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iNACOL教育大會在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落下帷幕。超過3000名來自美國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教育領域專家、一線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歡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塑造和改變教育的未來。其中,來自中國的松鼠AI在教育領域的技術應用讓許多參會者大開眼界,讚嘆不已。
本次大會以「推動學習的轉型」為主題,共分為主旨演講、講座、工作坊等不同的形式和環節,吸引了眾多著名教育公司,如Clever、Dreambox、FuelEducation、Schoology、松鼠AI智適應教育等紛紛參加。眾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們不僅就新興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在線教育、學習評估、教育領導力、學校的重新設計、教育研究與評估、教育公平和多樣性、社交情緒學習等話題均進行了廣泛討論,還相互之間借鑑優秀經驗,尋求進一步深度合作的機會。
在本次大會上,Emerson Collective、XQ學院執行主任Russlynn Ali發表了關於「平等與重新設計中學」的主題演講;美國著名AI教育公司Dreambox首席學習官(Chief Learning Officer) Tim Hudson就個性化學習的背景、模式和未來發展發表主題演講,並與教育工作者一起分享新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美國著名教育科技戰略專家、美國著名測試系統組織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前CTO Brandt Redd 則發表了關於「新興教育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主題演講,主要內容包括人工智慧技術服務、AR/VR技術對於教育創新應用和未來教育發展前景的預測等。
Dreambox首席學習官發表主題演講
作為一個致力於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企業,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發表了「讓每個學生擁有AI超級老師」的主題演講,向與會者分享了松鼠AI的人工智慧自適應教學系統在人工智慧算法、內容推薦、數據分析、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深度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顛覆性創新成果——精確診斷學生薄弱點、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個性化學習路徑和最優的學習目標等,受到包括「翻轉課堂」聯合發起人Jon Bergmann等多位專家、學者的高度讚譽。
在演講中,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表示,「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松鼠AI搭載了最新的人工智慧算法引擎,可以讓『因材施教』的理想化教育從空想變為現實。」
從教育學理論上講,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然而,在如今普遍實施的大班教學模式下,老師講述的知識並非是基於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而是屈從於「為了大部分學生易於接受」的現狀。長此以往,會造成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知識交流障礙。而松鼠AI搭載了人工智慧算法進行內容推薦,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現狀」有機的結合起來,就像今日頭條根據每個人的瀏覽閱讀信息進行個性化推薦一般,松鼠AI也可以幫助學生與AI老師之間構建一個相對暢通的互動渠道。
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發表主題演講
而在松鼠AI人工智慧算法內容推薦的背後,則是松鼠AI對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以及對於教育內容、教育過程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從建立伊始,松鼠AI就確立了自主自研人工智慧算法、建立自有知識庫的企業發展觀。一方面,松鼠AI不惜重金從全球三大AI智適應教育機構Knewton、RealizeIT、ALEKS挖來了Richard Tong、崔煒博士、Dan Bindman博士等人組建了一支頂尖的研發團隊。在剛剛過去的11月16日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AIAED上,全球機器學習教父,著名學府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國際人工智慧協會(AAAI)Fellow,Tom Mitchell教授,也正式宣布接受松鼠AI的邀約,出任首席AI科學家一職。另一方面,松鼠AI集聚了一批中國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命題組教師,根據中國本土的教育政策、教學內容、考試方向、消費心理、社會民情進行了教學內容創新。
在此基礎上,松鼠AI實現了「超納米級的知識點拆分」,即「原本教材中的一個知識點,傳統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分為兩到三個知識點,松鼠AI則將其拆分到70-80個知識點」。隨著知識點拆分的細膩程度更高,松鼠AI就可以更清晰的診斷出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進行有針對性地知識點推送和訓練。並且,由於松鼠AI利用了首創的「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率」理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題目精準地測試出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程度,從而極大的提升了教學效率。
在松鼠AI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中,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與教學過程之間的結合併非浮現於表面,而是深入到教、學、測、練等各個環節。自2015年開始,松鼠AI開始擁有自己的一批學生,搜集到一手的學生學習數據,進而利用人工智慧算法、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全面勾勒每個學生的知識畫像。通過這種自主掌控、完全參與的方式,松鼠AI能夠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動態學習狀況,並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知識漏洞進行補救,幫助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Richard與「翻轉學習」全球組織首席學習官Jon Bergmann合影
截至目前,松鼠AI已經在全國20多個省、300多個城市開設了1600 多家學習中心,累計服務學生超過100多萬人次。雖然,松鼠AI離不開在線教育,但松鼠AI又不僅僅是在線教育。在教學服務上,松鼠AI提出「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教育商業模式。在線上,松鼠AI從線上獲取流量,然後學生在線上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學習,其中,有70%的課程是由人工智慧老師教學和輔導,真人老師則承擔另外30%的查漏補缺教學工作。在線下,松鼠AI採用連鎖、合作學校和直營的方式,在各地各地開展實體學校。
並且,關於「人工智慧老師」的教學效果,也在松鼠AI舉辦的四次「人機大戰」中得到充分驗證。比如,最近一次舉辦的百城「人機大戰」中,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機器教學組平均提高5.4分,真人教學組平均提高0.7分;機器教學組8小時平均每個學生學了42個知識點,真人教學組8小時平均每個學生學了28個知識點。人工智慧老師在「自我進化」的道路上會越走越遠。
當然,松鼠AI智適應教育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也認為,「從目前來看,人工智慧老師還不可能完全取代真人老師,比如,關心學生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緩解學生情緒和壓力、給學生做心理輔導、以及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等『育人』工作仍需要真人老師來完成。不過,如備課、授課、出卷子、改卷子等這些重複的『教學』工作,則完全可以由人工智慧老師來完成。人工智慧與教育的結合,將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
從人工智慧算法技術、數據分析、人機大戰到教育教學實踐,松鼠AI通過自建技術、平臺、應用、商業模式等方面踐行者「讓每個學生擁有AI超級老師」的理念,建立了精準有效的AI自適應教育引擎,推動教育行業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責編:趙豔豔]