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鋒網醫健AI掘金志邀請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健康董事長兼CEO高傳貴,做客雷鋒網公開課,以「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與創新服務」為題,詳細介紹了後疫情時代,浪潮健康在城市級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成果與未來規劃。
雷鋒網了解到,目前,浪潮健康在濟南、天津、內蒙古等地,均進行了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的建設。
例如,基於大數據平臺,浪潮健康與濟南市槐蔭區合作基層衛生健康智慧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衛、基本醫療、家醫籤約服務和大數據平臺融合,連通醫院、社區公衛、居家監測連動服務和保險HMO。
高傳貴也表示,從產業服務的角度來看,浪潮健康也在探索麵向藥企的全流程服務,以及面向險企的大數據服務。
以下為高傳貴演講全文內容,醫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高傳貴:非常感謝雷鋒網。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浪潮健康在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方面的工作。
在過去幾年,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今天我定義的「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是面向城市,提供統一的數據管理、數據採集和基於平臺化的服務。
從2015年國務院發布「大數據+醫療」行動,國家對健康中國、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都非常重視。2016年,總書記在全國衛生健康大會上明確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打造全民健康的民族。
現在已經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疫情進入了一個常態化的管理。我們認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是新基建的重要一極,稱之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新基建」。
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高質量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使其成為健康醫療產業發展的重點,讓人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
在這個過程中,城市級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是創新引領健康醫療服務和健康醫療產業模式變革的一個重要支撐。只有通過構建「平臺+生態」的模式,才能不斷創造數據互聯互通的價值。
我過去常說,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有三個關鍵詞:連結、融合、共享。這三個關鍵詞也對應了三個角度:政府管理、居民、產業。
過去三年,浪潮健康也逐漸從濟南的試點建設走向了全國。
下面,我想談談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
從微觀視角來看,從嬰兒期開始一直到老人去世,這一生中,我們積累了大量不同類型的醫療數據。根據權威專家分析,一人一生的全量數據會達到1PB。
當然,大量的醫學數據並沒能看得見、摸得著,因為它們還散落在社會的各個醫療系統健康系統裡。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經濟視角來認識健康醫療大數據。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一個城市的醫療信息化和公共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這句話是原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金小桃主任所說。
有專家和學者預言,健康醫療大數據是21世紀的新能源、新土壤、新海洋、新空間,也是人工智慧和各種前沿技術、顛覆技術應用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強大引擎。
那麼,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內容有哪些?
總的來說,是「一雲、一平臺、四服務」
「一雲」,即基於城市政務雲的信息傳輸網絡,基於衛生專網、互聯互通的數據網絡。浪潮已經幫助全國200多個城市和20多個省市建設了雲服務。
更主要的一點是,我們的雲擁有人工智慧、大數據服務的能力。今天的大數據絕不是簡單的存到城市政務雲或其他部門,就有了大數據的支撐服務能力。
如果把數據存儲在雲端,只是「數據大」,不能稱之為「大數據」。
所以,浪潮健康提出通過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持續整合各方健康醫療數據資源,並基於平臺面向政府、醫療機構、居民、企業提供數據增值服務和網際網路平臺化服務。
目前,該平臺已在山東濟南、天津、內蒙古、廣西南寧、福建廈門建設應用。
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內容
具備全量數據資源匯聚、動態同步、聚合治理能力。通過開發平臺和接口,提供「跨機構的共享服務」。在現實的服務場景裡,能夠為政府的業務,包括分析、決策、支持面向個人的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管理、個人信息共享,以及支持面向醫療機構的跨級信息共享,實現城市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醫療信息動態監管和決策支持。
浪潮健康在此次疫情期間也參與了濟南、雲南、天津、內蒙等省市的疫情防控服務工作,主要職責是幫助數據的採集方實現大數據的互聯互通,進而提供更好的監管服務。
我們希望將城市裡各類醫療健康服務機構的數據統一採集到雲上,整合後形成一個城市級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標準庫,實現從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的價值轉換。
目前,全民健康平臺有三大庫:居民健康檔案庫,電子病歷資料庫和全員人口信息庫。
實際上,除了這三大庫,更主要的是專病庫、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庫。
兩會期間,很多專家學者也提出了建立以居民全生命周期檔案庫為核心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支撐服務體系,這個思路非常正確。
基於這些健康醫療大資料庫,我們為醫療健康機構、臨床科研、醫院管理,提供了一個平臺化的能力。借鑑雲的三層角度,我們也提出「數據」的三層:IAAS層,PAAS層和SAAS層。
這三步法適合於絕大多數擁有信息化基礎和未來創新服務的平臺建設需求。
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化的支撐服務能力平臺。在治理打通層面,實際上就是在PAAS平臺擁有強大的資料庫管理能力。
浪潮也是為Hadoop這些開源大資料庫的社區貢獻頗多,包括現在的區塊鏈技術。
這些大數據的軟體系統,經過定製化的功能開發、組件開發,從而形成了浪潮的HDSP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化的能力,
所以浪潮創造性地提出了「採、通、用、服」四層的數據一體化支撐服務架構。今天的社區醫療機構,除了看病、打針、量體溫以及一般的老年慢病管理之外,他們想像不到大數據所帶來的作用和魅力。
剛才所講的內容側重於技術,這部分內容側重於體系。體系並不是技術本身能解決的,有哪些部分呢?
