

中美主流媒體在中非合作論壇期間的相關報導對比——以人民網和CNN為例 重大主題報導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方式,相比於普通新聞,它的報導難度往往較高。九月初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重大主題報導的一個典型案例,本文以這次論壇為例,探討中美兩國媒體「人民網」和CNN對其報導時的差異和其背後的原因,希望得到重大主題報導的一些啟示。 詳細 >>

李茜茜

淺析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產業盈利模式 廣播電視產業主要以生產、傳輸、銷售信息內容為主,是傳媒產業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新的傳播形態出現,廣電傳媒依託技術與資本等層面上的融合,盈利模式由傳統單一的廣告售賣與內容售賣等模式轉向縱深方向發展,不斷拓寬傳媒產業價值鏈,構建立體多元化盈利空間。依託先進技術整合資源、努力發展多種形態跨界融合,使得廣電媒體釋放出更強的競爭力,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本文從我國廣電傳媒融合發展實踐出發,運用傳媒經濟學相關理論,對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的發展特點進行分析,並根據特點對其盈利模式進行總結分析,結合實踐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對廣電傳媒盈利模式的發展方式進行展望。 詳細 >>

李忱陽

儀式的隱喻:新聞發布活動的另一種視角——以十八屆、十九屆新任政治局常委同記者見面活動為例 本研究是一項針對「傳播儀式觀」與新聞發布活動的實踐性研究。本文以詹姆斯.W.凱瑞的「傳播儀式觀」為理論框架,結合政治學中「儀式」的有關研究,以十八屆、十九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記者見面活動為例,將新聞發布活動置於「儀式的隱喻」這一不同於傳統「傳遞觀」的另一種視角下,通過對傳播符號與政治象徵的解讀,嘗試作出傳播在社會及文化向度上的意義闡釋。 詳細 >>

邱凌

網絡暴力的新特徵:隨意化、平等化、遊戲化 2018年6月,網絡「對罵群」走紅爆發,從微信「對罵群」到QQ「對罵群」,網絡暴力在網絡社會尤其在社交媒體中不斷上演、變化。本研究通過網絡民族志和深訪的方法,對QQ「對罵群」進行就,發現當前網絡暴力存在發展階段縮短、加入暴力門檻低,娛樂化,遊戲化、暴力主客體平等化、「被暴力」心理感受被稀釋、暴力邊界清晰,退出簡單等新特徵。從傳播心理學的視角對此審視,發現網民在此過程中被「從眾效應」帶動的心理,同時也希望進行自我呈現,獲得群體認同和歸屬感。 詳細 >>

王亞鵬

政治議題的新媒體傳播:儀式感、互動性與視覺化——以2018年人民日報新媒體全國「兩會」報導為例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主流媒體藉助新媒體技術進行政治議題的報導與宣傳已經成為常態。依託技術優勢,新媒體憑藉新穎的報導理念和報導方式的創新,成為當下主流媒體政治報導的重要方面。主流媒體利用新媒體進行政治議題報導,具有儀式感、互動性和視覺化的特點。但在新媒體進行政治傳播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也應該對新媒體政治議題報導進行冷思考,從而更好的利用新媒體進行政治傳播。 詳細 >>

