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的生態環境是三水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三水近年來面臨的環境違法犯罪壓力也日益嚴峻。為了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三水「環保警察」應運而生。
近年來,這支環保隊伍雷霆出擊,以零容忍、零彈性、零餘地的姿態,聯合環保部門在全區有力整治環境汙染犯罪,不僅有效破解了環境汙染執法難題,顯著提升了針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更是成功震懾了環境汙染犯罪行為,讓三水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利劍出鞘 形成強大震懾
今年9月,三水公安接到線索稱,在南山鎮佛山農業科學研究所正門東面約150米空地處,有人偷倒大量鋁灰等危險廢物。接警不到一周,民警就精準掌握到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並在半個月內迅速抓獲涉嫌汙染環境罪的犯罪嫌疑人11名,並將其刑拘。
今年10月,三水區塘西線與G321交界處,有犯罪嫌疑人偷偷在現場堆放約140噸的疑似危險廢物。10月16日,線索正式移交至區公安機關展開偵查。半個月後,民警分別在中山、肇慶四會、三水樂平等地收網,抓獲嫌疑人何某、遊某等4人,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次次整治行動的聯合開展、一樁樁環境案件的有效查處,見證了三水「環保警察」的專業水準和強大威力。
三水公安經偵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三水公安機關正式成立環境犯罪偵查中隊。2018年,三水公安正式設立「環保警察」一崗。當發現涉嫌嚴重汙染環境、造成重大環境汙染的刑事案件時,「環保警察」會立即啟動聯動機制,運用強制手段控制嫌疑人。環保部門則對現場進行監察、採樣檢測,雙方聯合對違法排汙企業生產及排汙流程、汙水去向等進行勘驗取證。
今年9月,位於南山鎮的佛山農業科學研究所附近,有人偷倒大量鋁灰等危險廢物。三水公安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商討案件情況。/通訊員供圖
在辦案過程中,「環保警察」還通過各種高科技,偵查環境汙染犯罪留下的痕跡。「人無法進入的一些地方或者比較隱秘的場所,我們就會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性偵查。在不少案件中,無人機偵查都起到先行發現汙染痕跡的作用,對辦案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上述負責人說。
多年來,藉助公安機關點多、面廣、線長的優勢,「環保警察」對三水區汙染源實現精確摸排,準確掌握違法排汙企業的生產特性和違法違規特點。
從2018年至今,三水公安共偵破環境汙染案件37宗,抓獲93人,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69人,逮捕42人,有效促進了三水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聯合出擊 突破執法困局
「在沒有設立『環保警察』之前,環保局工作人員沒有強制執行權,去一些排汙現場取證時,個別企業的工作人員關上門就不讓進,甚至馬上關閉偷排設施或對排放口進行稀釋,採集證據難度較大。有時候是等到門開了,人都已經跑了。」說起成立「環保警察」前的執法情況,一名曾在環保戰線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很感慨。
上述工作人員坦言,環境汙染案件的證據不容易保留,時間一拖延就很容易喪失。企業違法成本偏低,阻礙執法、抗拒執法的情況時有發生。隨著「環保警察」隊伍的成立,這一困局得到破解。部分企業人員看到出現的是警察時,會驚嘆:「來的怎麼不是環保局的人?」一系列舉措,對企業違法人員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不僅取證以及執法的力度在增強,執法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三水「環保警察」的設立,打破以往環保局先移送案件、公安機關後介入調查的傳統模式,通過成立專案組迅速反應、提前介入,先組織刑事勘驗技術人員會同環保局相關人員,對現場痕跡和物證進行細緻勘查收集,再立即組織轉移固體廢物,避免對當地環境的進一步汙染,實現從等案上門到主動出擊。
一名業界人士認為,公安偵查與環保執法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確保對汙染環境的違法犯罪嫌疑人進行精準打擊,突破了過去環保部門執法力量薄弱、執法手段單一的困局,可以說起到了「1+1>2」的效果。
三水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銜接,健全聯合辦案機制,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行為,構建環境監管、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立體網絡。
【來源:佛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