第一個,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集的規範,包括數據集和數據共享規範的建設。
在濟南,浪潮健康濟南市政府、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作為技術支撐方、實施服務支撐方、平臺建設和運營方,協助濟南市建設了健康醫療大數據集,在全民健康平臺建設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數據共享交換的目錄,總計11個。
第二個,安全體系。在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裡,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體系建設非常重要。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我們建設了一個技術的平臺,包含數據安全、應用安全、運營安全,平臺本身的安全。
如何在不同場景下,保證數據流動的可管可控,我們在清華大學的牽頭下,也參與了一個健康醫療數據安全指南的標準編制工作。
剛才提到了標準體系和安全體系,實際上還有兩個體系。
一個是應用體系,我們稱之為平臺化的模式構建。我想強調一下,城市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應該擁有廣泛的服務能力,為政府的各類管理分析決策提供服務。
另外,要賦能醫療。今天,很多人工智慧公司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AI軟體,這次疫情期間也有非常多的應用。
但是,這些應用只是其中一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將大數據裡涵蓋的知識圖譜、臨床診療經驗,通過數據共享的方式,通過國家推行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向下層推進,這些服務賦能的價值更強。
第四,為企業提供服務,主要是指藥企、險企。
這個平臺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數據資源服務、精準匹配服務、數據挖掘服務、新藥上市的研製服務、保險人群管理、保險市場開發、保險產品定製等等。
想做好大數據平臺,核心體現在「用」上。剛才談到應用體系,而第四個體系是生態體系,是更多的是指產業鏈。
準確地講,今天有眾多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大數據服務類公司,而浪潮健康是提供大數據和大數據平臺服務的一家公司。在政府授權下,如何將數據價值發揮出來?
過去兩年多,有110多個廠商和我們結成了生態。2019年11月,我們和百度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得到了濟南市的大力支持,在濟南也成功落地了多個項目。
大家一起來如何圍繞數據的使用,產生了很多新模式,新業態,這張圖裡的很多公司都走在了行業前沿。
創新服務建設
剛才都是以思考模式和建設為主,下面我想談談浪潮健康的一些實踐。
從2018年3月,我們就開始了在濟南的前期建設,6月正式籤約。
我們承擔了濟南健康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工程,和許多合作夥伴一起建設了全國首個全量匯聚和互聯互通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將所有醫療機構、政府部門還有第三方數據匯在政務雲上,從而進行治理打通、開展服務。
最大的服務就是建設了濟南市的全民健康平臺,去年已經進入上線試運行的階段。
實際上一個省會城市的全民健康平臺是非常難建的。濟南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進入了應用深化的階段。
這次疫情期間,政府也利用這套大數據平臺進行了數據的統計分析挖掘,並且由公安、疾控進行了實時共享。特別是疾控的聯動分析,做出很多科學的統計分析結果和疫情防控的指標。我想展示居民健康一碼通這個場景。
什麼叫做居民健康一碼通?