相關焦點

  • 中傳與紐約理工合辦傳媒藝術類本科 今年首招生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歐興榮)中國傳媒大學近日發布《2015年中外合作辦學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簡章》,該項目由中國傳媒大學與美國紐約理工學院聯合設立,於2014年獲得教育部批准,今年是首次招生,學制四年,前三年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最後一年到美國參加留學實踐。
  • 中國傳媒大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中傳錄取分數線總結!
    中國傳媒大學作為中國傳媒藝術院校中最最頂級的院校之一,一直受到很多人關注,每年報考中國傳媒大學的考生也是非常多的,每年的錄取比例都可以達到幾百比一。雖然中傳非常難考,但還是磨滅不了廣大藝考生對中傳的嚮往之心。
  • 中國傳媒大學校考難嗎?2020年中傳公布最新藝考改革政策!
    中國傳媒大學作為編導藝術生心目中的清華北大,能考上中傳自然是所有傳媒類考生最大的夢想,但隨著2020年藝考新政策的影響下,校考面臨著大量的取消。而有資格參加並組織校考的院校越來越少,留下來的藝術類院校都是具有相當不俗的能力的院校。在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也比較優秀,所以對參加校考的考生來說考試的類型和考生的選拔將會越來越嚴格。
  • 我與中傳一同經歷
    回眸十三五,奮進十四五應@北京交通大學之邀中國傳媒大學來接力這五年,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學校以切實的行動打造安全美麗的中傳2016年6月大學生活動中心建成2018年10月遊泳館>綜合型校園媒體平臺2019年10月中國傳媒大學成功獲批「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零的突破
  • 中傳研支團在雲南保山上公開課展傳媒學子風採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張斯充 井照雪 黃珩)近日,服務於雲南省保山市的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以下簡稱為:中傳研支團)7名志願者參與到了各自服務學校的公開課展示中,以研促教,展示了傳媒學子風採。
  • 編導藝考培訓:中傳考官揭秘考試內容
    作為全國編導類實力最強的學校,中傳受到了全國藝考生的青睞。中藝縱橫研究院院長、中傳考官在中國傳媒大學西校區為中藝縱橫部分學員重點講解了中傳編導類專業的具體注意事項,在這裡,小編摘取要點,以饗全國編導藝考生。 預祝全國追夢人夢想成真!
  • 2018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
    一等獎(13篇): 1、人民網地方問政平臺功能優化分析 作者:趙靖(陝西師範大學) 2、數據新聞視角下的平面靜態信息圖——基於「人民網圖解新聞」的比較研究 作者:孫逸軒 薛雨菲 尹伯昊(中國傳媒大學)
  • 2019年中國傳媒大事記--傳媒--人民網
    2019年已經劃上句號,回望這一年,對於傳媒界來說,有不少大事、喜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中外媒體競相報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日報改版、「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中宣部組織開展「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我國首次實現8K超高清內容5G遠程傳輸、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舉行……新年伊始,人民網傳媒頻道帶您回首
  • 中傳雙播復招:「英語+新聞+國際關係」複合特色開闢新道路!
    中傳2021年藝考招生簡章甫一官宣,暌違12年,播音與主持藝術(雙語播音主持方向)的歸來重啟,讓不少人帶來意外之喜,更是為播音藝考生增闢了一條通往傳媒旗艦的蹊徑。如同浙傳雙語播音歸屬國際文化傳播學院,中傳雙語播音亦開設在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 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盛彩舉行
    體育場中間,新生同學身穿紅白兩色校園文化衫,組成「中傳♥你」的巨幅醒目圖案,傳達出學校對新生的熱烈歡迎與深切關懷;主席臺正上方懸掛著「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長條橫幅,左右兩邊矗立著兩塊巨型屏幕,用以播放學校為新生同學精心製作的節目和典禮直播盛況;體育場東側看臺上裝飾的「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 傳媒一線:向「雨」而行!人民網記者把報導寫在抗洪一線
    面對汛情,人民網安徽頻道、湖北頻道、江西頻道等各地方頻道向「雨」而行,積極投入防汛抗洪報導,在長江、在淮河、在巢湖、在鄱陽湖、在昌江……哪有有汛情,哪裡有受災群眾,人民網記者的採訪身影就奔向哪裡。 傳媒一線: 汛情就是命令!人民網記者在現場
  • 中傳音錄學子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再獲佳績!
    中傳音錄學子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再獲佳績!本次比賽中,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的同學們再獲佳績,參賽作品榮獲多項大獎。「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組委會聯合主辦,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已成為規模大、範圍廣、信譽高的面向中國在校大學生的非營利性、公益性、科技型的傳統賽事。
  • 一項特殊的「毛概」作業——中傳2018級本科生「抗疫小故事」作品...
    原創 傳傳 中國傳媒大學為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傳2018級本科生發揮專業所長記錄了疫情期間的「抗疫小故事快來跟傳傳一起欣賞小白楊們精心準備的抗疫作品吧~音視頻作品2018級通信工程專業 王文靜2018級傳播學專業 王一同圖片作品左一:2018級音響導演專業 辛闐闐左二:2018級翻譯專業
  • 被朋友圈刷屏的《中傳*我的世界》是啥?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創立於2001年,是我國動畫、數字媒體藝術、遊戲設計及網絡多媒體專業的開創者與引領者之一,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2018-2022年度教育部動畫與數字媒體學科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在學術科研、實踐創作、產學研融合領域一直居於學科最頂尖水平。
  • 人民網是國企還是央企
    人民網是國企,也是央企。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企分為央企和地方企業,即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卻不一定是央企。人民網的控股股東是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社是中央直屬事業單位。人民網,即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2月6日,控股股東是人民日報社,實際控制人是人民日報社,主要從事新聞資訊服務、網際網路廣告服務、移動增值服務、為政府提供宣傳服務,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銷商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保薦人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為603000。
  • 「北有中傳、南有浙傳」,你考上其中一所就有福了
    「北有中傳、南有浙傳」,說的就是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傳媒學院,這兩所院校可以說是我國傳媒行業的南北雙雄了,你只要能夠考上其中任何一所,就是有福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一、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位於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學校有著「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之美譽。
  • 網傳中傳制定10條表白規定 闢謠:沒發過
    昨晚,一篇《中國傳媒大學關於對雙十一表白的要求及處分》在網上流傳,文章列出10條「表白方式及要求」,引起廣泛關注。  隨後,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發布消息稱,學校並沒有發布過這篇「公告」,推送系發布者個人行為,並提醒學生,學校通知以官方微信號「中傳教務」發出的為準。
  • 來聽人民大學、北交大、中傳學子講述...
    追夢未來我們在奮鬥中創造明天2035,我們信心十足微言教育專欄「我和我的學校」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今天一起來聽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跨越進行時2016年6月大學生活動中心建成,2018年10月遊泳館正式啟用,2019年10月中傳文化廣場正式落成。
  • 2018「中傳橫崗」WDC/WDC-AL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錦標賽
    2018年8月6日,2018「中傳橫崗」WDC/WDC-AL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錦標賽,盛大開賽悅紅英藝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傳錦繡河南分公司執行官、Y-CLUB舞蹈文化產業平臺創始人—李烜先生,受邀出任本次大賽評審
  • 中傳雲:以項目為紐帶,推動探索線上線下文旅融合
    其中,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中傳雲全媒體融合平臺」喜獲殊榮。國家新聞出版署在通知中稱,為加快推進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切實發揮創新案例示範引領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開展了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徵集工作,271家報紙出版單位申報案例367個。經評審,共評選出60個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