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畫藝術創作中,有兩個字叫「留白」。
意思是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
攝影師在拍照的時候也會這樣。
適當的留白讓照片看起來更有情緒。
而感情中也是同理。
懂得留白,一定會更加舒服。
有一個朋友,男,30歲。
前兩天給我吐槽說:自己出去跟朋友玩了一圈。
下午6點30回家就被老媽責怪回家太晚,把他數落咯一通。
他感嘆說:明天終於可以走了。
去外地工作,儘管吃不好,但好在自由。
你看,之所以孩子想要逃離,一定是因為父母不懂得給孩子留空間。
你可以管,但一定不要管的太寬。
你給了他生命,但他有他的生活。
在「女兒的戀愛」第三季中。
蕭亞軒在男友打籃球的時候,撒嬌說對方沒理自己。
這個時候觀察室的嘉賓說:
其實他們應該給彼此一些空間,不用時時刻刻黏在一起。
對呀,無論是多好吃的美味,一天三頓外加夜宵都塞給你,你也受不了。
再美麗的畫,整張紙都填滿了,也就成了黑扇面。
即使愛到至深,也要給對方留白。
最近抖音總是能刷到這樣的文案。
同樣是讓女孩開心。
女孩要的是:擁抱、親吻、好好說話、陪孩子玩、打掃衛生、陪她去娘家、陪她逛街、陪她旅行、對她說甜言蜜語、為她準備紀念日的驚喜禮物,做她
的忠實聽友等等幾百幾千個答案。
而男生需要的則是:「別管我!」
我知道,這樣的描述似乎有些激進。
但是也一定說中了很多男人的心聲。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跟對方在一起。
而是對方太過用力,給自己造成了一種束縛感。
讓自己感到窒息後,就會開始渴望自由。
任何東西都應該留有適當的距離。
不管你再美,若是懟到最近來看,也會是一片模糊。
愛情中,如果讓自己變成一個福爾摩斯。
希望彼此步伐一致,對方的行蹤自己都要知道。
這份愛就會顯得有些沉重。
太用力的愛,往往只會製造更多的遺憾。
21歲那年我也有過這樣的愛情經歷。
分手的時候,對方給了我一個建議,讓我以後不要太黏人。
如今回想起來,我即便萬千不想承認。
但我的卻是這樣,還自我感覺是因為愛得更深。
我把愛情當成我的整個世界,除了工作也沒別的興趣愛好。
不逛街、不社交。
有男朋友在就覺得開心,沒他在便沒有快樂的能力。
對方若是不接電話,我能打一晚上。
想想真是可怕,若是現在誰這樣對我。
我一定不會覺得對方這是很在乎我的表現。
只會覺得,你是不是瘋了?
所以相處舒服的愛情,一定懂得給對方留白。
過滿則溢,過甜則膩
愛情最好的狀態。
可以是,不分你我。
也可以是,你是你,我是我。
我們彼此妥協、包容,卻也你留存著身上獨有的個性和自我。
我們是一對相愛的情侶,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我依戀你,但不依賴你。
或許這不叫半糖主義,但一定會讓你覺得意猶未盡。
愛是廝守,不是死守。
關於愛情,我喜歡英國作家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所說:
「愛情應該給人一種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
就是再如何親密,也一定要給彼此留下空間。
讓愛成為一種成全,而不是一種捆綁,這樣的愛情,才值得追求。
感謝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