我們認為,它是一個城市級的信息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電子健康碼將城市所有依據個人維度進行的數據整合之後,形成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
比如濟南的槐蔭區,在某一個社區裡邊的籤約醫生,為慢病患者、為婦幼保健人群提供基層服務時,通過個人授權,就能很輕鬆地看到這名患者在城市中任何一家醫院過往看病的診療數據,這就是一個互聯互通的場景。這個功能已經在12個區縣的45家醫院實現。
有朋友表示,醫保卡就能實現這個功能,為什麼還要用電子健康卡?
我認為醫保卡的結算功能很強,但是沒法調出健康醫療數據。所以,電子健康碼是個人醫療信息的身份證,國家也在提倡多碼融合。
基於城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大平臺,我們還將每一個城市的2000、3000家的醫療機構入駐到平臺上面,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給他們賦能,實現線上線下診療服務的一體化。
進一步來說,濟南槐蔭區的這種模式,我們稱之為「基層智慧基層醫防融合服務」新模式。
實際上,就是將城市的健康要當時平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數據,無論在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在槐蔭區的基層服務平臺上面,我們和冠心合作打造實現了互聯互通,從而讓家庭醫生讓基層公衛人員效率成倍提升,用智能化的手段來做了很多家醫服務。
另外,我們與百度合作,利用百度底層的AI能力以及小度音箱,打造了小度愛健康。
這個平臺也獲得了認可,去年的11月底,在海南舉行的中國數字健康峰會上,濟南市衛健委聯合浪潮集團、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有限公司等單位申報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濟南建設與應用實踐」項目獲「2019中國智慧健康醫療創新成果獎」。
支持槐蔭區衛健局聯合申報的「基於大數據的網際網路智慧基層醫防融合服務新模式建設應用實踐」在此次大會上榮獲「2019中國智慧健康醫療優秀成果獎」。
除副省級城市濟南以外,浪潮健康也一直在積極探索直轄市的建設模式。
浪潮健康作為天津健康醫療大數據超級平臺的建設方、實施方。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提供了「發熱門診候診人員密度監測」、「疫情防控入院登記系統」等前端服務和大數據應用對接,為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賦能,日登記人數超過10萬次,每天通過大數據平臺採集提取的患者就診數據,進行行為分析,為重點人群防控提供重要支撐。
其官方便民惠民應用——「健康天津APP」,為居民提供線上智能導診、預約掛號、家庭醫生籤約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讓患者足不出戶線上服務,減少就診過程中發生的交叉感染,減輕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壓力,為天津市疫情防控監測指揮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基於健康天津這樣一個統一的服務門戶,根據衛建委的要求和規範,向市民開通了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查詢服務。特別在疫情期間,在分診層面就能看到重點人群的一些情況。
去年10月份,基於天津健康醫療大數據互聯互通成果,提供了流感大數據的監測與統計分析服務,與CDC的趨勢分析基本相似。
2019年4月,浪潮集團與內蒙古衛健委正式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在內蒙古,我們也成功建設了「自治區+盟市」兩級平臺一體化的全民健康平臺。
現在呼和浩特市和赤峰市已經成功試點,正在以雲診室服務平臺為抓手,建立一個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讓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一級醫院、社區和鄉鎮衛生院都入駐,實現無處不在的雲診室服務。
在雲診室裡,全區老百姓所有的健康檔案,在授權後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而賦能了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大大提升診療效率。另外,也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共享。
疫情期間,內蒙古的三色碼是全國推廣的最徹底的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衛建委的推行力度非常大,要求所有醫院全部採用電子健康碼。
現在,在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後,又成功用於疫情防控,讓電子健康碼成為一個常態化、活躍的服務平臺,應用在非常多的場景裡。
春節過後,我們也成功助力廣西南寧進行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的打造。
從產業服務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在探索麵向藥企的全流程服務,也正在探索麵向險企的大數據服務。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浪潮健康將自己定義為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服務運營商。今天,我們明確定義自己是「健康醫療大數據網際網路服務平臺運營商」,是一個基於大數據和平臺的新型網際網路企業,通過政企合作、產業化運營,實現衛生健康事業和健康醫療產業的互動。
過去三年,浪潮健康成功形成了傳統的信息化和企業網際網路商業服務的融合。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希望將來,我們可以和各種各樣的醫療信息化公司、大數據公司、人工智慧公司攜手走向全國,走向一帶一路,為各地醫療信息的互聯互通與平臺化服務,共享數位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